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全民修炼在清朝 >

第200章

全民修炼在清朝-第200章

小说: 全民修炼在清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里还要说一下,第一次进攻中投入的这三千名士兵都是清军中难得的精锐,类似于明朝时候将军们的家丁部队,毕竟清军将领们都知道第一次进攻的意义重大,如果这次能占上风并震慑敌人,之后的战斗就会打得更顺利一些。

    只是,这么一支队伍接近自家阵地,负责守护牛栏岗阵地的二团团长兼牛栏岗阵地临时总指挥官王小明却不断摇头。

    “对面指挥官这是怎么回事儿,脑袋进屎了吗,竟摆出这样的阵势,简直不把士兵的命当回事儿。

    命令炮兵,给我狠狠地打,不要给我面子。”王小明向通信兵发出命令。

    炮兵指挥官是马大哈,一直以来都是李仙手下炮兵的最高指挥官,此时接到命令,也没有平常的嬉皮笑脸,只是简单地回复:“告诉临时总指挥官,炮兵部坚决完成任务。”

    离马大哈不远处,正观察敌情的陈广胜听到此话却暗中摇头,在总指挥官面前一定要加上临时两个字,马大哈对于王小明成为此战的总指挥官,还是有些吃味啊。

第三百三十一章 冷兵器遇上热兵器() 
只是,现在不是考虑军队内部的山头争斗的时候。

    在马大哈的指挥下,十五门火炮和十五门火箭炮发威,向这密集得有些过分的方队进行射击。

    冷兵器时代的阵列和热兵器时代的阵列宗旨是完全不同的,冷兵器时代的阵列要求士兵排得越密集越好,以便获得局部的兵力优势;而热兵器时代,就要求士兵在阵列中尽量散开来,以降低火炮或子弹带来的杀伤威胁。

    因此,冷兵器时代的士兵常常是肩并肩互相贴着的,而热兵器时代的士兵在阵列而战的时候,特别是进攻炮台的时候,两人之间有时甚至要留二米以上的间隙。

    无论如何,这三千人排成密集方队的清军,对炮兵来说是最好的靶子了。

    这时代有较为成熟的开花弹技术,这次鸦片战争中英国军队就多次用过开花弹,给清军造成巨大伤亡。

    不过,这时代的开花弹技术还有很多问题,就是哑弹率太高,甚至打到百分之五十左右,也就是两发炮弹里能有一发成功爆炸算不错的了。

    此外还有问题是开花弹的射程要比实心弹少很多,一般军用火炮的最大射程是一千九百米,有效射程是一千二百米,但开花弹的有效射程只有三四百米。

    因为这个缘故,英军有时候就不愿意用开花弹,李仙这边的武器水平跟英军差不多,自然也不太喜欢用开花弹了。

    不过,李仙这边还有开花弹的替代物,也就是有链弹和火箭炮。

    此时,马大哈指挥的火炮射出的全是链弹,落入清军方队后铁链展开来,把最前列的木板车的木板跟纸片似的都裁剪开来,这还不够,继续突入清军阵列,消灭好几列的敌人。

    至于火箭炮发射的火箭炮弹,落地后就能炸开,其实也算是开花弹,从半空中落到阵列中心,然后给清军以巨大的伤亡。

    火箭炮的发射速率是每分钟六发,火炮的发射速率是每分钟一点五发到两发,十五门火炮和十五门火箭炮,在短短两分钟时间里,就往靠前的清军方队里投入一百六十发以上火箭炮弹和五十发以上链弹。

    清军一开始还依靠军纪维持,想顶着火炮至少推进到堑壕跟前,然后再想办法后撤什么的。

    按照六皇子和将军们提出的赏格,第一批三千人的队伍不需要直接占领牛栏岗阵地,只要能靠近第一道堑壕,最好给守军造成一定的伤亡,就能视作成功,会赏赐二两银子,其中的军官还能加一级。

