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明末资本家 >

第124章

明末资本家-第124章

小说: 明末资本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留下了条生路,至于

家中的美女,唐同则毫不客气的把她们分给了手下。

家的那几个老人看到科尔沁王爷把他们家族中的弟子押送了过来,个个顿时面如死灰,唐同也没有为难他们,只是把家的人分成几处,但唐同对于汉奸也不会轻松放过了,处送去了非洲,处则送去了倭国,两个分别送到了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地盘上,任他们自生自灭,有本事就活下去,没本事饿死了也不能怪他唐同,家的女人中,在历史上有个是顺治的皇后佳氏,此时还是个不到岁的可爱的小娃娃。

家中漂亮的女人都被唐同分了,太小的女孩子却没人要,因为这个时代可没几个人会搞养成计划,唐同心中明白,这些世家大族出生的女孩子以后大多数可都是美女,便让跟随着唐同身边没事的碧莲开了幼儿园,把这些太小的女孩子收留起来,免得这些女孩子跟着她们父母长大后,成为她们家族翻身的本钱。

对大明境内的世家大族,唐同是不会采取这种政策的,但对于建奴这里的,唐同却必须把这些人势力给打击掉,至于唐同之所以不斩草除根,是因为唐同需要尽快把这个地方安定下来,留下这些人,旦以后他们作乱的话,正好给唐同留下清洗番的借口,再说这些人被这样弄,也翻不出什么浪来了。

唐同覆灭了豪格的势力后,并没有立即攻打多尔滚的地盘,而是在把皇太极留下的这个皇宫稍微修补了下,当做自己的王宫,选了个好日子,唐同自封自己为唐王,本来,按照那些读书人的说法,唐同是不应该称唐王的,只是唐同认为历史上的唐朝是汉人最强盛时期,直到后世人们还有夷人称汉人为唐人,唐同觉得自己不应该让这个名号埋没了。

到了这个时候,同手下的势力已经澎胀的很大了,有许多的事情到了不称王也不行了的地步,比如那些来投的蒙古人,唐同自己没有个名号,人家来投也有些名不正言不顺的,而且唐同的手下也热切的希望唐同能有个名号,大家在战场上杀来杀去,还不就是为了份荣华富贵,唐同给众人的富贵是有了,可是荣华这种面子上的东西却没有给。

现在唐同称王后,唐同的上也就可以得到定分封名号,唐同给手下分封的官职也就有了那种名正言顺的味道,而那些来投的蒙古人,也可以对世人他们投的是某位大王,而不是某个富家翁,再也钱的富家翁,也不如个没有钱的王爷来的风光。

唐同在称王后,把陈玉娴立为王后,红娘子为次王后,柳如是,大玉儿,海兰珠为王妃,随后唐同在盛京城中开了个大型的会议,确立以后的行动路线,在会议上,唐同先是把重要的手下分封了遍,确定各级官职的品级以及职责,又把占领区进行了番划分。

南洋被定为南明行省,属四个省,澳大利亚定为大唐行省,下面六个省,东南亚所占区为东汉行省,下属五个省,台湾为省,还有盛京所在的东北行省,下属三个省,不过唐同的目标还有个,那就是倭国与朝鲜将来也为个行省,目前却还不是覆灭他们的时候,蒙古虽然唐同还没占领,唐同也把他划为个行省,下属二十个省,那些个省长自然是那些投靠了唐同的蒙古人担任,唐同人为的把蒙古划为二十个势力,就是为了不让家独大。

利亚地区也被唐同划为个行省,这个行省的总巡府是吴襄,这是答应给祖大寿的条件,反正在百之内,那个地方是没办法开,到那种人迹罕见的地方当官,与建奴配到那个什么猛古尔台之类的地方没什么区别。

