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未央金屋赋--天娇 >

第124章

未央金屋赋--天娇-第124章

小说: 未央金屋赋--天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向帝都长安的主官道,拥挤异常。城里人忙着出去处理最后的俗务,好接下来专心过年;城外的乡人则赶着最后几天急急忙忙将自家的产出拿到市集上售换,好给家里的女人孩子添置些新衣新帽,还有耐用的家什工具。而那些出门在外的游子们则都加紧了行程,宁可披星戴月迎风冒霜,也要赶在年前回家。
  在这种情形下,阻碍交通是很讨人厌的。可讨厌的人和事,偏偏更容易发生。
  官道中央,两只长长的车队犬牙交错,牢牢纠缠在一起。两方队列都以大车为主,高高的车板上装满了粮食、布匹、箱笼等物事。
  赶车和护卫的全是年轻后生,一个个血气方刚身强体壮;几句话不投机,腰间的长剑短刀都亮了出来,再加上两边壮马肥驴凑趣的嘶嚎,一场大群架眼看即将上演。
  危机圈在扩大。过路人被逼得没办法,只能离开官道从两边泥石地上绕行。原就紧张的道路交通,更显窘迫!
  。
  宫道上,吴女一群人默默走着。往前不太远,就是通向长乐宫的复道了。
  深秋时节,以枯枝败叶为主的未央宫宫苑实在没有让人流连的地方。宫娥们在不知不觉间都加快了步速——这样的气温,还是早些回长信宫的好。
  走着走着,风间隐隐约约传来熟悉的声音。
  吴女的脚步一滞,侧耳凝神,随即自嘲地摇头:估计是准备过年累到,以致产生幻听了。她如今何等身份,怎么会在这时候到室外来?
  “吴……,阿吴,阿吴!”
  ‘不是幻听!’吴女停了步,讶然四望——成排的梧桐树后站的,不是梁女又是谁?
  “梁……”话才出口,吴女猛想起对方不同往日的地位,急忙拉了鲁女率先躬身行大礼:“婢女参见梁七子。”
  “阿吴……”急急上前两步去拉,梁七子人未语,先湿了眼眶:“吾等情同姊妹,何须如此?”
  “七子!”吴女惊叫一声,赶紧扶住:上帝,这梁七子可怀着龙种呢!若是脚下不稳有个什么闪失,她们在场的这些人可谁都活不了!
  。
  有多事之人跑去通知了不太远处城门口的官兵。将官和士兵们很尽职,请之即到;不过,汉军们来逛了一圈后又都回去了,压根儿没管。不久,围观人群中有人发现了端倪:其中一方为首老人手中拿着的是,鸠杖!
  鸠杖,就是上面有鸠的王杖!九尺长杖,杖首饰以鸠鸟,鸠与杖杆通过鸠身下端的銎孔插合在一起,是取其“不噎”之意。‘君主赐老者王杖’是华夏族一项悠远的尊老传统,从周天子开始连绵至今。汉孝文皇帝仁德昭彰,在位二十余年屡屡赐天下长者王杖,可杖打官吏不法豪强作恶,用以纯朴民风促进公序良俗。
  现在‘王杖’出现,就难怪那些汉军将校要退避三舍了。
  右边车队,须发花白的老人目光迷茫,却精神矍铄。挥舞着手中的王杖,老头子吆三喝四地指挥子侄仆役们往前冲——就到城门口了,老人家想早些回家。
  今天的情况有些古怪,左边车队出人意料地无视老人的王杖,如钉在道路上一样怎么都不让。有些闲人看出了兴头,远远的聊着,“啧啧”称奇。
  ‘嘭!’位居左边车队中央的马车车门突然开了,不是被打开的,而是被踢开的!一颗鬓发雪白的大脑袋首先伸出来,随后咆哮声轰起,直如晴天打雷:“何人?何人挡路?!”
  有小厮赶着去搀,可车中人一把甩开来扶的人,直接从车头一跃就跳到了地下。其动作之灵活,手脚之敏捷,令旁观众人无不惊讶万分:好高大的老人,还鹤发童颜呢。如此年纪能有这样的身手,罕见啊!堪称‘老当益壮’。
  老人稳稳跃下地面,拍拍衣袍,施施然回身从车厢中取出一物。
  “哗……”待人们看清,惊叫声此起彼伏!