    然而,这种原来让清军热血沸腾的高赏格,遇到炮火的实际打击也不够看,这三千人方队从阵地三千米外出发,最终摸进到堑壕五百米外,然后在炮火的打击下损失四成以上的士兵,之后就直接崩溃,所有人都转身往己方大本营逃跑。

    有几个吓破了胆的,不知道往两边跑,直接往列好队伍的本阵奔过去,被负责军纪的执法队拦住,有几个运气不好的还直接被咔擦了。

    说实话,这这三千人能突入到五百米左右还是王小明和马大哈有意纵容,毕竟距离越近火炮命中率越高,不然的话能不跟你突进一千米以内都难说。

    这一仗之后,牛栏岗守军这边响起一阵欢呼声,士气大振,要是六皇子的队伍只会这么几招,那么也就是多几轮炮击而已,甚至步兵都不用动用,就能把这次战斗打赢了。

    另一边,六皇子那边脸色却沉了下去。

    六皇子接触过李仙方面的火炮攻击,多少预料到第一次战斗会受到挫折,就是没想到这次挫折会这么惨重,三千人过去连敌人阵地边都摸上,就直接溃败。

    而且,要不是这三千人吓破了胆,转身逃回来,如果按照事先的方案继续推进,恐怕就要全军覆没了。

    “这对面的指挥官是谁?”六皇子向身边的人问道。

    “这牛栏岗的指挥官应该叫王小明,原先是雷州的一个猎户,后来进入李仙手下得到赏识,一直做到团长,现在是李仙手下最受信任的军官,算是左膀右臂。”立即有幕僚上前,想六皇子提供情报。

    “该死!”六皇子说道,却不清楚他说的是这李仙该死,还是王小明该死。

    六皇子从小到大都是在无数的赞誉中长大的,不管是自家的侍卫、宦官还是白发苍苍的朝廷大臣,甚至包括伟大的皇帝,都赞扬六皇子天纵奇才,为诸皇子之最。

    就算与之争夺大位的四皇子,也只敢标榜孝悌方面更胜一筹,而不敢自称自己能力更强,计谋更出色。

    然而,此时上了战场,遇到应该只有两千人驻守的阵地,六皇子居然发现自己束手无策,敌人只是推出数十门火炮而已,己方就连凑到跟前都做不到,这还怎么打。

    毫无头绪之下,六皇子只能按照兵书的教导,表面上保持平静的神色,似乎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包括现在的损失,然后就继续派人上前试探,以探清眼前阵地的深浅。

    于是,之后又有两拨士兵被派到前面进攻,每次都是三千人的规模,然后还是走到一半就溃败,比第一批的那三千人还要不堪得多。

    六皇子这边遭遇惨败,而且败得一点战果都没有,就只能祭出秘宝,就是请英国军队出手了。

    等到英国军队进行攻击,场面就大不一样了。

    英国军队毕竟是当世强军,不仅战斗力强大,在战场上也灵活得多,总是根据战场实际情况调整具体战术,绝不会像初学者认为的那样总是迈着标准的鹅步,慢条斯理地排着长长的队列行进。

    在军官们的指挥下,有二十多门炮推到阵前,然后缓缓向前推进,等进入一千二百米到一千九百米之间的距离后就停下来,与三元里联军的炮台开始对轰。

    至于步兵,则并没有排成标准的方队,而是派出很多战场,到火炮阵地前四散开来,以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跑步或匍匐前进,最大程度上减少密集火炮造成的伤亡。

    英国军队本来就有散兵编制,通常有正规兵在正面排成阵列,在军官的指挥下列队迎战,散兵则四散在阵列前方,以或躺、或坐、或站的方式,即以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方式接近和射杀敌人。

