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明-第3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板船由底板和两块弦组成,底板经火烘烤向上翘起,两侧舷板合入底板,然后用铁钉连接,板缝用刨出的竹纤维堵塞,最后涂以油漆。在船的首尾部位还各加有一、二根横木。这种船,其牢固程度可想而知。恐怕不用攻击,仅仅被风浪拍打数日,就要散架。
三板船之外,还有二十多艘小型战舰游弋,那是朝鲜舰队,受胁迫而来。
身弥岛上,阿济格身着重铠,神色凝重,对着一护军参领不停地嘱咐:“泛舟攻坚,不能身披重铠,箭支也不能携带过多,其难度可想而知。你率军登岛后,须举火为号,引导后续军队攻进,另外,狭路相逢勇者胜,全军不得有丝毫犹豫,唯有奋勇作战,有后退一步者,格杀勿论!”
护军参领脸如锅底一般黑,一只鹰钩鼻显得非常凶恶,只听见他厉吼一声:“我等若不得此岛,必不来见王面!”接下了军令满唐春。
此人就是有满洲第一巴鲁图之称的鳌拜。
见鳌拜嗷嗷的,士气高昂,阿济格甚喜,挥手令道:“去吧!能不能攻下皮岛,就在今晚!”
阿济格一声令下,固山额真萨穆什喀以鳌拜和准塔为前锋,上了三板船,悄悄地向着皮岛划去。
满清人口不多,固山额真看起来吓人,实质统兵数量并不多。一般情况下,一个牛录三百丁,长官称为牛录额真,汉名叫佐领;一个甲喇五个牛录,长官称为甲喇额真,汉名为参领;一个固山五个甲喇,固山就是旗,其长官称为固山额真,汉名称为都统。也就是说,每个旗的兵丁应固定为七千五百人。不过,每个旗按照大汗的喜好,牛录数有时会不同,有的多达五十多个,有的甚至只有一个牛录。
当鳌拜与准塔率军隐藏在黑暗之中,悄悄划水之时,阿济格大喝一声,厉声下令道:“大张旗鼓,准备进攻!”
阿济格的命令刚才,身弥岛上就爆发出猛烈的喊杀声,一个接一个的火把把身弥岛照得如同白昼一般。八旗骑兵牵着马,拼命地将马往三板船上拉,马匹似乎不太信任三板船,昂着脖子,发出一阵阵的嘶鸣声,死也不肯上船,场面有点混乱。
一旁呐喊助威的汉军、朝鲜军,除了喊得声嘶力竭以外,不肯上前一步,其士气可见一斑。看着这帮贪生怕死的汉军和朝鲜军,阿济格阴鸷着双眼,流露出一股冰冷之色。
阿济格很清楚,这帮汉军和朝鲜军能为佯攻呐喊助威,也就算尽到了职责。如果在鳌拜成功登岛后,这帮汉军和朝鲜军能随同女真人和蒙古人打打顺风仗,已经算超水平发挥。作为一名优秀的将领,阿济格很识趣地没有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
倒是游弋在身弥岛四周的朝鲜舰队,倒让阿济格生出一丝欣慰。有这些战舰在侧,阿济格感觉安全多了。正是这些孱弱的小型战舰,吓得皮岛上的舢板不敢出战,放任清军乘坐三板船肆意登陆。
声嘶力竭的呐喊,亮如白昼的火把,紧密锣鼓的正面进攻,果然吸引了皮岛守军的注意力,沈世魁深恐清军趁机登陆,立即调拨大部兵力,对即将到来的进攻严防死守。
皮岛守军倒是不惧清军,地形限制清军发挥骑兵的优势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皮岛守军对清军有心理优势。崇祯四年,皇太极借刘兴治叛逃之机,挥兵大举进攻皮岛。皮岛守军借助火器和船只,大量杀伤女真人,致使皇太极功亏一篑,容忍皮岛至今。
不过,沈世魁绝不敢掉于轻心。在皮岛守军失去水上优势时,皮岛就如敞开胸怀的小姑娘一般,随时恭迎清军上岛。更何况,沈世魁发现清军这次来势汹汹,兵力并不亚于皮岛守军。
他这几日盼星星盼月亮,盼着登莱总兵陈洪范来援,又盼着林纯鸿派遣水师来援。然而到了现在,两方一个人影都没见到,直把他气得破口大骂。
