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扬帆大明 >

第120章

扬帆大明-第120章

小说: 扬帆大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徐光启和刘立洋听朱显波这么一说都大吃一惊,徐光启还是个书生,自从进京当官一来还没见过杀人呢,对于斩杀四万俘虏毫无概念,但正皇上所说,姚启圣有点残暴,远比当年的李自成。只是当年李自成似乎没受到任何惩戒,反而封官加爵。那时候皇上以仁爱著称。几年过去了皇上开始显露天威,对于薛贞的事件处理就充分说明了皇上强硬的一面,为何这个时候却不愿放过同样鲁莽的姚启圣。

将军出身的刘立洋对于斩杀四万俘虏也是颇为惊讶,惊讶的是为什么有才华的年轻都这么鲁莽和冲动,或者像皇上说的一样残暴不仁。眼见朱显波脸有不悦,刘立洋连忙替姚启圣求情,因为他知道皇上肯定还想重用姚启圣的,只是不想落个护短的名声“皇上,臣以为姚启圣斩杀俘虏可能属于不得已为之。而李承宗大人不汇报此件事情,想必也是在等详查之后再上报朝廷。封赏之事请皇上三思。”

刘立洋这么一说,徐光启也觉得什么地方不对,连忙打圆场:“皇上,打仗难免死人,何况现在斩杀的是意欲逃跑的俘虏。姚启圣处理此事可能有些鲁莽,但从奏折来看,蒙古人在赶回莎车救援时也杀死了我大明数万骑兵。设身处地的想象,说不定李承宗大人也有苦衷,他默认了姚启圣的行为,也许是为了绝后患和安抚远征大军。西征叶尔羌可以算得上我大明的又一个大捷,如若不加封赏只怕边军有牢骚。”

其实朱显波心里也想加封姚启圣,但是绝不希望姚启圣毫无教训。也不想将来事情揭露出来后被人说成护短,尤其是自己准备将小惠下嫁给他。必须撇清自己在这件事情上的一切嫌疑才对。

“哎。。。这件事情你们下去再商量商量,明日姚启圣还要在朝堂之上当面汇报西征之事。朕已嘱咐他不得说出斩杀俘虏之事,但阿普杜拉哈王室的人都押解到京城,很快京城上下都会知道这件事情。”是啊,到时候全京城都知道了,朝廷就不能装聋作哑了。那么这次的封赏事先就需要反复斟酌才行。

朱显波也够阴的,将这等棘手之事交给臣下去处理,自己还是个明君。徐光启和刘立洋两人也没办法,只好明天再与吏部商议再行定夺,皇上想封赏,但是也需要给姚启圣一个惩戒,这两难之事确实不好做,做臣子的务必想个周全之策才能免除皇上后忧。

长假过完了,码字还得继续,求红票、收藏等各类支持!

第196章赏罚分明

五十万字了,可以收藏了!!

第二日,姚启圣这个六品官在朝堂之上应皇帝之要求向朝堂上的各位大臣讲述了西征的概况,当然省略了斩杀俘虏的事件。姚启圣受皇帝的启发,还是比较谦虚的把功劳归结于李承宗平时的治军。

朱显波对于姚启圣的谦虚也大加赞赏,然后召集群臣讨论封赏之事。

“列位爱卿,此次西征穿越茫茫沙漠,在纵横捭阖的河流和沙丘之间找到了叶尔羌汗国的主力并将其歼灭,并抓住了可汗等王室一干人等。一举平定我大明西域数千里的疆土,李承宗和姚启圣等可谓劳苦功高。徐大人,兵部和吏部可有封赏初议呈上?”朱显波让他们回去会商,其实自己心里也不知道这些大臣们会商出个什么结果来。于是眼光依次从徐光启、刘立洋和黄鸣三人身上扫过。

短暂的沉默之后,徐光启发话了“回禀皇上,臣与兵部、吏部会商后认为,根据李承宗的奏折和西征取得的战绩,应该对包括哈密总督在内的西征军将领加官进爵,士兵给予额外饷银。具体的封赏建议,臣让吏部列了个清单,请皇上过目。”

