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家教现场 >

第2章

家教现场-第2章

小说: 家教现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凡是孩子智力或心理素质方面发育不好的,大多是因为家长或学校对孩子有挫伤。不知道一天到晚有多少挫伤,同时还要求孩子成长为一个有理想的人,这怎么可能做到呢?

作为家长,如果你在一天之中,通过自己的言行,使得孩子这三方面的积极性有一点发展,你在这一天就是一个很好的家长,就完成了很好的家教。日积月累,孩子就会发生非常明显的变化。

我们在“未来强者夏令营”中,并没有讲数学课或外语课,我们做了什么呢?是对孩子全面积极性的调动,包括自信心的调动,创造性的调动。结果,很多孩子经过训练以后,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要让孩子自己走上人生的讲台,建立自信──向上,积极,敢干,肯干,相信别人能做到的自己也能做,相信人的潜力是无穷的。仅仅七天训练孩子就能发生那么大的变化,如果在随后的一两年中,孩子每天都能得到这样的好影响,他肯定还会发生更加巨大的变化。

关键是要把孩子的状态调动起来。大人也一样,如果你被唠叨和数落包围着,就可能什么事也干不成。

会开车的人都知道,一个人在学车阶段,上路以后,如果教练的指示接连不断,学车的人肯定没有好状态。本来学车的人知道怎样处理一些简单的情况,可是他在教练接连不断的提醒、包办、数落和鞭策中,感觉肯定特别不好。

球场比赛,教练的好坏差别是很大的。任何一个好教练都知道,过多的场外指导必然会干扰运动员的状态。只有简洁的、少而精的、必不可少的指示才是运动员需要的。

一个球队没有发挥出自己的实力而踢得一塌糊涂,一定和这个球队所处的心理环境有关系,一定与某些教练、领队和某些不良的心理调动有关系。一个好的指导应该使运动员不仅发挥正常水平,还可以超水平发挥。

所以,我有一个比喻,我们的孩子实际上一年365天都处在竞技场上,如何使孩子进入好的状态,非常重要。一旦进入好状态,受益无穷。

天下的许多事物是过渡的,并不是一个孩子数学不好,你就总要在数学上下功夫。人的自尊心、自信心是综合的,人的自卑心理也是综合的。在一个点上受到打击,在其他方面都会受到打击。在一个点上得到鼓励,在其他方面都会得到鼓励。

前面讲到的小女孩,如果那天白天没有踢成球,很可能晚上回到家里,歌也唱不好,琴也练不好,字还写不好。因为她情绪不好,状态不好。一个孩子,过去不敢讲话,经过训练敢于上台大声讲话了,他回去以后特别兴奋,这个兴奋马上转化为学习和生活的创造力和自信。一个人的潜力就是这样开发出来的。

要破坏一个孩子的状态是非常容易的,有些自以为爱孩子的家长天天都在破坏孩子的积极性。这岂不是在毁坏自己的后代吗?父母的面孔对孩子的影响要远远超出父母的想象。

一张面孔有时候可以决定一切。

有一位家长刚刚参加家教培训的时候,只学会对孩子说:你真棒,你做得真好。结果,孩子居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这个家长水平再高一点,孩子的变化会更大。这个水平体现在欣赏和夸奖要具体,比如作文,你要具体发现文章的开头或结尾特别好,或者是字写得特别好。

欣赏和夸奖是有力量的。具体的欣赏和夸奖更有力量。真诚而具体的欣赏和夸奖能调动孩子的各种积极性。

当你正确对待孩子的时候,其实也就正确对待了自己。当你用微笑的面孔对待孩子,用理解、欣赏的方法对待孩子,不是数落,不是训斥,你会发现自己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

人的自我调整有两种,一种是封闭式的自我暗示。看着墙上挂的横幅“自信积极”、“微笑乐观”,你会受到良好的暗示,从而调整自己。然而,最好的自我调整是在行为中。你一个人的时候面带微笑,对自己有所调整,如果你对另一个人讲话时面带微笑,这个微笑就更真实,更有环境感。

环境的烘托特别重要。当你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孩子时,你也就调整了自己。凡是能够使孩子健康发展的态度和面貌,其实也是家长健康、发展、成功的面貌。

你发愁,对孩子不好,对自己也不好。你眉头紧皱,对孩子有压力,对自己也不好。家长在实施正确的教育方法时,也重新塑造了自己。既是为了孩子,也是为了自己。

让孩子相信自己聪明又勇敢

正确的家庭教育,是越做越好做的。不要想一步登天,做起来就是了。只要做起来,每天都会发生变化。

第一,实施正确的教育方法,要从调整自己的心态开始。家长们首先要把所有过去的不良面孔结束掉。

我们是不是让孩子感觉特别喜气,是特别有福气的家长?一定要有喜气,有福气。唠叨式、数落式要永远抛弃。那些东西对你、对孩子都不好,是没有福气的。什么叫福气?福气就是好性格。

许多家长都很认真,认真可能带来微笑,也可能带来苦恼。希望你的认真带来微笑,所以,第一,数落式,训斥式,唠叨式,埋怨式,愁眉苦脸式,打骂式,陪读式,这些面孔都不要!在任何场合都不要,对自己的爱人也不要。

许多不好的面孔都是在家里摆起来的,一出门就没有了。人的很多毛病经常在家里诞生,因为关系密切,操心,牵挂,感情的纠葛。父母和子女之间也一样。但是,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当有福气的家长,也要使孩子有福气。那些不良的表情都不要。

