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英豪之逐鹿中原-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拜。”
木三方才所说的偈语是五百年后佛教禅宗六祖惠能所作,阐述了修佛之人应当没有一切执念,正如佛经云“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既然一切都是空的,你执着它做什么?你执着它是不是就能不死呢?如是不能,那到你死时你又执着些什么呢?
人心本是不生不灭,遇镜似有镜灭还无。心之所以有挂碍、有尘埃,只是因为,心不静、不净,进而产生贪嗔痴,无法明心见xìng,得到真正的自在。
木三这一首偈诗令他立刻思路明朗,困扰多年的疑惑顿时解除,自是心中对木三甚是感激。
佛家讲究“悟”,又有渐悟、顿悟之分,六祖则提倡顿悟。
顿悟是一种突然地颖悟,其实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顿悟,当人们对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突然看出问题情境中的各种关系并产生了顿悟和理解。
本来众人就对木三的才华充满了敬佩之情,如今见他随口一偈就让终生参悟佛法的老和尚顿悟佛家jīng义,更是对木三刮目相看。
“出来吧,管亥!”老和尚对着内室低声招呼道。
一个身材魁梧,面貌俊朗的年轻人应声从内室走了出来。
年轻人走到众人面前,躬身一礼,口中说道:“管亥见过各位大人。”
“管亥见过各位大人!”青年人走到众人面前,说道。
“管亥!”木三眼中shè出一道光芒,这可是在三国志中能和关二爷大战数十回合的人物。若是能得到他的辅佐,则手下又添一员虎将。
“管亥年少时曾仗剑天涯,做下了一些不该做的事情,但是上天有好生之德,所谓‘苦海无涯,回头是岸’,经过老衲的一番劝阻说教,已然迷途知返,成了老衲的记名弟子。他一心准备皈依我佛,但是老衲知他尘缘未了!故此,准备让他择机跟随明主一展抱负,好借此斩断尘俗,修成正果!”说完话老和尚便意味深长的看着木三。
木三听老和尚的意思,似乎有意让管亥追随自己。
“哦?”木三疑惑的听老和尚的介绍,他知道管亥是黄巾军的首领之一,但是又如何成了老和尚的记名弟子,可能这里面还有一些故事,但是现在不是深究这个的时候,何况木三也没有窥探人别**的嗜好。
“若是你跟随我,你觉得能不能有施展你拳脚的空间。”木三直截了当的向管亥问道。
“将军大才,管亥愿意跟随,效犬马之劳!”说罢,管亥倒头就拜。
“管将军快快请起!”木三连忙去把管亥搀扶了起来。
“恭喜木相国又得虎将!”几位文人名士异口同声的道贺道。
“呵呵!”木三一阵傻笑,他知道管亥的过去,也知道他的未来。但是木三这只蝴蝶已经搅乱了历史的进展,接下来的事情,天才晓得。
“来来来。”龚景端起小沙弥刚才泡的茶,语气中带有几分怪异的说道:“我们就一起举杯以茶代酒,庆贺木相国新收虎将。”
众人齐声称好,都举杯为木三庆贺。;
第106章秉烛夜谈
() 由于木三的启迪,老和尚顿悟了许多佛家jīng义,所以非常高兴,和众人秉烛夜谈,讨论佛法禅机。
直到很晚,方才意犹未尽依依不舍的放木三等人回客房休息。
木三还有许多疑问未曾揭开,便叫上管亥一起回到客房。
一进客房,木三就向管亥问道:“管亥,自那rì大战之后,你不是率黄巾余部返回了青州吗?如今又怎么会出现这驼山庙宇之中了呢?又如何拜了主持为师呢?”
管亥咧嘴苦笑,对木三说道:“那rì我率众回到青州黄花山,连续派出大量斥候四处侦探关于黄巾军的消息。”
“可没想到等了数月,等来的却是黄巾大败,大贤良师和两位将军先后死亡的噩耗,我知道独木难成林,黄巾军大势已去,仅凭我这几千人马成不了什么气候,也就有些灰心丧气,便也就不再想着出去兴风作浪,成为众矢之的,只是想牢牢地占据着黄花山等几个山头,带着兄弟们开几亩山地,种些瓜果粮食自给自足。料这山路崎岖,官兵也不会前来围剿。”
“于是我率部就在黄花山隐匿了下来,谁曾想过了不久,波才率着一部分残兵到了山寨,我念在同是黄巾一党,就收留了他们。”说到这儿,管亥脸上布满了怒火,端起桌上凉茶,灌了一大口之后又继续说了下去。
“一开始,这家伙还规规矩矩的,到后来开始渐渐地露出狐狸尾巴了。他仗着手中持有大贤良师张角的信物-----青锋剑,就以正宗自诩,暗地里派他的手下慢慢的拉拢我的人,又向他们做出了许多的承诺,于是就有一小部分不安分的家伙暗中投靠了他。”
“难道你就一点也没有察觉么?”木三插嘴问道,作为一名合格的将领,对手下的情况了如指掌是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没有掌控能力的将领即使再勇猛也只能是一名冲锋陷阵的勇士而已。
“我也察觉到了这一点,我手下也有人向我密报,但那段时间我基本上每天都来这里听师傅讲经,逐渐的明白了一些禅机,再加上这次起事的惨败也让我有些心灰意冷,要不是身后还有那几千口子人需要我来cāo持的话,说不定我早就遁入空门了。”
“那后来呢?”木三看管亥有些神伤的样子,就又问道。
“后来那家伙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了,就发动了一次兵变,想要至我于死地,被我几个忠心的属下以死相拼,方才让我逃了出来,躲在这里,直到主公前来。”
管亥虽然没有说他从黄花山逃出的经历,曾经历经了多少风险,但是木三知道,肯定是九死一生,方才逃出。
管亥不肯说,肯定是那几名手下因他而死,他不想再触及心底的那根弦,因为像这样的事情,每一次提起,都像是往已好的伤口上再揉一把盐,那种痛的感觉,没经历过的人是不会体会到的。
木三从军五年,也曾有过数次这种经历,当曾经朝夕相处的战友就眼睁睁的倒在你的面前,而你却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种感觉,如断手足,痛彻入骨。
木三长叹一声,站起身,提笔写了一封书信,封好之后,交给管亥,对他说道:“明rì你下山前往青州府,找到赵云,把信交给他,以后,你就在他的帐下听用吧!”
