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孩子向前冲 >

第9章

孩子向前冲-第9章

小说: 孩子向前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好不容易爬过最后一道沙山,大海就在眼前!

你瞧,金色的沙滩,静静地躺着,幽蓝的海水轻轻地拍打着五光十色的贝壳。银色的海鸥自由地在天空飞翔。辽阔的远方,海是蓝的,天是蓝的,海和天完全融合在一起了,分不清哪是海水,哪是蓝天。

在水里玩累了,就坐在沙滩上休息。这时海浪像一群调皮的孩子,嘻嘻哈哈地喧闹着向我们扑来,将我们推倒在沙滩上……

离岸不远的海水里一艘百年前因搁浅而沉没的日本商船在当地渔民口中已有了“火轮冈”的域名。站在岸边,小王京盯着那儿沉思了良久:“如果把它捞上来,”他先是一怔,然后脸上露出了甜甜的笑靥:“一百多年了,里边肯定有很大的鱼、虾、蟹,还有海草、海葵……如果捞上来,放在岸边的水里,同学们一定很愿意来这玩。”我们挽起裤管爬上去,从新修的一个窄窄的桥走上去。听着哗哗的海浪,沿着沙滩走着,后面留下了歪歪斜斜的两行脚印,也留下了迷离的幻想。

凭感觉放纵地玩,使得思想非常活跃,而且能产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每一次去海边,就像一次强力充电,回来后的王京变得更加精神抖擞了。

学习并不是死记硬背,游戏和娱乐中往往有很多知识,只要留心,处处都是课堂,时时都是学习。这样的学习不仅可以使孩子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孩子的潜能得到开发。

“好了,自己看一下《跳伞》和《风筝》吧。看完我考你。”

已经学了好一会儿的王京,伸了个懒腰,又把书捧到了眼前,很投入地看了起来。

……

“试试,看能不能都写对。”我把生字生词穿插在一起读着:“燕子和蜻蜓来来往往,越飞越高,金鱼在蝴蝶背后笑着,送给他一个纸飞机……”

“爸爸,给我做个风筝。”他突然想起正是放风筝的时候,而且昨天天上就多了几只纸燕子和大蜻蜓。惹得他心里痒了好一阵。

“差点忘了。”说完他急急忙忙地穿上衣服,就跑出去看风筝了。

听说王京要放风筝,爷爷拿来了稻田育秧用的竹条,修成了一根根竹篾。妈妈用白面和成了浆糊。全家人动手很快做成了一个八角形的风筝。因为形状像乾坤八卦,我们当地人管它叫“八卦”。虽然不太漂亮,但那神气还是令小王京十分高兴。

我们准备就绪,高高兴兴来到了村边。这时已经有人把风筝放上了天空,有的举着风筝正要放。

“我来了!”王京高声喊着,跑到小伙伴中,转过身来催促着:“快,快点儿让咱们的风筝飞上天吧!”说完,他又跑回来拿起了我手里的线轴,飞快地往前跑。边跑边说:“爸,举起来”他不停地放线。等到他大喊一声:“放!”我手一松,我们的风筝飞上了天空。

风筝缓缓上升,和天空的“老鹰”、“燕子”、“蜈蚣”们比翼齐飞。

这时候,远处飞来了一群鹤,“啊!”!王京高兴得一边拍手一边嚷:“它要和我们比赛了!”

五颜六色的风筝随风摆动,洁白的仙鹤在蓝天上盘旋,一切都是那样的美丽。

这时王京又多了一个新问题:“你看,为什么这些‘仙鹤’老在一个固定的空中转着飞?”他好奇地问。

“问得好,我正要告诉你呢!”我爱怜地看了他一眼,微红的小鼻子稍稍隆起,显得即稚气,又逗人。

“小学自然课里就要有这方面的知识了。”我边说边想着把他的兴趣如何带到书本里。又问:“你知道为什么放风筝要在春天呢?”

