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背影:政学两界人和事 作者: 张耀杰-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狄咕鲆晃槐本┐笱Ы淌冢阍诼放怨劭矗痪菟蹈呔却尤荩嫖蕖【迳⑾蚵放怨壑谒担骸案腋龊枚伞保谑侵谌肆⒓锤吆簟昂茫 薄昂茫 保小∪缙骄缦访院炔室谎0垂ケ狈降练嗽诎蟾靶坛⊥局校慷嘞允卷晃匪馈∑牛吆簟霸俟昀献佑质且惶鹾煤骸保壑诩创笊炔省Q核偷木颉〔桓缮妫幌肴噬较壬庋晃晃闹时虮虻难д撸搅倜币脖硐殖稣庵植荨∶в⑿燮拧M币部杉唤鍪且晃恢恢淌榘煅У氖樯4税杆坪醪⑽蕖⌒矶嗔至F涫蹈摺⒊略硕鲈诜㈤恚⑽拗卮蠓⒄埂6狈降乃焦竦匙蟆∨稍硕源艘簿脱滔鹈鹆恕"
北大教授高仁山的革命传奇| 177
李秋生,本名李希逸,又名李玉书,早年在北京大学文科读书期间,与李 大钊、张申府、张国焘、罗章龙、黄日葵、高君宇、刘仁静等人同为“北京大学马 克思学说研究会”成员。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他先后任国民党直隶省党部执 委和中国共产党天津市委负责人。由于长期在天津从事地下政党活动,更由 于地下政党活动的特殊性质,李秋生对于陈翰笙1924年春天应蔡元培邀请, 携妻子顾淑型回国担任北大教授的经历;以及陈氏夫妇自1926年起秘密为共 产国际从事情报工作的真实身份,都不知情。他对于自李大钊遇难之后已经 处于地下潜伏状态的陈氏夫妇,于1927年10月从塘沽码头前往日本神户再转 往苏联的具体行程,以及陈氏夫妇于1951年1月31日从美国回到北京定居 的人生经历,也同样是不知情的。但是,他与高仁山、陈翰笙的直接交往,足以 证明陈翰笙所说的“我和高仁山于1925年一同加入了国民党,并领到一个党 证,但从来没有开过会”并不属实。李秋生所说的高仁山“当时和中共负责人 至多只是略有交往”,应该是出于他自己的主观臆断。当年的高仁山至少与李 大钊、于树德等中共负责人之间,还是有着密切交往的。
直到2000年8月,高陶与一直侨居美国的妹妹、妹夫再次来到北京时,才 从北京市党史研究室的史建霞那里,获得了高仁山从事教育活动及革命活动的 较为完整的信息:高仁山1894年9月生于江苏省江阴县观音寺一个书香世家。 17岁时随在铁路局工作的父亲迁居天津;就读于南开中学。1917年春自费赴日 本早稻田大学专攻文科。在日本求学期间,与童冠贤等人发起组织以天津南开 学校及天津法政学校校友为主体的新中学会。为实现教育救国的理想,留学日 本的高仁山制订了五步计划。第一步,调查中国东北三省、河北、山东、江苏、浙 江等七省的教育与实业的关系;第二步,在调查研究中国教育制度的基础上赴 美国学习教育,再考察英、美、德等国教育状况,然后回国实践;第三步,在本国 实践的基础上再赴欧美进行研究,吸收各国合理的教育思想;第四步,回国调査 西北与云南的实况;第五步,创议中国的新教育制度。随着五步计划的逐步落 实,他于1922年底从欧美回国,出任北京大学教育系教授。
1924年2月23日,教育部颁布《国立大学条例》,规定大学校长“由教育总
170 |良因嘴I丄
| ^政学两界人和事
长聘任”,学校设董事会,董事“由教育部长就部员中指派”。条例颁布后,高仁 山与李大钊、顾孟余、谭熙鸿、沈尹默、钱玄同、高一涵等六十多位大学教授公 开表示反对:“教育部之所以欲聘任及其所得聘任者,……不外于在野之官 僚,或有力之政客。此等官僚政客,于学术上既未有任何之专长,其对于校内 一切情形,又皆隔不通。”这一条例“蔑视学校及教员之人格,殊为可愤。”
