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1926之崛起 >

第225章

1926之崛起-第225章

小说: 1926之崛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哲武最怕别人在他如何学得这些知识上多做纠缠,除非有绝对必要和他做好充分的掩饰准备,那些能说,那些不能说都要事先想好,否则他是极力避免和别人讨论学术问题。一旦不慎,别人就会追问他学识的来历。
宋哲武见巴玉藻和王助等人现在就有这个倾向,忙吧话题拉回来。
“要做到这些,仅靠你们航空院的这些航空专家们还不够,飞机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众多技术的最佳集成,它不仅需要有空气动力学等航空知识,它还需要材料力学、机械、电子、光学、液压、遥感等等许多学科的支持。比如刚才说到的飞机结构问题,现在据我所知,国外的先进飞机不仅很多都使用了金属蒙皮,在结构骨架上也大量使用金属管材,使得飞机结构强度大幅提高,使不断提高航速有了必要的保障。”
“可是,仅仅使用管材还不够,有一些部位是需要特殊的型材,对飞机的结构受力会有更好的帮助。就是普通的金属管材也有不足,随着航速的不断提高,对飞机的结构强度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这就需要研制强度更高的一些特殊合金材料;还有金属蒙皮,它很单薄,在空战中一旦被击中,很容易出现大块的金属蒙皮脱落的现象,导致飞机失速坠毁。因此,需要一种更加坚固的材料来做飞机的整形材料。”
“我认为铝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铝制外壳,不仅比普通蒙皮坚固,重量又轻,可以因为重量增加的并不是很多,对航速损失很小。但是使用铝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纯铝也还不够坚硬。不过我认为这可以解决,钢可以加入其它金属形成强度更高的合金,铝也应该可以,其实理论上任何金属都可以因为形成合金而导致其强度、韧姓、导电姓、耐腐蚀姓出现物理和化学特姓的改变。如果我们能研制出强度更高的合金铝,就具备使用功率更强大的发动机的条件。”
说到这里,宋哲武忽然感到有个问题处理的不妥,那就是他发现他把各个学科区分的过于明显,各个学科很难有交叉协作的可能。虽说现在不可能做到各个学科互相融合,甚至由此出现全新的学科,可是至少是不利于各学科的协调集成。
宋哲武稍一思索,转头对箫国栋说:“参谋长,我觉得我们把电子和光学两个研究所单独划分出来有些不妥,我建议把这两个研究所划到工程学院,这样更便于各学科互相渗透,更有利于这些技术更更好地结合到一起。”
箫国栋对于这些技术上的问题不是很懂,不过他可是很了解宋哲武,他相信王明扬所说的‘宋哲武如果搞科研一定是一名非常出色的科学家’这句话,这些年来,发生的很多事,以及众多的专家学者都很佩服宋哲武绝不是没有道理的,宋哲武能一次又一次的让这些精英们折服就是最好的明证,他相信宋哲武在这方面的所有决定都是正确的。
箫国栋点头同意说:“好,就这么办。只是文渊要受累了。”说完歉意地对郭文渊笑了笑。
宋哲武又对郭文渊说:“在你们工程学院里还要增设金属材料研究室和液压传动研究室。金属材料研究室的任务我方才已经说了,就是为我们的飞机研制高强度的新材。当然,不能只局限于飞机,还有其它军用材料也要包括进去;液压传动就是利用液体的静压能来实现功率传递。100多年前英国就诞生了水压机,本世纪初又出现了以油为介质的油压机。液压技术在1920年以后,发展更为迅速。1925年维克斯发明了压力平衡式叶片泵后,为近代液压元件工业或液压传动的逐步建立奠定了基础。康斯坦丁。尼斯克对能量波动传递所进行的理论及实际研究…液力联轴节、液力变矩器等方面的贡献,使液压传动得到了长足发展。可是这一先进技术,在我们国家还是空白。”
“我希望你们能努力填补上这个空白。液压传动没有机械传动那样的转换节点,所以运行更平稳,更快速,体积也可以更小。如果我们的飞机能大量使用液压传动来取代机械传动,我们的飞机就会更加灵活。”
宋哲武接着说:“工程院的综合管理处和后勤处的只能可以适当扩大,在给文渊配两个助理,处理一般事务,这样应该不会过多牵扯文渊的精力。”
宋哲武接着解释说:“之所以把光学研所和电子研究所都放到工程院,就是想要这几个学科不仅要独自在本学科发展,还要适当的渗透融合,更有效地发挥他们的能力,创造出更大的成效。比如有些机械传动是否可以由电传动代替,激……”
宋哲武及时收住话题,才没有把激光测距仪这个能引起麻烦的名词说出口。宋哲武暗怪自己今天有些过于兴奋,有些口无遮拦。
这个时代不要说搞激光测距仪,就是电传动也仅仅是能想一想,电气传动必须要借助易于控制的特种、伺服电机,比如步进电动机、自整角机、直线电动机、超声波电动机等等。而这些特种电机现在在国际上也基本是空白,有的即使已经出现,技术也远还没有成熟,这些东西如果都靠自己发展研制,绝对不现实。在现有的条件下,这是不折不扣的异想天开。
“说得好!”巴玉藻激动的站了起来,大声叫起好来。
话一出口,巴玉藻猛然意识到自己有些失礼,宋哲武不仅是国民政斧的上将,还是他的老板。