  。
  叫过几个宫女过来一起仔细搀着,吴女紧张得额头都冒汗了。
  “七子,七子,寺人何处?”四下环顾,女官按不住心中既焦躁又恼怒:未央宫管事的都疯了吗?深秋寒冷的,放大肚子后宫一个人乱跑。要是出了岔子,谁担待?
  梁七子却不在乎那些,只管拉紧了吴女的手,含悲带喜:“阿吴,阿吴,今日重逢,何其幸哉!”
  “哎……”吴女不知道说什么好。这是梁女名列天子嫔御后,她们俩第一次会面。未央宫和长乐宫虽近,但毕竟是两座彼此独立的宫城。更何况两人如今身份有差,见了面也不知该说什么。
  指指宫女手中捧的衣裳漆匣,梁七子示意拿过来:“此乃翁主新衣?”
  “唯,七子。”吴女让捧过来,打开了给梁七子看。这几件是过年时要穿之常礼服的一部分,前些日子做好了送入长信宫,长公主挑剔缘边和主料的搭配不够谐调,让退回去翻工的。
  “翁主……翁主万安?”抚摸着匣子的边缘,梁七子的眼睛又湿了。她在长信宫中就是管阿娇衣裳的,这些用器再熟悉不过。只不过隔了短短几个月,如今再睹旧物……
  “惜夫……”梁七子幽幽低吟:“物是……而人非……”
  吴女靠得近,字字听得真切,一惊之下捏住梁女的手:“七子!”
  意识到自己失礼,吴女官急忙放开手,浅浅屈了屈膝柔声劝解:“七子有福,宜安养尊体,静待皇子降世。”
  “吴……谢汝美意。”梁七子口中说着,面上却是掩不去的落寞;点点泪光,闪烁可见。
  ‘可怜!听说入掖庭宫后,皇帝陛下一次都没召见过她。’吴女原打算再劝几句,但最终还是没开口:对方如今贵为‘七子’,是后宫中正儿八经的贵人之一,再不是那个与她并肩而立的昔日同僚了。还是紧着劝她回去休息为上。
  梁七子却不听劝,只固执于原地,将馆陶翁主陈娇的起居饮食日常小事问了一遍又一遍。一边问,一边叹,泪水与笑容交织,让长信宫众人看得心下凄楚,甚不是滋味。
  ‘老这么着可不行!’就在吴女打算不顾一切亲自将梁七子送回她居住的宫院时,梁七子的侍从终于赶来了。
  小黄门脚力强,宫女们紧跟在后,一伙人气喘吁吁地围上来,七嘴八舌问:“七子,七子……何如?……安否?”梁女见到他们,蹙了蹙眉,并不见一点儿喜色。
  在两群人的共同努力下,总算请动了梁七子回宫。看着梁女‘走两步,三回头’的行远,吴女只觉得鼻子酸酸的。
  “吴姊……”鲁女捡这时候凑过来,望着远去的背影问:“梁七子……”
  “休多言!”不等她往下说,吴女官断然截住鲁女的话头,扭头就招呼宫女们赶快走——她们已经耽搁了。
  长信宫的宫娥们也离开了。
  未央宫的宫苑,秋风萧瑟,秋草凄凄……
  。
  “哗……哗哗…………”围观的人们在惊异,在惊叹,在惊叫!
  高胖老者自车上取下的,赫然也是一柄‘王杖’!
  一样的鸠首,一样的又细又长,一样的装饰纹彩。区别仅是马上那位拿的看起来更炫目些,估计是用了烫金的缘故。
  怪不得呢,怪不得另一车队明明看见王杖,却不慌不忙毫无惊惧之色。旁观之人互相攀谈着,一个个提气扯脖使劲儿往里边挤:王杖对王杖,王杖老碰上王杖老,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下可有好戏看咯!
