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扬帆大明 >

第163章

扬帆大明-第163章

小说: 扬帆大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全部是外国人参加,而且奖金丰厚,只要是有组织的参加比赛明廷负责全部费用,一时间京城各国使节馆、驿站人满为患。根据粗略通知,参加比赛的选手有来自日本、九州、土佐、琉球、爪哇、邂逻等三十多个国家的六百多名,南亚及欧洲数国也派员观摩。

为了彰显朝廷对此次大赛的重视,朱显波下令禁军对有所外国人居住的驿馆、客栈都增加了二十四小时守卫。并亲自出席了开幕式,并承诺主持最后的各项决赛。张蕾则当仁不让的成了本次大赛的总评委,而柳春燕和那些先期来到大明的外交使节和工作人员也被要求参与组织大赛。

为了扩大影响,礼部将正式的比赛场地设在了午门外,类似以前的比武式擂台,擂台北侧是皇上和德妃娘和诸位评委的座椅,南面是参赛选手的座椅和准备去,擂台下四周搭起来无数凉棚座椅,邀请各国在明使节,以及科技部的诸多欧美科学家等参观比赛。

当然朱显波是没兴趣全程观看比赛,一来他平时对那些诗文就不感兴趣,只有当初上大学泡妞的时候抱着唐诗宋词猛啃过一阵。二来老外的水平本来就不高,因此从纯艺术的角度来讲也是很难接受。但为了避免这些评委们和朝中官员们也产生和自己类似的情绪。

朱显波又给大家下了个死命令,户部尚书必须参加三场以上单场比赛的评审,侍郎必须参加五场以上的评审,礼部官员则必须全程参加。如此一来,汉语文化大赛的规格就得到了保障。

几天比赛下来陆续有人被淘汰,这些人倒也不气馁,因为对大部分人来说能来参赛就已经是高人一等了,在眼下大明帝国统治着东亚、东南亚,能参加汉语文化大赛的自然成了所在国政府的座上宾。

很快就要决赛了,张蕾来请朱显波。

“你不去看看真可惜,这次书法组合诗词组有不少高手。他们的水平比你肯定强。”

“你少胡咧了,朕虽然不是明朝人,到底也上过大学,文化功底可不差。”

“水平高下,你去看看不就行了。

朱显波尽管深表怀疑,但张蕾三番五次要求他出席最后的决赛,他也按捺不住,只好参加。有了皇上的亲临,那些参赛者们个个一场兴奋,围观的百姓也越来越多,朝廷无法,只得加派禁军并临时抽调数百锦衣卫分驻京城各要害处。

枯燥的八股文,朱显波可不想参合,让评审们去定成绩,书法和演讲朱显波倒是很感兴趣,但都不精通,怕献丑,唯独张蕾说这次的诗词比赛选手水平很高,朱显波很想见识下,如果过真如张蕾所说,俺么这些年来推广汉语文化也算是没白费,如果张蕾是诈他前来助威,回宫后少不了又要在床上惩罚她。

于是张蕾吩咐把诗词组放到了最后面,前面文章、歌舞比赛,朱显波借口离开数次,等待诗词组决赛了,张蕾跑到朱显波旁边看住了他。

此时已经日上三杆,四名参赛诗词选手在擂台中央坐定,礼部尚书王诚恩走向场中央“诗词决赛现在开始第一局,应景背诗,就以太阳为题吧。不管五绝还是七律或者长短句,只要含日即可。”

只见排在最左边的起身朝四周看了看便张口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好!”台下观众有人起哄,在老百姓看来,虽然这不是自己做的诗,但从一个外国人嘴里念出来已经不容易了。

朱显波有点无奈的看看张蕾:“不是吧,这就是你说的水平?”