“不会因为天气变暖了这么简单吧!”他眼珠一转,然后屏住呼吸,睁大眼睛等我回答。

“你知道有了风才能放风筝,而风的形成是气压差造成的。这个你知道吗?”

他边“嗯,嗯”边点着头。

“在咱们这除了春季风,秋、夏、冬的风基本上都是平行地面刮的,像咱们这海边的渔民,在很多年以前由于没有机器,每天驾着帆船出海,靠风的力量。傍晚刮到海里撒网,早晨再刮回岸边来。”

“为什么早晚刮相反风向的风?”王京打断了我的话,迷惑不解地望着我。

“你知道海水能贮存很多能量,昼夜温差很小。白天太阳烘烤着大地,地面很快升温,岸边热的空气就要往温度较低的海面流动。经过了一个晚上,大地很快降温,此时海面的温度略高于陆地,风就吹向岸边,这种风叫海岸风,是咱们这儿独有的。”

“让我想想。”他打断我的话,两眼顾盼生辉,透着机敏和灵气。

“知道了。”他看着我,显出得意洋洋的样子:“春天,冰雪融化,太阳使地面温度升高,就是说比天空的空气温度高。地面上的热空气往上升,风筝就会飞得更高,这个时候的风是斜着往前方的天上刮了?”

我微笑着点了点头。

“丹顶鹤盘旋那块儿,地面热空气多呀!在那里它可以不费力气地玩,它真聪明!”他仰着头看着天上盘旋的鹤群,脸上现出敬佩的表情。

“对了,可小王京比它更聪明呢!你已经知道了仙鹤的秘密。”我用赞许的口气夸他:“走吧,咱们把风筝放到仙鹤那块儿,既飞得高又好玩。”他拉着我要转移阵地。

“别去了,”我看了看表说:“一会儿它就要换地方了。”

“为什么?”他张着小嘴,好奇地问。

“田野里土质不一样,高低不一样,小河里的冰还没融化呢!它们贮存和散发的热量也不一样,所以总有升力大的地方,现在已快12点了,咱们也该吃午饭了。仙鹤马上就要飞到村子上空了。”看着他那好奇的眼睛一直转个不停,我告诉他:“咱们村几百户人家,同时做饭,每家都是一个热源。”王京点了点头,算是赞同了我的分析。“但它不是玩,吃饱了以后,为了节省体力,飞上天空。需要找到一个上升的气流,然后借气流的升力一点一点盘旋上升,这种过程是为了在空中找到一个适宜飞行的高度条件,是为最省力气的远距离飞行作准备。”

“爸,高度条件是什么意思?”

“也许在某一个高度,有它要找的条件,比如风速、风向等。”

“真聪明!爸,鸟类中是不是仙鹤最聪明?”

我们一问一答地往家走着,说话间仙鹤已经飞到了村子上空,优雅地盘旋着,仿佛在迎接我们归来。

尽管现在的课堂已“游戏化”许多,但离孩子心目中的“游戏王国”还差得远。作为家长,除了尽量抽时间陪孩子“游戏”以外,可能还应该仔细想想:我那个与众不同的孩子,是否会把一个“非游戏王国”想象成“游戏王国”呢?如果不会,您愿意教会他吗?如果愿意教,您用什么方法?

——莫沫

12、一切以孩子为本

“如果说《植物妈妈有办法》,爸爸更有办法,蒲公英的妈妈给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我则给你准备了更好的学习方法和读物,只要你照我说的办………”儿子点着头,眼眸里满是清纯与信任。此时,我对自己的方法已经充满了信心,这其实没有什么难的。如果说这种方法对施教者有什么特殊要求的话,那就是耐心和付出,一切以孩子为本。

“你能赤手捉一只苍蝇吗?”我用手摸着王京的头。

“不能。”他眨着眼睛。

“怪了,难道苍蝇比人还聪明?”他把手放在头上想了想;“难道苍蝇的反应比人还快?”

