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颠覆大宋-第5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省也需要建立省级议会,赵谌给出了五到十年的时间!各省也有省级法庭,省级法庭也相对独立,不受官府管辖。
第六百一十五章 施政
宣武十年正月二十六日清晨,天色微微亮,无数的侍卫从皇宫中出来!
他们纵马在燕京城的大道上驰骋!
所有的侍卫都穿着黄马褂,手中拿着黄色的小箱子,小箱子上贴着封条!
他们来到燕京城各个城门门口,燕京城守卫城门的士兵立刻约束百姓,让这些皇宫侍卫离开。
“这些都是去传达、宣布圣旨的御营侍卫,今天早上已经有十余人从这里经过,怎么会有这么多人过去?怎么会有这么多道圣旨传达出去?”燕京城门口,一个推着车子的中年人惊讶道。
“陛下召集天下文武大臣商议大事,军机处已经改称为政务院,天下二十三路改为三十六省,除此之外,陛下与众位文武大臣制定《钦定宪法大纲》,政务院诸部大臣、三十六行省大臣都已经选出来,现在乃是将这些诏告天下!三十六行省,南北各个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各部之中只怕都要收到陛下圣旨!”旁边一个儒生打扮的年轻人道。
“原来如此。”中年人这才了然,点了点头。
“听说今天清晨,燕京城也要张贴皇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我正要进城一看。”儒生道。
“啊!还有这样的事情,那我也要进去看一看了!”中年人道。
足足过了小半个时辰时间,燕京城门口的百姓数量越来越多,此刻燕京城门口的戒严才取消,这些百姓一哄而入,几乎所有的百姓都朝着张贴皇榜的地方而去。
此刻在燕京城以北的一个千亩庄园之中,虽然天气已经放晴,不过庄园中的积雪仍旧没有化掉,一副白茫茫的景象。
在庄园的宅子中,此刻几个高丽人正坐在一起,讨论的也正是这钦定宪法大纲。
“三省六部彻底没有了!”金灿长长叹息道。
“虽然没有三省六部,但是现在政务院、国会、最高法庭也相当于以前的三省了。”曾经的高丽大臣李瑞也在这庄园中,李瑞道。
“李大人说的不错,现在虽然不再是三省,但是却有政务院、国会、最高法庭三者存在。”王楷喝着热茶,道。
“殿下有所不知,现在的政务院、国会、最高法庭和曾经的三省完全不一样!曾经的三省,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门下省掌握封驳审议之权,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六部加起来才相当于现在的政务院!而且三省之间权责常常不明,中书省大臣为宰相,门下省则是副相,三省之间彼此争执之事多有发生!现在仅仅只有一个政务院,只有首相一人,也没有副相,首相之下为各部大臣,政令执行之快只怕要远远胜过曾经的三省六部了!”金灿道。
“金大人,那国会与最高法庭是做什么的?”李瑞道。
“一个制定法制,一个执行法制!曾经的刑部、御史台都已经彻底融入最高法庭之中,而且政务院无法插手,只怕各级官员都要受到法庭制约!至于国会,制定律法,只怕权利也会越来越大,若是国会制定官员升迁之法,天下官员岂不是也要受国会制约?”金灿道。
“这……”李瑞愣在了那里。
“政务院执掌政权,实际上仍旧是权力最大,不过三者互相制衡、彼此约束,都在帝王掌控之中!这钦定宪法大纲规定,国会律法必须要皇帝通过之后才能执行,政务院更是直接在皇帝统领之下,至于最高法庭,皇帝也有特赦之权!这样一来,宣武皇帝的权利要真正超越历朝历代所有皇帝!以前军机处就是乾纲独断,现在更是如此了!真是好手段!”金灿冷笑道。
“我倒是感觉政务院首相之权远远超过以往宰相!”李瑞沉思了片刻,道。
“这……”金灿呆了许久,猛地点了点头,道:“怎会如此?不错,首相之权确实超过以往!首相控制六部,控制天下三十六省,权位确实超越以往,甚至可以威胁君权!”
“首相一届只有五年,不能连任超过两届,再加上国会、法庭制约,不可能威胁君权。”李瑞则是摇头道。
两人讨论了好长一阵仍旧无法讨论出一个所以然来,当下不再讨论君权、相权之事。
“这钦定宪法大纲虽然只有千余字,不过里面倒是提到了不少东西,百姓财产不得肆意侵犯,百姓有服兵役之义务,百姓有赋税义务,还有律法面前人人平等,谁也不能干涉律法!”金灿又道。
“天下不再是以儒治国,而是以法治国了,也不知这样是好是坏!自汉以来,一直到现在,中原制度第一次发生如此大变!”李瑞道。
“这以法治国和曾经秦国的以法治国也完全不同!秦时之法是以法之暴力鱼肉压榨百姓,而陛下之法却是以法定天下秩序!”金灿道。
此刻在燕京城各处的茶馆、酒楼之中,无数燕京民众都在议论这钦定宪法大纲之事,有人觉得这宪法大纲制定的极好,有人却觉得钦定宪法大纲大逆不道,与儒家治国、以德治国、以情治国之念完全违背!
其实赵谌所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与后世日本明治维新之时《日本帝国宪法》以及清末《钦定宪法大纲》基本相同,在确立现代政治制度的同时又确保君主独裁!
而之所以以大纲命名,主要是因为宪法并不完善,可能也会有很多错误,这些都要在施政之中不断的改正!然而,无论如何,国家的根本制度已经和后世的分权之制基本相同!国家权利三分,彼此制衡!至于君权、相权之争,赵谌心中也有自己想法,目前仍旧是乾纲独断,以后会逐步的虚君实相!
