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战国征途 >

第66章

战国征途-第66章

小说: 战国征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从今天的这一战来看,这段时间的辛苦训练终于有了回报,自己的眼力、观察力、反应力、出手力度、角度确实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如果还是刚来到这个时代的自己,今天恐怕就应付不下来了。

其实整个过程的时间都不长,前后总共才进行了一分多钟,但战斗却进行得异常的激烈,几乎在每一秒钟都是在生死之间交错而过,从城墙上一共跳下来十二名士兵,最终有七名送命,而李牧这一边,只有李牧的架车御者身死,其他人到是都平安无事。不过如果不是高原尽力保护了李牧,恐怕这次真的就危险了。

士兵们都围陇上来,纷纷问候李牧,这时不知是谁大喊了一声:“他们要杀大将军,我们杀进王宫去,把昏君、奷臣都杀了。”

这一句话立刻引起了其他士兵的响应,也都纷纷高喊着:“杀伢,杀进王宫去,把昏君和奷臣都杀了。”

而这时在城头上,赵朔的脸都绿了,其实刚才发生的事情也大大的出乎了他的预料,也没有想到,在自己的士兵当中,竟然还隐藏着这样的好手,因此也被惊呆了,现在事情总算是结束了,李牧也平安无事,赵朔也像是放下了一块大石头一样。

但随后士兵们纷纷鼓吵,要杀进王宫里去,赵朔也不禁紧张了起来,事实上整个事情他根本就不知情,但现在也是有口难辩。而且赵朔心里也清楚,如果李牧真的攻打王宫,自己恐怕是很难抵挡得往。到不是守卫王宫的兵力不足,而是现在李牧的士兵都是义愤填膺,一付恨不能一下子就杀进王宫的样孑,而守军可没有这样的决心,双方的士兵在气势上的差别可是不小。

就在这时,李牧站到战车上,大声道:“大家安静,请听我一言。”

众士兵听了之后,也立刻都停下了鼓吵,看着李牧。

李牧道:“大家要诛杀jiān臣,其心虽好,但这一次我们没有携带攻城的器俱,冒然攻打王宫,伤亡太大了,因此先暂时撤退,等我们带上攻城器俱之后,再来攻打王宫。”

士兵们对李牧一向敬服,而且没有攻城器俱,也确实是事实,因此士兵们听了李牧的命令之后,也没有异议,重新整付队列,然后依次离开了王宫门前。而李牧站在战车上,回头向王宫看了一眼,轻轻叹了一口气,转回头来,和士兵一起远离了王宫。

看着士兵们陆续离开,赵朔也松了一口气,总算是保住了王宫,但转念一想,李牧和赵国恐怕也己经彻底决裂了,因此他还会不会再来进攻王宫,都很难说。而且无论结局如何,对赵国来说,都是一个重大的损失。

第八十三章撤离邯郸(一)

回到了府邸之后,李牧立刻下令,让袁选带领所有的军队进驻邯郸城,接管邯郸四门,彻底控制住整个邯郸。然后通告家人和门客,又让宁戚整理府里的事物,准备车辆,准备撤离邯郸,退到曲阳去。

同时李牧又派人去接司马尚的家眷。本来司马尚在漳水北岸监管修筑长城,但秦国将漳南十二城还给赵国,于是赵国也停止了修筑漳北长城,于是李牧又调司马尚去驻守井径大营。李牧和司马尚是生死之交,共进共退,因此李牧撤离邯郸,一定要把司马尚的家眷也一并带走。

曲阳邑现在是李牧的封地,但李牧还一直没有到过曲阳,只是派遣了一些家人到曲阳是去接管曲阳的政务。曲阳位于赵国的北部,距离井径、番吾大约有二百多里的距离,属于代郡的管辖范围。

李牧在早期一直都在代郡驻守。时间长达十几年,因为李牧治军严格,而且整军备战抵御匈奴,保护百姓,在代郡确实是深得人心,李牧带领的军队基本都是当地是百姓。因此李牧如果在代郡自立,从各方面的条件来说,都是非常有利。而曲阳也就被李牧做为自己在代郡管理的基础所在。

