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帝魅皇贵女宠后-第3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这堆契书里,不光有三万多亩田地,还有好些院子房产,便是铺子,都有很多种。
不光是盐铺,还有杂货,香料,绸缎,漆器等等。
一共有四十八间铺子。
可真值得不少钱。
她细细的翻看,汪翰和汪大奶奶便紧张的看着她。
一时之间,屋子里静得针落下来都听得见。
最后一张翻完,顾欣悦将契书放在桌上,手在膝盖上敲了敲,道:“这样,这些东西,我暂时全买了,给你十万两银子。”
竹溪先生和汪翰都是一愣。
汪大奶奶更是大喜,道:“多谢郡主。”
顾欣悦手一挥,挡住了她后面的话,接道:“我还没说完,这十万两银子,我只要你一万两良田,十个铺子。其他的,等你以后有钱,可以赎回去,包括园子,你拿十万两来给我,便全部退还给你。”
竹溪先生眉头一扬,差点冲口而出道,你这是做无本生意啊,转了一圈,便赚了一万亩良田,十个铺子!
好在他眉头只一扬,话就被袁子苏淡淡一瞥,被汪翰冷冷一瞪给收了回去。
再转念一想,这心思便又变了。
冲口道:“郡主,还真是个好人!”
其实,以汪家现在的情况,她便是一分钱不出,或者出三万,汪家都是感激不尽。
可她出了十万两,这十万两,对于汪家现在来说,是救命的钱。
不管官司如何,至少还有个保本的机会,
何况,一旦脱离险境,就能将大部分家业给赎回来。
等于是付给郡主一万亩良田十个铺子的保管费。
实在,算不得贵。
他这话音还未落,汪翰已经一个响头磕了下去,哽咽道:“郡主大恩,汪翰没齿不忘。”
“行了。”顾欣悦淡淡一笑,道:“还得麻烦竹溪先生重新写下这些铺子和良田的协议,园子就不用了,直接填上交易金额三万两吧。”
竹溪先生深深的看了顾欣悦一眼,爽快的道了声好。
大笔一挥,重新写了两份协议。
然后看着他们双方签字盖印,签上自己的名字盖上印之后。
拿了掌柜送过来的砚台,对袁子苏和秦齐一笑,道:“两位放心,我不会将此事说出去,不过,有好戏看的时候,可一定要喊我!”
说完,也不等回答,便哈哈笑着的大步下楼而去。
他一走,汪翰和汪大奶奶便又想磕头。
却被顾欣悦一手一个的给扶了起来。
然后细看了汪翰一眼,笑道:“竹溪先生在这里,有些话不好说,现在他走了,你们坐下,我们好生说说,这位,可是汪大少?”
“正是在下!”汪翰躬身一礼。
心里却有些汗颜。
对哦,一进来,掌柜的只介绍了对方是荣宁郡主,还没来得及提及自己是谁,他就冲动出声了。
虽然说签字盖印都是他的名字和签字,但是还真没正经介绍过。
“你们这么做,家里的长辈都同意吗?”顾欣悦笑笑,示意无事,让两人坐好了,柔声问道。
“已经问过父亲,母亲……”声音微顿了一下,汪翰道:“郡主可以看契书,契书上的名字都是在下的名字,买卖只要在下认可便是。”
好在汪老爷开始迷恋上修园子之后,便将所有生意交给他去做,同时,也将产业都换成了他的名字。
现在,才少了很多麻烦。
“如此。”顾欣悦点点头,又道:“大奶奶去了这么久,便是因为你回来了,所以要商量吗?”
汪大奶奶脸微红,低声道:“不是,是因为,因为家里来了黑梨门的人。”
“黑梨门?”顾欣悦不觉回头看了秦齐一眼。
不是说黑梨门被秦陌寒折腾得风声鹤唳?怎么还有心思去找汪家的麻烦?
