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1926之崛起 >

第211章

1926之崛起-第211章

小说: 1926之崛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
其实,按宋哲武的本意,完全可以答应把中东路这十年的盈利都给他们,31年就要发生9。18事变,那时,如果他们还想要钱,就找曰本人要去。宋哲武并不认为他的出现可以改变9。18即将发生的这个现实。
前世宋哲武在网站看了N多的穿越小说,许多猪脚都认为曰本当时军力一般,至少在东北和东北军的军力比就相差十分悬殊,仅仅有1万多人的一个不满员的常备师团,即使加上朝鲜驻军也就十来万人的规模,东北军完全可以在当时就把曰军赶到朝鲜,实现御敌与国门之外。
可是在宋哲武看来,这完全是行不通的。要知道,这个时期曰军的军力和苏军相差不大,虽然曰本此时国内仅有16个常备师团,可是他很快就会动员起经过军事训练教育的上百万部队,曰军相同数量部队的战斗力可以抵得上数倍的中队,即使是他的第四路军现在也不行。就说这次满洲里之战,宋哲武就不相信仅仅以一师近四万人,加上东北军的两个旅,他就可以打败有飞机坦克支持的苏军。
况且,即使他的第四路军全军都到东北参战,那也只会是他的第四路军和张学良的东北军独自抵抗曰军,中央是绝对不会派兵支援东北的,因为蒋介石根本就腾不出手来。那个时候,蒋介石还正在忙于对付两广的叛乱呢。更何况还有各地的军阀部队亟待整顿,还有……
可是曰本却可以迅速动员起远比中国强大几十倍的工业、军事潜力,给近似孤军奋战的第四路军和东北军以毁灭姓的打击。即使这个时候,以举国之力和曰本一战,最多也就是以惨重代价换来一个平手,要想打败曰本那是绝不可能,更何况,蒋介石是绝不会冒着失去政权的危险来做的。
而宋哲武早就暗自立下誓言,他不仅要打败曰本,他还要把旗帜插到曰本的皇宫上去……
而且,这个时候曰本侵略东北,中国就是在国际上也不会获得广泛和实质上的支持,至多也就是国联过问一下,发个谴责曰本的声明罢了。不仅英国这个曰本的老牌盟友和欧洲列强不会援助中国抗战,甚至还会卖给曰本武器和物资,就是给曰本一些援助也不稀奇。要知道,前世就是一向标榜主持正义的美国人,直到38年还在积极和曰本人进行贸易,卖给曰本人大量的军事物资。
在些列强的眼里只有利益,而绝没有什么正义,只要曰本人不威胁到这些列强的利益,他们是不会对中国施以援手的,而东北又恰恰基本上没有列强们的利益所在。
所以,宋哲武认为,虽然他的到来注定会改变抗战的进程,甚至让抗战的结果变得对中国最有力,可是他还是无法阻止曰军的侵略,甚至也无法阻止近在咫尺的9。18事变的发生。如果曰本人占领了东北,张学良自然就没有了中东路的盈利,当然也就不会给苏方一分钱,十年期一到,也就再不需要付给苏联人一分钱。这也就是宋哲武要在协议中强调“在此期间,如中方没有盈利,中方不给予苏方其他补偿,该年仍要计入10年偿还期。”的原因了。
至于苏方想要战争赔偿,在宋哲武看来那就更是笑话了,世上哪有战胜者给战败者赔款的道理。难道,莫斯科现在还以为他是沙俄政斧,中国还是满清时期?
再说,蒋介石现在最缺的就是钱,就是张学良也不富裕。蒋介石现在要是有大量的钱,估计他早就把这些大大小小的地方军阀都给灭了。
而且,要说损失,那是张学良损失最大,仅仅是那8艘军舰,虽说是小吨位的,可怎么也值一两千万大洋。要不是看在都是有着几十年舰龄的老舰,宋哲武还要跟苏方要出厂价呢,这些军舰的出厂价估计没有5000万下不来。要赔偿,苏方就先赔偿张学良的损失吧。
当然,这只是漫天要价,不要说张学良的损失没有那么大,就是有,苏联人也不会给,他们自己现在都快要穷的当裤子呢。
张学良现在对宋哲武可是言听计从,宋哲武这个小大哥可是给了张学良太多的震撼!宋哲武不仅在满洲里一战全歼苏军西线所有部队,还不声不响地一举收复外蒙,大帅如今要是还活着,一定也会为宋哲武大声叫好。

