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二三炮击金门-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引经据典,坚决主张领海线为3 海里,理由就是一条,不能搞得
太宽,如果宣布12 海里,搞得不好要打仗。毛主席专注地听,不时提一些
问题。
有一个情节我记得很清楚,毛主席装作很吃惊的样子逗两位老先生:
这么说,海牙协议是万万违背不得的呀?两位老先生以为主席同意了他们的
意见,连说,是的是的,违背不得,违背不得!毛主席便愉快地俯仰大笑。
最后,毛主席作总结:老先生们的意见很好,很可贵,使我们可以从
另外的角度多想一想。但是,研究来研究去,海牙协议不是圣旨,还是不能
按海牙协议办,我们的领海线还是扩大一点有利。从各方面判断,仗一时半
会儿打不起来,我们不愿打,帝国主义就那么想打?我看未必。一定要打,
我们也不怕,在朝鲜已经较量过了,不过如此,要有这个准备。
主席一讲话,两位老先生也就想通了。他们很激动,刘泽荣兴奋得一
个晚上没睡成觉。他说,我这一辈子有两件最大的荣誉,第一件是十月革命
后,我作为中国外交使团代表到过苏联,见过列宁,和列宁握过一次手。
这一次毛主席邀请我参加领海线的决策,这是国家民族的一件大事,
我这辈子算没白活,心满意足了。
1964 年,毛泽东在武汉东湖对雷英夫说:我的战略思想既复杂又简单,
就是四句话: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简言之,不
打吃亏仗,要打就打歼灭战,可前提是必须做到知彼知己。
长期在毛泽东身边鞍前马后地干,雷英夫深深感到,毛泽东作出重大
决策之前,在“知彼”上所下的功夫,没有任何人可以相比。
美军在朝鲜仁川登陆。毛泽东问雷英夫,麦克阿瑟是张飞性格,一触
即跳呢,还是司马懿性格,老谋深算,忍辱负重,给件女人衣服也能穿呢?
雷英夫回答:张飞性格,骄横跋扈,好战分子。毛主席说,太好了,我就喜
欢他是个张飞,越倔越好,越好战越好。于是,布置奇兵,突然出击,把麦
帅打个措手不及。
1962 年,中印边境局势骤然紧张,毛泽东问雷英夫:我有一个问题未
想通,我们一让再让,尼赫鲁为什么非打我们不可。雷英夫讲了五条理由。
前四条,毛泽东都摇头:讲得都对,但没有解决我的问题。雷英夫说:第五
条,中国有句俗话,咬人的狗不叫。尼赫鲁认为中国的政策是只叫不咬,绝
对不敢打他,所以放心进兵。
毛泽东拍着巴掌叫好:讲得好,这下解决了,于是下决心反击印度,
也打他个冷不防。
雷英夫最佩服毛泽东的是他的“战前功夫”。凡作战决策前,房间里挂
满了大大小小的军用地图,以及敌方师以上主官的简历。不急办的文件在案
头摞成了山,他可以一概不睬,就那么一根接一根夹着烟卷,来来回回地踱
步,有时候,十天八天就想一个问题,想透才做出决策。
北戴河,毛泽东对“12 海里”,想“透”了。
12 海里领海线就这么最后确定下来。我请示主席,总参搞了一份将领
海线具体标定的中国地图,是否一并发表。主席说,不要,那个东西先放在
你的口袋里。主席想的很周密,东南沿海的斗争太复杂,公布地图,反而会
束缚自己的手脚。不公布,我们在具体问题的处理上便可进可退,战术上策
略上灵活方便得多。
9 月3 日,雷英夫、乔冠华一行人跟着毛泽东回到北京。9 月4 日,毛
泽东同时把两张“牌”打了出去。
金厦海域炮声骤停。毛泽东冷眼向洋,看你美国人如何应对。
3
艾森豪威尔喜爱狩猎、高尔夫,但最喜欢的休闲康乐活动还是桥牌。
