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九重紫 >

第239章

九重紫-第239章

小说: 九重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窦明却很犹豫:“这样一来,我岂不是向他认输了?以后我在侯爷面前还有什么颜面?”

可若是不把任命书送过去,魏廷瑜犯起混来,真的不去任职,那该怎么办?

难道就让他顶着个侯爷的名头在家里玩?那和那些京都的闲帮有什么区别?这侯爷手里没有权,做得还有什么意思?她走出去又怎么见人?

窦明思来想去。等到了申初,眼看着就要到下衙的时辰了。魏廷瑜还是没有来找她,她心里不安。又有小丫鬟进来禀告,说延安侯府的汪四爷过来,侯爷准备和汪四爷去外面吃饭,窦明这才真正地慌张起来,只好去了魏廷瑜的书房,心里却明白。自己这一场算是彻底地输了,以后想找回场子,会很困难!

魏廷瑜并不像窦明以为的那样是在拿乔。而是想到既然窦明拿了这个职位要挟他,他就不想去做这个什么副指挥使,索性约了汪清海一起出去喝酒。

所以当窦明主动把任命书送来的时候,他心里还是挺高兴的。

至少窦明知道自己不对,主动给自己认错了。

汪清海见了更是大声地道着“恭喜”,并打趣道:“难怪约了我去喝酒,原来是有喜事。不过,你也太不够意思了,这个时候才告诉我。”见天色不早了,忙催着他快去五城兵马司备报,还道:“要不要我陪你一起去?我岳父刚刚任了五城兵马司都指挥使,我和东城指挥使郝大勇也有数面之缘,也算得上是熟人了。”

魏廷瑜闻言大喜,奇道:“怎么你岳父去了五城兵马司?”

他正担心自己去晚了惹得五城兵马司都指挥使不高兴。

“原来你还不知道啊?”汪清海错愕,把这几天发生的事告诉了魏廷瑜。

魏廷瑜脑海里不由闪过一个念头。

如果窦明不这么多事,自己通过汪清海说不定也能谋个东城副指挥使的差事……

他拉着汪清海就去了五城兵马司衙门,连句“多谢”都没有跟窦明说。

窦明望着魏廷瑜雀跃的背影,怅然若失。

赶到五城兵马司衙门的魏廷瑜却没有见到兼任五城兵马司都指挥使的东平伯,吏目告诉他:“伯爷去了英国公府,您有什么事,明天再来吧!”

魏廷瑜忙将自己的任命书拿了出来。

吏目一看,忙笑道:“原来是济宁侯爷,我们没有得到信,想必伯爷也不知道侯爷会来我们五城兵马司,我这就派人去给伯爷说一声,侯爷要不要在这里喝杯茶,等等伯爷?”

魏廷瑜正要应喏,汪清海却拉了拉魏廷瑜的衣襟,笑道:“那就麻烦这位大人了。不过,快到了下衙的时辰,怕是伯爷不会回衙门了,我们还是明天一早再来!还请这位大人代为我们通禀一声。”说着,塞了两个封红过去。

吏目笑呵呵地应了,亲自将魏廷瑜和汪清海送出了衙门。

第二百九十一章狗跳

站在五城兵马司衙门的台阶上,魏廷瑜担心道:“这样好吗?若是你岳父回了衙怎么办?按道理,我应该一早就到衙门来备报的……”

他更担心的是:自己去五城兵马司任职的事五城兵马司的人怎么会不知道?

但当着汪清海的面,他却不好意思说。

万一事情有变,他有什么脸面面对汪清海?

魏廷瑜心里暗暗责怪窦明办事不靠谱!

汪清海却道:“你傻啊你!你没听到那吏目说,我岳父是去了英国公府吗?英国公府出了那样的事,正是求着五城兵马司办事的时候,我岳父这个时候去英国公府,宋老大肯定会留我岳父吃饭的。你和宋老大可是连襟,正好可以去打秋风,借着宋老大的名头和我岳父搭上话——我岳父以后可是你的上峰,有他一句话,你在五城兵马司的提职擢升指日可待,这么好的门路你怎么都不知道用?”

魏廷瑜笑道:“我不是还有你吗!”