朱显波接过清单一看,拟升李承宗为政务院右丞相,赏银一万元,拟升姚启圣为兵部水师提督赏银五千,其余随军出征的将军、副将赏银两千,参与西征的将士没人赏银五元。阵亡的士兵每人补助二十元。。。。还有好多拟升任的军官名单。朱显波一算账,李承宗从莎车城挖出来的金银财宝差不多要全部奖励给这些西征将士了。

不过想想也对,这些奖励是一次性的,但整个叶尔羌汗国确实实实在在的并入大明版图了,今后再算细账。对于其他的封赏朱显波没有任何意见,但是对于李承宗和姚启圣两人,很明显徐光启等人也不知道皇上的心思。所以只是按奏折考察。朱显波看完奏折朝下面看了看然后缓慢的说道。

“除了李承宗和姚启圣的封赏之外,其余将士按奏章处理。让户部配合,银两从哈密总督府缴获的财宝中出。”姚启圣愣了下,徐光启等人也知道皇上这回可能不打算放过这件事情。

“是。”既然其他的准奏了,徐光启就应了下来。

“关于李承宗和姚启圣,今日有叶尔羌汗国的王族成员向朕哭诉。说在西征军攻陷莎车城后,在叶尔羌河西岸斩杀了数万蒙古俘虏。姚启圣,可有此事?”

姚启圣心里那个郁闷啊,原来皇上当天不发飙要待到这朝堂之上公审啊,那边要将郡主许配给我,这边不会打我下大狱吧。没办法,既然皇上说了有叶尔羌王族向皇上投诉,那么赖是赖不掉了。李承宗想替自己扛,自己也不能连累了他。

打定主意,姚启圣跪在堂前就说了起来:“皇上恕罪,一切的都是微臣的疏忽。当时,微臣等率四万骑兵押解俘虏前往巴楚城与阿普杜拉哈可汗等一干人汇合,不料想中途这些俘虏意欲叛逃。微臣害怕他们潜往巴楚劫走阿普杜拉哈,所以为奏请李大人就下令射杀。两军经过数小时交火,我大明负责押解的部队也伤了数百人。当时部队情绪失控,因为就是这批俘虏在数日前在英吉沙和莎车城的官道上伏击过大明骑兵队,杀死骑兵一万余,伤一万余人。微臣想提醒众将士留活口时已经来不及。”

“那时候李承宗为何不报?”朱显波假装很生气,这也做给群臣们看的,主要是为了让臣子们讲给阿普杜拉哈等人听的,皇上是仁慈的,听说了杀俘虏事件很震怒。

“微臣认为,李大人是在袒护微臣,不想微臣仕途收到牵连。。。”事情到这个份上,姚启圣要想办法不连累李承宗。朱显波问完之后也不说话了。

刘立洋一看,不行啊,君臣都下不了台,自己必须出面了,他朝徐光启看看,徐光启朝他点点头。刘立洋向前跨一步,来到姚启圣跟前:“皇上,微臣有话要说。”

“说吧!”

“微臣身经数战,知道为将者的难处。姚启圣的难处在于怕俘虏兵变,趁机潜逃,今后很难清剿,更怕其劫走阿普杜拉哈等人。而一旦下令,将士们已经杀红了眼,是为死去的将士们报仇,想再阻拦只怕很难。何况战场上的俘虏不愿报效大明,一方面需要人看管,另一方需要损耗大量粮草。而且就算押解到哈密如何处置也是个难题。所以微臣以为姚启圣处事虽然有些鲁莽但仍有情可原。”

“至于李承宗大人,微臣以为李大人是受皇上爱才之影响,正如姚启圣所说,怕杀俘虏事件耽误其前程,所以未在奏折中说明,并非为逃避责任而故意为之。臣恳请皇上看在西征的巨大成就上,饶恕两人的过错。对李大人和姚启圣进行加封,这样好平复西北军将士的情绪。”刘立洋作为一个武将向朱显波,确切的说是向满朝的文官阐述了带兵打仗时遇到这种问题可能有的苦衷。

这是朱显波想听的,不是给自己解释,而是向群臣们解释。“徐大人,你的意见呢?”