北行省的名份定下来之后,这总巡府的位置唐同就交给了祖大寿,而盛京所在的地方被定名为辽省,另外两个则为吉省和黑龙省,唐同并把这三个省的人员任命了下去,最后,唐同又对那些来投靠的蒙古部落领们进行了番分封,拿着份地图,把蒙古草原在他们面前分为二十块地方,然后给这些人个个划分他们所管辖的地方,并且答应为他们这些蒙古们省区长们建设二十座省城市和百座小城市。

唐应为他们建设城市,也是为了以后汉人能够生活到那些地方去,与当地人最终融合到起,而给科尔沁族的人划了两个省区的份,算是给他们第个投靠自己的额外奖励,也是给大玉儿和海兰珠帮助自己的报答。

在东北三省的各级官员定下来后,祖大寿他们便投入到了管理与建设当中,祖大寿手下的兵马则由祖大寿手下的将领代领,与唐同起继续征伐多尔滚他们,此时各个蒙古部落得到唐同许下的地盘后,便留下了部分人马成为唐同手下的雇佣军,然后各自回了自己的地盘,唐同也不放心他们这些蒙古人聚在起,所以才在抽调了部分蒙古骑兵后,把这些人先打回了他们自己的地盘,以免多出什么事端来。

多尔滚直注意着唐同他们的行动,细数自己还能有多少有日子,同时多尔滚也为自己准备了条退路,投靠唐同他不会的,宁为鸡,不做牛后,这是多尔滚的心思,不管怎么样,多尔滚做了这么几年的老大,再去做人家的小弟,多尔滚是生死不愿意的。

唐同指挥手下十来万的人马,主力以稳打稳扎的方式向前推进,另方面派出骑兵向多尔滚的后面包抄过去,以断多尔滚的退路,现在在骑兵的人数上来上比多尔滚多了倍,有着足够的兵力截断多尔滚的去路。(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6**net,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百四四章流寇多尔滚(上)

更新时间:2011…8…238:13:34本章字数:8428

唐同从来就没想过要招降多尔滚,如果说这个世上是唐同非杀不可的人,个是大汉奸吴三桂,另个就是多尔滚,这两个人在历史上造下的孽实在是太大了,吴三桂已经被唐同杀死了很多年,现在也临到多尔滚的末日到了。

双方小规模的生了几次战斗,都以建奴人的全军覆没收场,这让多尔滚越意识到自己不是唐同的对手,建奴铁骑横行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但多尔滚也是个心志坚韧之辈,纵是身到绝境,也是要垂死挣扎番的人,莫说现在手中还有三万建奴铁骑在手,便是孤身人了,多尔滚也不是那种愿意做人下之人的人。

马蹄的声音在大街上响着,多尔滚骑在匹高大的马身上,若有所思的望着自己的部众,眼前建奴的精锐铁骑,还不知道能有多少人能在以后的日子中活下来,但多尔滚却不得不战,多尔滚叹息了声,他不是那种把人命当回事的人,在他的眼中,世上只有他的命才是命,其他人的,只不过是他手中的棋子而已。

但多尔滚却不能不为手下这些人的命运叹息,因为没有了这些人,他多尔滚的命也就要操在别人的手中了,旁人自然不知道多尔滚心中在想什么,就算是知道,这个时候也不敢说什么,多尔滚对于手下是很严苛的,当然,多尔滚在奖励手下时也是很大方的。

这个大方,是建在别人的痛苦上的,他多尔滚哪来的那么多东西奖励手下,所有的东西都是抢来的,不过现在却是越来越难抢到东西因为建奴人的地盘越来越小了,因为那些汉人能逃的都逃走了,也因为象朝鲜那样的地方被别人控制在了手中不到他多尔滚。

行人来到了城头,这些天战屡败的消息让多尔滚的手下士气低迷在建奴人中是很少有的,很多的建奴老兵站在城头上时,忍不住会回想起当处建奴风光的日子,那时的建奴有名话,叫做“女真不满万万不可敌”,当年的建奴人就算只有十几个人,也敢向着敌人冲过去,但现在,没有人敢这么做了。

