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国色江山-第2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年来,不断有这样的传言:朱将军武功高强,满腹韬略,精通商道,富可敌国,哪怕得罪了大明最有权势的东林党,东林党人仍然承认他的才华,可见他与之前的毛文龙将军截然不同,估计他要按照大明上国的礼制行事,彰显自己的尊严。”吴元泰大胆说出自己的推测。
李勘和申景祯再次无言相视,彼此都看到对方眼里的无奈和担忧。
吴元泰停顿片刻,继续说道:“根据吴将军和姜将军通报,新组建的东江军官兵总数为7;800人,按不同兵种分成15个营,各营地位相等,互不统属,无论是作战还是训练,均由军部统一调遣,士卒的军饷也由军部派遣军需官统一发放,军官们基本什么都不用操心,只需考虑如何训练、如何作战即可。”
“各营官兵全部装备燧发长枪,两个炮兵营和两个骑兵营共2;300官兵装备枪管稍短的燧发枪,拥有50多门可用马车拉动的火炮,因为马匹不足,他们提出向我们购买战马!”
“那位年轻的姜将军很认真的对我们说,如果能卖给他们一万匹上等战马,他们除了如数支付购买战马的银子之外,再送给我们500支射程达到150步的燧发枪……”
“属下猜测,他们全军装备的燧发枪应该都达到这个惊人的射程。”
对火器非常有研究的李勘倒吸了口寒气,睁大眼睛,无比紧张地问道:“能确定吗?”
吴元泰苦笑着点点头:“临别前,吴季诚将军拉着属下的手发出邀请,说他们将在四月初一举行大规模实弹训练,盛情邀请我方前往观摩指正,以增进两军了解,加深彼此信任!”
“属下离开皮岛后反复推测他们的用意,但始终不得要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新来的东江军还是心怀善意的,与毛文龙麾下的东江军大不相同,至少在士卒表现出来的严明军纪和主将的教养方面,比原来的东江军强上百倍。”
李勘却没有吴元泰这么乐观,他当即与申景祯低声商量如何写奏章急报南面的汉阳王庭,以便惶恐不安的国王李倧和朝臣们做出决断。
至于是派出朝中重臣前来与朱道临朱将军会晤,还是派出使臣赶赴大明京城打探明消息,就不是他们俩人能够决定的了。
李勘和申景祯商量完毕,对劳苦功高的吴元泰和崔鸣河嘉勉一番,吩咐二人暂且回去,严密监视皮岛的举动,如有异常立即上报。
吴元泰和崔鸣河连忙站起致礼,崔鸣河忐忑不安地问道:“恳请二位大人示下,如果皮岛的东江军派人前来求购粮食和砖瓦木料等物,下官该如何应对?”
李勘笑了笑望向申景祯,申景祯沉思良久,给出谨慎的答复:“除朝廷管制的盐、铁和兵器之外,其他货物可以卖给他们,但要派人仔细观察,看看新来的东江军是否买卖公平,怀着善意?”
“如果粮食库存充裕,可酌情卖给他们一些,以免各路商人投机取巧,引发粮价上涨!”
“元泰贤侄,你的水军营寨距离皮岛最近,更要多加留心,尽可能增加沿海巡逻次数,切勿与皮岛驻军发生误会。”
吴元泰和崔鸣河双双答允,再次弯腰施礼徐徐而退。
两人离开北门外的码头,乘坐兵船顺流而下,三匹快马便已冲出南面城门,携带李勘和申景祯的奏章赶赴汉阳王城。
北方八百里外的沈阳城南门外,两匹气喘吁吁的战马冲过残雪斑斑的吊桥,马上骑士拔出腰间令旗高高举起,城门守卒立刻闪向两旁,目送两名浑身泥浆的军中急使策马冲进黑乎乎的城门洞。
半小时后,镶蓝旗旗主阿敏、镶白旗旗主阿济格、镶红旗旗主岳托、贝勒济尔哈朗人络绎赶到黄台吉的帅府,连声询问主位上的黄台吉和代善,何事这么着急把大家叫来?
