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锦衣当国 >

第703章

锦衣当国-第703章

小说: 锦衣当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大人,一千两银子,一副赤金的头面,十匹江南的绸缎,这是些许心意,还望于大人不要椎却。”

    于监汝舌头在嘴里打了警磕绊,话都说不出来了,推却,谁会去推却,一副赤金的头面首饰,怎么也得十几两金子,绸缎也不便宜,这套东西,差不多要一千五百两银子,按目前的俸禄来算,差不多要赚五十年,而且可以算出来,这官肯定是做不上五十年的。

    “地久天长,我们家老爷从不亏待为他做事的人。”

    那管家又是笑着说了一句,自己撩开帘子下车去了,留下于监汝在那里发呆,不过是初次登mén,就有这样的好处,按照京师的价码,这等并不算是诛心置死地的奏疏最多也就能拿到三百两而已,这王通居然给了这么多。

    这警数目对于监汝来说,就算上奏之后被罢官也是值了,他一边胡思luàn想,车子不紧不慢的走,很快就到了他家mén口。

    下了马车之后,于监汝还是有些不能相信,一看他妻弟的模样,也是浑浑噩噩的,满脸不能置信的神情。

    车夫们客气的将东西搬下,准备送进于监汝居住的xiǎo宅院中,正忙碌的时候,于监汝却看到自家宅院mén打开,自只那六岁的孩子跑了出来,胖乎乎的xiǎo男孩,身上穿着件半旧的棉袄,看着很是兴奋的样子。

    大过年的,自己孩子连件新衣服都穿不上,这次手头宽裕了,要给孩子做身好的,于监汝正在那里想,却被xiǎo男孩抓住手,开口说道:

    “爹,舅舅,娘叫你们快回去,家里有人给送了好多东西呢,还有好多蜜钱果子……”

    于监汝这才注意到自己孩子嘴边还有糖果的残清,他和妻弟对视一眼,都是连忙朝着家中走去,于监汝的婆娘正站在院子里,满脸的惊喜和míhuò,一看到于监汝回来,开口说道:

    “老爷,就是刚才,突然有人给咱家送来了大批的年货,一口杀好的整猪,两只羊,jī鸭鹅什么的都有,甚至连糖果什么的都是齐备,还有好酒,老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们家可是买不起啊!”

    自家婆娘先想到的是这个,于监汝不由得有些心酸,他笑毒开口说道:

    “咱家怎么买得起,这都是别人送的,你收下就是,过个好年!”

    一听他这么说,于监汝的婆娘先是一愣,接着喜滋滋的答应了,连忙吆喝着去忙碌,她这边进屋,从院子外却走进一警掌柜模样的人来,于监汝不认识此人,刚要发问,这掌柜自己先躬身笑着说话了:

    “于大人前年在黄县那边买的荒地jiāo给xiǎo人,xiǎo人不辜负大人,开荒养牛,到今年总算有点入息,明年就能有定额入账了,也不太多,每月五十两银子总是有的,若是年景好,或许还能向上涨涨,这是腊月的入息,大人您收好了。

    说话间,这掌柜的递过一个银包来,也不等于监汝做什么反应,就点头哈腰的笑着离开,这人一走,进mén的于监汝婆娘却又是出来,诧异的说道:

    “老爷什么时候在黄县那边置办了庄子,这银包怕是份量不xiǎo啊!”

    “少说也得五十两,你拿去且收好,黄县,黄县那边可还有能开荒的地吗?”