一但下定了决心,李牧的行动就毫不拖泥带水,因此一道道命令传下,干净利落,简单明确,表示这一次李牧的态度十分坚定,不在对赵王迁抱以幻想。

随后李牧又下令,让人去请武烈、蔺文清、卓东来等人明天到自己的府里来议事。因为李牧己经向商人做出了保证,会保护他们的利益,但现在情况有变,李牧被迫要撤离邯郸,因此也有必要把众人都请来,协商一下以后应该怎样cāo作,而且李牧退守到代郡之后,也需要大量的粮食物资供应,邯郸是指望不上了,只能依靠这些商人。

把这些事情布置完了之后,李牧才把高原和李瑛鸿叫到了内室。李牧道:“高原,今天多亏有你,否则我也许就死在王宫前了。”

高原道:“大将军,不用客气。不过我觉得这一次刺杀行动很有蹊跷。因为其中有一个人就是在解救罗焕的时候,我和她会过面。当时我们分晰他们很可能是秦国的间谍人页,但他们为什么会出现在王宫里呢?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他们应该是暗中改扮,混在守卫王宫的士兵里面,恐怕连赵朔都不知道。”

李瑛鸿道:“这不是很明显吗?郭开一定是和秦国有勾结,因此才能让这一批人混在士兵里面,刺杀父亲。”

高原摇了摇头,道:“并不那么简单,如果真的和郭开有关,他就不应该让人躲在王宫的士兵中刺杀大将军,因为他不可能预料到大将军会到离城门那么近的距离,否则刺杀根本就没有机会。而是应该想办法让大将军进宫,然后在半途设伏杀死大将军。那怕是大将军带护卫进宫,得手的机会也要大得多。而且当时只有十几个人出手,赵朔根本就没有动静,如果当时赵朔下令,让其他士兵在城头上放箭,我们就会有很大的麻烦,因此我认为这一次和郭开无关,是秦国间人的一次自发行为,能够刺杀大将军当然是好,如果不能刺杀大将军,也可以让大将军和赵国彻底决裂。”

李瑛鸿也点了点头,老实说,在李牧遭遇到刺杀的那一刻,在李瑛鸿的心里也确实充满了愤怒的情绪,恨不能当时就杀进王宫里去,把赵王迁和郭开都杀了。

李牧摆了摆手,道:“算了,无论他们的目地是什么,我和赵国恐怕都无法再回复到从前,因此离开邯郸,是我们唯一的选择。高原,你才入仕没几天的时间,就要被我连累了。”

高原忙道:“大将军说的那里话,我自从来到这里,就一直受大将军照顾,来到赵国完全都是追随大将军,因此当不当官,我其实一点都不在意,只要大将军能够平安无事就好了。”

李牧也微微一笑,道:“好吧,我也就不和你客气了,说实话这一次撤出邯郸之后,前途未测,如果我遭遇不测,那么瑛鸿以后就托你照顾了。”

李瑛鸿呆了一呆,满脸红晕,娇嗔道:“父亲。”

虽然现在李瑛鸿和高原的关系己不是什么秘密,但毕竟还没有说破,而现在李牧的话,意思己经非常明显,就是像高原许婚,饶是李瑛鸿一向爽朗大方,但也有些挂不住。

李牧轻轻抚摸着女儿的头发,笑道:“开年之后,秦军必然会进攻赵国,而且这一次必然是起倾国之兵,胜负确实难料,不过我己年过五十,就算是现在身死也不算夭拆,而且我征战一生,这一次就算是战死征场,马革裹尸,也是为将的本份。只是唯一放不下心的,就是你。”

这时李牧的话里,多少也有一些遗言托孤的意思,因此李瑛鸿也立刻道:“父亲,您不要说这种不详的话。”

李牧呵呵笑道:“做武将的,那有这么多的忌讳,虽然你不是我的亲生女儿,但我也一直把你视为亲生,高原,如果我不在了,你能够保证照顾好瑛鸿吗?”

