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淑惠皇贵妃 >

第474章

淑惠皇贵妃-第474章

小说: 淑惠皇贵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如怡围着狐裘披风,站在阁楼最高处,往西域的方向望过去。

虽然,阁楼里有炭盆,有帷帐,只是,那冰冷的寒风,夹杂着寒气,还是直直地刺进了董如怡的心里。

“已经半个月了,齐弘烨,你是人间蒸发了吗?”,董如怡望着西域的方向,喃喃自语,脸颊有冰冷的湿润滑过,却不自知。

这半个月以来,谁都不知道,她是怎么过来的。

夜夜失眠,噩梦缠身,醒来,则是无尽的黑暗和悲痛。

百姓们早已在为大齐收服了西域而奔走相告,可越是这样喜庆的气氛,董如怡心里就越空。

到如今,消息依然被董如怡封得死死的,没有人知道真相!

只是,董如怡知道,纸里包不住火。

“你答应过我,等你回来,你就会给我想要的生活,你说过,要我等你,可是,你现在倒是出来啊,所有人都快回来了,可是你呢?你要我等到什么时候?”,董如怡对着空气,喃喃自语。

初柳站在一旁,看着自家主子迅速消瘦的身子,暗自抹着眼泪。

“齐弘烨,你可是一国之君,一言九鼎,你说话怎么可以不算数!”,董如怡嘴角染上几丝凄美,就连身子,也在寒风中,不停地摇曳。

☆、890。第890章 纸里包不住火 1

“娘娘,窗口风大,您往里面些!”,初柳见自家主子,虽然披了一件披风,可窗口寒风冷飕飕的,忍不住上前,又拿了一件披风,盖在董如怡的身上。

董如怡嘴角划过一丝苦笑。

却没有拒绝初柳的动作。

“再多的披风,也挡不去我心底的寒冷!”,董如怡忍不住嘴角喊着苦笑。

是啊,快一个月了,依然是没有任何消息。

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就这么连一丝一毫的消息,都没传回来,如果说一开始,董如怡还相信,有奇迹发生,可是,现在呢。

阁楼内,一片寂静,董如怡和初柳,都没有再说话。

初柳只是红着眼框,默默地站在自家主子身边。

就在这时,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董如怡的双眸本能地往阶梯口的方向往过去。

只见小路子满头大汗地跑了进来。

“启禀皇后娘娘……”,小路子皱着眉,脸上的表情,比哭还难看。

董如怡看见小路子的表情,原本还有些波澜的心,此时瞬间又凉了半截,莫名的寒冷,由心底溢出来,慢慢将她的整个人淹没。

“娘娘?”,初柳见自家主子表情怔怔的,便抬脚上前,轻轻地唤了一声。

董如怡神游的思绪又被拉了回来。

“说吧!”,董如怡眼皮也没抬一下,声音有些淡漠地说道。

小路子,也就是董如怡身板的大总管,此时,见四周没人,这才压低声音,一脸痛苦地说道。

“皇后娘娘,西域那边来消息,说是,二月初二,于将军班师回朝,到时候……”,路公公说到最后,声音都有些颤抖了。

董如怡只听到,自己的内心“轰隆”一声,像是什么倒塌了一般。

“皇后娘娘!”

“皇后娘娘,您怎么了?”

