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秦-第1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分韩信的影子,对付象赵军这种没有章法只凭一股子血悍之气冲锋的队伍,甘勇信心十足。
两军将士喊杀声响彻于野。
秦军近中远三线打击,让赵军将卒叫苦连天,就连陈余的中军也在抛石车的打击下,不知道往什么地方躲藏才算安全。
往前军一线,倒是能够躲过抛石车的攻击,毕竟,秦军也怕石块的精准度不够误伤了友军,只是那样一来,万一秦军杀出一队死士,那陈余真没有信心,身边的这群拍马屁拍的很高水平的家伙能不能顶得住。
“大王,沛公已不在,我前军遭到秦军顽强阻击,损失惨重,校尉级别的将领已经连折了五员,这要是再打下去——!”公乘子龙心惊胆战的跟在陈余身边,一直抬头打量天空中有何异样,在一开始的时候,这位赵国的大夫以为躲在后阵比较安全,却不想被秦军一顿大石覆盖,差一点将公乘子龙砸成了一堆肉泥。
“子房,你看这仗要如何才能打赢?”陈余脸色犹疑不定,是继续战下去,还是趁着还有实力的时候撤退回城,他有些拿不定主意。
在听到刘邦战死的消息后,张良一直低着头不说话,似乎刘邦这个人与他一点关系也没有似的,但仔细的观察之后,你就能察觉到,张良的肩膀一直在轻微的抖动着。
“大王,汝要是早些下决心,或许还能有赢得机会,至于现在,述良直言,大王要是明智的话,就早早下令撤兵吧。”张良抬起头叹气道,一双细长的眼眸中布满了血丝,眼眶处也是红肿的,象是刚刚哭过一样。
“撤退,这不可能,这绝不可能,大军行进,当一鼓作气,切忌再而三,三而竭,我大赵军三倍于秦,如何能未败而先怯。”陈余连连摇头,固执的坚持道。
“既如此,良在大王跟前,也无甚用处,不如就此别处吧。”张良朝站在战车上的陈余躬身一揖,黯然说道。
“子房,你又何必如此,沛公不在,我陈余一样会厚待于汝。再说了,关东群雄,还能有勇气与秦人一战的,除了我陈余之外,又有何人?”陈余脸色一沉,劝说道。
陈余很是自得。
在自我吹捧为反秦联盟盟主之后,他的虚荣心已经膨胀到了连项羽也不放在眼里的地步,在他看来,项羽明显坠入女人的温柔乡不能自拔了,要不然的话,西楚国怎么会放任秦国一次次挥师东进而无动于衷。
“大将军多保重吧。良这些曰来身体多有不适,正想寻一处山清水透的所在,以安养余下时光,不如就此别过吧。”张良摇了摇头道,说罢也不等陈余回答,即夹了夹战马的马腹,也不顾头顶可能的暴石雨,朝着斜刺里奔了过去。
“大王,张良此人,眼里只有刘邦一个,这回要走了,也不唤一声大王,真是顽固不化,枉还是韩国的王族后裔。”公乘子龙不屑的看了看张良的背影,挑拨道。
“哼,不去管他。子龙,汝即传令全军将士,抓紧时间继续攻击,今晚争取一举突破秦贼的防线,有立下战功者,军司马记录下来,传檄全军。”陈余喝令道。
“诺!属下立即去办。”公乘子龙连声应道。脸上一阵喜色,终于在和张良的对抗中赢得胜利,这可是公乘子龙以后在士子面前炫耀的最大资本。
张良临行的这几句话,本意是劝说陈余保存实力的,只不过现在的谏言时机不对,赵军攻击态势已经形成,两军绞着根本无法动弹。
张良谏言退兵,也让一向很是自负的陈余心中羞怒异常,这回他非不退,要是能够一举破了秦军,那到时候,他陈余一定要跑到张良的隐居地方,亲眼看一看这个被世人所推崇的智谋之士是什么反应。(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四章 大破赵军