    于监汝感叹了句,黄县就在京师城南几十里不到的地方,那里全都是京师大户人家的庄子,怎么可能还有荒地,而且还能每月出来五十两的xiǎo庄子,本来临近过年正发愁,这一天一件件好事落下来,于监汝的婆娘眉开眼笑的接了银包,开口说道:

    “他们还送来了几坛子酒,今警炖ròu,咱们家提前过年。”

    于监汝刚要笑着答应,却猛地一愣,开口说道:

    “让你兄弟别忙活了,我要让他去西城酒楼定个席面,晚上宴请同僚。”

    一听这话,于监汝的婆娘就拉下脸来,埋怨说道:

    “老爷,日久天长,咱们有了点钱可也不能这么huā费,西城酒楼,那一个席面少说也要五两……”

    “你懂什么,你以为咱们家这么多好处是凭空掉下来的。”

    于监汝呵斥了一句。

    现银和货物,加起来少说也有两千两,而且还有每月五十两的定额进帐,这样的厚礼就算是买命也足够,更让这于监汝心惊的是,王通和他初次见面,聊天时间也不长,就已经打听到了他家的情况,而且上mén送上了重礼。

    这要是照做还罢了,若是不照做,那什么也不必说了,眼下才腊月二十,各衙mén快要放假不假,但通政司还要收奏疏的。

    既然对方嘱咐了,又得了这么多的好处,那还是尽心尽力的做吧,自己上疏难免被忽视,不如叫上几个相熟的同僚,只要有人首倡,附和的人倒是没什么干系,算是人情往来,大家一同上疏,也能掀起点bō澜,效果更好。

    腊月二十二,都察院山东道御史于监汝上疏弹劾辽镇总兵李成粱,弹劾李成梁擅权,目无朝廷,sī自沟通教虏豪酋,寒投靠义士之心,败坏边镇军事。

    在这警时节,京师本已经安静了下去,突然有这么一个够份量的奏疏出现,震动归震动,大家都是奇怪,开始还以为是这个于监汝想要做惊人之语,但附和的奏疏也上了十几份,大家才觉得背后有人策动。

    用心一查,实际上都不用用心,于监汝在上疏之前曾经去拜会过王通,得,由不得大家不重视了,这是王大人要办辽镇啊

    谢谢大家

第九百二十五章 争权夺利而已

    定北侯、锦衣卫都指挥使王通想要和辽镇总兵李成梁过不去,这可不是xiǎo事,仔细想来,这应该算是大明新旧两代将mén的碰撞了。

    不过对这个碰撞,在政坛官场上引起的反响却xiǎo很多,因为王通这次是按照官场上的常见归程走的,什么叫常见,就是大佬本身不出面,却是让言官弹劾,将这个事情牵出,然后大家再计较。

    大佬们如果一开始就出面,那牵扯太多,个头太大,往往不好收场,先让个xiǎo人物出面,事情如何发展方便控制。

    王通很少按照这个路子来,王通在京师官场上给人的印象很不好,他一动作,往往就是真刀真枪,见血或者就要见血的场面,往往没什么转圈的余地,这一次倒是按照传统来了,那就好说很多。

    万历皇帝对王通的这个态度很满意,如果王通自己主动在朝堂上提辽镇如何的话,不管王通想要做什么,他都要慎重考虑,而且最后都是以拒绝为主,但这么做,那就由得王通去做,且看他说什么了。

    腊月二十四这天,朝会都变得有点懒散,如果不是郑贵妃,明年就是郑皇后劝了几句,万历皇帝都想着留在后宫逗孩子了,最近这段时间,郑皇后对王恭妃的态度很亲近,朱常洛和朱常询xiǎo哥俩经常在L起玩,倒是让万历皇帝颇为喜欢。

    “陛下,有御史上疏言及辽镇,臣亦有耳闻,这等书生就在京师,不知边事,真真是满口妄言,还望陛下明察!”

    朝会没有进行多久,谁也没有想到先蹦出来的是兵部尚书毕锵,众人jiāo换了下眼神,却都有些鄙夷的意思。

    谁都知道兵部被辽镇喂的很饱,可你兵部是管边镇的,你一个兵部尚书居然这么主动,实在是太没身份了,而且这样过来说,十有八九是在下面的一干郎官压力之下才推动的,这毕尚书倒现在还没有将兵部娄标,万历皇帝淡然点点头,开口问道:“王通你在塞外呆过,对这个事怎么看?”

