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超级科技强国 >

第221章

超级科技强国-第221章

小说: 超级科技强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担起川西和滇西地区的空中走廊的重任。

    告别西南,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张蜀生作为一个从现代回到过去的幸运儿,也将调整心态,担当一个全新的角色。

    1933年5月26日,中国过渡政府主席张蜀生离开昆明,前往汉京,正式入住汉京山,而随行的政务院、中央办公厅、中央秘书处等关键性中央部门也同时入驻,开展建国大典前的改组工作。

    1933年5月27日,中国过渡政府外交部部长李宗仁继五月一日的公开邀请后,第二次向全世界出公开邀请函,邀请各国政要与国际科技、文化、新闻等领域的著名人士前往中国,参加即将于6月9日举行的开国大典,并宣布一应接待和观礼事宜。

    1933年5月27上午,中国过渡政府正式宣布将于1933年6月9日在汉京举行开国大典,同时新中国将会举行建国大阅兵。

    ————————

    捕鱼者:先抱歉,6月7日没有更新,因为就在这一天,小鱼和相爱的女友正式地结束了男女友关系,领证了。

    看着自己和老太婆的结婚照,感觉责任更大了,好好工作,认真写书将成为一件更迫切的事情。

    兄弟们,目前情节处于积蓄期,我已经反复构思好了2o万字左右的情节。这两天就能忙完回归正常,如果到时候不爆,以后生儿子就跟他**姓,嗷嗷嗷。

    ps:申明下书评区关于大汉民族的提问,这个是广义的而不是狭义的,请兄弟们注意。至于定都的选择问题,也是有长远考虑的,放心吧。

    '      。  。'

    (该小说由读读窝小说网。duduwo。 会员收集上传)

正文 第一百八十八章 建国大典 中

    第一百八十八章 建国大典 中

    梁老汉是一名石匠,五十多岁的年纪了,发须已经半数变白。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太原郊区的他,几代人下来都没有沾上太原这座历史名城的光,反而生活窘迫,只能依靠石匠这门手艺找生活。

    年近古稀的他,和老伴两人就住在太原北飞机场附近。

    “老头子,来吃饭了,你还鼓捣什么呢。”

    老伴许大娘今年也有四十八岁的年纪了,隔壁村的,从生下来到嫁给梁老汉,一直到现在,远近到过的地方不过是几里外的乡场。梁老汉在外做石匠这些年,她就在家照顾两个孩子。

    两个孩子也都成家立业了,都在老远的煤矿上干活。

    老头子有门手艺,儿子成家立业后也不愿意放下,去年更是在北飞机场忙碌了一整年,作为一名石匠,参加到机场建设中去,用实际行动支援抗日战争。

    “喊啥喊,你先吃,我不饿。”

    梁老汉的声音从屋子里传来,别看老头年纪大,但力气还是有的,在津京战场形势危急,西南出资出力建设北飞机场的期间,正是有着和他一样的众多人民群众参与进去,才将一个原本很小的机场在短时间内建成了一个大型野战机场。

    在北飞机场做活的时候,就是梁老汉这个年近古稀的石匠高人解决了不少机场建设方面,关于跑道地基等方面的问题。

    这里说是屋子,其实就是简陋的偏房,里面摆满了石料和锤子、凿子、矬子等石匠工具。老人穿着一身破旧,正在一块屋中的大石头旁边忙忙碌碌。

    这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料子,色调淡雅、纹理清晰,整个石头料子泛出一股淡淡的晶白,细细一看,居然是一块品相都很不错的汉白玉石。

    这是一座以真人比例适当放大,已经快要完成的汉白玉雕像。

    而在雕像的旁边墙上,顺着梁老汉的目光方向,挂着一张大尺寸的头像画,画像上的人正是即将出任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张蜀生。

    再看那汉白玉雕像,整个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张蜀生,身着他常穿的那套简单的黑色总长服,微微抬起左手,目光炯炯有神地平时前方,如同看到了祖国万里河山。

    “哟,老头子,你这都快雕好了啊?”

    许老太拐进来一看,几天还只是个大致的模子,今天就基本成了,老头子加班熬夜的雕,也算是没白费功夫。“老头子啊,你这雕好了可怎么送到汉京呀?这要是运过去,得花多少钱。”

    对于老伴儿的手艺,许老太感到非常自豪,多少年了,老伴儿终于能完成一件最呕心沥血的作品了。

    “唉,先雕好,回头我送到机场去,他们准能送去汉京。”

    梁老汉想起自己在机场当石工时的所见所闻,就不由憨厚地笑出来,新政府就是好啊。

    这个汉白玉像原本是他做石匠时从一座山里发现的,如今却是派上了用场。

    新政府的官兵对人和气,机场的人也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长官,去年孙子生病了,机场医院的王医生还打报告,给孙子申请了一种很贵的特效药。

    除了这些他在机场时的亲身体验,新政府带来的巨大变化还有很多。

    老头虽然只是一个石匠,但却是一个祖传的石雕艺人。只是祖上因为石雕获罪,到了他这一代,受制于祖训,都只能偷偷摸摸地雕些小东西。

    看到西南打败了鬼子,即将成立新政府,老人由衷地感到高兴,决定重操旧业,为新中国的这位最高领导人雕刻一个汉白玉像。

    整个汉白玉像高有1米872,连雕像底座约有1。99米,

    “咚咚咚……”

    就在这时响起了敲门声。

    “谁呀。”许大娘跑去开了门,却看到村长带了几个不认识的人站在自家门口,老妇人虽然没有什么见识,但从眼前几个人端正严肃的穿着来看也能猜到来者不是普通人。“村长,这是啥事呢?”