“这才第一局,你慢慢看啊。”

“好好好,朕倒要看看他们还能背点啥。”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又一名选手背出了王维的《使至塞上》。不错啊,看来还是大唐的诗人吃香,评委和观众们都觉得不错,唯独朱显波觉得无趣,他一个后世之人,那个时代十岁孩童能背唐诗三百首呢。正欲转身离去,又被张蕾拉住。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是杜甫的《绝句》,还算不错,这首比起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要冷门多了。

“这家伙叫什么?”

“他是爪哇国的,叫王友兴。”

“名字起得不错,只是这样比试怎么能分出高低啊?”

“你先耐心的看嘛。”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第四名选手站起来背诗了。场下掌声不断,确实不错,四个人第一局表现的都很不错,几乎不带停顿,四首含日的诗就背了出来,看来这些选手对唐诗很娴熟。只有朱显波眉头紧锁,这也太无聊了,这算比赛吗?还是世界性的大赛。。。不由得东张西望,突然眼睛定格在那擂台四周用来装饰的芍药花上。这花开得真美,要是真有才情应该表扬下这芍药花才对。

于是朱显波起身朝王诚恩招招手,王诚恩快步跑过来:“皇上,又和吩咐。”

“这么个比法,怎么分胜负啊。换个主题,让他们以芍药花为题,现场作诗。”

“啊?王诚恩有点为难“皇上这老外学诗歌本来就是个爱好,要现场作诗只怕要出丑了。”

“是啊,是啊,皇上,他们可都是外国人啊。你就别为难他们了。”旁边的张蕾连忙帮腔。

“啊什么,就以芍药花为题。半个时辰为限。”说完得意的看着张蕾。那意思你不是说他们诗词不错嘛,要是做不出来,看我回宫怎么摧残你。

张蕾小嘴一撇,不理朱显波“王大人,照皇上的旨意去做吧。”

只见王诚恩快步来到场地中央:“诸位选手,皇上有旨,令你们四人以芍药花为题,现场赋诗,半个时辰为限。”

王诚恩这么一说,评委席和场下观众一阵骚动,懂行的人知道高潮要来了。看热闹的人知道出洋相的机会大增。

只见那四名参赛选手倒也不紧张,纷纷站起来身来,向擂台边的芍药花走去。你要光看背影,说不定还以为他们是李白、杜甫呢。

场下的观众也跟随几位选手的身影移动,场面渐渐安静下来。朱显波则眯着眼睛在那里晒太阳,旁边的张蕾心里一方面替几个选手担心,一方面替自己担心,这些选手要是做不出好诗来,朱显波肯定得笑话张蕾。话说张蕾自从领了这么个艰巨的任务之后可费了不少功夫。处处要强的她带动了礼部不少官员奋进。

兄弟们,给点支持!收藏、红票,书评什么都行!谢谢了!

第263汉语高手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几位参赛选手在考官的提示下回到座位上,纷纷提笔写字。不一会四人停笔,看来诗都写好了。场下观众早就按捺不住了,纷纷翘首以盼。是时候检验真功夫了。

刘之昊走到最左边的选手面前,只见那选手拿起稿纸大声念道:

“赛时观芍药,怅望频皱眉。

盼眄回眸远,纤衫整髻迟。

重寻春日梦,笑把浅花枝。

卿在花丛住,非郎谁得知?”

“好!!”场上场下掌声雷动,朱显波一听,尼玛,确实不错,这诗虽然阴柔了点,但紧扣赛场气氛,写出了作者的梦寐以求的女人和芍药之间的联系,让人动情。朱显波看看四周,评委们个个都很陶醉的样子,不免觉得有点不悦,这古代人就是不可理喻。

诗歌写得好能咋滴吗,淡定啊。当然这也不能怪大家,一个外国人能有如此好文采实属罕见。

不得已,刘之昊只得摆摆示意大家少安毋躁,毕竟比赛还才刚开始。只见第二名选手不紧不慢的站起来,拿起桌上的宣纸念道:

“闲来擂台赏,赏极蕊珠宫。

叶已尽馀翠,花才半展红。

媚欺桃李色,香夺绮罗风。

每到夏暖日,芳华处处同。”