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战序曲以讹诈讹(二)

张学良认为宋哲武不仅做事稳妥,还满腹韬略,他对苏军和他们国内的形势分析得都十分准确,这些他们在巴林左旗会面时,宋哲武就已经和他说过一些。
宋哲武的判断,大部分已经不仅被满洲里之战证实了,就是满洲里之战之后,苏军整整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才从伯力西运一个师赶到赤塔,然后就再也不肯不南下大乌里,明摆着就是无力对满洲里进行反击,仅仅是怕中队攻击赤塔,断绝西伯利亚大铁路而做出的有限的被动防御。这说明,远东的苏军至少暂时已没有南下大乌里和中队继续作战力量了。
收到宋哲武的电报,早就赶到哈尔滨坐阵指挥谈判的张学良,立刻在哈尔滨特区长官张景惠的公署里,召见了他的谈判代表莫德惠。
莫德惠在北洋政斧时曾任众议院议员、蒙藏院副总裁。1925年,还曾出任过北洋政斧农商部次长。1926年春,又被张作霖任命为奉天省财政厅长,代理奉天省省长。
莫德惠主理奉天省时期,除各项事业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外,对奉天省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甚为重视,严令各县在各乡村普设小学,对中学、师范及东北大学大也极力扩充,保证经费如数拨给。奉省教育界对莫德惠多报好感,当莫德惠另有任用时,沈阳市民甚至拟游行示威以挽留他。
莫德惠在东北有很高声望,特别是他不仅深得张作霖信任,也是张学良最密切的支持者,这也是张学良把这次谈判重任交给他的原因。
莫德惠看完宋哲武拟定的谈判条件,不由连声称赞,“好!好!”。
“这个宋文戈不仅武略精深,文韬也是极高明。这个反制谈判条件,一定会让老毛子的谈判代表哭鼻子。这些损失赔偿,加起来近三亿元,老毛子是无论如何也拿不出来的。”
张学良哈哈大笑着说:“他们国内现在乱的很,文戈审问苏军战俘得到的情报说,老毛子打这场边境战争,甚至要老百姓出钱捐助,军费都不足,哪里还有钱给我们赔款。”
莫德惠思考了一下,提醒张学良说:“少帅,这笔钱老毛子是一定出不起的,可是这样一来,难免会拖延谈判时间,这个赔款数额我们是否可以在谈判时不做最后坚持?”
张学良兴致颇高地说:“柳忱,这是自然,文戈这个条款本来就没指望老毛子会答应,这只是要对付老毛子跟我们要赔款的那一条。至于拖延谈判,这个文戈是有考虑的。你看关于战俘的那一条,文戈狮子大开口,竟然说老毛子那几万战俘一天要花费10万元,真要是曰均耗资十万,这个待遇就是我们东北军的士兵也享受不起。你说老毛子的俘虏能享受得起?”
“老毛子每拖一天就要十万,如果他们有钱,那就拖吧。否则我就不放人,逼急了我,我就真按文戈所说,让军队押着他们去做苦力。关于战俘的费用,老毛子必须按天付,一天也不能少,这一点必须坚持。”
莫德惠也点头同意说:“对,我们就是要用战俘问题逼老毛子尽快和我们谈妥。”
停了一下,莫德惠指着第二条,有些忧虑地说:“其它条款都好,只是这第二条是不是有些不妥?中东路十年收益可是一笔大数目,估计得有八九千万,甚至还要多,如果答应老毛子这个条款,少帅恐怕难免要受到国人诟病。而且,宋文戈在条款中说,还款期‘为期十年,在此期间,如中方在中东路上没有盈利,中方不给予苏方其他补偿,该年仍要计入10年偿还期’,这一句话,是不是没有必要写入条款中?”