正骂着,忽然在岛的东北边爆出一阵猛烈的喊杀声,旋即,火把大作,直把东北方照得亮如白昼。影影绰绰之间,沈世魁见到一个大汉,一马当先冲杀在前,所当无不披靡,直把守军杀得望风而逃。
沈世魁大惊:东北方派驻兵力可不多,一旦让清军登了岛,后果不堪设想!他正准备下令往东北方增派兵力,结果正面之敌突然增强了攻势,密密麻麻的三板船犹如一阵风一般,迅速向皮岛冲来。
“奸贼!”沈世魁吓得脸色惨白,不由得大骂了一声。
狡猾的阿济格见偷袭成功,立即改正面佯攻为强攻,为鳌拜一路减轻压力。这一招,可谓掐准了沈世魁的死穴,让他心胆俱裂。
情况紧急,沈世魁顾不上朝鲜战舰游弋在侧,强令皮岛水军出战,不计伤亡,也要阻止阿济格正面强攻。另外,他亲率一部兵力,赶赴东北方增援。
第四百六十一章 北上
皮岛水军规模不小,只是战舰太过于寒碜了。每艘船上,仅仅只有二十多人,只有一些火枪和冷兵器,没有火炮,只能近战或者接舷战,仅仅只比满清自制的三板船强一点。
相比较皮岛的战舰以及三板船而言,朝鲜的小型战舰就算庞然大物了。
战舰长达六丈,宽丈五,高达丈余,上面足足有百余名兵丁。朝鲜舰队见皮岛水军倾巢而出,马上就要与清军的三板船接触,却颇有点犹豫,逡巡不前。
阿济格大怒,立即恶狠狠地下令道:“若有畏敌不前者,格杀勿论!”
朝鲜舰队终于动了,面对着皮岛守军的舢板,他们根本无需采用什么战术,只是简单地排成一列纵队,直直地向舢板压了过去。
抗倭名将俞大猷曾言:“海战不过是以大船胜小船;以大铳胜小铳;以多船胜寡船;以多铳胜寡铳。”如果把铳理解成火炮,这句话堪称风帆火炮战舰时代的真理。不过,朝鲜舰队与皮岛舢板都没有炮,唯一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浓缩成一句话:“以大船胜小船。”
皮岛守军悍不畏死,但不代表着他们会去送死。
水军参将吴朝佐见势不妙,立即大呼下令道:“各船散开,熄灭灯火,借夜幕掩护,阻止三板船登陆!”
吴朝佐的反应还算快,下的命令又有针对性,一艘艘舢板上的灯火次第熄灭,隐藏在了黑暗之中。
但是,光把自己隐藏又有何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清军登陆,最终的命运还是失败。皮岛水军没有选择,只能用自己的鲜血和性命去阻止朝鲜舰队和三板船。
果然,当朝鲜舰队和三板船离皮岛越来越近时,皮岛水军避无可避,纷纷上前抢攻,瞄准好欺负的三板船,一时之间,弓弩与矢石齐发,瞬间将两艘三板船打得散架,几十名清军落入水中,不停地挣扎扑腾。
进攻也暴露了目标,朝鲜舰队终于将目标瞄准了皮岛守军,更为猛烈的弓弩和矢石还击过来,直打得皮岛守军哀嚎不止……
弓弩和矢石打击仅仅只是其中之一,朝鲜舰队仗着船大坚固,直直地向着守军撞了过去,顷刻之间,五艘舢板被撞了个正着,水兵们纷纷跳水逃生……
溃不成军,真正的溃不成军错动花心王爷!惨不忍睹,着实惨不忍睹!
海面上,皮岛守军打得惨烈无比,根本无法阻止清军登陆。陆地上,沈世魁也被清军打得无法招架。鳌拜犹如杀神一般,锐不可当,所当几无一合之敌,应者不是被敲碎了脑壳,就是被横击吐血。
更那堪,鳌拜身后,足足有上百名满洲勇士,组成一个三角阵列,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鳌拜的奋勇作战,为后续部队的登陆创造了机会,只见一波又一波的满清精锐如同蚂蚁一般,纷纷登陆。
沈世魁的压力越来越大,颓势越来越明显。
最后,当固山额真萨穆什喀亲率精锐登上皮岛,皮岛守军再也无法坚持,防线犹如摧枯拉朽一般,立时崩溃。
沈世魁情知今日必然无法幸免,倒也豁出去了。他面目狰狞,回首对身周的百余亲兵嘶吼道:“挡不住鞑子,唯有一死!诸位随我杀敌!”