心绪不佳时,他往往靠打桥牌来调节情绪,分散一下注意力。
不久前,他的轻度中风以及与国务卿杜勒斯发生一些分歧,加上裁军、
空间竞赛和国会等烦恼问题,几乎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唯一的逃避办法,
就是跑到佐治亚州汉弗莱处消磨了10 天。其间,大事小事暂不过问,只是
埋头没完没了地打桥牌,总共玩了140 局。
现在,毛泽东的数万发炮弹又一次把他打得心烦意乱,他宣布,要到
罗德艾兰州的新港去度假。
一边打桥牌,一边冷静思考一下,怎样应对毛泽东的“牌”。
※※※※※
毛泽东打炮10 天,蒋介石数度告急,他却一言不发。绝没有故作镇静
深沉故弄玄虚叵测的意思,而是确实没有想好,美国究竟该出哪张牌。
他记着林肯说过的话:不错,任何一个决定都是为了美国利益。但必
须考虑,哪一个决定才是最大的美国利益。
现在,为了金门、马祖两座小岛而不惜动用美国武力,与毛泽东刀兵
相向大打一回,恐伯在国内国际都很难得到广泛的支持。
翻一翻每天各大报纸就清楚了,刚刚从朝鲜战争的梦魇中走出的美国
人,无不对与中国重开战端忧心仲仲,他们不断使用尖刻辛辣的词语向总统、
向政府发出警告和质问:——如果只是为了保护依靠我国的美元生活的蒋介
石而迈入世界大战,这简直是可怕的事。
——美国有什么权力决定几个中国小岛的命运,难道朝鲜的教训对美
国还不够吗!
——我们十分怀疑,一百万美国人中是否还有一个愿意为台湾而战。
——为了支持从中国大陆逃出来的政权,你们打算牺牲多少美国人的
生命?……不管美国式的民主是真是假,社会舆论对任何一位当政者来说确
是一道需要重视、小心攀援才能逾越的“墙”。民心不是不可违,但不可大
违,否则,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最讨厌的还是那些整天站在一旁巴不得你出点差错他好挑剔、唧唧喳
喳的民主党人。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反对党、在野党的最大好处就是为了捞
选票,能够抓住你执政党的任何一点过失,夸大其辞不负责任地乱讲。
民主党参议员莫尔斯要求美国国会立即召开特别会议来制止共和党政
府的“战争边缘”政策,他认为美国无权为金门、马祖这些小岛上的中国人
而战,“如果我们去保卫他们,我们就会被斥为侵略国,而且事实上也的确
如此。”民主党参议员曼斯菲尔德则要求政府“冷静考虑”,并要求政府在作
出任何决定前同国会领袖磋商。由一些著名民主党人组成的“美国人民主行
动协会”也写信给总统,措辞强硬地说:“美国没有义务去保卫金门和马祖,
美国人不会同意为这个问题卷入战争”。。还有那些已经下台的将军政客
们,他们在位时,就把问题搞得一团糟,留下了数不清的“难题”,而一旦
隐退,却总是不甘寂寞,时常发发牢骚,针砭一下时弊,就好像他们仍然最
聪明最英明,如果还是他们当政,事情本来会很简单,很顺利似的。而且,
正因为他们有过执政的经历和经验,他们的批评往往分量极重,具有很大的
蛊惑性、煽动性,你想堵起耳朵不听,还真办不到哩。
前陆军部长赫尔利就危言耸听地说,美国如果草率同中国开战,就等
于“自杀”。
前国务卿艾奇逊也出言不逊,指责政府正在“向错误的道路上滑下去”,
为的是“政府没有向人民说明而且不值得牺牲一个美国人的生命的问题”,
他说:“看来,我们正在晕头转向或者满不在乎地听任自己卷入和中国的战
争中去。在这场战争中,我们可能既没有朋友,又没有盟国。”艾奇逊起码
说出了一句大实话——同中国开战,美国不会有盟国。千真万确,在朝鲜的