名士择良木而栖。
陈余的固执让张良仅有的一点耐心也消耗殆尽,心灰意冷之下,张良脱离陈余势力离去,这也让陈余这位便宜赵王更加没有了翻盘的可能。不学无术的公乘子龙之流,内斗还算有几分本事,至于出谋划策则完全属于抓瞎类型。
战场的天平,就在一点一滴的变化中,朝着对秦军有利的一方演变,在秦军抛石车无所不在的打击下,陈余东躲藏省,依旧无法彻底摆脱被砸中的可能,最后他只能命令士卒架起木盾,一次次的奋力抵挡来自空中的轰炸。
当然,如果陈余能够变通一点,效仿李齐的做法,落下大纛的话,抛石车没了目标,就只能盲目的攻击赵军的大队。
只被动挨打,却无法攻击到躲在秦军军阵内的对手,这让姓格刚愎的陈余陷入到了疯狂状态之中,进攻,再进攻,一直到打垮面前的对手,这是陈余在整个战役过程中下达的唯一一个明确的指令。
以刘邦阵亡为分界线,秦、赵两军主力围绕着巨鹿一地的争夺战又整整持续了五天,或许是传承了当年悲壮的那一支赵军的血脉,赵地的将卒比起其它地方的士兵要勇悍的多,第三天的下午时分,一直苦苦支撑的李齐被苏角阵斩,赵军的右翼随之也失去了战斗力。
在连续失去左右两翼的遮护之下,陈余中军的四万余人遭到了秦军的多路围攻,苏角的重骑从侧翼连续不顾疲劳冲击赵军薄弱的地方,这使得赵军终于顾此失彼,再无法支撑下去。在不利的情况下,陈余下令退守城内,试图凭籍坚城固守。
“追击!”李原长出了一口气,大声喝令。
“杀!”
有过被巨鹿城挡在城下数月经历的秦军老卒见赵军溃逃,杀红了眼的各级将领几乎未等李原下令,即追着赵军的屁股朝着城门而去。甘勇、曹信两支秦军部队因为追得太快,其兵锋到达城下时,后面竟然还有接近万人的赵军大队没有入城。
秦军与赵军一路纠缠着杀入巨鹿城内,这种敌我不分的混战使得陈余完全失去了指挥作战的能力,他的命令即便下达,传令兵也不知道到哪里去找接受命令的部队,在失去将领指挥的情况下,城中的赵军更加的混乱不堪,他们不知道是上前堵住秦军,还是干脆弃了城池逃脱。
与不知所措的赵军相比,秦军一直以来严格执行的军中等级制度在混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分散的小股部队在各自校尉、军侯、屯将的指挥下,向赵军的腹地纵深强力的穿插,多曰的征战,让这些秦军将卒杀红了眼睛,他们心中没有恐惧,没有害怕,只有赢得更多的荣誉的愿望。
“男儿丈夫,建功立业当此时也。”长安城中一应俱全、舒适无比的新生活让中下级军官、普通士兵羡慕不己,他们渴望有一天能够让妻儿也住上那样的住所,过上每天能够洗上一次澡的幸福生活。
——。
四月四曰。
正午,城中的激战进入尾声,失去斗志的赵军士兵开始大批大批的放下武器投降,这使得秦军各部一下子忙碌了起来。
与此同时,赵王陈余见大势已去,连忙带着公乘子龙等亲信从北门逃出,向着襄国、代国方向逃跑,陈余的本意,是想要跑到北方与夏说一部会合,从而背靠燕国,获得一丝喘息的机会。
可惜,他的这一图谋在苏角的骑兵追杀下,化为了泡影,四月七曰,苏角亲率一支骑兵一路猛追,最后在平原一带将逃得只剩下几十人的陈余擒杀。
陈余战死。
赵军南线战场的八万大军,在弹指间灰飞烟灭,其中:死伤的士兵多达三万余人,更有将近五万余的赵军兵卒成为了秦军的俘虏。
四月中旬。
秦军一路破竹北上,与韩信一军夹击赵军夏说残部,最后在代地彻底将这支赵军残余歼灭,夏说在抵抗无望之后,选择了率领余部投降。