初柳和小路子都慌了,大惊失色,吓得脸色煞白,忙上前扶住董如怡摇摇欲坠的身子。

不过,董如怡定了定心神,还是挣扎着站了起来。

“皇上……还是没有消息吗?”,董如怡勉强睁开眼,问道。

初柳见自家主子这样,眼泪又瞬间哗啦一声下来了,随即别过头去。

董如怡见初柳这样,随即还是不相信,又把期待的目光,转向小路子,初柳能哭,小路子总不能也别过头去吧。

当下,小路子低着头,咬了咬牙,像是打定了什么主意一般,随即摇了摇头,然后接着道。

“太子殿下先后派出五批人马,接二连三,沿着整个山谷,大范围搜索,只是……”,小路子说到这里,眼神忽然暗淡了下来。

“只是什么?”,董如怡追根究底地问道。

“只是,刚刚来的消息,也是太子殿下让奴才来告知皇后娘娘的,别说是人了,连衣服都没找到!”,小路子犹豫了一番,终究还是将这句话说了出来。

董如怡的眼里忽然一黑,身子就如同失去了支撑的衣服一般,直直地往下坠。

董如怡只听到初柳的一声尖叫,随即是喊太医的声音,然后,便什么都不知道了。

……

内室里,章太医在把脉,小路子领着一众小太监,伺候在外间。

初柳则是领着几个小宫女,在里间一直贴身伺候着,几个人眼神都略微红肿,初柳还时不时拿帕子擦眼泪。

“奴婢/奴才给太子殿下请安,给四皇子请安!”,众人见太子和四皇子一起过来,忙福身行礼。

太子齐恒琮,满脸焦灼,身后还跟着神色冷峻的四皇子,兄弟二人刚刚得了消息,这才连忙赶过来的。

“母后的身体怎样了?”,齐恒琮一进门,见章太医刚好收了脉,于是连忙上前问道。

而章太医才见太子和四皇子过来,原本已经有些凝重的神色,变得缓和了些,随即,看了一眼床上依然昏迷不醒的董如怡,这才开口道。

“太子殿下,四皇子,请到偏殿说话!”,章太医恭敬地说道。

随即,几个人来到了偏殿。

章太医转过身子,先是朝太子和四皇子行了一礼,随即又一脸凝重地说道。

“皇后娘娘心情压抑,郁结在心,又几次三番受了刺激,身体已经崩到了极点,万万不可再受什么刺激,有些事,还是不要告诉皇后娘娘的好!”,章太医一边作揖,一边说道。

此话一出,太子齐恒琮和四皇子齐恒珞,二人瞬间变了脸色。

随即对视了一眼,然后齐恒琮道。

“不管你用什么办法,都要将母后的身子调理好,这些日子,你就每日里多来几次吧,剩下的事,一切交给本太子处理!”,齐恒琮面目冷峻,语气也有些让人发冷。

听得章太医浑身一哆嗦,随即点了点头。

“是,太子殿下,微臣一定会拼尽全力,为皇后娘娘调理身子!请太子殿下放心”,章太医说道。

齐恒琮和齐恒珞二人点了点头。

离开前,齐恒珞忽然转过头,对着初柳和小路子吩咐。

“以后,闲杂人等,不得出入宫殿,若有不从者,杀无赦!”,齐恒珞满身寒气,面容漆黑冰冷,说出来的话,也如冰刃一般,让人胆寒。

“是,四皇子!”

回头又看了一眼恭恭敬敬地众人,二人这才离去。

到了东宫,太子书房,齐恒珞不免有些抱怨起来。

“三哥,我之前就说,这些事,不该再告诉母后了,现在可好,母后的身子……”,齐恒珞俊眉紧紧皱在一起。

如今,已经十二岁的齐恒珞,眉眼已经长开,再加上有过边关领兵,沙场磨练的经历,让他小小年纪,便自有一种比同龄人更多的稳重气质。

而听罢自己四弟的话,齐恒琮也皱起了眉。

“不告诉?你以为,我们不告诉母后,母后就不知道吗?就可以不关心吗?可以安心调养身子吗?你错了,母后只会花更多的精力,自己去打听!”,齐恒琮不赞同地道。

“父皇的事,到现在还没个着落,二月二,于子淳就要回京了,到时候,只怕……一切就都瞒不住了”,齐恒珞眉头紧锁。

“不行,我们一定要想想办法,要不然……”,齐恒琮神色愈发凝重了起来。

☆、891。第891章 纸里包不住火 2

“要不然如何?”,齐恒珞问道。

“要不然,只怕……”,齐恒琮眼眸里闪现出几丝忧虑。

“父皇若在,前朝的那些老家伙不会怎样,可父皇若是不在了,他们那些小心思,只怕也等不及了,到时候,纵然不会天下大乱,只怕,也会朝野动荡!”,齐恒琮唇角微微勾起一丝冷笑。