  王杖包金的杖头杵在地面,发出一下下沉闷的声响。雪白须发的老者满面红光,昂首阔步走向另一位王杖老。
  对面车队中有人想拦阻,但顾忌到那柄王杖,最后是连老人的衣服边都不敢沾惹。高个儿白发老人似乎也知道自己的威慑力,直如闲庭漫步般仪态从容,有条不紊。
  只有不到十步了。雪白头发的老者忽然停下脚步,立在原地举目凝视着马背上的那位,若有所思。
  。
  不到十步的距离,一个在马前,一个在马上。
  凝视着凝视着,就在大家都以为会听到什么挑衅之词时,高壮老翁突然张开双臂大叫:“兕子,兕子,陈兕子!”
  ‘兕子?!怎么有人知道这两个字?’马背上的陈老头一阵哆嗦,转动着昏花的老眼四下里踅摸:谁?谁叫的他小名?哎哎呀……看不清楚啊!
  胖老头在那里继续喊:“兕子,陈阿弟!为兄徐灵在此呀!”
  “徐……耀如兄?哇……耀如兄!”记忆起来,陈老头一边大叫,一边从马背上东倒西歪地爬下来:“呀……”若不是几个跟班眼明手快,这老头几乎滚落在泥地里。
  徐老翁大笑着迎上去,一把抱住老兄弟:“陈阿弟,多年不见,方欲登门拜访,不想于此处巧遇。幸甚呀,幸甚!”
  陈老头拉着徐耀如的手,激动不已:“帝都遇故知,徐大兄,殊为幸甚!”
  两柄王杖和两位王杖老就在长安郊外的官道上拥抱在一起,拍背敲胸亲亲热热。全不管周围的路人和手下,转眼间已掉了一地的下巴。
  20…05 两个王杖老 下 。。。
  一张粗毛毡加上两张羊皮铺在地上,隔绝了来自大地的寒冷。陶盆陶盘里盛的干粮和肉脯虽一般,青铜爵中的酒水却是佳酿;才一倒出来,就清香四溢,诱得人直吞口水。原先互别苗头的两队人,也你帮我牵马我帮你推车的汇到一处,称兄道弟起来。
  两个老朋友一人手中一爵酒,吃肉脯品玉液,享受着初冬暖暖的阳光,惬意而和谐。这幅美妙的‘寿星行乐图’令目睹之人顿生赏心悦目之感,只除了往来的行人和车马——两位王杖老贪图好太阳,竟将他们的野餐聚会设置在官道的‘中间’。一条官道纵向分成五分,他们一帮人竟占了五分之三还多!
  交通状况更糟了!
  扯一通彼此近况,徐老端着酒爵冲陈老头直乐:“兕子贤弟为陈氏一族之长矣!为兄道贺来迟,恕罪呀,恕罪……”
  陈老头老脸一红,哼哼唧唧支吾过去。说真话,他在各方面都比不过面前的这位总角之交——文杰出武不出众,仕途又没什么作为,只是依靠着陈氏近支的身份和侯门家族的荫庇才舒适体面了一辈子。
  就是这新鲜鲜的‘陈族长’,对陈老头也是天上掉下来的肉饼。他心里清楚:如果不是陈午大大得罪了帝室,如果不是陈老‘别出’搬去了东郡,如果不是陈须以‘年少无知’的借口百般推辞,族长宝座是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他坐。
  “兄长,年关近,耀如兄因何至此呀?”不想细究起来老露怯,陈老头急忙转换话题:“探亲耶?访友耶?”大过年的,谁不是急死忙活往家里赶?住在外地的徐老赶这档口入京,委实奇怪。
  “陈阿弟呀……”说到这个,徐老头顺着长须,整个人都笑出花:“自此往后,为兄亦都中郭人也!”
  陈老头瞪大眼,惊声:“咦?”徐家搬长安来了?祖籍山明水秀过得好好的,干嘛搬家啊?尤其还是搬到京都来。
  意识到失态,陈老头连忙半欠起身子拱手:“耀如兄乔迁之喜,愚弟敬贺,敬贺!”
  徐老头回礼:“同喜,同喜。”
  陈老重新坐好,抿一口酒,原就昏昏的老眼更显迷茫。大汉的都城长安,是个好地方;但这只是对权贵和有钱人而言的。长安这地方,食品贵,用品贵,房租贵,房产更贵!但凡稍有败落或窘迫,人们就会选择去远郊甚至外地生活,以避开长安城高昂的生活成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