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 >

第697章

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第697章

小说: 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几阶台阶走下,已经逐渐来到马头墙的底部,台阶下来之后,便无去处了,看上去像是进了死胡同,但苏锦知道必有入口,沈耀祖不可能花这么大心思却来布置一个没用的陷阱。
    果然,王朝轻声低呼声中,看似是墙面的地方伸手一推便凹进去了,苏锦明白这是沈耀祖为了防止有人在上面丢掷火把之类的东西,一眼就能看到财物,所以才故意在阶梯和木板之间留下隔墙,至于阶梯下方的暗门,只需稍加掩饰,也无需更加的机密了,毕竟人都已经到了阶梯下面,再多的掩饰已是无用。
    墙面上仅容一人可进的墙洞被推开滑下,三人一爬进密室之内,顿时全部张大嘴巴再也发不出任何声音,火光照耀之下,眼前的一切那么的显得那么的不真实,一切仿佛在梦中一般。
    苏锦依稀记得,后世自己子啊电影中看到的场景,并无数次幻想自己进入的场景此刻就铺在眼前,满目金光闪耀,金锭银锭小山一般胡乱的堆在地上,人人喜爱的黄白之物,在这里便仿佛是狗屎马溺一般的随便丢弃,小小的密室中没有箱子,没有架子,有的只是胡乱丢在地上的黄金白银,珠宝首饰,谁也无法想象,就在这荒山之上的一座马头墙的夹层里,居然藏着这么多钱财。
    苏锦急速的估算着价值,不过他也没见过这么多钱,实在是没个准谱,这么一大堆金银,怎么也值个几十万贯,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发了,这下子发了。
    王朝马汉张着大嘴,口水都快流下来了,他们两从小到大还没见过这么多的钱,而且全部是真金白银,连一个铜板也没有。
    “发财了,发财了,公子爷。”王朝嘀咕道。
    “这该能买多少个酱肘子啊!”马汉感慨道。
    苏锦哈哈笑道:“多到你一辈子都吃不完,你可以每餐吃两个,扔两个,或者是天天用酱肘子擦靴子,保管锃亮。”
    “公子爷,这么多钱,都归你了,你怕是庐州第一富豪了。”
    “不是归我,是归咱们了,江湖规矩,见者有份,你们两也是小财主了。”苏锦微笑道。
    “不不不,那怎么敢,公子爷可莫消遣俺们,公子爷的钱,俺们可没非分之想。”王朝连忙摆手道。
    苏锦笑道:“钱你们当然有份,不过这钱我要替你们保管,用这些钱来赚更多的钱,给了你们也不过是吃吃喝喝嫖嫖赌赌,别看这里钱不少,可架不住挥霍。”
    马汉道:“公子爷,俺们可不是见钱眼开之人,俺们跟着你是你对俺们好,每月五贯的工钱已经足够我们花销了,俺们再有非分之想还算人么?”
    苏锦道:“一切听我的,你们也莫矫情,这钱算是你们入股我苏记,将来赚了大钱,给你们买大宅子,置地娶媳妇当老爷。”
    两人点头如捣蒜,这可是他们的人生梦想,公子爷看来是他们的知音,一句话便说到他们心里了。
    “公子爷,这么多钱,咱们怎么拿出去啊?这么一大笔钱,朝廷追查起来该怎么办?”王朝挠头道。
    苏锦道:“王朝下山叫人手,其他人不要惊动,只叫苏记带来的伙计,带上几只箱子上山,这里的金银珠宝怕是最少要装五六箱子,有个十几个人也就够抬下山了;马汉和我在这里拆墙,直接将这外墙给拆了,外边最多还有两层砖头外壳,一捅就破。”
    马汉愕然道:“要是破了墙,朝廷追查下来岂不是知道这财物是公子爷取了去么?”
