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与非 得与失-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遗产,可是当他死后,子女或为分财动武,或吃喝嫖赌,挥霍殆尽,丝毫不去体谅父母生前的劳苦。其实
,留给子女最好的财产,不是金银财宝,也不是洋房汽车,而是道德学问与技能修养。钱财是身外之物,不能过分追求,更不必为儿孙徒作马牛。
心态篇10、君子有财,用之有道
金钱可以买到衣服、油、盐、酱、醋……但有些东西却是买不到的,比如情感。人在摆脱贫穷后,往往就失去了一个真实的自己。一个世纪以前,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就在《财富的福音》里写道:“富人应该为他的无穷财富而感激。在有生之年,当他们支配这笔财富时,应该多做一些捐赠活动,这样社会上的其他人就可以长期从中获益,而他们自身的生命价值也会因此而得到升华。”卡耐基到去世时总共为社会捐献了35亿美元,他用一生实践了这样一种财富哲学:让自己的财富变成许多人的幸福。
所以为了让自己的财富变成许多人的幸福,有钱人可以利用财物多行布施,广结善缘,修路造桥,救济贫困,或捐献慈善机关,或设置奖(助)学金,“取之于人,用之于人”,幸福了他人,快乐了自己,何乐而不为?
其实很多真正的富人已经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表率,如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当你有了1亿美元的时候,你就明白钱不过是一种符号,简直毫无意义。”
比尔·盖茨在“《福布斯》世界富豪排行榜”已经连续6年位居榜首,然而作为“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却是个不会花钱的人,他穿的是普通的T恤衫,吃的是平常的汉堡包,他的朋友雷伯恩说:“他哪像美国最富有的人呀,竟然没有随从,外出好像是闲逛一样,还对我说:‘喂,你好,我们一起去吃热狗吧。’”于是几乎全世界的人都替比尔·盖茨发愁:那么多钱,怎么才能花完呀?可是,比尔·盖茨却早已经找到了花钱的方法。巴西《阅读》周刊报道说:“最近比尔·盖茨向外界公开了遗嘱,其中宣布将把全部财产的98%留给自己创办的比尔·盖茨和梅林达·盖茨基金会。”梅林达·盖茨是比尔·盖茨的妻子,这个以他和他妻子的名字命名的基金会将负责把这笔钱用于研究艾滋病和疟疾的疫苗,并为世界贫穷国家抵御这两种疾病提供援助。
“盖茨基金”创立于1999年11月,“盖茨基金会”刚开始是在盖茨老爸的住所地下室办公,现在已搬进位于西雅图的一座二层小楼,共有工作人员216人,包括儿童健康顾问、公众健康管理专家、律师、财务等。“盖茨基金”目前平均每个月大约会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捐助申请3000多份,一年安排捐助项目300多个。比尔·盖茨计划每年为“盖茨基金”注入10亿美元,其中60%的资金将用于贫穷国家对抗疾病的项目上。
为了利用好“盖茨基金”,比尔·盖茨现在已经成为半个医疗问题专家了。据报道,“盖茨基金”捐助项目的实施,已经使非洲一些国家的儿童疫苗接种率有了大幅度提高,平均每个儿童的接种费用从以前不足一美元增加到现在的10
美元。据估计,这些疫苗挽救了大约30万个生命,在未来10年拯救的生命将达到几百万人。在南部非洲博茨瓦纳,全国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感染了艾滋病,“盖茨基金”在2000年向博茨瓦纳捐助5000万美元,帮助该国加强初级保健系统,启动“青年自立计划”。20岁的博茨瓦纳姑娘卡莫·措普就是“盖茨基金”的受益人之一,她从小家境贫寒,因为当妓女又感染了艾滋病,在“青年自立计划”的帮助下,卡莫·措普学会了制蜡烛、种菜,现在又在一家小店做收银员。当盖茨夫妇到博茨瓦纳考察时,这个非洲姑娘用灿烂的笑容迎接了他们,她开心地对盖茨夫妇说:“现在我生活得非常幸福。”
比尔·盖茨为自己的3个孩子每人留下了1000万美元和价值1亿美元的家族住宅。他准备给3个孩子留下的财产只有3。3亿美元,不足他总资产的一个零头,那么,孩子们会有意见吗?面对许多记者都提到的这个问题,梅林达·盖茨回答说:“他们现在还小,最大的孩子不过7岁,我现在最多也只能和他们谈论一些吃的、用的东西。他们将来肯定会得到一些财富,但要等他们长大一些才能跟他们谈这些。如果我们做父母的教育得法,相信他们对待财富的看法不会与我们有什么不同。”
在美国《商业周刊》杂志2002年4月发布的“现代50位最慷慨的美国慈善家排行榜”上,比尔·盖茨排名第一,他的捐款总额达256亿美元,已经占他现有财产总额的60%。如果说比尔·盖茨以前最忙的事情是开发PC软件、经营微软公司,那么,他现在最忙的事情则是打理“盖茨基金会”,他公开宣布:“我要从世界上最富的人变为最大的慈善家。”
而早在2000年,在西雅图举行的“在发展中国家拓展电脑应用”大会上,比尔·盖茨就发表讲话说:“世界上最贫困的8亿人口最需要的是医疗保健,而不是手提电脑!”这番讲话令人吃惊,被英国《观察家报》比喻为“不亚于教皇宣布否定罗马天主教”,俗话说“卖什么的,吆喝什么。”可是卖电脑的比尔·盖茨“吆喝”的却是医疗保健。
现在,和比尔·盖茨一样热心于慈善事业的美国富人还有比尔·盖茨的老搭档保罗·艾伦、英特尔公司创始人戈登·摩尔、戴尔电脑公司CEO迈克尔·戴尔等。
