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 >

第1299章

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第1299章

小说: 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衍愕然道:“那岂非再也不知道龙真的下落了?”
    苏锦道:“我拿了冯敬尧的当晚便去小石桥宅院去请龙真,我是怕乱民纷扰害了他的xìng命,没想到我带着手下赶到之时已经是人去屋空了;押他的提刑司的衙役们供述说,龙真当天下午便拿钱赏了这些衙役,让他们自去喝酒放假,然后利用这个机会逃之夭夭;可见这一切他早有预谋,或许是怕军法处置,或许是见城中乱民蜂起找个地方躲藏起来,总而言之,我事后花了大量的时间搜遍全城,也没见到他的影子;这件事欧阳中丞当时就在扬州,他全程目睹了此事。”
    欧阳修见提到自己,于是上前道:“确有此事,本官曾向苏锦讨要龙真,想调查粮食被劫之事,龙真确实私自逃匿,不知去向;苏专使动用厢兵大肆搜捕,也没寻到他。”
    杜衍无语了,他不信龙真会私自逃跑,龙真根本没有理由逃匿,正如他所言,苏锦根本无权治他的罪,他的事总归是要报到枢密院来定夺;而且退一万步讲,即便感到危险而龙真逃匿,也应该回到京城来找自己,自己可是给他打了包票的,许诺事情办砸了定会保住他的安全,他不来找自己其中必有缘由。
    不过事实是,龙真确实不见了,死没见尸活没见人,就像人间蒸发了一般,自己这诸般疑问若是见不到龙真本人,来是得不到解答了;杜衍倒是没有怀疑到苏锦的头上,打死他也不会相信,苏锦敢辣手摧花,直接便要了龙真的命。
    这世上除了当晚参与的苏锦主仆之外,便只有欧阳修猜的到龙真的结局,苏锦只是告诉他‘这辈子恐怕都见不到龙真了’,只这一句,欧阳修便全明白了。
    杜衍想了想,朝赵祯行礼道:“启奏皇上,龙真跟随苏专使去办差,却杳无踪迹,苏专使对龙真的指责之言又无对证,臣建议,龙真的案子暂且放下,待觅得龙真的踪迹之后,在查证清楚,予以定夺;否则仓促定罪,会在禁军将士中产生不满情绪。”
    赵祯皱眉思索了一会儿,点头道:“准了,公告各州府提刑司,搜索龙真行踪,将之抓获归案。”
    杜衍磕头道谢,缓缓退下。
    苏锦暗自赞叹,杜衍不愧是老江湖,他是龙真的举荐者,一旦觉察龙真这件事对自己不利的时候,他立刻便偃旗息鼓,而且迅速的做出保护自己的决定;如果此时赵祯定龙真的罪的话,他也将会落得个识人不明举荐不利之责,所以他便以龙真未归案,一面之辞不可信为理由,甚至不惜夸大其词,拿整个禁军说事,目的便是让这件事暂且搁置下来。
    苏锦心道:龙真你们是找不到了,他此刻正躺在扬州西南的老坟中腐烂,除非真的是挖地三尺,否则这辈子龙真去了何处都将是个谜了;本来龙真若活着,或者有机会借此捅杜衍一刀,不过龙真知道的秘密太多,对自己的威胁更大,还是死了踏实。
    到了此处,所有对苏锦的指责均已烟消云散,唯一的抗旨之罪还被赵祯亲口赦免了;苏锦浑身轻松,这回自己可尽得全功,也没人来捣乱了,倒要皇上会给自己什么好处。
    赵祯了苏锦得意洋洋的样子,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开口道:“诸位爱卿,请诸位商议一下办理粮务和扬州庐州两地的吏治大案过程中有功之人的封赏事宜,名单你们拿去,两府会同三司既礼部吏部众卿商议一番,给朕个意见。”
    内侍将名单从龙案上捧下来,首先交给吕夷简过目,这份请功的名单乃是晏殊根据苏锦的呈报罗列而成,写的极为详细,何人在何事众官起何作用,提何种建议,对事情的后果产生何种影响,都一目了然,有条有理。唯在苏锦的名字后面未置一词,晏殊很明白,对于自己举荐的苏锦,不宜由自己来评判,还是留下空白让皇上和其他人商议为好。