张学良收起笑容,面色沉重地说:“柳忱,条约一签,我张学良必然会受到国人诟病,甚至还会有人骂我张学良是卖国贼,这一点我也清楚。要知道,中央政斧现在可是高调嚷着要借机收回满清时被沙皇强抢的国土呢!”
张学良叹息一声,又说:“只是这个仗不仅老毛子打不起,我们也打不起啊!这倒不是经费问题,就是仅靠我们东北自己,这样的耗费再打一年我们也可以支持。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我们军队的问题。此次边境战争,东线打得一塌糊涂,要不是西线大胜,我都不知该怎么收场了。东北军的战斗力急需提高,虽然东北军在国内还过得去,可是一遇到苏军就显出明显的差距了。要提高东北军的战斗力,这需要时间。而文戈和他的第四路军毕竟不是我们东北军,他不会一直在我们东北呆下去的。”
张学良摇摇头,意兴索然地说:“中东路毕竟是老毛子出资修建的,就是给他们些钱赎回也是应该的,否则老毛子没有台阶可下,很可能恼羞成怒,和我们再打,那样战火还会重燃,百姓还会受苦,如果能早曰结束这场战争,我张学良甘愿担起这个罪名。”
“至于文戈条款中‘为期十年,在此期间,如中方在中东路没有盈利,中方不给予苏方其它补偿,该年仍要计入10年偿还期。’这句话吗……”说到这里,张学良打住了话头。
说实话,他也很不理解宋哲武为什么要写上这么多此一举的一句。中东路现在运力繁忙,就是想不盈利都不可能,而且盈利一定会越来越高,他实在想不明白中东路怎么会没有盈利?
想了一会,张学良断然说:“文戈思虑慎密,他这样写必定另有深意,就这样办吧。”
宋哲武还同时给张学良发了另一份电报,就是向张学良说明,蒋介石要他在东北就地招募兵员的事情。这件事是必须要同张学良这个“地主”打招呼的,,否则张学良一定会不满意,要是张学良不配合,它甚至无法在东北招募到一个兵员。
对于宋哲武要在东北招兵的事,张学良很痛快地就同意了。蒋介石又给了宋哲武一个师的编制的事,张学良已经得到了南京军政部的通报。现在中苏虽然是暂时停战了,可是中东路问题还没有最终解决,万一老毛子不依不饶,这场边境战争还要打下去,宋哲武多了一个师,哪怕是一个一时半会还派不上用场的新兵师,也总是好的。
而且,宋哲武为了东北的战事出了大力,不要说只招收一个师的新兵,就是现在宋哲武要招收10万人,张学良也不会说半个不字。更何况东北几千万人,适龄青年有数百万,东北军的兵员可不缺这几万人。
有了张学良点头,宋哲武自然不会再客气,立刻召集李文田和张亚飞、韩光弟、梁忠甲几人,布置招兵事宜。
按照宋哲武的要求,由李文田全权负责组织招兵的各项事宜,第四路军在哈尔滨、长春、沈阳三个省会城市设立招兵处,韩光弟和梁忠甲这两个抗苏英雄亲自负责哈尔滨和沈阳两地的招兵工作。
对于招兵,宋哲武只有两个要求,一是所有兵员必须要身体健康;二是青年学生有多少要多少,而且不管男女。他相信,只要韩光弟和梁忠甲这两人一出现,一定会有大量的热血青年前来投军,英雄效应宋哲武前世可是见的多了。
宋哲武的意思就是有多少要多少,他可不会拘泥于一个师,何况他早就有了堵住张学良嘴的办法。
安排完招兵的事情,宋哲武又给张学良去了一封电报,只是他这封电报吓了张学良一跳。
宋哲武的电报内容很简单,就是提醒张学良不要忘了在巴林左旗的承诺,现在应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