第三百三十二章 英国人的厌战() 
英军现在用炮兵在正面压制敌人火力,由散兵进行突击,也是对原来战术的一种衍化,倒不需要什么惊世骇俗的天才。

    这一下,双方火炮开始对轰,英国散兵们顶着巨大的压力前进,居然也有推进到堑壕阵两百米以内的,这成绩可比之前六皇子的队伍强多了。

    只是,三元里联军也不是吃素的,一边用火炮对射,也变也有步兵依托堑壕反击,仗着地理上的优势射杀英国人。

    英军的火炮只能在空旷的野地里摆放,而三元里联军的火炮却都存放在坚固的防御设施里,而且还不是这时代通行的没有屋顶的露天炮台,而是特别设计好加上屋顶的室内型炮台,英军发射的炮弹即使击中目标,也很难对里面的炮兵造成任何伤亡。

    就是三元里联军的普通士兵,也都躲藏在堑壕里,只露出脑袋射击或投掷手榴弹,把自己防护得很好。

    三元里联军这边表面上只有两千人,但实际兵力远不止此,只是新兵比例特别大,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战斗力。

    不过,即使这样,在这番对战中三元里联军也大占上风,英军前后损失了三十多人,但三元里联军这边的损失只有七八人,还多是不懂得防护自己的新兵,这个战损比却是高得可怕了。

    英军跟清兵打,从来是以个位数的伤亡换来清军数百上千的损失,这一仗却是反过来了。

    不过,英军这番作战也不是全无成果,英军从多个方向投入小股部队前进,吸引三元里联军一方的火力,把这边的很多火力布置都打探出来,还把堑壕阵地的形状给谈得七七八八了。

    原来,牛栏岗阵地并不是一道孤零零的横向阵地,而是让李仙用堑壕在地面上挖出纵横各三公里的封闭型阵地,如果把这些堑壕换成城墙的话,就会是一座坚固的封闭城市了,接近于中国的很多县城的规模。

    在这最外围的堑壕里面,还有多道缩入进去的形状几乎一样的堑壕阵地不说,外面还有大量小型单兵堑壕,地上还埋了好几道木签和竹签,外面进攻的部队如果过于鲁莽地推进,半道上就会被这些东西扎透脚,弄得前进后退都不得。

    如果可以,李仙是希望在阵地外布置几层铁丝网的,可惜铁丝网要用质量不错的熟铁拉出来,成本太高,就只能用土办法,用木签和竹签甚至是铁蒺藜代替,反正防护效果都差不多,都能让人无法行进。

    查探出这些情况后,不管是六皇子还是英军指挥官璞鼎查,脸色都变得很不好看起来,按照这堑壕阵地的设施,结合里面军队的防守,清军和英军联合起来也不可能短时间内攻陷这道堑壕之城的。

    也就是这个堑壕之城的守军兵力只有两千人,比较薄弱,清军和英军或许可以尝试从多个地方发动攻击,利用对方兵力不足的缺点强行突破进去,但那也不是两三天内就能成功的。

    而且,那种战术必然会导致大量战损的出现,清军倒还罢了,英军可绝不想为了清国的内战损失数千名自己国家的军人。

    李仙在牛栏岗阵地经营许久,而且手上人力和财力都不缺,建设出来的阵地足以让这时代的任何名将感到头疼。

    “这堑壕阵地果然不好打。”英军指挥官璞鼎查若有所思地说道:“对面军队的指挥官的脑袋不知是怎么长的,只是在地上挖了几条沟,就能把阵地的防守力提高好几倍,甚至比那些著名的要塞城堡都不遑多让,这真是奇迹。

    这是一种全新的战法,我们以后打仗,或许也可以尝试这种成本很低,效果很好的战法。”

    这位璞鼎查先生,本来是英国的印度总督,在远征军在广东接连受到挫折后,特别是连原先的司令官义律兵败后,被派来接替中国远征军司令官一职。

    这位璞鼎查久在亚洲待着,熟悉这里的政治和做事方式,本身的军事素质也过硬,在李仙原来的时空中不仅是英国侵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