    苏锦嘿嘿笑道:“山人自有妙计。”
    天色微明时分,五口大箱子整整齐齐的摆在苏锦的大帐内,苏记的小厮们肩膀都磨出了水泡,但是每人的赏钱也很丰厚,所以倒也心满意足。
    他们上山之后被告知只能呆在大厅外边,王朝马汉亲自拿着空箱子进去捡马粪一般的将密室里的金银一扫而空,连地下的尘土里也来回摸了两遍。
    小厮们一抬起箱子便大叫吃不消,最后只好四人一抬,沿着山路跌跌撞撞的下山,人手不够,苏锦也只能充数,把个小嫩肩膀也磨得红肿不堪。
    晏碧云等人看着苏锦忙活了一夜弄回来的五口大箱子,均不明所以,苏锦满怀骄傲的亲自将箱子盖打开,顿时一片惊呼之声,满帐篷珠光宝气,映得女子们的脸蛋都大放光辉。
    “你这是……”晏碧云倒是对钱财不甚感兴趣,她见过的钱物比这多了去了。
    苏锦神秘的道:“沈耀祖抢。劫搜刮了几年的财宝,尽数被我得了。”
    晏碧云皱眉道:“这可是百姓的钱啊,土匪们抢的可都是老百姓呢。”
    苏锦嘿嘿笑道:“便由我替沈耀祖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吧,他抢了谁我也不知道,只能代为保管,未来有一天找到事主,再慢慢归还不迟。”
    晏碧云见他言不由衷,知道他绝不肯将这批钱财放手,于是道:“朝廷那边要是查起来……”
    苏锦一拍脑袋道:“差点忘了大事,我去去就来。”
    苏锦出了帐,叫来卫都头道:“山上的大寨和关卡不宜留存,恐引的土匪再次啸聚,本使命你带人去将其尽数捣毁,该推倒的推倒,该烧的烧,凡是能用的尽数搬下山来清点造册,暂放扬州官府库房,以待朝廷查验。”
    卫都头暗赞专使大人细心,留着这些房舍和关卡,确实会吸引土匪们再次啸聚,查抄物资又是个肥差,当下接令笑呵呵的去了。
    上午巳时,山寨各处冒起滚滚浓烟,数代土匪们苦心建设的八公山寨,就此付之一炬,变成残垣断壁。
    晏碧云、王朝马汉等人心知肚明,这是苏锦在毁灭证据,墙毁椽塌,今后的一切都跟苏锦毫无干系了。

第三五五章 全民动员
 书院桃花分外红 第三五五章 全民动员    
    (求收藏!)
    五日后,苦等扬州府调集牲口来拉运剩余粮食的苏锦没等到一个头牲口,反倒一大早便被哗然人声所惊醒,还没等他穿好衣服,马汉便一头扎进来了,叫道:“公子爷,可了不得了,流民啸聚,已经到左近了。”
    苏锦一惊,忙问道:“乱民?何处来的乱民,有多少人?”
    “我不知道是何处而来,从东面而来,黑压压一大片,也不知道有多少,离着大营只有七八里路了。”
    苏锦赶紧便洗漱便吩咐道:“传我命令,所有官兵降匪统统赶往山下护住粮车,命马军赵都头派马军哨探前去探查。”
    马汉一叠声的答应,转身跑出去,不一会,人嘶马叫之声四起,整座大营一片纷乱,士兵们纷纷集合,小跑着赶往粮车所在的山下空地,结阵守卫。
    苏锦急匆匆出了大帐,正好碰见忧心忡忡的李重,李重一见苏锦便道:“这是怎么了?怎地说有流民逼近,这是何处州府又出了乱子。”
    苏锦道:“我也不太清楚,看看便知。”
    两人急匆匆爬上大营高处朝东方眺望,确如马汉所言,五六里之外黑压压一片人群,少说也有数千之众,正大跨步朝这边走来。
    苏锦皱眉道:“看着不像是流民,既无妇孺又无孩童在其中,看上去全是男子啊。”
    李重也聚目细看,点头道:“不像。”忽然大惊道:“难道是另一股土匪?都是男子,你看还有人拿着棍棒等物。”
    苏锦摇头道:“土匪哪有这么明目张胆的,再说那也不是棍棒,是……扁担!还有布口袋……我知道了,定然是扬州的百姓来接粮食了。”
    李重道:“你不是叫他们筹集拉车的牲口来拉走么?”