“我能和宋老大一样吗?”汪清海忍不住朝着他翻了个白眼,“我不过是延安侯府的次子,功业无成,还得靠着哥哥吃饭;宋老大却是英国公府袭了职的世子,备受皇上宠爱,在金吾卫任指挥使,正三品的武官,正一品的世子衔;我说话的分量和他说话的分量能相提并论吗?”

魏廷瑜想想也有道理,道:“那我们一起去吧?有你在,我胆子也大些。”

大约是觉得自己和宋墨太熟,宋墨不足为惧,东平伯却是五位掌印都督之一,是股肱之臣,心里有些犯悚。

汪清海想想也都不是外人,遂笑着应了。和魏廷瑜一起去了英国公府。

宋墨不在家,和东平伯去了醉仙楼。

两人又赶往醉仙楼。

东平伯正和宋墨说着话,听说女婿带了个人来见他,他心中不悦了。

也不看看这是什么时候,就算是要为谁搭桥牵线办事,也等他回家了再说,怎么能随随便便就将人带到了醉仙楼?何况还有宋墨在场。

他刚想喝斥小厮几句,只见宋墨笑道:“令婿是延安侯府的四爷大河吧?我和延安侯府的世子大海私交甚密,说起来也都不是外人,不如请令婿进来喝两盅。”邀请着汪清海。

这样的场合。女婿能进来见识一番也好。

东平伯笑着说了几句客气话,让小厮请了汪清海进来。

没想到跟着汪清海进来的还有魏廷瑜。

京都的勋贵圈子只有这么大,就算是不熟。至少也见过、听说过。

东平伯呵呵笑了起来,对宋墨道:“果然都不是外人!”又指了身边的太师椅,示意魏廷瑜坐下说话,“今天你姐夫请客,你可不要跟他节省。上好的竹叶青,我们不醉不归。”

魏廷瑜望着宋墨年轻俊雅的面庞,不由讪讪然地笑,喊了声“世子”,坐在了东平伯的身边。倒是汪清海,恭敬地给岳父和宋墨行了个礼。

小厮重新摆了碗筷。

魏廷瑜把自己到东城兵马司任职的事告诉了东平伯。

东平伯愕然。望向宋墨。

宋墨根本不知道这件事。

在魏廷瑜那样对待窦昭之后,他无意再帮魏廷瑜。

“原来济宁侯任了东城兵马司副指挥使,怎么事先一点风声也没有透露?”他寡淡地道。“早知道这样,就应该设宴给济宁侯庆祝庆祝的!如今只有等哪天济宁侯有空闲的时候再说了。”话虽说得客气,语气却很冷漠,而且把自己撇得干干净净。

东平伯暗暗惊讶。

看来他们连襟的关系并不像自己想像的那样密切啊!

想到窦氏姐妹易嫁。

窦氏姐妹的关系肯定非常的紧张,魏廷瑜又懦弱无能。和宋墨根本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人,两连襟的关系又怎么好得起来?而且从中也可以看得出大窦氏对宋墨的影响。

东伯平觉得自己想通了其中的关节。把玩着手中的酒杯,对魏廷瑜的态度渐渐收敛,没有了刚才的热情。

魏廷瑜却全然不知,他喃喃的不知道说什么好,总不能告诉大家这职位是窦明通过王家帮他谋取的吧?

汪清海却能感觉到酒席上的气氛骤然一冷。

难道魏廷瑜去东城兵马司任职的事宋墨也不知道?

这么大的事,魏廷瑜怎么也不跟宋墨知会一声?

有宋墨帮衬,以宋墨的人脉,魏廷瑜以后的路会通畅得多!

他不由瞪了魏廷瑜一声,忙帮着宋墨续了杯茶,笑道:“说起来这件事十分突然,就是佩瑾也才是今天早上才知道……”靠老婆娘家吃饭总比让宋墨和自己的岳父误会好,汪清海把窦明出面为魏廷珍奔波的事告诉了宋墨和东平伯。

宋墨很是意外。

心里第一次对王家有了不满。

要不是王家仗势欺人地这样压着,窦昭又怎么会宁愿跟着在田庄的崔姨奶奶生活也不愿意到京都来呢!