木三没有问管亥为什么没有削发为僧,也没有问主持为什么说他尘缘未了。因为他知道,作为一个好的领导者,有些事该知则知,有些事不该知就不要知道。
“对了,我还有一事不太明白,就是你所说的张角的信物------青锋剑,是怎么落到波才手中的?我记得张角去世前并没有和波才接触过啊?”木三不解的问道。
“事情是这样的。”管亥解释道:“波才的亲弟弟波华是大贤良师的贴身侍从,专门为大贤良师保管青锋剑的,大贤良师仙逝不久,地公将军和人公将军相继遇害,这把剑就一直在波华手中,他隐姓埋名偷偷的找到他哥哥波才,把剑交给了他,还谎称大贤良师临终前嘱咐交给波才的。”
“奥!”木三点点头,又问道:“那青锋剑是把什么样的剑呢?如何作为张角的信物的?”
管亥回答道:“那把剑据说是大贤良师得到《太平要术》时一起得到的,是把古朴至极的长剑,剑锋可吹毛断刃,削铁如泥,锋利无比。”
木三点点头,一付明白的样子,他抬头望望窗外的,说道:“夜深了,早些歇息吧!”
说完话,木三就和衣躺在床上,舒服的伸了一个懒腰,没听到管亥的动静,就睁开眼睛诧异的看向管亥,见管亥一付yù言又止的样子。
就不解的问道:“怎么了?还不准备睡觉么?”
管亥脸sè变了几变,终于决然的对木三说道:“主公,我离开黄花山之后,陆续有几百名以前的老部下逃离山寨,找到了我,想要跟着我,当时我心灰意懒,就把他们安置在山下一处村寨中了,刚才末将犹豫,是在考虑是否要把这件事告诉主公,又怕万一说了,主公会有疑虑,怀疑末将带着这么多人过去有所图谋,故此一直犹豫不绝。”
“哦?”木三起身盘腿坐在床上,饶有兴趣的问道:“那你现在怎么又说了呢?不怕我怀疑你了?”
管亥讪讪一笑,有些不好意思的解释道:“主公大才大德,胸怀宽广,不是那种小鸡肚肠的小人,故此末将想明白了以后,就斗胆说了出来。”
“呵呵呵,管亥啊管亥,你要我怎么说你好啊?”木三笑着说道,他现在最缺什么?人才,几百老战士,这些都是经历过战场洗礼的战士,对木三来说,这都是宝啊!单看管亥就知道强将手下无弱兵绝非虚言。
这些他能不要嘛?不能。
他当即表态:“明天下山,你先去带上你的那帮兄弟,一起去见赵云,这么好的事情你怎么不早说啊!”
他说完,见管亥只是红着脸讪讪的笑,就把手一挥,对他说道:“好了,如果没什么事,快些歇息去吧,明早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
管亥这才告辞离去。
第107章又游驼山
() 第二天一早,不等天亮,木三就早早起床,走到院内活动筋骨。
大殿内,早已是梵唱悠扬,看来做和尚也是很苦,清修、清修,名副其实啊!
“哈、哈哈……”声如洪钟的呐喊声吸引了木三,他循声而去,只见在前院的大殿前,数十个僧人在一名粗壮僧人的指挥下演练着拳脚功夫,那整齐划一的动作,刚猛有力,朴实无华。
木三不由得看的入了神。
“这些都是保护寺院的僧人,每rì都以拳脚练习为主,闲暇就负责整个寺院的卫生、劈柴、担水等杂役。”管亥轻步走到木三身边向他介绍道。
“那就是护寺武僧喽!”木三说道。
“护寺武僧?嗯,对对对,这个称呼太贴切了,主公真是才思敏捷啊!”管亥赞叹说道。
木三不禁汗颜。
此时朝阳即将升起,霞光满天,那映在苍松古柏丛中的寺院,杏黄sè的院墙,青灰sè的殿脊,苍劲的参天古木,全都沐浴在玫瑰红的朝霞之中。
用过早饭,龚景等人开始等临驼山。
昨天因为天sè已晚,大家便没有仔细端详驼山,如今站在山脚向上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陡峭的山峰和苍翠的松林,只是粗略一看,便已是觉得风景秀美,令人觉得赏心悦目。
“各位施主,请往这边看。”怕众人不识路途,jīng通人情世故的知客僧专门安排了寺内一名僧人做导游。
这名僧人法号释空,是土生土长的驼山寨子人,他边走边向大家介绍,幽默诙谐的语言和僧人特有的语带禅机的智慧,加上一些乡土传说,令众人觉得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