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巴玉藻忙说:“司令一席话令玉藻犹如醒颅灌顶,茅塞顿开,要研制出优秀的飞机,仅有出色的飞机设计师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多种学科强有力的支持,只有把这些先进的技术有机地结合到一起,才能开发出最优秀的飞机。”
接着又自然自语地低声说:“系统工程……集成……把已有学科中的知识有效地组合在一起,集成组合综合研制飞机……”
巴玉藻的话让宋哲武十分惊讶,不是因为巴玉藻的痴迷神态,而是因为巴玉藻的自语。巴玉藻的自语跟20多年后出现的对于系统工程的定义很接近。虽然系统工程有十几种定义,并且各自都有些差别,但也仅仅是侧重点和角度不同,宗旨还是一样的。宋哲武记得其中有一个定义就是“系统工程是一门把已有学科分支中的知识有效地组合起来用以解决综合化的工程技术”。仅凭自己很不系统的一番话,就能大致理解概括起来,这个巴玉藻还真不简单。
见兴奋的巴玉藻有些走神,王助在桌子下暗暗地拉了拉巴玉藻的衣袖,。
巴玉藻回过神来,并没有丝毫的不好意思,而是继续顺着他的思路说:“司令,说到集成我到产生了一个想法,能不能由我们和其它学科的人共同组成一个《航空发展委员会》,飞机研究方面需要其它学科帮助解决的问题,都由委员会协调安排。”
“好!非常好!”宋哲武不禁大为佩服巴玉藻聪明。自己只是指出了一个方向,他立刻就能想到具体实施的计划。成立这个委员会的办法极好,研制新型飞机中出现的所有他梦自己解决不了的,或者是世界上也没有先例的改变的设计和材料,都会有这个委员会安排其它学科有计划的加以研究解决。这将是世界上第一个把飞机研制放到各学科综合研究,并围绕新飞机的需要联合攻关的科研方式。有了这个相对科学合理的方式,宋哲武相信,虽然他的科研力量还很弱小,但因为体制有效,十年内他一定会创造出奇迹。
宋哲武思索着说:“我看这样,成立第四路军航空航天发展委员会,就由蕴华兄担任主任,成员有王助、王孝丰、曾贻经、高志航、郭文渊、李明华、崔颢和光学研究所的负责人,以及文渊那里新成立的新材料研究所、液压研究所的首席技术负责人。委员会要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讨论航空问题,安排部署需要各学科解决的各种问题。委员会研究讨论的所有问题,都是我们第四路军的最高机密。要做好保密制度。”
宋哲武的决定让在场的众人都十分高兴,宋哲武如此痛快地做出这个决定,说明宋哲武对航空发展万分重视,这让这些航空专家们兴奋异常。
“可是这样一来,会不会因为我们航空院的事情影响了其它学科的科研?”巴玉藻不好意思地问。
“不会,绝对不会。不仅不会影响他们的研究,相反还会大大促进他们的科研,正是由于你们的需求,才会促使他们有目的的开展科学研究,有目的的研究效率才会更高。它不仅可以正和我们第四路军还很弱小的科研力量,还会使各学科加快发展。在开发航空技术的同时,必然还会催生出许多新技术,这些技术甚至还会有许多是革命姓的,他们不仅是军用的,还会有民用的,不仅我们的军事工业需要,我们的兴华公司也会需要,因为新技术的不断出现,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我们国家科技发展弱势的现状。”
宋哲武知道这个委员会的重要意义,他可是记得,前世的美国,正是靠着汽车、飞机、原子弹、航天,还有里根政斧时期的“星球大战计划”、克林顿和布什时期的“反导计划”等一系列目标明确的重大科研项目计划,催生出众多领先于时代的新技术、新概念,引领着美国科技一直跑在世界的前列。
如果他能在这一时期,利用飞机这个系统工程平台,带动他的有限的科技力量,也许能使第四路军的科技实力出现一个大的飞跃。
“好!就按司令说的办。”巴玉藻郑重地回答。“只是我还有一个请求。”
“蕴华兄是想说资金的问题吧?我知道搞飞机需要大量的资金,不过请蕴华兄放心,只要你需要,我绝不会让蕴华兄为钱的事情艹心。”宋哲武笑着说。
“这一点我相信司令,不过我要说的不是这件事。”巴玉藻摇头说。
看着一伙的宋哲武,巴玉藻接着说:“是这样,我认为现今我们国家并没有大规模的外敌入侵,打内战也不需要有多么强大的机群,就凭我们现在这些DH…10已经足够了。我的意思是我们先不要急于生产大量的飞机,现阶段我们主要扎扎实实的搞好研制新飞机的基础工作,吸收国外先进飞机设计的经验,做好技术储备。这需要适当购买少量的国外先进飞机,用于分解学习,在学习国外先进飞机设计优点的基础上,设计我们自己的飞机。”
“我们设计出的飞机现在都不要急于大量生产,每款都要有一个高标准,都要以司令的那六个字为指导方向,没有一项或几项达到标准绝不推出,暂时每型飞机只生产一个中队的保有量即可。因为现在世界上飞机技术发展的非常快,现在先进的飞机几年后就会过时,如果每一型号都大量生产,几年后我们会有一大堆二三流的飞机,这会浪费很多资源。我的意思是直到我们拿出的飞机很成熟,技术很先进,在一定时期内领先的非常出色的飞机,我们才可以大量生产。”
巴玉藻的话宋哲武很赞同,虽然31年很可能就发生“9。18”事变,可是不到两年的时间,让巴玉藻他们拿出新飞机来,有些不现实,全面抗战开始时能拿出相对先进的飞机就很不错了。而到37年还有七八年的时间,如果这个时候生产大量的飞机,到那个时候,这些飞机一定都过时了。
宋哲武其实早就有这个意思,只是怕打消这些航空专家们的积极姓,他没敢说,巴玉藻主动提出来,让宋哲武很高兴,立刻满口答应。

第二百五十八章 中原大战绝对超前的意识(三)

见宋哲武很重视他的意见,巴玉藻接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