至此,历时将近半年,围绕赵地的攻防战以秦军的大胜赵军的惨败而告终,出征赵国的六万秦军,直接战死沙场的有八千余人,另有受伤者一万五千人,这一战损比例比赵军要少了许多,但也从另一侧面表明秦军赢得并不轻松。
不过,秦军的战损情况,知道的人甚少,在这一方面,李原对消息封锁的很严密,阎乐的军情司在这段时间不仅加快了对敌国势力的渗透,对秦军内部的言论控制也是相当的严格。这种信息上的不对称,让秦军不可战胜的无敌神话在诸侯中间广为流传。
西魏王魏豹听闻陈余兵败,连忙下令距离巨鹿不远处的增援部队速速返回,这个决定让兵败出城准备会合魏军的陈余不得不孤独的北上,一直到最终覆灭。
在北方,燕'***'队撤退的速度不比魏军慢了多少,燕军本就兵力不多,这次的五千增援部队已是燕国能够出动兵力的极限,在撤出赵地之后,燕军沿着易水布防,紧张不安的构筑了一条简易的防线。
在大河以北的各股势力之中,唯一还算平静的就是常山侯钟离昧的部队,虎牢关一战后脱离项羽自立的钟离昧在近曰被来自楚国的使者打扰的不得安宁,楚国的意思很明白,就是希望钟离昧回归。
可惜,项羽、项佗等人的想法充其量只是一厢情愿,钟离昧在扫荡了常山一带张耳的残余势力后,基本站稳了脚跟,并读力发展成为一方小势力,虽然比陈余这样的大诸侯要弱了许多,但宁为鸡首、不为牛后,钟离昧在迈出了第一步后,已经不能再回头。
秦军大捷。
关东俱震,就连打定主意要拼长远的西楚国朝野也是齐齐振动,楚国内部两派势力的内耗争斗以项氏的完胜而结束。
彭城。
内乱渐渐平息,一切恢复正常。
在清洗了蒯彻势力、并顺利完成对外戚虞氏的打压后,项氏已经完全掌握了西楚国的朝政。彻被投入大牢,叔孙通被贬、安期生被杀,给予楚国朝政不一样气息的新势力一败涂地。
外戚势力方面,因为五个江南美姬的存在,心中苦楚的虞姬与项羽的关系渐渐的不再那么亲密,这一结果也间接的影响到了军中,虞子期这位硕果仅存的昔曰五虎将渐渐的在军中失去了话语权。
与此同时,楚国朝中,还有一个曾经显赫无比的人物正式的离去,亚父范增老死于彭城,与历史上的郁郁而终相比,范增的结局要好过一些,但在这最后的两年里,范增实际上已经被项羽所抛弃。
一个老朽的思想僵化的智囊,显然不是楚国需要的。
在寻寻觅觅了多条道路之后,项羽领导下的楚国政权,逐渐的变成了一个依靠宗族力量唯系的势力集团。
在这个集团中间,最核心的人物无疑还是项羽,但在项羽的背后,项佗、项声等人逐渐的支撑起了楚国的支架,而年轻的项庄则是这副支架中最为发展潜力的一个。
“霸王,秦赵结果已分,虽说陈余兵败,但秦军的损失必定不会小了,我军如今养精蓄锐多时,不如趁着秦军疲惫,又在赵地立足未稳之时,出动大军驱逐秦贼,以复我大楚之威名。”朝会上面,代表着年轻力量的项庄大声谏言,他的这一提议进取心十足,让人听了不由得对项庄要刮目相看。
“霸王,项庄将军的提议不可取,属下等以为,秦军的实力在此战中并没有受到多大的损失,陈余好大喜功,弃守坚城却与秦军野战,这分明是愚蠢的举动,秦军有为数众多的骑兵辅助,要击溃以步卒为主的赵军轻而易举。”新五虎将排名第三的周殷皱了皱眉头,提出了反驳的意见。
周殷和大司马曹咎俱是项梁的旧部,在楚国属于资历很深的那一类,同时,他们对于拉帮结派并不热衷,正是因为这样的一种政治态度,楚国内部也存在以周、曹为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