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媚骨 >

第132章

媚骨-第132章

小说: 媚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布鞋舒服,家里可以穿。”夏姨太笑着给二太太端了杯茶,然后重新坐下,穿针走线。

“我喜欢姨太太做的鞋。”明尔突然道。

二太太就笑。没有再说让夏姨太不要做鞋的话。

她手巧,喜欢做些小东西,打发光阴罢了,没必须去阻止。而且明尔也喜欢。

看着时候还早,二太太想和夏姨太说说话。就让明尔上楼去看书。

等明尔走后,二太太让屋子里服侍的人都下去,只留了夏姨太在身边说话。

夏姨太知道今日二太太去做什么。就问她:“那个女人没让您受气吧?”

二太太灿然而笑:“没有。小四托人把她关起来了,她吓得哭哭啼啼的,哪里敢跟我顶嘴?”

夏姨太就满意微笑。

“说了怎么处置她吗?”夏姨太又问。

二太太就把她威胁姜锦华的话说了一遍,然后压低了声音:“……她的话假得很,那个女人留不得!迟早她还是祸害。”

夏姨太手里的针线不停,头也不抬说道:“我早就说了,留不得!老太太总有心软的那日,毕竟那个女人是她亲妹妹;二爷爱她;大爷和大太太是菩萨心肠。又事不关己。这个家里,现在大家看不过眼,站在您这边。日子久了。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说不定将来明尔的家业都要分给她肚子里那个贱种!”

这些话,二太太心里一清二楚。

只是。她信佛。

她相信因果报应,所以她不敢贸然去害姜锦华。

假如将来报应在明尔身边,二太太追悔莫及。

“总不能害了她……”二太太声音轻若蚊蚋,“谋人性命是要遭天谴的!”

夏姨太却不相信这些。

她道:“如今到处打仗,那些杀人如麻的将军,不是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他们要了多少人命?太太,您不替自己和明尔早做打算,失去了先机,才真的会遭天谴。”

说的二太太心头一荡。

夏姨太的话,让二太太长长沉默着。

“……女人生孩子,就是鬼门关走了一趟。那个时候下手,最是方便。”夏姨太依旧做鞋,也不抬头看二太太,只是声音轻柔得似平常闲话,“孩子总是无辜的,害了孩子只怕真有报应。但那个女人该死……”

二太太的手紧紧攥成了拳头。

第二天,二太太找了阿蕙,让阿蕙把宁雍的人调回来,她自己派两个得力的佣人去看守,顺便再从二房挑两个婆子照看姜锦华。

阿蕙自然说好。

而大太太和老太太,对这件事没有再多问一句。

二嫂不动声色,珍贵补品养着姜锦华,让阿蕙看得有些着急。她不知道二嫂到底打什么主意。

她怕二嫂心软。

这个时候心软,将来后患无穷。

可是这样的话,阿蕙去告诉二嫂总不合适。

姜锦华的事,最好的结果是什么,大家心知肚明,却没有人敢说。万一被传回来,这个家只怕要支离破碎。

想起二嫂的聪明和运筹帷幄,阿蕙只能把心放了回来。

第162章不要生气

照顾姜锦华的责任被二嫂领去之后,阿蕙就彻底放手了。

赵家就没什么大事。

日子安静的滑向了冬月。

阿蕙的印刷厂机器已经从德国到了新加坡,除夕之前应该能到茂城。

而三哥的出版社,后准备反而先开业。大家出钱出力,甚至戚海久和他的未婚妻欧阳幼睿也帮忙联系旧同学,编辑部很快就招满了人。

出版社取名,又让三哥大伤脑筋。

阿蕙说:“叫中华书局吧。”