    苏锦笑道:“哪有牲口?人都快饿死了,还有牲口拉车么?那天我是忘了这个茬了,幸好宋庠还不算太糊涂,调集扬州青壮百姓前来用人力运粮,也不错,是个办法。”
    李重长舒一口气道:“那就好,吓了我一跳。”
    苏锦拉着李重的臂膀哈哈大笑,一叠声的派人去证实;马军哨探回报确实是扬州赶来的人力拉车队伍,苏锦心中一块大石落了地,当下命人带领百姓前去粮车之处分派车辆,等候出发的命令。
    李重在身边默默无语,看着苏锦发号施令忙个不亦乐乎,直到苏锦将诸事分派完毕,这才拉拉苏锦的衣袖道:“苏兄,我这趟也算是圆满完成任务了,稍后便要告辞回天长,出来十几日,也不知县里百姓都如何了。”
    苏锦愕然道:“你这么快便要走么?我还打算和你一起去扬州盘桓几日呢,这几日顾着剿匪办差,都没和你深聊。”
    李重笑道:“来日方长,此刻的你已经和在庐州时大大不同,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啊,苏兄日后前程不可限量。”
    苏锦握着李重的手郑重道:“兆廷兄,你应该最懂我,我苏锦并无多大志向,不过做应做之事,行应行之为罢了,兆廷兄是我苏锦此番最大的收获,自即日起,我苏锦有生之年必待兆廷以兄长之礼,但有差遣,在所不辞。”
    李重微笑道:“苏兄能如此说话,也不枉我此行前来相助了,然而你肩上的担子着实不轻,一切须得小心在意才是,一个小小的运粮之事都酿出如此大的祸端来,可想而知你这个粮务专使不好当啊。”
    苏锦笑道:“经一事长一智,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兆廷兄的话我记下了。”
    李重拱手道:“那我便回去收拾东西,带着人回去了,咱们后会有期。”
    苏锦摆手道:“别忙,我有东西要送给你。”
    李重道:“什么东西?”
    “我送你二十车粮食你要不要?”苏锦微笑道。
    李重睁大眼睛道:“这……可是……这是扬州的救济之粮啊,我岂敢收下。”
    苏锦道:“我是粮务专使,我说给谁便给谁,除非你天长不缺粮食。”
    “缺!怎么不缺,我都愁死了。”
    苏锦笑道:“那你还推辞什么?二十车粮食不过万石而已,对你来说是杯水车薪,你可拿去救急,但是须得动用雷霆手段,将县中屯粮奸商大户给挖出来,方可渡过这次危机;今日已经是十一月二十六,朝廷的期限早就过了,手不要软,要下决心,否则倒霉的是你和天长的百姓。”
    李重郑重道:“这我都知道,我不会让你去天长救火,你若去时必是与我诗酒言欢而去,而不是为了百姓流离失所而去救灾。”
    苏锦笑道:“粮食还要不要?”
    李重呵呵笑道:“如此本县便代天长百姓感谢专使大人的恩典了。”
    苏锦哈哈一笑道:“对,粮食是百姓的,至于兆廷兄我另有赠送,我已经命人将一只箱子送往你帐中,不过你须得到了天长再打开,此次奏捷之上我也提了你的名字,至于能否为兆廷兄争得一份荣耀,那只能靠天恩了。”
    李重千恩万谢,回去命士兵们收拾东西,苏锦亲自拉着李重的那匹小毛驴的缰绳将李重送到大营外,晏碧云等人也出来相送,众人目送着李重踽踽的身影同着一百多衙役捕快护送的二十粮满满的粮车辘辘而去。
    这边厢,粮车早已分配好,苏锦命士兵拔营收寨,收拾停当之后大手一挥,六千人的队伍绵延七八里地缓缓向扬州行去。
    众人热情高涨,情绪饱满,苏锦也难得轻松,和众百姓有说有笑,扬州百姓们已经习惯于称呼苏锦为苏青天,苏锦初始还不适应,但几经劝阻,众人就是不改口,于是也罢了,到最后倒也洋洋自得起来。
    一路上晓行夜宿,再没出什么差错,十一月的最后一天,运粮队伍到达扬州城西门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