“你看没看过电视里用竹筷夹苍蝇的?这就是速度!苍蝇比一般的人反应快,但是经过训练的人就可以赤手抓住它。你看武林高手,敌人要是发来暗器,他一伸手就接住了,为什么?”

他听懂了我的弦外之音,忙说:“爸,你考吧,我用豹的速度写。”

“乌鸦从瓶子旁边衔起了石子……”

“爸爸,这是阅读课,生字多。”他碰到了不会写的字为自己找借口。

“几千个常用的汉字,早晚都要学,早学完,早省事。”

他眨了眨眼睛,打了个呵欠,好像说:“我困了。”

“睡觉,今天就学到这儿。”我看到他确实累了,鸣金收兵。

“爸爸,讲故事。”他要求着。他知道自从上了一年级,爸爸的故事多了,尤其是在每天学几篇课文的日子。

“就讲一个。”我说。

“一个也行呀!”他无奈地同意了。

“乌鸦喝水的课文讲的是乌鸦解决喝水的问题。它是怎么解决的呢?是让水面升高。叼进石子,水面升高了,它就能喝到水了。”

“乌鸦真聪明。”王京为乌鸦的睿智眼睛一亮。这种逆向思维的方法引领他渐入广阔的联想思维世界。

“它确实聪明。但是它也有缺点。它周身是黑色的,但它害怕黑夜,是个胆小鬼。”看他专注的样子,我借题发挥着。

“为什么说它是胆小鬼?”

“有一个‘月落乌啼’的成语,说了乌鸦的胆小。乌鸦看见太阳落山了,就找了一棵大树在上面过夜。借着月光看去,远处的黑影是不是老鹰呀?它害怕极了,怎么看不清呢?它心里开始不安起来。月亮渐渐落了下去,眼前一片漆黑。‘哎呀,我怎么什么都看不见了?老鹰是不是抓我来了?它‘嘎嘎’地拼命叫着同伴。”我绘声绘色地编着。

精彩处他听得入了迷,边笑边问:“后来呢?”

“后来……”我略一停顿,思考了一下:“后来乌鸦吓得飞离了大树,飞呀飞。天这么黑,怎么也找不到落脚的树,它累极了,只好落到地上……”

“再后来呢?”他又追问。

“你说呢?”我抬起头来反问着。

“它更害怕了。因为地上有小猫、狐狸……”

“快睡吧!”妈妈发话了。

“真好玩,我再看一遍《乌鸦喝水》就睡觉”。说完又来了精神。

“也许是乌鸦的诱惑。”我和妻子悄悄地说。

“爸爸,你还是把我不会写的字贴在墙上吧。明天早晨我一定会写。”

就这样,王京的学习充满了乐趣,也充满了刺激。不需要我逼迫,他自己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因为学习本身就是快乐的,甚至是幸福的,因为学习给了他成功的感觉。每天都有新的知识,每天都有新的成功,而这成功并不是轻易获得的,付出了汗水,成功才更加宝贵,更有价值。

我自己也渐渐地熟悉了王京的课本,书上的内容也变成了我们的口头禅。当他有点洋洋得意的时候,我会笑着说:“你可不要做《美丽的公鸡》哦!”我用课文替代了“骄傲”二字。在我们的日常交谈中,《小猫钓鱼》替代了“三心二意”,《孔融让梨》替代了“礼让、无私”………

这样的替代即使是爸爸的斥责,也会变得亲切,而他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课本中的知识,还能活学活用。

“如果说《植物妈妈有办法》,爸爸更有办法,蒲公英的妈妈给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我则给你准备了更好的学习方法和读物,只要你照我说的办………”儿子点着头,眼眸里满是清纯与信任。

此时,我对自己的方法已经充满了信心,这其实没有什么难的。如果说这种方法对施教者有什么特殊要求的话,那就是耐心和付出,把自己放在第二位,把孩子放在第一位,一切以孩子为本。一切为了孩子,教育的目的和方法,也以孩子的个性和需要来设计。有了这样的出发点,何愁找不到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又何愁孩子不能健康地成长起来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