她记得后来东沪有个中华书局,声名显赫。

这个名字,深合三哥的心意。

三哥用楷书写了“中华书局”四个大字,先给大哥看了,征求大哥的意见。大哥觉得寓意好,且大气,而且容易被人熟记,很认同。

三哥又拿给宁雍看。

宁雍大赞。

于是三哥的出版社,定名为中华书局。

冬月初七那日,廖士尧的第二个侄儿兆慎回来跟阿蕙说,教会学校冬月初十放冬假,一直到明年正月初十开学,整整两个月。

他想和明益出海玩。

“明益说,你们家的船常年去南洋和别的地方,能不能带我去?我从来没去过南洋!”兆慎拽着阿蕙的衣襟,撒娇道。

他在教会学校念书,成绩一塌糊涂,却打架名声在外,威震整个学校。美国老师以为他是赵家的亲戚,把大哥喊去说了好几次话,倘若兆慎再胡闹,就勒令他退学。

大哥回来就叮嘱了兆慎,

第二天,兆慎又把那个老师的儿子给打了。

还有一帮孩子跟着起哄。

美国教师的儿子比兆慎大一岁。因为血统的缘故,那个美国男孩高大结实,却被兆慎打得毫无还手之力,狼狈不堪。

那帮孩子抬着兆慎。围着操场走了一圈,把他当成了英雄崇拜。

兆慎就成了教会学校的孩子王。

首当其冲的,就是阿蕙的大侄儿赵明益。他最是崇拜兆慎,两人已经兄弟相称。论序齿、换兰谱,弄得有模有样的,让大人们看着笑得不行。

兆慎大几个月。就是哥哥了。

于是两人成了学校霸王团体的首领。

校长亲自发了通知,兆慎、明益和其他一大**跟着起哄的孩子全部开除,多大四十人之众。

大哥已经无能为力,只好去找市政府的人。

市政府的秘书长亲自出面,才把教会学校大开除的通知撤销。兆慎和明益就成了学校响当当的红人。

他们年轻小,却拉帮结派,已经成为学校最大的霸王团体首领。

对此。大哥时常训斥明益,却又无法阻止明益和兆慎来往。

兆慎住在赵家,总不能把他赶走,大哥还想把妹妹嫁给廖士尧呢。

阿蕙笑着回答兆慎的问题:“海上风浪大,时常就翻船,我可不敢答应。等你二叔回来,问过他。他若是同意,你就去……”

兆慎嘟嘟嘴。

阿蕙就道:“你不去温书?这两日不是在考试吗?”

学校放假前夕。总有几场考试。

兆慎嘿嘿笑:“乱蒙呗!学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又没啥用!爸爸没死的时候总是说,‘认得几个字就行。念那么多书干嘛,又不考秀才!像老子认不得几个字,不照样把那些龟孙子打得屁滚尿流?’”

他学他父亲的声音。故作老陈,逗得阿蕙大乐。

阿蕙笑了半天,然后才正经教育他:“你二叔就念过很多书!多学习学知识,别人就没法子欺骗你!”

“可是……”兆慎想了想,他二叔好像真的念了不少的书,一肚子学问,“我们家已经有个二叔了,我还要像他一样吗?”

阿蕙哭笑不得。

见阿蕙无法回答,兆慎就得意起来。他摇阿蕙的胳膊:“我二叔什么时候回来?”

民国初年通讯不发达,廖士尧走后的一个月,茂城的媒体才报道了长江发大水、造成了沿江地区灾情的事。

至于灾情如何,更是不得而知。

廖士尧什么时候回来,阿蕙就更加不知道了,他也不会给阿蕙发电报汇报行程。

“我不知道……”阿蕙不想欺瞒孩子,说道,“等事情办完了就会回来的。”

“那下个月能回来吗?”兆慎又问。

阿蕙摇头,又说不知道。

“过年会回来吗?”兆慎问。

阿蕙不知道灾情是否严重,就更加不得而知了,依旧摇头:“不知道啊……”

她以为兆慎听完会嘟起嘴巴不高兴。

不成想,这孩子突然轻轻抱住了阿蕙。

阿蕙微愣。

“这是干嘛?”她失笑。

兆慎这才松开阿蕙,看着她说:“蕙姐姐,你不要生气。等二叔回来的时候,他会带很多好吃的给你的。”