    “许大姐,我们是来给你报喜的。哈哈哈,让县里的同志和你说吧。”村长让开一步,给许大娘介绍了下身后的几个人。

    “您就是许大娘吧?我们找一下梁必成先生。”

    “请,请进,我去叫他。”见来人气度不凡,许大娘有些结巴,急忙进去找老爷子,“老头子,快出去,家里来人了。”

    “去啥去,没看正忙着。”老人正在工作,头也不回地说不去,很是倔强。而当许大娘回头时,却看到两位县里的同志已经被锤子敲打的声音吸引到了偏房外。

    “咦?张主席的雕像”来人一眼就认出了那是一个汉白玉雕像,但却不敢打扰梁老汉,向许大娘摆摆手,示意退出门外,等候梁老汉。

    直到中午时分,梁老汉雕完最后一处细节,细细端详了几分钟,甚为满意后才一伸腰,放下了手中的凿子。

    “咦,你们几位同志这是做什么?”梁老汉一回头就看到门外站了一旁人,实在想不起来家里怎么来了这么多人,而那些人的穿着,顿时让他想起了西南的官员,他可是在机场见过不少的。

    “雕刻的太好了,实在是太好了,梁老先生,您真是老当益壮,做了一件大事啊。”县里的一位带队官员带头鼓掌起来,心道这梁老汉虽然家穷人老,但一颗心却是向着新政府。

    梁老汉有些茫然,这是怎么回事。

    “梁必成同志,我是县政府办公室的洛秘书,给您报喜来了。”县政府的洛秘书坐回椅子上,看着手足无措的梁必成老夫妇,示意没事,打开公文包,拿出了一份红头文件。

    “梁必成同志:由于您在北飞机场建设期间具有卓越贡献,经过县政府申请,新政府筹备委员会复核,特邀请您作为农民代表,前往汉京观礼开国大典。”

    梁老汉手中抓着的凿子,啪的一下就掉到了地上。

    ……

    “周子凯同志:由于您在杂交育种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经过科技部申请,新政府筹备委员会复核,特邀请您作为科技代表,前往汉京观礼开国大典。”

    “邹树明同志:由于您在医药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经过科技部申请,新政府委员会复核,特邀请您作为科技代表,前往汉京观礼开国大典。”

    ……

    “吴玉如同志:由于您在多年的工作中表现尤其优异,并多次被评为特级劳动模范,经过蜀生公司申请,新政府筹备委员会复核,特邀请您作为工人代表,前往汉京观礼开国大典。”

    ……

    “陈二柱同志:由于您在多年的环卫工作中表现特别优异,多次荣获特级环卫模仿称号,经过市政府申请,新政府筹备委员会复核,特邀请您作为环卫系统代表,前往汉京观礼开国大典。”

    ……

    “唐林同志:由于您在抗日战争期间,多次主动积极配合人民军队,提供了许多重要帮助,经过军部申请,新政府筹备委员会复核,特邀您作为军民友爱模范代表,前往汉京观礼开国大典。”

    ……

    “曹俊同志:由于您在紧急时期,多次主动免费向难民发放大批急缺药材、药汤,经过市政府申请,新政府筹备委员会复核,特邀您作为传统中医文化代表,前往汉京观礼开国大典。”

    ……

    “魏洋同志:由于您在解放香港战斗中表现出色……”

    ……

    整个五月底六月初,全国各地近1500名代表通过车、船、飞机等方式,纷纷赶赴汉京,准备观礼新中国开国大典。

    六月一日,中国人民军海军航空母舰特混编队抵达长江入海口,部分中小型舰艇将沿江而上,抵达汉京附近江面执行海军军事演习任务。

    六月二日,开国大典警卫部队全数布置完毕,各支即将参加开国大阅兵的部队也进入了最后的训练冲刺期,刀枪出库,刺刀如林。

    六月的汉京,少了几分江南之地的隽秀,多了几分作为新中国首都的肃穆与庄严。无论是原南京城还是新建的城区,都沉浸在一股即将改朝换代的喜悦气氛中。

    从六月一日开始,全国各地十几万人民群众自发前往汉京,准备参加开国大典。

    同时,各地代表,军政代表也陆续抵达汉京。

    原本就繁华无比的汉京老城区,则有市民们自发组织进行市容清洁,十几万人同上街,打扫卫生,平整地面。一切都只为了在迎接新中国华诞时,让这个古老的金陵城,以一种崭新的面貌绽放在全球华人面前。

    旧金山,汤普森街

    “咚咚咚……”

    年近七十的顾天根是旧金山华人的一个典型缩影,从早期猪狗一样的生活,到依靠中国人的勤劳朴实,慢慢地拥有了一个近乎人一样的生活,再到后来政府态度转变,各方面政策松动,顾天根开了一个中餐馆,做起了以前几乎不敢想象的外国人的生意。

    “您是?”

    当看到眼前这个陌生的黄皮肤人时,顾天根还有一些疑惑,但他能肯定,眼前的是一个中国人。这些年他捐款抗战,将大部分的餐馆收入捐给国内,希望贫弱的中国能够多买一支枪,多造一发子弹,多杀几个日本人。除此之外,他也对许多在旧金山落难的国人发起资助或者捐款。

    可眼前的这个华人,却精神面貌非常好,有一种近乎宗教信徒一般的狂热情绪。

    “请问您是顾天根老先生吗?”

    “是的。”

    “顾先生您好,我是新中国驻旧金山办事处工作人员,鉴于您长期对祖国进行资助,新政府特定邀请您回国参加开国大典”

    “这,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