1925年12月,高仁山与陶行知等人创办《新教育评论》,并且在《苏俄教 育制度》一文中,极力赞美苏联的教育制度和政治制度:“(苏俄〉自政治人轨 道以来,第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努力求教育的普及。……在俄国教育制度下, 人民完全有同等的机会受教育,决不受贫富或阶级的限制。”苏俄的教育“推 行之广、收效之速,那是不仅在教育行政的本身,实由于政治改革以后彻底 的主张。”
1926年3月18日,艺文中学教务长顾淑型,带领未成年的中学生参加由国 共两党策划组织的大规模示威游行活动。下午一时左右,执政府卫队开枪镇 压,造成打死四十七人、打伤数百人的“三一八”惨案。艺文中学女学生陈时芬 在惨案中当场牺牲;顾淑型本人也受了轻伤。第二天,高仁山与国立九校教职 员代表蒋梦麟、马名海等人,在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向政府 当局办理交涉事宜。
同年10月,高仁山在《这是什么政府》一文中愤然写道:“最不堪的,就是 在首都之下,外人经营的协和医学、燕京大学、汇文大学等等,开学开得有声 有色,上课上得兴高采烈,堂堂的中华民国的国立学校,居然逼得奄奄待毙, 鸦雀无声,怪矣哉,……请问这样的政府是不是摧残国家的最重要、最根本事 业^教育^的一个政府?!“
李大钊等二十名国共两党高层人士于1927年4月28日牺牲后,中共地下 党组织在北京建立北方最高统战组织“北方国民党左派大联盟”,高仁山出任 该联盟主席。当时有朋友邀请高仁山出任河南中州大学校长,他始终不愿离 开北京:“我既许身教育,志在救国,就不能畏惧任何艰险。”
1927年9月28日,奉系军阀张作霖以加入政党、散发传单、有反对现政府
北大教授高仁山的革命传奇| 171
之嫌疑等罪名,将高仁山逮捕,先后关押在北京侦缉处、警察厅、军事部、陆军 部等处。同年12月9日,高仁山在写给妻子陶曾谷的家书中表示:“自被捕之曰 起,身处囹圄之中,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生三十四载,以十六年之光阴从事 教育研究,以所学所知,未能有裨于社会国家,苟以圄长逝,诚死亦不瞑矣。我 之全部教育计划,因此夭折,思之殊可惜也。……我如‘坐罪而死’,望你将此 信转告教育界诸友,暨予之学生,得知予之心志,或可完成一部分之希望。”
1928年1月25日,高仁山被张作霖的奉系军阀枪杀于北京天桥。⑤
二、高仁山与新中学会
据张次溪著《李大钊先生传》介绍,在李大钊生前,已经有过一个由中共 地下党组织牵头的统一战线组织“左派联席会议”:“一九二五年三月孙中山 先生逝世后,国民党死硬派(即西山会议派)以林森、邹鲁为首,在南花园一 号,作反共的活动。李先生与劳会同志领导的国民党左派各团体,组织了左 联〖左派联席会议〉。当时参加左联的有实践社〔邓文辉等负责〉。新军社(谭 祖尧负责〕。四川革命青年社(杜炎负责〕。新溪社(杨立贤负责〕。革新社(刘 愈负责〉。琼岛魂社(莫同荣负责〉。琼崖协进会(郑兰积负责〉。中山学社(姚 彦负责〗。新中学会〈于树德、刘耀南负责〉。以上九个团体,均有多数共产党 员参加。李先生派李渤海用民校二字为代表号,与各团体联系。谢质如奉李 先生命,与各团体均有接洽,当时各团体在北京翠花胡同开会,有将革命交 给左派的口号。”⑥
李渤海,原名李伯海,山东蓬莱县人。“五四”时期投身于政治活动,与天 津的韩麟符等人共同组织“澄社”,取义于“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后经胡适 介绍,他与韩麟符一同以旁听生的身份进人北京大学文科学习,进而成为北 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员。后经高君宇、何孟雄介绍,加人社会主义青年 团及中国共产党。1926年秋天,李渤海负责中共北京市委的宣传工作,兼国民 运动委员会书记。此时的李大钊及国共两党的高层人士,已经由北京东城的