“许是以为,汪家花钱请了人。”秦齐淡淡的道。
“郡主也知道黑梨门?”汪翰眼睛微亮,出声问道。
顾欣悦一笑,道:“这个,你没必要问,只是,你们回去之后,就将园子收拾出来,若是有什么细软,也往院子里放就是。”
汪翰眼睛更亮,噗通一声又跪倒在地,道:“郡主大恩!小的,小的愿意为郡主效劳!”
“一个盐商,要你效什么劳?”袁子苏在顾欣悦身后淡淡的道。
别想借机凑上来啊!
汪翰瞅了他一眼,稳了心神,道:“小的斗胆,问一句,那京城的聚宝斋,可是郡主的手笔?”
顾欣悦眉头微挑,不置可否。
这便是认了。
汪翰心中大喜,道:“小的最近不在扬州,方让这事闹到如此境地,小的,最近一直在杭州,便是想学着聚宝斋,在杭州也做一家,郡主莫怪,小的没有郡主大才,只学了一点皮毛。”
顾欣悦没有出声,袁子苏是大大的哼了一声。
想学聚宝斋?哪里那么容易。
汪翰抬头看了袁子苏一眼,低下头去,沉声道:“小的知道这样不该,若是郡主同意,小的愿意将杭州的铺子献给郡主,作为聚宝斋在杭州的分店!”
顾欣悦轻笑了一声,手微抬,挡住了袁子苏。
汪翰沉了下心,明白这是人家根本不信任自己,所以不答话。
聚宝斋里面的弯弯道道极多,绝对不是外人能偷学得去的,他在杭州做得艰难,也不过是刚刚持平而已。
不过,他也有他的想法。
抬起头,汪翰道:“不知道郡主可有想过,聚宝斋还可以新开办一个业务,您看,聚宝斋吸收存款,有大量的现银铜钱,那些,除了放贷以外,为什么不可以帮客人代付远方的货款呢?杭州也好,金陵也好,便是扬州,都多有商户和各地往来,有时候动用的金额多达几万两,便是带着银票,也不安全,何况,银票本身也存在这兑付问题。”
顾欣悦心里不觉一动。
就听得汪翰接道:“如果我们有分店,有分店的地方,完全可以先接收客人的存款,再让客人在我们另外一个分店提取,甚至都不用客人本人去,只要有印记,都可以让客人的客户去提取。”
靠!
顾欣悦手从下巴上滑落下来。
票兑啊!
章节目录 第554章 票兑
这个世界,在前朝的时候,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下,多是以货易货,货币还是以铜钱为主。◎√有意思书院。hei hei 66 。☆∷↘
金银都不算是主力货币。
楚国立国前后,开放了一些商业禁止,商业得到发展,也引起了货币需求大增。
而当时除了国内发现了多处大银矿之外,海外也带来了一些白银。
白银的供给比较充足。
楚国开国皇帝才将金银立为主要货币,以银本位计算,白银和铜钱都成为了主要的流通货币。
随着商业发展,流通的货币量也越来越大。
但,便是银子,带个几千两走,那都很重,更别提铜钱了。
特别是大额交易,京城里买个宅子,都要抬上几箱子铜钱和银子来交易……
于是官府出面,成立了银号,以现银或者铜钱交付到银号,银号就给与相应的银票。
银票可以代替现银流通,从而节省下带了老重老重银子铜钱的麻烦事。
这样是方便了。
但是有一个问题又出来了。
银号虽然是官府出面,由朝廷的银库做保证,但是也不能保证任何地方都能提到银子。
像京城扬州这种大城市,银票兑付是没有问题。
可是乡间小城,甚至是一些州县,金额大一些的银票根本兑付不了。
而且,对于那些收购乡下小额产品再贩运的商户来说,你也不能拿一张百两银票去支付人家几百个铜钱的货款吧?