土地上,美国还可以拼凑“联合国军”,而在中国的土地上,大概很难找到
第二个合作伙伴。中国何许国也?六亿五千万人本身就够得上一个“联合国”
了。
英国政府发言人公开声明,英国“并没有对美国承担关于远东局势的
任何义务”。
泰国总理他依认为,台湾海峡的局势“十分令人惊惶。但这是中国人
自己的事”。
菲律宾总统加西亚也表示,菲“并没有同美军一起作战的条约义务”。
在日本,政府官员的议论集中在非常担心美国会把日本拖入对中国的战争中
去。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的政府首脑也一再表示不愿与台湾海峡局势
沾边。
既然所有人所有方面都反对为金门而同中国动武,那很好办,宣布美
国在那个海域放弃使用武力,听任那些小岛自生自灭不就行了?并不好办。
首先,又会有很多人很多舆论从地底下冒出来,抨击他软弱无能,听
任毛泽东的军事挺进而束手无策。还有,美国的霸主威望将受到严重损害,
一个与台湾有着条约关系的大国在台湾挨打的时候竟然躲到了一边,那无疑
是共产世界心理上的巨大胜利,“自由世界”会对美国的信心大打折扣。当
然最重要的还是那个不讨人喜欢的蒋介石已不断从他有限的部队中抽人增强
两个岛屿,如果这些岛屿陷落,国民党的军事力量将受到与失去这些领土的
意义极不相称的打击,这样,美国在试图防御台湾本岛时,不可避免地将挑
起沉重得多的负担。
难道不是吗?美国一旦宣布放弃为几个小岛而战,明天可能就将看到
毛泽东的士兵把他们的军旗插上该岛。
艾森豪威尔不愧是美国历史上最优秀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之一,
他明白,世界上任何两难问题的解决往往并非非此即彼,持这种思路的人常
常陷于无法自拔解脱的困境,如果换一个思路,以非此非彼作为解析的钥匙,
是不是可以看到一线从死胡同走出的曙光?经过若干天的冥思苦想,他愈发
坚定了一开始自己就认定了的结论:美国必须在台湾海峡显示强有力的军事
存在以显示履行同台湾的条约和确保那些小岛安全的决心,然而同时,美国
又必须采取一切措施,避免为了几个小岛而真的同毛泽东的赤色中国大打。
※※※※※
9 月3 日晚。艾森豪威尔辞去一切应酬,约了几位牌友打牌。牌桌上,
所有人都不妄议国事,他们知道,总统情绪不佳全因为那个莫名其妙惹尽了
乱子的小岛——金门。
一个晚上,总统手气极好,一直赢。愁云散去,笑容和自信在他脸上
放着光彩。
第二天,9 月4 日,他把国务卿杜勒斯和一班重要幕僚召到新港。议题
只有一个,对于台湾海峡局势,美国政府已到了必须表态的时候了。怎么办?
正如一位记者所描绘的,国务卿杜勒斯如果长满羽毛,他的一生都是鹰,而
没有哪怕十分钟,是鸽。
杜勒斯竭力主张对中国大陆使用战术原子弹,主要是针对福建沿海的
机场。如果在一秒钟之内将中共的700 架作战飞机化为灰烬,那么,中共对
金门、台湾的威胁立刻便化为乌有。何等的简单便捷,何等的痛快淋漓。他
说:“我认为,当我们决定把这些武器包括在我们的武库之中时,我们已经
承认使用这些武器要冒政治和心理上的风险。”他提醒说:“我们已经使我们
的国防适应于在任何规模的冲突中使用这些武器。当情况危急时,如果我们
由于世界舆论的反对而不使用它们,我们则必须修改我们的国防部署。”杜
勒斯真有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肝胆,但他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