I扎国筲崧
I ^政学两界人和事
翠花胡同迁往苏联大使馆的旧兵营。李渤海作为使馆内的中共组织与外界的 联络人,代理着李大钊兼任的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北京分会主席的职务。李 大钊遇难后,他又接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1927年秋天,李渤海被奉系军阀逮 捕,因为身份暴露而投靠军阀当局,从此改名黎天才,后来成为张学良发动 “西安事变”的关键人物。
这里的“民校”二字,其实是处于地下状态的中共党组织秘密开展统一战 线工作时使用的一个代号。他们把国民党视为革命团体的第一级,简称“民 校”。把成立于1920年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了。5卩500131181 !^!出 …!^〉,以及于1925年1月改名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丫。即(:出朋记0001…爪110;31 丫011出(:。!〃^〉,简称为“中学〃。把中国共产党〔(:。?。即丨0)01111111^1 ?时丫),简称为“西校”或“大学”。这样一来,被称为“民校”的国民党,便成为中 共党组织的预备队。中共地下党团组织在“民校”中开展工作时,要求党、团员 积极宣传左派的政治主张,对于右派言行要“不懈地加以攻击”。在吸收党员 方面,有左派倾向的人才可以被介绍加人“民校”即国民党。国民党中有阶级 觉悟的人,才可以被进一步介绍加入“中学”⑴义。或(:。丫0及“大学”((!?。)。与 中共地下党组织的统战工作相比,国共合作时期的国民党虽然人多势众,却 表现得软弱无力。曾经担任国民党中央青年部长的邵元冲,在1925年12月23 日的日记中表白说:“晚阅《(:;^。之决议案及组织》等,具见其工作之已切近实 际,吾党中散漫无绪,各逞私图,尚何言耶? ”⑦
“三一八”惨案发生后,北京政府的极端措施大大刺激了民意的反弹,从 而导致加人国民党及共产党的人数急速攀升。据张次溪介绍说:“当时这九个 左派组织,共有党员一千一百余人,再加上(:。?。同志,有一千余人,总合起来共 有二千余人,共同组织北京的左派联席会议,简称左联。左派的联合工作,以 实践社的几个首领,如邓文辉、萧忠贞、李寿雍等为中心。例如北京市党部的 名单,就是共产党((:。?。)与实践社确商好的,市党部的正式执行委员吴可(工 人部长(!?。)、谢伯俞(组织部长(!?。)、邓文辉(常委实践社〉、萧忠贞(宣传部长 实践社〉、莫同荣〔农人部长琼岛社魂社〉、谭祖尧(常委新军社〉、郑兰积(青年
北大教授高仁山的革命传奇| 173
部长琼崖协进会广刘耀西〔常委新中学会〉、路友于(商人部长大同盟新左派 未就职〉。自左联领导下之市党部组织后,申请入党和报到的新旧党员,增至 四千人,这一个伟大革命团体,在李先生领导下,不断的迈进……”
1927年4月28日与李大钊同时遇难的,大多是“左派联席会议”的骨干成 员。没有被捕的国共两党高层人士,在此之前已经纷纷南下。高仁山在危难时 刻愿意担纲“北方国民党左派大联盟”的领导职务,既是国共合作的结晶,更 是中共地下党组织秘密开展统战工作的成果,同时也是高仁山大无畏的英雄 本色的充分展现。然而,高仁山在国共两党由合作到分裂再到相互争战的历 史夹缝中,挺身而出担当重任的无畏奉献,无论是在国民党的历史上,还是在 共产党的历史上,都没有占据恰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