******
正月三十日,三十六省大臣离开燕京城,前往天南地北赴任!
二月初一,政务院正式运行!
御书房中,赵谌与政务院首相王庶以及政务院各部大臣进行第一次政务院会议。
“现在的政务院和以前的三省六部在不相同,以前无论是宰相或者是其他官员,都没有任期,只要做得好,可以一直做下去!而现在你们一届任期只有五年!你们要好好的想一想,这五年要做些什么?这五年,你们如何施政,如何改变国家?”赵谌坐在桌子后面,看着这些大臣,道。
“陛下,天下大战刚刚结束只有两年时间,国家制度刚刚确立,今后五年最主要是确保天下稳定,另外积极发展农商经济。”王庶道。
“很好,你们准备如何发展经济?”赵谌道。
“关于农事,各地官员务必事必躬亲,亲自前往田间地头……”王庶开口道。
“不用说了!”赵谌猛地打断他的话,道:“朕不想听这些!朕告诉你们该怎么办!”
“陛下请讲。”王庶道。
“去年全国各地的粮食产量有多少,五年之后你的任期到了之后,你要使得天下粮食产量达到多少!现在天下道路路程有多少,五年之后你准备让天下道路路程达到多少!现在天下有多少码头,五年之后天下有多少码头?现在天下有多少学堂,五年之后要达到多少数量!去年国家财税有多少,五年之后呢?军部这五年要做什么?收复安南,攻打东瀛吗?这些需要消耗多少兵力,安抚这些地方需要消耗多少财力?你们政务院把这些一项一项都写下来,朕不想看到空话、套话,朕要看到实实在在的数据!五年之内,每一年你们要做到多少,如果做不到怎么办?朕要一个计划,一个目标,一个施政纲领!从朕开始,朝廷不能再像以前历朝历代一样得过且过,你们明白吗?”赵谌道。
“臣等遵旨!”王庶与众位大臣一起站了起来,道。
“都坐下吧!朕给你们十天的时间,十天的时间你们要给朕一个答复!目标不能订的太高,否则你们无法实现!目标也不能订的太低,订的太低证明你们无能!今后这天下的一切都要用数据表明,天下发展情况要用数据表达出来,这不仅仅是给朕看,也是给国会看,给天下亿万百姓去看!朕与天下子民要看到实实在在的成绩!如果做得不好,你们便不配主持政务院,朕只怕要换一批人了!”赵谌道。
“臣等明白!”
“王庶,你为首相,便是以前的宰相,汉代的陈平说‘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今后除了任命三品以上官员、对外用兵等重要事宜由朕决定之外,其余事情你可自决!”赵谌又道。
“啊!”王庶一下子呆在了那里,道:“陛下,微臣不敢!”
“放心,我会时刻关注政务院,今后每十天,政务院首相与诸位大臣都要向朕禀报一次国事!每一个月,各省大臣也要将各省重要事务书写出来,上报政务院与朕!”赵谌道。
第六百一十六章 北海
天下制度变革,赵谌身为帝王,不仅仅是掌控政务院,还要掌控国会、法庭。
他将政事大部分都交给王庶去处理,不仅是新制度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因为国会、法庭需要消耗他巨大的精力!
这是中国前所未有的从上到下的改革,国家根本制度和以前三省六部完全不同!即便是以前的三省六部,那也是在三公九卿的制度上一步步变革而来,眼前的新制则和三省六部差异太大!
无论是国会或者是法庭体系,赵谌都需要亲自干涉,亲自参与制度制定。
新政推出三个月的时间,天下并没有出现震荡。
当政务院的施政计划颁布出来之后,整个天下为之震惊。
自古以来,从三皇五帝一直到赵谌以前,虽然有官府、有朝廷存在,但是官府、朝廷都是有了事情去处理,没有事情很少去积极主动从事某一项政事,即使有也没有详细的计划!甚至有许多帝王、宰相信奉无为而治,什么都不做,就让政府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式的得过且过。
而现在,政务院治理天下竟然有了计划,有了目标,他们把自己五年之内要做成的事情都颁布出来,让天下所知!
燕京城中无数人在议论这件事情,无论是文人墨客或者是底层百姓,他们都觉得这才是治理天下的王道。
这一份施政计划颁布出来之后,朝中官员似乎更加勤勉,人人皆知必须在五年之内达到这个目标,否则不足以面对天下!整个大宋,从上到下的官员更加务实!
宣武十年四月份,在赵谌的授意之下,李处温提出议案,国会通过《鼓励生育法》!
中国自古以来就讲究多子多孙,历朝历代也都将百姓数量看作是衡量国力的重要标准。
从春秋战国一直到宋代,天下百姓的结婚年龄便是男十六女十四,若是碰到了战乱时节,官府甚至下令男十四女十三就必须婚配!
现在的大宋也将男十六女十四作为法定结婚年龄,如果一对夫妻子女数量超过三人,便会进行税收减免!若是一对夫妻的女子数量超过五人,赋税几乎可以减少一半!而若是男子年纪达到二十女子年纪达到十八尚未婚配,全家都要征收更多税收。
在后世人看来,这样的制度不可思议,赵谌自己也觉得有些匪夷所思,不过当这《鼓励生育法》法案提出之后,几乎没有遭遇任何阻力,绝大多数议员都表示赞同!甚至这法案传到外面,燕京城百姓也全都认可。
这个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