高原忽然坐直了身体,向李牧拜了一拜,道:“多谢大将军的好意,我可以向大将军保证,终身决不会辜负瑛鸿。”

李牧也点了点头,笑道:“好啊,有你这样的承诺,我也可以安心了,等到了曲阳安定下来之后,我会为你们正式举行婚礼,只是时间紧迫,难免会有些仓促,不过现在是非常时期,一切都只能从简了。”

高原道:“一切就依大将军之意。”

李牧呵呵笑道:“好了,瑛鸿的终身有托,我也就洠в惺裁纯晒寺堑牧耍簿涂梢匀薰思傻暮颓鼐蛘庖徽蹋咴阋不厝プ急福魈旎褂幸惶斓淖急甘奔洌筇煲辉纾颐蔷屠肟Α!�

于是高原向李牧告辞,起身离开,而李瑛鸿还是惯列的把他送出府邸。不过因为那一层纸被捅破,因此两人多少也都有一些莫不开了,也都没有说话,一直走到了府门口,李瑛鸿才道:“高原,今天父亲能够平安无事,真的谢谢你了。”

高原笑道:“我们之间,就不用说谢谢了,而且现在大将军就是我的岳父大人,我不帮他帮谁,等我们撤离了邯郸之后,我会全力帮助大将军,打败秦军的进攻,你尽管放心好了。”

李瑛鸿脸sè飞红,勾住高原和脖孑,在他脸上亲了一下,道:“能够做你的妻孑,我真很高兴。”说完之后,才转身回去。

离开了李牧的府邸,在转回自己府邸的路上,高原的头脑中也在飞速的运转思考着。从现在的发展情况来看,和真正的历史发生了一些小小的偏差,但总体来看,历史的进程并没有什么改变,秦国依然强势,六国仍然疲软,韩国如旧灭亡,赵国还是被昏君jiān臣所统治着。

不过高原的努力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收获,至少从现在来看,李牧的命运确实是发生了不小的改变。由于历料的缺少,在历史上李牧的死法大体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被解除了兵权,当场被擒杀;另一种是回到邯郸之后,遭到杀害,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两种结果的可能xìng都微乎其微。这也是高原现阶段的主要目标,从现在来看,这个目标也算是基本实现了。但退到了代郡之后,又该怎样发展,高原心里也没有底。

但高原也清楚,李牧的命运虽然改变了,但赵国的命运仍然如旧,局面并不容乐观。因为在新年之后,秦国肯定是会举大军来进攻赵国,而且这一次秦军的主将,一定就是战国后期和李牧齐名的名将王剪,再加上秦国强大的国为做支撑,因此这一战鹿死谁手,确实很难预料。但赵国的赢面,绝不会比秦国高。

其实在后世一直也都有这样一个争议:如果李牧不死,能不能够保全赵国。有一种说法就认为,毕竟历史的大势是秦强赵弱,这个差距不是李牧一个人能够改变得了的,因此就算是李牧还在,也很难保全赵国,无非就是秦国要多耗废一些力气,多花一点时间,晚几年统一全国。

而另一种说法则认为,李牧是完全有可能保全赵国,因为当时天下还有六国,韩国灭亡之后,其他各国多少也都有一些兔死狐悲、唇亡齿寒的情绪。因此只要是李牧能够抵挡住秦军,其他各国完全可以再组织成一次合纵抗秦,那么结局会怎么样,确实很难说。就算是不能改变秦国势强的大势,但让秦国的统一拖后十几年,是完全有可能的。

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虽然说历史大势不会因为某个人的努力能够改变的,但是在有些局部的情况中,个人的努力也是可以改变历史大势的,而李牧恰恰就是有这样的能力的人。因此下一步的目标,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这种局部情况尽可能的扩大。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赵国也并非全无机会,首先是李牧卓越的军事才能,这一点是得到了历史的证明,而且现在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