“微臣以为斩杀俘虏确实过于鲁莽,但并不能因此完全掩盖李大人和姚启圣的光芒。臣赞同刘大人意见。”徐光启这么一表态,群臣们也不好沉默,纷纷表示希望皇上三思。

既然群臣的意见还是要奖赏两人,朱显波也只好顺水推舟,不过不能按奏章所述,这样会引起蒙古各部落的反弹。何况李承宗已经是从一品了,再升,朝中的一品多了反而不好办事,他一把年纪了还是银元实惠。

“既然各位爱卿认为这两位还是功大于过,朕以为赏李承宗一万银元,官阶不变。姚启圣升兵部郎中,不再封赏。”

“吾皇圣明!”

朱显波摆摆手示意群臣,自己还没说完“朕以为,不管出于什么理由,斩杀俘虏都是意见残暴的事情,为了让姚启圣得到教训。朕决定罚姚启圣从明日起去京师大营烈士公园为那些为大明牺牲在战场上的将士们守陵一月。”

这个看似无足轻重的惩罚,也算是朱显波能想到的比较好的办法,将来蒙古各部族责问起来,这姚启圣既杀过神也念过佛了,功过相抵。大臣们对于这个惩罚当然同意,这样既不伤姚启圣,也让皇上留个好名声。

“吾皇圣明!!”

“谢皇上隆恩。”姚启圣当然要谢谢了,皇上当着满朝文武并没有过分追究自己斩杀俘虏之事,虽然封官低了一级,但也算是留在京城做京官了。只是这刚回来,又要去守陵,只怕那小惠郡主该急了。想起郡主,姚启圣也觉得自己惭愧,当然含情脉脉的送自己去西北,没想到自己总算有机会立功,却同时也闯了大祸。

这皇上也是,处处偏袒自己,今日朝堂之上,要不是皇上授意,只怕刘大人、徐大人也不会如此替自己说好话,还有那李承宗,当时那么愤怒,奏章中却只字未提杀俘虏之事,自己命这么好遇到了全是好人贵人,归根结底还是遇到了皇上这个明君。姚启圣从心里暗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要逮住机会报效朝廷。小惠郡主那边只能等守陵结束采取看望了,这郡主亏欠的也不少。

求红票、收藏支持

第197章赐婚

朱显波这边捻走姚启圣,那边小惠就找上门来了。这丫头也不知道从哪听说,姚启圣在西北打了胜仗,押着犯人回京了。于是跑来朱显波这里打探消息了。

“皇帝叔叔,小惠给你请安。”

“免了吧,什么时候学得这么乖巧了。说吧,找我什么事情?”

“您忘了啊,是您嘱咐皇后娘娘和我娘教我礼仪的啊,如今我给您行礼了,您怎么不表扬啊?”小惠还是那么任性,这皇宫里没其他大孩子,她属于孩子王了。平时除了看望皇后娘娘就是和那些公主们在一起打闹。

“呵呵,你要不说实话,朕可要去忙了啊。”

“别,皇帝叔叔。那姚启圣是不是回京了啊?”

“是的,怎么啦?”朱显波明知故问。这下小惠没办法了,脸红了一大片。

“您忘啦,您不是打算。。。”

“打算什么啊?”朱显波知道这丫头肯定是为了指婚的事情来了,人都女大不中留,这小惠也不例外。

“皇帝叔叔,您怎么健忘啊?”小惠憋红了脸还是没把指婚的事情说出来。朱显波在一旁乐了。

“姚启圣回是回来了,不过又犯了事,朕罚他去京师军营守陵一个月。”

“啊。。。”小惠脸又僵住了。

“你看你,好歹还是个郡主嘛,这姚启圣又不是被朕打入大牢了。这一年多都等了,也不差这一月两月的啊。再说,你要真想他,可以去陵园看他嘛。朱显波的最后一句话倒是提醒了小惠,是啊,又不是很远。自己可以像上次探牢一样去看他。没等朱显波说完,小惠人已经跑了出去。

这丫头,朱显波原本只是敷衍下她,让她再熬熬,一个月时间又不长,如今看这架势估计明天就会去看姚启圣去。这样也好,结婚前两人熟悉熟悉说不定更加恩爱呢。

于是朱显波仍旧通知如烟和周涛给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