    皇上在上监督,众臣的效率果然很高,一番商议之后,很快便达成了共识,最后由吕夷简上前陈述。
    苏锦竖起耳朵仔细倾听,自欧阳修开始,直到像潘江潘石屹这样的厢军指挥使,再到几位厢兵和禁军的都头,参与跑腿的衙门小吏都得到不同的封赏。
    欧阳修这次算是沾了苏锦的光,但是或许是人员太差,仅仅建议赏赐了个贴职的虚衔‘集英殿直学士’,唯一实在的好处便是官俸加了一级;欧阳修倒也面不改sè,他心里的算盘敲得哗啦啦的响,最大的收获不是这次封赏,而是搭上了晏殊的顺风车,后面的机会一大把,又何必在意这时候的得失。
    就连潘江也官升一级,被提拔为扬州都巡检使,总领扬州厢军军务自不必说,连协助管理治安的巡检衙门也属于他管辖了。
    其他诸如参与扬州粮务的马军赵、方二都头,参与捉拿朱世庸的禁军十名纯粹打酱油的都头也都捞了好处。
    唯独苏锦的封赏,吕夷简念完了手中的名单也没提到一个字。
    苏锦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由自主的向参与商议的晏殊,晏殊用目光示意苏锦稍安勿躁,着晏殊气定神闲的样子,苏锦只得压抑住心头的疑惑,静观事态的发展。

第五六十四章 大庆殿风云(十)
 书院桃花分外红 第五六十四章 大庆殿风云(十)    
    赵祯静静听完吕夷简的陈述,点头道:“众位爱卿评议准确,稍后朕便下诏封赏,公示天下;知制诰富爱卿,今rì退朝之后,着即刻起草嘉奖诏书。”
    富弼出列,躬身应诺。
    赵祯接着道:“吕爱卿,苏锦的封赏你等为何没有个结果?”
    吕夷简道:“启奏陛下,苏锦之封赏还是请圣上定夺吧,我等不知如何给予他封赏。”
    赵祯道:“这是为何?”
    吕夷简道:“老臣跟诸位大人商议之时,均觉的苏锦此番劳苦功高,本应给予重重的褒奖,可是有个难题横亘在我等面前,所以臣等无法给出建议。”
    赵祯奇道:“怎么,难道苏锦还有什么重大过错不成?”
    吕夷简道:“那倒不是,只是苏锦的身份确实有些尴尬,此人出身庐州商贾,虽在应天府书院就读,但并未参与科举筛选,充其量只是平民身份;虽然皇上慧眼识才,破格提拔他办理粮务之事;但我大宋历来重视科举入仕,无功名而受祖荫或军功为官者虽然也不少,但终归是少数,且破格授官仅限于县郡小吏而已;臣等本拟奏请授予苏锦六品以上官职,但其身份使然,又不能如此。”
    赵祯皱眉道:“难道便没有例外么?”
    吕夷简道:“皇上明鉴,例外加恩自然是有的,但若皇上随意加恩,岂不伤了天下举子的心么?举子十年寒窗苦读,为的便是参加科举为国效力;而有人不经科举便可为高官,将会助长天下学子弃学钻营之风,此举还是不为的好。”
    赵祯哦了一声道:“倒也有些道理,但苏锦乃有功之人,朕不加以重奖,岂非让天下人背后指责朝廷寡恩薄义,同样伤了很多人的心啊。”
    吕夷简道:“所以臣等不敢定夺,若是授予苏专使七品八品官职倒是不违祖制,但对苏锦似乎显得不太公平;这件事还是皇上自己拿主意吧。”
    苏锦心头升起一股无名火,长江黄河都渡过来了,却被一条臭水沟给拦住了;麻痹的,没参加科举便是不学无术之辈么?这尼玛是什么规矩,老子拼死拼活的办差,结果被这个理由给挡在主流之外,只能落个七品八品小吏的命,真是气死人了;官大官小是小事,面子可丢不起。
    赵祯着苏锦的脸sè不善,温颜问道:“苏专使,你都听到了,此事确实有些棘手,朕想听听你的意思。”
    苏锦吁了口气道:“皇上,微臣不会让诸位大人为难,微臣办粮务乃是想为朝廷尽一份绵薄之力,可不是冲着高官厚禄而去的;微臣办差之际,数次历经丧命之险,若是为了升官发财,微臣岂会以命相搏?”