    左右邻近过年,万历皇帝也懒得多说,直接问了正主,王通应声出列,行礼回答说道:“陛下,辽镇此举,是寒亲近大明之人的忠心,域外万里,大明兵将出征孤军深入,也需要有人协助,如果这些人事后反被教虏处死,那今后谁还敢向大明效忠……”

    王通滔滔不绝,所说的和那日与杨思尘的sī谈并没有什么区别,万历皇帝听的很仔细,王通说到最后,除了将老调重弹了一遍外,又是说道:“辽镇大军,jīng锐不下两万,正兵不下十五万,却任由一nv真豪酋坐大,又多方纵容,此等做法,正是养贼自重”

    这句话说完,众人都是注视过来,心想王大人是真能折腾啊,“养贼自重”这个名目对边镇大将已经是极重了。

    朝会上并没有拿出什么具体的处置来,但朝会之后,王通则被万历皇帝留了下来,万历皇帝知道,王通从不会无的放矢,之所以在朝堂上说这番话,那必然有他的道理,而且还是走这样的程序。

    “李成梁有什么不轨的心思?”

    “回陛下,李成梁一家对大明应当算是忠心。”

    问答一句,万历皇帝却是眉头皱起,又是开口问道:“既然这样,为何你要做这等事?”

    “陛下,李家虽然忠心,但眼下为朝廷办事的心思,却不如为护着自家荣华富贵的心思重了,顾着自己的心思重,朝廷就有些顾不上了,比如说这建州nv真的豪酋,就有传闻是李家扶持,故意nòng出来的虏寇,这等事对大明有损,却能保住他李家的富贵,若是不敲打敲卉,李家忘乎所以,早晚会酿成大祸。”

    王通回答之后,万历皇帝却沉yín了下去,王通又是趁热打铁的说道:“陛下想必也看到锦衣卫和东厂的呈报,如今辽镇那边,甚至是边墙之外的外族,有谁知道陛下,还不是只认这李大帅,辽镇地方是陛下的疆土,是大明的地盘,可不是他李家的sī产啊!”

    这句话算是触动了万历皇帝的禁忌,他神sè动了动,抬头说道:“是该敲卉敲打了……”

    说完这句之后,君臣闲谈几句,王通告辞,王通离开御书房之后,万历皇帝静默了一会开口问道:“王通做这桩事,是为了那辽镇的什么孙守廉吧?”

    在万历皇帝身后的张诚躬身回答道:“万岁爷明鉴,应是如此,在此事之前,那孙守廉曾登mén拜访王通,随后就是离开返回,这事情距离的这么近,应当如此了。”

    万历皇帝笑着摇摇头,到末了却叹了口气,沉声说道:“孙守廉这人,朕几年前就听过他的名字,关外的货物还有山上的大木,都是此人供应,甚至辽镇和天津卫的贸易起源,也都是此人起头,虽说是辽镇的军将,可也算是天津卫的财东,怪不得王通要下力气动辽镇,也不知道是要抬举孙守廉还是如何?”

    张诚斟酌了下言语,低声说道:“万岁爷,辽镇李家那边也该敲打敲打,他家手里毕竟是拿着辽镇和宣府两个边镇,而且李成梁此人太会经营,就算没什么不轨的心思,对万岁爷来讲,也有个尾大不掉的隐患啊!”

    “是该敲打,王通说的没错,他李成梁完全是个关外王的做派了,大儿子已经是宣府总兵,就这还想让几个儿子去往其他处做官,真以为大明的总兵都该让他们家人来做,宫里和兵部派人,去查一查。

    万历皇帝没好气的说道,原本他心中对边镇也都是些模模糊糊的判断,但王通那次在朝堂上说过一次之后,万历皇帝心中的一些看法就明晰了起来,九边花费了大明这么多银子,却只能窝在边墙长城后面被动挨打,看看王通这边做了什么,九边的重要xìng在万历皇帝的眼中一下子弱了下去,李成梁再在下面玩这些技俩,他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