黄台吉摆摆手吩咐大家坐下,接过代善递上的急报,大声说道:“九连城主将送来第二份重要急报,五天前突然进驻皮岛的那支军队,正是攻破登州城的那支江南新军。”
“根据朝鲜方面的传言,因指挥登州之战而声名大振的江南新军统领朱道临,如今就在皮岛之上。”
满堂一片哗然。
性急的阿济格瓮声瓮气地大声问道:“江南新军真是和传说中的那样,配备清一色的全火器装备吗?”
所以的议论声随之停止,因伤风而卧床数日的黄台吉重重点头,下意识地摸了摸嘴角尚未结痂的大水泡,扬起手中急报郑重告诉所有人:
“现在已经能够肯定,进驻皮岛的就是装备大量佛郎机燧发枪和火炮的江南新军,人数在6;000至7;000之间,根据我们的推测,他们是乘坐从登州缴获的战船开赴皮岛的,这就意味着进驻皮岛的这支江南新军拥有水战能力,非常棘手!”
“更令我们疑惑的是,至今没有探知原先盘踞皮岛的4;000东江军残兵败将和数千流民到哪里去了?”
“我们数年来派往皮岛的十几名探子也没了下落,五天前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至今一无所知,连日来所有船只包括朝鲜的渔民都无法靠近皮岛,我们常驻铁山的探子两次以商人身份,用货船装载毛皮前往皮岛,都在距离两里之外的水域被皮岛的战船赶走。”
“由此可见,这支军队行事诡异,布置周密,很可能如同四年前的毛文龙那样,给我们带来诸多麻烦,所以要召集大家过来商议对策。”
************
PS:谢谢77白熊、还没发现、山青盈大大的打赏!小火继续求订阅、打赏、推荐票和月票鼓励!
第三九六章择机方动
听了黄台吉的情况介绍,众人立刻意识到其中隐藏的危机。
阿敏是努尔哈赤弟舒尔哈齐的次子,迫使朝鲜签订“江都之盟”便是出自他的手笔。此人素来老成持重,想了想不无担忧地问道:“皮岛突然出现变故,会不会影响咱们下个月西征蒙古的计划?”
边上的努尔哈赤第五子、正蓝旗旗主莽古尔泰连忙附和,所有目光再次投到黄台吉蜡黄的脸上。
黄台吉从容不迫地笑了笑,示意坐在下首位置的代善来回答。
骨架粗大、脸型消瘦的代善是努尔哈赤次子,领满洲两红旗,位高权重,他轻咳一声,摸了摸嘴唇上两撇保养得很好的小胡子,朗声说道:
“区区数千明军,占据的又是远离陆地的弹丸之地,还不值得咱们为他改变准备了大半年的西征。”
“以多年来的经验看,从明朝南方调到北方的军队装备再好也没什么战斗力,至少需要一年时间才能适应北方的天气!”
“何况北方的作战方式和河流遍布的南方大不一样,没有骑兵的步兵根本无法对咱们构成威胁,守城还勉强可以,要说野战,嘿嘿!”
“至今为止,敢和咱们打野战的军队从来都没见过,就连当初不断给我们造成麻烦的毛文龙,不也是采用见不得人的小股偷袭战法吗?”
“等这批刚到皮岛的江南新军弄清楚了东南西北,恐怕一年时间就这么过去了,所以不足为虑!”
哄笑声阵阵响起,刚才还让众人担心的佛郎机燧发枪和火炮立刻被众人蔑视。
黄台吉没有笑,不但没有笑,还宣布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虽然皮岛上的江南新军短时间内无法形成威胁,但我们却不得不防备,要是我大军西征蒙古之后,他们突然窜进来大肆抢掠,就会让整个辽东担惊受怕不得安宁。”
“所以,我和二哥商量之后,决定派两千骑兵驻扎正南面濒临大海的孤山镇。”
“孤山东距鸭绿江口的威化岛100里,西距广鹿岛北面的庄河口120里,视野开阔,道路平坦,无论明军从哪一面攻上来,都能在一个时辰之内赶过去予以剿灭,这个重任,就交给十二弟了。”
“十二弟在两次东征朝鲜的作战中都有斩获,对朝鲜和沿海地形非常熟悉,定能把明军拒之于外!”