有点意思啊,朱显波无聊的情绪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这老外应景不错,看来功底很扎实,场下看热闹的更是十分激动。

等到场下稍微安静下来,那王友兴才站起来,拿着写好的诗词,缓步来到擂台中央,朝四周拱拱手。以每五秒钟一字的速度念道:

“芍药花开上擂台,远渡重洋急来看。

客人不在花常在,更胜青松守岁寒。”

“好!”又是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朱显波暗自纳闷,不简单,这老外水平高,实在是高,这写出了一个外国人对大明芍药花的热爱,不惜远渡重洋,暗指自己对大明朝廷的崇拜和羡慕。而客人不在花常在,更是表达出了作为一个外国人的遗憾。

是啊,芍药每年都会开,而他自己比赛结束后就要回国,因此只能借着芍药抒怀,希望这芍药花能帮自己守住这份热爱与敬仰。虽然有点酸溜溜的味道,但太应景了,应到每个人的心里去了。

“妙,极秒!”朱显波终于不再吝啬自己的表扬,双手不停的鼓掌。那王友兴见皇上也十分喜欢,自然高兴,再一个双手抱拳向四周作揖,这才慢慢回到座椅上。

张蕾看到朱显波这副神态,连忙打趣道:“我早说过了不错吧。”

“嗯,是有高人在啊,看来朕错过了不少好戏。”

“知道就好,我们可是花了不少心血在里面的,你倒好能赖就来。”

“呵呵,继续看比赛吧。”

场上掌声一再响起,刘之昊几次进场提醒大家,这才慢慢安静下来。只见第四名选手站起念道:

“芳景销残暑气生,赛时思事坐含情。

笑对数丛红芍药,犹尝一碗绿昌明。”

又是一副佳作,把春去夏来和芍药比赛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作者看着这数丛芍药花居然会醉,虽然有点夸张,倒是符合诗人的身份。

经过评委们的紧张磋商、打分,王友兴的诗当之无愧的被评为第一名。朱显波一时兴起,要亲自为王友兴颁奖。

那王友兴也不是等闲之辈,见皇上高兴连忙顺杆爬:“皇上,草民仓促之中,尚未给这诗取名。久闻皇上文武双全,还望皇上赐个名字,草民也好带回家乡去传诵。”

不得不说这王友兴是个极品,自己写的诗,要是能让皇上赐名,那得是多大的荣耀。最后一句更是深深打动了朱显波,那意思我不是想借机显摆,是想带回国去传诵,发扬光大。多好的一件事情啊,朱显波想拒绝也有点舍不得浪费这个机会了。

“说实话,朕在文采方面是远不如你等啊,既然先生开口,朕看不如就叫‘芍药客’吧。”

“谢皇上赐名。”

“呵呵,王友兴啊,朕看你确实有点文采,不如留在大明吧,一来科技继续深造,二来也可以为我大明向外推广文化做点贡献吗,省得你到时候常发感慨,什么客人不在花长在,你留下来就是客人长在花常开。”

“草民求之不得!”

“嗯,这样吧,现在朕在筹办大学,国子监也缺人手,朕就咱封你为国子监助教。过几天就去上任吧。”

“谢皇帝陛下隆恩。”

这王友兴本想顺杆爬,求皇上赐个,回国后也好炫耀一番,没想到,朱显波居然把他留下了,还封了个从八品的官。这天上掉的馅饼也太大了,王友兴早已兴奋的不行了。

朱显波朝张蕾和王诚恩看,然后冲着刘之昊说:“刘大人,传朕旨意,这次比赛的前三名,但凡有愿意留在大明继续深造的,朝廷负责两年的生活费。有愿意留下为朝廷效力者,经礼部和吏部再次考核后可以升为国子监学正、学录等。”

“微臣遵旨!”

“吾皇万岁万万岁!”那些个参与决赛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