他们需要的,仍然是大量的现银和铜钱。
所以,银票的真正使用,还是只能在大中型城市。
去往甘州也好,还是这一路下来,日常住店买东西什么的,还都是靠铜钱和碎银子支付。
那么,同样另外一个问题就来了。
如果银票不好用的话,那么那些远程贩运的商人,就又存在一个携带问题。
这么说吧,从京城贩运货物去往甘州或者漠北。
那边的人都是支付现银或者铜钱,当然也有易货的。
当货物出售之后,便成了大堆的铜钱和银子。
你就只能当做货物运回来。
这一路,不说路上的艰辛,便是遇见个匪徒,只怕都是人财全没。
而且,现在别说宇宙舰艇,汽车火车都没,便是马车都不是全民使用(楚国不产马,和柔然打仗,马进来的也少)。
商队贩运,还有用牛车和人力的,来回一趟,走上个大半年的都有。
那么资金便也压在里面,一年才能周转一次的都有。
万一行商路上出个事,就等于血本无归。
而票号,却能解决这个问题。
简单的举例,就是某人在漠北卖了一批货物,得到了许多现银,不想自己运回去,便存在了漠北聚宝斋,然后拿了一张汇款单,到杭州聚宝斋去取银子。
这个事她不是没有想过。
只是,票号最重要的就是现银要够,票号调集现银,运输要能得到保障。
聚宝斋都还不算站稳脚跟,就去开分店,那是找死。
而且知道自家老公和便宜哥哥是要造反的,那开这些分店也是找死。
所以,这念头也不过是掠过就被她摁死,也没和任何人说过。
可顾欣悦实在没有想到,连袁子苏都没有想到的事,这个人居然想到了。
见顾欣悦脸上神色,汪翰心里斟酌了一下,咬了下唇,道:“郡主想来也知道,我们淮扬盐商富甲天下,靠的便是那盐引之制度,我们靠盐引取盐,再运往远处贩售,价格可以翻上几倍甚至十倍,就算去掉盐引的费用和盐税,都可以赚个两三倍的净利润,而盐,是谁都要吃的,所以,我们一年手上流转的银两铜钱,数额之大,外人根本无法想象。”
顾欣悦点点头,看他跪得难受,示意他起来继续说下去。
汪翰道了声谢,起身沾着椅子坐下,组织了语言,道:“郡主,请恕我逾越,我以前是跟着父亲跑生意,这几年,便都是我自个跑,我汪家的盐铺是沿着大江开下去的,两湖,荆州,都有,每年去收钱,都伤透了脑筋。”
“当地官衙,不是可以支持银票兑换嘛?”袁子苏淡淡的道了一句。
汪翰苦涩一笑,道:“是可以,只不过,在存钱的时候,要去掉零头,估秤银子之时,也会短斤少两,我们存个一千两银子,出来的,也不过**百两银票,而当我们拿着银票去兑换成现银的时候,又往往会因为官衙的现银或者铜钱不足而提取不了,便是能提取,也要克扣一二,甚至提出来的银子成色不足,铜钱,不知道郡主可知道**钱的说话?就是本应该是一贯一千个铜钱,从官衙支付出来,一贯只有八百九十九个铜钱。”
顾欣悦面色微沉,心念急转。
她之所以尽量换取现银,把银票用出去,也是发现了其中的问题。
使用银票,特别是大额银票(百两千两)的,都是有钱的主,而京城那地方,有钱的都有背景,银号的人也不敢得罪。
在存取上,也不敢耍太大的滑头。
但是,并不等于不耍滑头。
她让顾东去兑换那几十万两银票的时候,就被银号的人敲诈,硬是要去了两千两的辛苦费。
便是那些高官,也会储备现银铜钱,那些抄家抄出来的现银可不少。
聚宝斋都如此,那些地方商户,就更没有地方说话了。
难怪,那些商户宁愿要现银,也不想要银票。
这一存一兑,就损失了至少百分之十……
碰上黑心的,百分之二十都有!
“咱们商户,要跟官家,是没有道理可讲的,而我们长途贩运,又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