“杀!”亲兵们为沈世魁所感,无不奋勇争先,爆发出一阵猛烈的呼喝声。
沈世魁张弓拉弦,嘣的一声响,一支利箭应声飞出,射翻最前面的一个鞑子。沈世魁哈哈大笑,随手将弓扔在一边,举起长枪,厉声高呼:“杀!”
随着一声嘶吼,沈世魁一马当先,挺着长枪,率先冲向鞑子。
亲兵们遮护左右,皆置生死于度外,犹如困兽一般,爆发出往日绝难一见的战斗力。
鳌拜、准塔见明军败退、沈世魁孤军奋战,大喜,指挥部下将沈世魁团团围住,枪挑箭射之下,沈世魁的亲兵一个接一个地倒下,最终只剩下十余人。
鳌拜见状,正准备揉身上前,一举将沈世魁生擒,忽然从正面战场传来轰隆隆的爆炸声。鳌拜大奇,回头一望,且见六只庞然大物明晃晃的,劈波斩浪,犹如猛虎下山一般,向着朝鲜舰队猛冲而来。
来人正是周林佬,周林佬见事态紧急,顾不得判断敌舰在何方,令炮手只管瞄准灯火最亮的地方放炮,以鼓舞皮岛守军的士气。
鳌拜何曾见过长达十五丈的巨舰?直被吓得一愣,他手下的兵丁也好不到哪里去,也被移动的巨型灯火弄得目瞪口呆。
沈世魁见机不可失,趁着鞑子愣神的功夫,率领亲卫杀出重围。
杀出重围后,沈世魁令亲兵大呼:“援军到啦,援军到啦!”
岛上的守军也见到了移动城堡,士气大涨,纷纷返身作战。在沈世魁的调配下,重新组织起防线,居然与萨穆什喀的偷袭部队杀得旗鼓相当,战况陷入了焦灼之中。
海面上,漆黑一片,周林佬根本分不清敌我。无奈之下,只好下令击沉一切往皮岛方向移动的船只。
随着灯笼一阵摇动,六艘两层甲板战舰大发神威,纷纷横过船身,肆意释放着炮弹。
其中,朝鲜舰队的小型战舰由于目标大,灯火更为明亮,受到了北进舰队的重点照顾,炮火大部落在了他们的头上。
每一次齐射,北进舰队周边就被炮口冒出的火光映射得亮如白昼,一闪一闪之间,炮弹呼啸着飞往朝鲜舰队,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哗哗声。
夜间视线不好,北进舰队的命中率非常低,即便如此,朝鲜舰队也不停地中炮,不是被击穿了船舷,就是被引燃了船帆,乱成了一团。
朝鲜舰队见势不妙,迅速往西北方向撤退,无论阿济格下达什么命令,皆置之不理。逃离战场,有可能被满清秋后算账,但留下来,绝对是死路一条,这份帐,朝鲜舰队的统帅显然算得明白,只有傻子才会留下来。
见朝鲜舰队头也不回地逃离,周林佬也懒得去追。在与朝鲜舰队纠缠的过程中,周林佬已经逐渐了解了形势,不由得吓得出一身冷汗。
“幸亏路上没有耽误,否则,再拖延个几个时辰,皮岛非失守不可。”
周林佬暗思着,立即下令将矛头指向密密麻麻的三板船,肆意倾泻着炮火。
一顿炮击之下,三板船纷纷散架,不计其数的汉军、朝鲜军和女真人落入水中,到处都是求救之声,到处都是被命中后的惨嚎声。
三板船吃了大亏,皮岛水军也不敢上前捡便宜,毕竟,北进舰队的炮火是无差别射击,恐怕这些舢板还没靠近三板船,就被误伤。
皮岛水军一方面惊叹于战舰的巨大,另一方面又兴奋万分,一次齐射,眼见鞑子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