若是再有有心人在暗地里推波助澜,只怕……

后果不堪设想。

分析了事情的利弊之后,四皇子齐恒珞的表情也凝重了不少。

“那怎么办,还有最后的三天时间,要是父皇还没消息!”,齐恒珞眉头紧皱,问道。

太子齐恒琮的脸色,变得更加凝重,面对四弟的回答,他并没有说话。

“三哥,你说,这都快一个月了,父皇不会真的……”,不知为何,齐恒珞忽然内心开始恐慌起来。

虽然,他也绝对不相信,父皇和三妹妹会出什么事,可事实就是这样。

派出去的兵马,前前后后,不下数万人,已经将父皇失踪的那块群山掘地三尺了,可依然,没有父皇的身影。

“不可能!”,齐恒琮神色也微微有些慌乱。

“绝对不可能!”,齐恒琮像是在告诉齐恒珞,又像是在对自己强调一般。

语气里有些不知所措的慌乱。

“父皇乃是千古一帝,一世英名,怎么会败在几个西域的小罗喽手中,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一定是还有哪里,我们没找到!”,齐恒琮很痛苦,语气里还有些自欺欺人的笃定。

齐恒珞见皇兄这般,眼神又暗淡了几分。

兄弟二人皆不再说话,东宫的太子书房里,一时安静了下来。

气氛显得有些尴尬。

就在这时,小太监来报,苏总管求见太子殿下。

齐恒琮和齐恒珞二人都收敛了情绪,二人都在各自的位子上坐了下来。

苏公公从外头走了进来。

恭恭敬敬地行完礼,太子齐恒琮一扬手。

“苏总管不必多礼,快起来吧!”

“多谢太子殿下!”

苏全德行完礼,上前一步,然后见四周没有宫人,这才从袖子里,掏出一个小锦盒。

“这是皇上临行前的密旨,连皇后娘娘都不知道!”,苏全德上前,压低声音说道。

一句话,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让齐恒琮和齐恒珞,这两个正在为难的兄弟二人,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密旨?”,齐恒琮有些不敢置信。

“太子殿下,四皇子,这件事,只有老奴一人知道,皇上特意叮嘱奴才,不能告诉任何人,若是……”,苏全德说道这里,忽然停顿了一下。

“皇上当初还说,此番前去西域,若是回不来,就让奴才,将这个锦盒交给太子殿下,皇上还说,太子殿下看完,自会知道该怎么办!”,苏全德又继续说道。

虽然,当时他坚信,这一次,大齐一定会胜利,皇上一定会平安归来,皇上此举,一定是多此一举。

可是现在,苏全德好像有些相信了。

所以,这将近一个月,他思来想去,在纸里马上要包不住火的时候,他终于还是坐不住了。

“你为什么不早说!”,齐恒琮最先察觉出来,这里面有蹊跷。

苏全德连忙跪下来,一脸惶恐。

“太子殿下,奴才觉得,皇上一定会回来的,所以……”,苏全德支支吾吾。

不得不说,他是有私心的,直觉告诉他,那锦盒里面,是皇上的遗诏。

正常人,也许不会动不动就弄个遗书什么的,可齐弘烨不一样,皇室不一样,朝代交替变更是不可避免的。

皇家那些争权夺利,结党营私,又是最厉害的,若是一不小心,很有可能就是一场血雨腥风,一场朝野动荡。

最终,受伤害的,依然是黎民百姓。他在宫里伺候了这么多年,自然知道,作为明君。

但凡出宫,是一定会留下遗诏的。

而这锦盒里,就是皇上,大齐的靖泽帝,留下的遗诏了。

他知道,一旦遗诏公布天下,那就代表,这个君王,已经离开了人世了。

这也就是苏全德,迟迟不肯将那锦盒拿出来的原因。

一炷香之后,齐恒琮看完了遗诏,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拿着遗诏的双手,微微颤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