众人立刻望向满脸惊怒的阿济格,有的幸灾乐祸,有的同情,也有的暗暗为屡遭黄台吉排挤的阿济格感到不公。
一直以来,黄台吉便对两白旗与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的政策是一边拉拢,一边打压。因为两白旗实力雄厚但旗主年轻,一旦拉过来可收如臂使指之效。皇太极即立初期在两白旗中主要是对阿济格进行敲打。
阿济格在三兄弟中最为年长,且早历战阵,为人雄武、粗犷,不太受约束。所以,皇太极便拿阿济格开刀。
明知道即将发动的西征蒙古正是各旗发展壮大的最好机会,哪怕没有赫赫战功,也能分到大量牲畜和人口充实家底,却没人敢在威严日重的黄台吉面前,为失去良机之后还要肩负重任的阿济格说句话。
此时的黄台吉哪里知道,不被他放在眼里的朱道临非常了解满清军队即将西征蒙古的作战计划,更不知道朱道临一边在有条不紊地巩固被黄台吉二哥代善视为弹丸之地的皮岛,一边耐心等待满清大军离开辽东老巢,前往千里之外的蒙古大草原。
就连朱道临的心腹爱将们也搞不清楚,为何自己的将军丝毫不提攻打辽东的事宜,反而不断要求加强训练,热衷于在光秃秃的皮岛上大兴土木。
随着一船接一船的粮食、砖瓦、木材、煤炭、毛皮、药材和猪羊鸡鸭源源运上皮岛,白花花的银子和铸造精美的崇祯通宝不断流入朝鲜沿岸三县官府和大批商人手里。
区区皮岛如同张开大嘴的饕餮,什么货物都能吃下,使得安州的十余郡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东江军买卖公平,不拖不欠,良好的声誉和严明的军纪逐渐获得朝鲜军民和商人们的信任,口口相传之下,朱道临的军队很快被朝鲜军民称之为“东江新军”,备受各界赞誉,就连满清商人也悄悄经过本地的商人,向皮岛出售战马和各种优质毛皮。
朝鲜方面终于相信东江新军提出的“相互相信、相互帮助、加强合作、同舟共济”不是虚以委蛇的口号,而是踏踏实实地奉行,紧张观望了半个月的安州各级官员和水陆两军暗暗呼出口大气。
与皮岛驻军有关的奏报源源不断送到南面的汉阳朝廷,特别是皮岛的东江新军明确表示“愿意向朝鲜友军出售燧发枪和火炮,但要获得朝鲜国王和兵部同意”的奏报送到后,提醒吊胆的国王李倧终于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对大明军队满怀恶意揣测的东班大臣们陷入了沉思。
素来亲近大明的“西人党”和商贾世家立刻行动起来,奏请国王李倧派出特使犒劳上国王师,私下里悄悄派出代表,赶赴皮岛进行联络,寻求商业和政治上的合作。
有这样一支精锐军队在身边,要是不能建立起友善关系,谁都睡不踏实。
朱道临在皮岛足足呆了21天,与三位主将一起确立军队的风格和发展方向,把东江军的军部各机关建立起来,向军令处、军务处、军需处和军法处的年轻参军们传授各种军事知识,一同制定未来两年的建军方略和系列训练计划。
期间,朱道临还参与了三个方向的防御工事修筑,引入财大气粗的四海商行,正式开展利润丰厚的对朝贸易,并在岛上军民中推广已经在江南地区普及开来的煤炭灶台和节煤火炕,制定严格的水源保护和植树造林法规,将军事区与居民区、商业区彻底隔离。
朱道临还做出了一项最为关键也最为隐秘的决策,在东江军中组建全军第一个军事情报处。
东江军的军法处长李玉鸣兼任情报处长,20名军中老卒和40名从投诚官兵中精挑细选的精锐斥候官升一级进入情报处,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