在那火面前,别说十几个人是成千上万,也是有去无回,多少勇冠三军的猛士,可以在数万大明的军队中杀他个七进七出,但在那唐家军的面前没有任何的抵抗力量,与其他的普通人样,当排排的枪声响起时厉害的勇士也得倒下。

众建奴守城的士兵看到位多尔来巡城了,多少打起了些精神虽然他们心中已经对于胜利没有了希望,但他们的心中还是很惧怕多尔滚所以在多尔滚面前不敢有半点马虎,多尔滚扫了眼城头上的士兵,心中微微有些满意,不管怎么说,在这个时候,这些士兵还能把身板挺直了,也不枉了自己平日里严格的训练。

名士兵从远处打马奔而来,多尔滚抬头看,那是自己手下的游骑兵,是自己派出去打探消息的,只见那人飞快的打马穿过城门,进了城后向着多尔滚跑来。

“报,大汗,这是科尔沁族人送给大汗信件。”那个将封信交到了多尔滚的面前,自从皇太极死后,多尔滚便也自称大汗,在多尔滚的心中那个豪格志大才疏,根本就不是当建奴人的领的料,所以多尔滚觉得建奴人的未来只有自己才能领导他们,只有他多尔滚才能带着建奴走向强盛,带着建奴人实现父王努尔哈赤没有实现的理想。

多尔滚接过那封信看。上面地字有种很熟悉地感觉。这让多尔滚心神阵恍惚。似乎某个自己已经遗忘了很久地东西跳上了心头。多尔滚将信拆开。看到了那个落款地名字。那个名字。多尔滚很熟悉。或者说。十年前地多尔滚很熟悉。

“是你。大玉儿!”多尔滚喃喃地道。眼中浮过丝少年人才有热切。十年前地那个身影象洪水般冲开了多尔滚地记忆。那个身影。是在这个世上唯落在自己心中地身影呵。

多尔滚没有去看信。眼中地热切在消逝之后。涌起地是阵阵难言地痛苦。这种痛苦很难说是什么滋味。有些酸。有些热。有些黯然**。想要忘记未能忘记。想要记起却又有些模糊。总象隔着层纱。总象站在雾地另头。

大玉儿。这个女人。如果说这个世上有谁对她有着丝想念地话。那个人无就是多尔滚。自己第次见到大玉儿时。多尔滚心中便不能忘记这个女人。多尔滚见过地女人中。不是没有比大玉儿更漂亮地。至少那个海兰珠便比大玉儿要漂亮点儿。但大太儿与多尔滚在很小地时候便认识了。虽然不能说是青梅竹马。但当皇太极纳了大玉儿为妃之后。多尔滚才现。自己心爱地东西让那个可恨胖男人给夺走了。

在别人眼里。皇太极是个长地雄壮地人。但在多尔滚地眼中。皇太极是个其胖如猪地人。大玉儿与他在起。就象汉人说地那样。朵鲜花插在了牛屎上。其后。多尔滚对于皇太极地怨恨更强了。总想着有天重新把大玉儿夺回来。这个念头随着岁月地流失而越地强了。但多尔滚那时做梦也没有想到。有天。个大明地总兵敢跑到建奴地京城来。

那个大明总兵不但把盛京搅地天翻地覆。还把大玉儿等些皇太极身边地美女给抢走了。历来总是他们建奴人抢大明地美女。谁也没有想到。大明地人也会跑到建奴地地盘上抢他们建奴地女人。从那以后。切都变了。建奴开始天不如天。而多尔滚对于大玉儿地念想也天天地由希望变成了绝望。直到。他多尔滚渐渐淡忘了那个身影。

多尔滚长长的吐了口气,把信拿起来看信中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劝说多尔滚不要再抵抗下去,投降是唯的出路在故人的份上,大玉儿愿意在那位新晋的唐王面前保荐他多尔滚成为那唐王座下的大将建立不世的功

这封信其实只是大玉儿私下里的想法,她想帮助唐同把多尔滚招降,来在唐同面前立下功劳,二来,在自己以后有个外援玉儿并不知道唐同没有想要多尔滚投降的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