面对金钱这个巨大的诱惑,人们的灵魂将接受巨大的挑战,特别是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能正视金钱,对财富有一个正常、豁达的心态非常重要,我们既不要做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式的守财奴,也不要成为胡乱挥霍的败家子,金钱本来是
为了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的,那么又何必为金钱所累呢?要知道有时候最富有的人或许是最贫穷的,最贫穷的人或许是最富有的,这就看你是用怎样的眼光去看待了。
在加拿大的维多利亚岛上,有两个地方游客一般都会去参观,一个是世界著名的布查特花园,另一个是克雷格达罗克城堡。人们在参观完了这两个地方后,尤其知道了它们背后的故事后,都会生出很多感慨。
布查特花园原来只不过是一个水泥厂的废址。布查特夫妇在1904年建立了这个水泥厂。由于20世纪初北美工业建设的大规模发展,对水泥的需求量很大,布查特夫妇的水泥厂也就越开越大,因此财富的积累也越来越多。布查特夫人除
了对水泥感兴趣以外,对园艺也特别感兴趣,在自己家前后都种满了鲜花。后来,采石场用来烧水泥的石灰石被开采完毕,被开采过的荒山寸草不生,和周围郁郁葱葱的群山形成了强烈对比。面对荒芜的山梁和凹陷的废矿,他们总觉
得留下了太多的遗憾;面对大自然身上留下的道道伤痕,他们总觉得内心有愧。难道就给子孙留下一笔金钱,留下一片荒废的回忆,就算是对得起这个世界了吗?布查特夫妇有一天终于下定决心,要把开水泥厂挣的钱还给大自然。于是,一项新的工程开始了。水泥厂的工人变成了修建花园的园丁,他们用马车从很远的地方把肥沃的土运过来,铺在原本已经被挖得只剩下光秃秃石头的矿场中。布查特夫妇走遍了世界的很多角落,几乎花光了自己所有的存款,只是为了寻找更多更美丽的鲜花,拿来种在他们的花园里。日复一日,凹陷的矿井变成了美丽的花园,他们给这个花园取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幽深花园”。
他们的花园对所有的老百姓免费开放,让大家来感受鲜花的美丽以及比鲜花更美丽的心灵。人们被他们的事迹所感动,从世界各地蜂拥而至,这个花园已经变成了全世界人民的花园。到今天,人们依然能够在高大的树木背后看见比树
木还要高大得多的废弃的烟囱,但人们再也不觉得烟囱难看了,静静耸立的烟囱在给人们讲述着一个无比美丽的故事,变成了无数人思考人生和财富意义的所在。
但是,克雷格达罗克城堡的故事听起来就有点复杂和悲惨。克雷格达罗克城堡建成于1889年,是当时最富有的煤矿大王罗伯特·邓斯穆尔所建。罗伯特是一位来自苏格兰的移民,到达北美时几乎身无分文。从苏格兰经过半年多的旅途劳顿到达维多利亚之后,他开始为一家煤矿公司打工,后来那家煤矿关了门,他凭着自己的吃苦精神和灵活头脑,从政府手里取得了一处煤矿的开采权,紧接着又获得了第二处煤矿的开采权。凭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精明的头脑,短短20年,他就由一个穷光蛋变成了北美最富有的人之一。
罗伯特觉得有了钱总要花出去,于是他决定在维多利亚最美丽的地区,造一座最壮观最美丽的城堡,城堡可以俯瞰整个维多利亚的美景,他可以和他的家人一起住在里面安享晚年。1887年,城堡开始建造,北美最好的设计师和建筑家
都被请到了维多利亚,最好的石材和木材源源不断地从世界各地运到工地,最好的家具从全世界订购,工匠们日夜奋战,马不停蹄,一座壮观的城堡终于耸立在了维多利亚,成了当时这一地区最高的建筑。1889年,正当他举家准备搬
到城堡去居住的时候,罗伯特不幸去世,留下他的妻子琼和一大堆儿女。他的妻子搬进了城堡,他的大儿子詹姆斯继承了他的产业,母子俩为了财产开始闹矛盾,最后还进了法院,以至于当母亲在18年后去世时,詹姆斯差一点没有来
参加母亲的葬礼。母亲去世后,家庭就变得四分五裂,女儿们都嫁出去了,另一个儿子很年轻就去世了,整个城堡以及里面的家具都被拍卖了出去。
后来城堡又被一个叫卡梅伦的人买走,结果这个人最后也破产了,于是城堡被抵押给了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后来加拿大政府又从银行手里买回来,用来做军队医院,接着又成了维多利亚学院和维多利亚音乐学院的所在地。1959年,
有一个也叫詹姆斯的人意识到了该城堡的历史价值,成立了一个叫克雷格达罗克城堡历史博物馆学会的非赢利性学会,开始保护和维修已经十分破旧、并被严重毁坏的城堡。1979年,该协会开始正式接管城堡。到今天为止,城堡还在不断维修之中。每年有大概7万人到城堡去参观,整个城堡就靠参观者的门票收入来维持。很多人在参观时,除了欣赏城堡的宏伟和内部装潢的精美之外,面对罗伯特的家族史和城堡的历史,人们有一种几乎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复杂感情。
和布查特夫妇相比,罗伯特有更多的钱,但留给人们的回忆却要黯淡许多,除了留下一座自己没能住得进去的城堡外,人们能够想起来的就是有关他的有点悲惨凄凉的家族史。
克雷格达罗克城堡就像一座纪念碑,时刻提醒着活着的人们——特别是富人们:财富原来如此的沉重,如果一直把它背在身上,会把几代人都彻底压垮,会把人们对财富的想像力彻底压垮,更会把人的人品和人格彻底压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