他不动声色,淡淡地笑道:“没想到王家为了这个外孙女,竟然出了这么大的力,济宁侯爷真是好运气,切莫辜负了美人恩才是!”

魏廷瑜窘得满脸通红。

大窦氏和小窦氏可不是一个母亲,自然也就不是一个外家了。

东平伯粉饰太平地哈哈大笑。

汪清海这下子也听出了宋墨言语间的冷漠疏离。

他不禁在心里喊了声“糟糕”。

他们肯定弄巧成拙了!

不仅没能借宋墨之势为魏廷瑜铺路,反而暴露了宋墨对魏廷瑜的不满,以他对自己岳父的了解,就算东平伯以后不给魏廷瑜使绊子,也不会提擢魏廷瑜的……他顿时头痛欲裂,朝着魏廷瑜使了个“不要说话的”眼色,接下来的时间再也不敢插嘴,默默地给宋墨和东平伯端茶倒酒。

东平伯和宋墨谈话的内容就渐渐转移到了英国公府走水的事上。

“……皇上向来对英国公府恩宠有加。这次竟然把顺天府尹和五城兵马司的都指挥使都换了,京都的百姓茶余饭后说起,谁不对英国公府翘起大拇指说一声‘威武’!这可真是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依!那些盗贼到英国公府来行窃,却没想到竟然成全了英国公府的名声,这恐怕是谁也始料不及的。”他笑道,“我和黄大人碰了个头,黄大人也把这件说给我听,我们还在一起笑了一场。”

自己若是不拿出几分手段来,这些人恐怕就准备拿几个不相干的人来糊弄自己了。

宋墨微微地笑。道:“两位大人倒和我想到一块去了。只是我听说那些盗贼很狡猾,早已逃得不知踪影,想必顺天府和五城兵马司想在皇上说的限期内缉拿到那些盗贼。恐怕都很困难。我想了想,也不让你们为难,由我们英国公府出重金悬赏,谁要是能查到其中一个盗贼的去处,赏银一千两;两个。赏银两千两,依次类推,上不封顶;谁若是能缉拿其中一个盗贼,生死不论,尸体赏银三千两,活捉赏银五千两;如果能缉拿三人以上。由英国公府做保,推荐到卫所任职。不知您意下如何?”

这岂不是要天下大乱了?

不要说官府的人了,就是那些绿林之士。为了银子,为了正经的出身,恐怕都会主动围剿那些闯入英国公府的盗贼,甚至那些盗贼为了悬赏都可能会自相残杀……

东平伯倒吸了口冷气。

这到底是宋墨的主意?还是宋宜春的主意?

他不由仔细地打量宋墨。

月光般清冷皎洁的少年,嘴角微翘。淡漠中透着几分倨傲,若说他和那些出身显赫、备受长辈宠爱、一路顺风顺水长大的世家子弟有什么区别。那就是他的相貌十分俊美,非一般人可比,但他做出来的事却和那些不谙世事的世家子弟没有什么两样,愤懑之下只知道拿金钱权势砸人!

这好像和他听到的有关英国公世子的传闻严重的不符。

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宋墨呢?

他有点后悔自己来之前没有让人好好查查宋墨。

东平伯不由抚额,道:“令尊可知道悬赏的事?这可得不少银子,还要向皇上讨恩赏……”

宋墨笑道:“父亲不在家,英国公府交给了我,这点小事,还是不用惊动父亲了——这笔银子由我出;讨恩赏的事,也由我出面。只求父亲回到家里,看在新修的马棚和群房的份儿上不要生气就好!”他的语气有些唏嘘,一副如同做错了事,只想极力补救,求长辈不要追究的模样。

一旁的魏廷瑜却越听越觉得宋墨小题大做了。见东平伯颇有些无可奈何的样子,他忍不住道:“世子,我看这样事你就别插手了!有东平伯,有黄大人,相信那些盗贼很快就会被缉拿归案了。你也别这样折腾了,太划不来了……”

宋墨根本就不想理他,径自对东平伯道:“中午黄大人和顺天府的同知、捕快过来的时候,我也是这么说的。黄大人当时听了也有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