阿蕙笑。

“我为什么要生气?”她道。

“以前爸爸总不回来,太太就生气骂人。”兆慎说道,“李妈她们都说,太太是想爸爸了,等爸爸回来了,太太就高兴。爸爸每次回来,都带好吃的给太太和我们……”

阿蕙:“……”

没过几天,教会学校就放了冬假。

考试的成绩出来之后,吃饭的时候,阿蕙从大嫂和二嫂口中得知:二侄儿明尔名列全年级榜首,获得了最高的奖学金;三侄女明珊也在年前前十名,同样获得了奖学金;大侄儿明益从前念书就不够努力,如今更是垫底,只有一门体育及格,兆慎同样如此。

于是冬假开始的前半月,他们要补课,准备补考。要是补课不及格,就要留级。

把兆慎气的半死。

他是从开始上学就惦记着放假玩的,哪里想到要补课?

他不想去。

阿蕙说:“必须去!当初是你要去念书的,做事要有始有终,才像个男子汉!又不是别人逼你去上学。”

兆慎很听阿蕙的话。

虽然不高兴,还是同意去补课。

“要是补考及格了,我能去南洋玩吗?”兆慎舔着脸问阿蕙。

阿蕙笑道:“补考及格是你的责任。不应该作为功劳。没有功劳,哪里来的奖赏?”

兆慎就使劲吃饭,来发泄他的不满。

大家便笑。

老大兆寅趁机对阿蕙说:“十三是小禹的生日……”

二嫂听了,顿时就笑起来。

她感觉到了大家异样的目光,笑着解释:“冬月十三也是明芜的生日。原来咱们家明芜不比三少爷小,而是一样大。”

大家都惊奇把目光投向了另外一桌的孩子们。

小禹正在文雅吃饭。明芜坐在他身边。

自从小禹来了之后,明芜就很少缠着她的亲哥哥明尔,而是更多时间跟着小禹,两人形影不离。

“真是巧。”大嫂笑着道,“要不。咱们热闹热闹?咱们家这几年总是有事,已经两年多没宴请过了……”

前年阿蕙的父亲去世;去年又是阿蕙出事、老太太的兄弟去世;今年二月二嫂娘家出事,五月又是阿蕙被诬陷杀人。

的确是不平顺的两年。

因为这些事。过去的赵家不适合宴请。

如今三哥的出版社开业、阿蕙印刷厂即将开业、大哥的船舶公司因为有了码头的缘故,生意一天天好起来。

日子越来越好,开个宴会庆祝一下,等于祛祛霉运,也是个好兆头。

“孩子太小,过生日弄得那么隆重,反而不好。”老太太想了想,说道。“不如等到十五,就用小三出版社的名头,宴请一次……”

很多人家宴请。都凑在初一或者十五,借个吉利。

既替孩子过生日,又庆祝三哥的事业。又热闹一番、散散霉运,的确不错。

大哥也同意了。

只有四天的准备时间宴请,原本很仓促。

好在一个月后的腊月十二,就是宁嫣然和三哥的婚礼,大嫂和二嫂一直在准备着,食物、摆设都有现成的。

只要请一支好的戏班、发请柬邀请亲朋好友即可。

阿蕙的手不能写字,大哥和三哥又要忙公司里的事,大嫂认识的字不多,二嫂字也不太美观;老太太虽然一手好字,却也写不了那么多。

写请柬又成了一桩问题。

大嫂说,让家里账房上的管事来帮忙。

老太太说不好,已经年底了,又有三哥的婚事在后,家里的下人也忙,不好麻烦他们。

最后,兆寅说他愿意帮忙。

他试写了几个,字迹苍劲,颇有几分风骨。

阿蕙很是吃惊,笑着问他:“你这手字,是从小练的吧?你爸爸不是说,念书没用吗?”

兆寅就哈哈大笑:“是小慎告诉你的?”然后他道,“爸爸的确说念书没用。可是不念书能干嘛,我又不像小慎,好吃又好玩。”

兆寅的兴趣是读书写字,小慎的兴趣是吃饭调皮捣蛋,兄弟俩性格迥异。

老太太等人也把兆寅的字接过去看了。

几个人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