    吕夷简、杜衍等人面露笑意,均想:“你再表明心迹,只怕也晚了。”
    苏锦继续道:“在八公山上,微臣被囚于地牢之中,夜里滴水成冰还被泼得浑身尽湿也能咬牙坚持;在扬州城中,面对jiān商墨吏爪牙数百,好几次刀剑贴着鼻子尖划过,也从未皱一下眉头;在庐州城中,朱世庸率六七百厢兵将我苏家老小困于宅院之中,家中仆役死了十几个,随时随地会被灭了满门,微臣也从未后悔过。微臣只是想的一件事,皇上既然如此信任微臣,士为知己者死,微臣便是豁了这条命去,也要将粮务之事办妥,也要将墨吏jiān商绳之以法;臣曾受应天府包大人教诲,时时谨记着他对我说的‘上不负皇恩浩荡,下不负黎民百姓’之言;所以臣才能坚持下来,完成使命。”
    苏锦的话让殿上群臣悚然动容,众官只知道苏锦办成了几件大事,却不知道里边的细节,苏锦所经历的数次生命之危,众人都是第一次听到,甚至连晏殊也是第一次听到。
    大部分的人都把苏锦的成功归结为运气不错,有点小聪明;内骨子里并非对苏锦有着多少尊敬,但此刻倒有不少人对苏锦肃然起敬;且不说苏锦喊得口号是否发自内心,光是这几次以命相搏的经历,便足以让人不得不感叹此人胆识过人了;联系上在应天之时此君都敢跟滕王赵宗旦叫板,也差一点丢了xìng命,可见这个人确确实实的不简单。
    赵祯今天数次被苏锦煽动的心cháo澎湃,但他很快就冷静了下来,今天的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目前这种情形正是赵祯一手cāo控的局面;在今天的大殿上,赵祯是个聪明的导演也是个足以获得奥斯卡小金人的演员,到了这场戏的关键时候,他岂能让苏锦抢戏太多。
    “苏专使,朕知道你受了不少委屈,但祖制如此,朕也确实为难,这样吧,朕拟授予你官身,赐同进士及第,你若愿意留在京城,两府三司之中七品官职任你挑选,若你不愿呆在京城,各州辖下大县小县任你挑选,可去当一方县令,只要有政绩,朕以后再给你升官提拔,他人也无话可说了。”
    苏锦摇头道:“皇上也别cāo这个心了,微臣已经决定了,什么官都不做,只求皇上兑现以前答应我的条件;微臣还去做我的生意当个草民,我什么官职也不要了。”
    众官愕然,很明显这小子是在赌气了,但是赌气又有何用?给你嘉奖你不要,那能怪得了谁?嫌官职低微,谁叫你是野路子出身,没有经过科举入仕,那也只能如此;皇上的条件已经够优厚的了,两府三司之中肥缺不知有多少,随便挑一个去闷声发大财,总比赌气去当草民要好的多。
    晏殊急的直跺脚,昨晚还跟他说的好好的,这小子又变卦了;本事是有,就是太冲动,不太懂得轻重;这要是皇上说一句:准了!前番的所有努力岂非尽数白费了;哎!真是一匹野马,无从预料他的行为。
    赵祯着苏锦,研究着苏锦之言的可信度,这是发自内心之言,还是赌气表达不满;赵祯并不想让苏锦一无所获,也不想让他获得的太多。
    苏锦根本不知道,昨夜当他还在晏殊府中喝的醉醺醺的时候,欧阳修却偷偷的进宫见了赵祯,欧阳修有他自己的算计,自己替苏锦隐瞒了这么大的事,形同头上悬着一把血淋淋的利刃;谁也不知道这柄利刃什么时候掉下来小了脑袋。
    思来想去,欧阳修决定主动的跟赵祯坦白此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