第二,随着表情的变化,言语也要改变。

像“我的孩子性格不好,我的孩子数学不好,我的孩子思维慢,我的孩子不爱学习……”这种对孩子直接造成不良暗示的训斥和唠叨破坏孩子的状态。所以,要把唠叨的语言、数落的语言都去掉。

要把这一点变为实际的感觉,几天能够把孩子训练好,几天也能把家长自己训练好。要力争成为一个有才能的家长,不仅可以把自己的家庭治理好,还能帮助同事把他们的家庭调整好。不仅当好父母,还可以当教育家。

教育是困扰全人类的大事情。用我们现在的新眼光去看周围的世界,会发现很多很多的教育都有毛病,可谓疾病丛生。

有的家长就用自己的辛苦把孩子毁灭了,把自己也毁灭了。未老先衰,辛辛苦苦,结果孩子还学习不好。孩子学习不好他就更辛苦,他更辛苦就更毁灭孩子。他每天操劳,每天埋怨,结果孩子学习不好。学习不好,他就更操心,更衰老,脾气更不好,更责备孩子,孩子就越没主动性。

所以,不良的语言要改掉。

第三,从今天开始,要用适当的方法调动孩子在学习方面、成长方面的积极性。

不要着急,调动一点是一点,首先是做到不损害,然后做到调动。一天一点,365天就是很大的一片。家长要做的是给这个马达点火,启动,挂挡,加油门。而不是推“车”,也不是打砸“车”,要调动孩子自己成长的积极性。

在这里,真诚而具体的欣赏夸奖很重要。从今天开始,你就要找到欣赏孩子的题目。做到这一点并不难。什么时候孩子见到你,总希望跟你讲一点他的作为,他干了什么,学了什么,总希望得到你的评价,这时,你给予他正确的评价,做家长的任务就完成了。

希望家长们练习这个本领,从现在做起。多小的孩子都起作用,包括不会讲话的孩子。比如胎教:我的孩子真聪明,真棒。当然有作用,要不怎么家长受到打击和挫伤会引起胎儿发育不良呢?家长的任何心态、任何心理活动都会影响到孩子,所以,要找到对积极性的调动。

第四,总结调动孩子积极性的技术,做到一定程度,就会找出规律了。

就像有一位家长,开始方法不多,就是夸奖孩子:你真棒,你真好。这个孩子就发生变化。我们不仅要停留在每天说孩子真棒的阶段,要研究一下,怎么能更好地调动孩子,要研究具体的规律。本书“下篇”介绍了二十种基本的方法,家长们还可以再发明创造。

第五,对孩子的理解和欣赏要做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对孩子的心理状态特别敏感,尽可能不判断错误。

慢慢做,第三点、第四点做到了,第五点自然而然就出来了,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做到这一点。孩子的一个表情,一个细微变化,家长都能体察到,了解了孩子的心理状态,就能采取正确的态度。

就好像前面讲的例子,一个三岁多的小女孩突然躲到母亲身后去了,因为那个小男孩不肯跟她踢球,她受到打击,很尴尬,很沮丧。大人往往忽略小孩,以为小孩没有自尊心。其实小孩不光有自尊心,而且一点不比大人弱。在这种情况下,家长要想办法调动一下,把打击变成对小孩的一次锻炼。

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就是教育家。口头上讲了一大堆理论,却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都是纸上谈兵。

第六,你非常了解孩子,又非常善于欣赏孩子,与孩子的感情很好,然而,孩子不可能不犯错误,这时候该怎么办?,就需要大人正确的教育。

挫折教育的基础在什么地方?讲鼓励、讲欣赏并不是不能批评。然而,什么人有权利批评别人呢?就是在你确实发现了对方该肯定、该赞扬、该欣赏的优点之后,你就有权利批评别人。一个教育家必须是这样的。

对大人都是这样。一个人,他正确的地方真正得到肯定、得到欣赏,你非常理解他,他有不足之处,你指出来,他才可能心服口服。比如一个人做了一顿饭,很好,但有一道菜做得比较咸。如果好的没看见,不夸奖,却一味地数落:这个菜怎么这么咸,太咸了。效果肯定不好。

换个做法,效果就可能很好。六七个菜:这个菜怎么这么好吃,那个菜怎么这么好吃,这个也好,就是咸了一点。这时候做菜的人就会说:噢,我忘了,这个菜我放了两次盐。他绝对不会说你提出的问题不对。

不是掩盖问题,而是要真正全面地理解孩子。所以第六点是在前五点的基础上做到的,正确地实施挫折教育与批评。

会欣赏孩子就应该知道如何正确地批评孩子,而且有把握不伤害孩子。当你理解了孩子,对孩子的欣赏和夸奖做到非常自然周到的水平,你批评孩子肯定能找到非常自然的角度,孩子也自然能够接受。

第七,要把对待孩子的正确态度,也就是欣赏、理解、鼓励,包括必要的批评,扩展到整个生活之中,使自己在生活中成为一个聪明人。

对待孩子的正确方法,也是成年人相互交往中应该采用的方法,这样,你才能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成为一个大家喜爱的人,成为一个人缘好的人,成为一个有福气的人。

如果一个人特别善于理解别人,欣赏别人,在非常琐碎具体的社会交往中总能够给予对方最需要的那个评价,你的朋友肯定会很多。

第八,当你做到了以上七点,当你能欢欣鼓舞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时,你会发现,你已经自然而然地调动了自己,使自己更年轻,更健康,更成功,更自在。那时,你还要比较自觉地回到塑造自己这个出发点上来。

正确的家庭教育要从家长的自我塑造开始,也以家长的自我塑造结束,这是一个循环不已的体系。

天下有很多事情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