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回到古代做皇帝 >

第216章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216章

小说: 回到古代做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了提防?

不过现在后悔也没用了,事情已经做了出来,唯有继续表现得毫无城府,才能让耶律洪基放下对他的防范之心,他才有机会取而代之。

心事重重地回到了自己在临潢府的府邸,刚进府门,还未到厅堂,他的儿子耶律涅鲁古便被他召来,相商密事。两人步入书房之后,让中帐亲兵围住周遭,才敢开始谈话。

耶律重元把今日在开皇殿的遭遇一说,耶律涅鲁古便怒道:“这奸贼欺人太甚!父帅,不如反了吧?”

耶律重元恨铁不成钢地说道:“糊涂!我部族儿郎才刚刚大败亏输,元气未复,拿什么反?就凭我们那点兵力,打得过那耶律洪基的御帐亲骑、侍卫亲军、宫帐军?那御帐亲骑,便是只有万人,也足以把我部族几万儿郎杀得人仰马翻!更别说,这御帐亲骑有两三万!”

耶律涅鲁古也是知道御帐亲骑的威力的,而那萧峰也是御帐亲骑的一员。虽然御帐亲骑不是人人都像萧峰那般勇猛,可也差不到哪里去。御帐亲骑就是指卫戍契丹皇帝或掌朝太后御用宫帐的贴身近卫御林亲军,这支军队成员全是契丹人,由千里挑一的,直属皇帝的部族壮丁组成。军官完全由皇帝或太后亲自任命,完全出自皇族耶律氏和后族萧氏。高级军官则完全出自耶律氏,目的就是为确保对皇帝的绝对忠诚。开国初期契丹族人口少,加之兵员选拔极为严格,因此御帐亲骑总兵力始终徘徊在两万人左右,但都是精兵中的精兵。随着人口渐增,御帐亲骑也开始突破三万人,战斗力虽然略微有些下降,却也不是其他部族的勇士临时组成的军队能抗衡的。而耶律重元的部族,历来以不擅战阵闻名,更是不敢以卵击石。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四章:御帐亲骑

PS。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御帐亲骑到底有多强?辽国的冶铁、打制兵器的技艺不是很高明,起码相比大顺来说,起码落后了几百年之多,甚至连汉代的冶铁技术也有所不如。但作为皇帝的贴身直属亲军得到不惜血本的全力武装,因此御帐亲骑的武器装备和待遇是最强的。

并不是说辽国的兵器质量比大顺的差到哪里去了,而相反,辽国的兵器一般都比大顺的好。但质量好,并不代表制造技艺就上去了。因为辽国在打造一样兵器,所用的时间,是大顺打造同一样兵器所用的时间两三倍,甚至四五倍之多!用时间换取来的质量,能不好吗!

精铁武器甲胄在契丹军队中绝对是奢侈品,通常只有军官有资格使用。但御帐亲骑居然普及了由被俘的中原工匠制造的精铁武器甲胄,甚至连马匹上都披着甲!与宫帐军装备的铁制甲胄不同,御帐亲骑清一色全是重装钢甲骑兵!士兵有一顶钢制头盔。披挂的则是层叠的鱼鳞钢甲!在前、后胸则有两块厚达两毫米的、足有餐盘大的掩心镜。战马也披挂着马甲,马甲里面是皮革,外面是一层铁制鱼鳞甲,马头上还戴着铁制护面。

在武器上,御帐亲骑装备有先进的钢制刀矛和强大的马弓,人人都能开两石弓,在射程和砍劈力上远远超过其他军队的普通铁制武器。最重要的是,御帐亲骑战马极为特殊。不是辽军普遍使用的矮小的蒙古马。而是清一色武装了来自西域,著名的伊犁哈萨克纯血马,被当地人称为天马的存在。与矮小的蒙古马相比,伊犁哈萨克纯血马外观高大俊美体质强健,拥有极强的爆发力、耐力和负重力而且生性机警。

御帐亲骑极其重视平时的训练,其训练甚至可以用残酷来形容。包括弓弩射击、近身刀矛搏杀技巧和骑术训练以及长途行军等。作为皇帝的亲军,精良的装备加上优秀的士兵,御帐亲骑的战斗力可想而之!向以凶悍暴虐、勇猛善战著称于世。无论面对怎样强敌,哪怕明知必死无疑,人和战马都异常生猛从不退缩,极强的战斗欲!平时,御帐亲骑专门拱卫皇室宫帐很少参战。可一旦面临危局,往往作为杀手锏来力挽狂澜。

正是因为这样,耶律重元才如此忌惮御帐亲骑。想想那萧峰,不过是御帐亲骑的一个队长,甚至不是御帐亲骑的领军之人,就如此厉害了。要是有两万多个类似萧峰的御帐亲骑,耶律重元想要造反,谈何容易?

说到御帐亲骑,耶律涅鲁古就偃旗息鼓了。萧峰的神勇,耶律涅鲁古是万万比不上的,不管是在弓马上,还是在武艺上。萧峰即便不是御帐亲骑的领军,也是碍于他的资历,现年不过三十三岁的萧峰,虽在御帐亲骑中享有勇武之名,可威望还是略显不足。耶律洪基也是很看重他的,对于这个武艺高强的队长,有股莫名的偏爱。不然的话,也不会在耶律重元执意要南下之时,派出萧峰监视耶律重元了。

耶律涅鲁古愤愤地说道:“先帝曾说要把皇位传给父帅,难道也是做不得准的吗?”

耶律重元也知道自己这个儿子,野心很大,但是有勇无谋。被封为吴王、楚国王,武定军节度使三个荣耀官职一身的耶律涅鲁古,空有权力欲望,却不知权力斗争的基本方法。即便是有辽兴宗的传位圣旨又如何,掌握了御帐亲骑、侍卫亲军、宫帐军的耶律洪基,又岂是耶律重元能撼动分毫的?

都说天家无亲情,作为皇帝,总是为自己的子翤铺路的。至于同胞兄弟又如何,不过是酒醉后的胡言乱语罢了。耶律重元语重心长地对耶律涅鲁古说出了这个道理,耶律涅鲁古没话说了。良久才说道:“父帅,难道我们真的没机会了吗?”

姜到底还是老的辣,狐狸还是老的狡猾,耶律重元冷笑一声,说道:“那也未必,萧虚烈那个老不死的,即将被调去东北。我即便舍了东边那边的基业,也要让这老不死的把宫帐军、御帐亲骑全都带去平定生女真!”

耶律涅鲁古听了这话,大喜过望,这么浅显的结局,他也看得出来:“到了那时,没有宫帐军,没有御帐亲骑,只有侍卫亲军,我们便干掉耶律洪基,便可以登上皇位了!”

这时,耶律重元又泼冷水了:“你真道那耶律洪基是傻子不成?即便他看不出,耶律乙辛、萧虚烈会看不出来?你这笨蛋,想得也太简单了!”

耶律涅鲁古被训斥一番,不出声了。耶律重元又继续说道:“即便是那小子的皇后萧观音,也是看得一清二楚的。现在我们要做的,便是尽人事,听天命了。要是耶律洪基真的上当,甚至御驾亲征的话,那咱们的机会才是真正的到了!不过,宫里的那个萧观音,手里也握着御帐亲骑的兵权的。要是耶律洪基留了一手,把御帐亲骑留在上京,那咱们根本没有任何机会。”

耶律涅鲁古很是不解,问道:“父帅,这御帐亲骑不是皇上的亲骑吗,要是耶律洪基他御驾亲征,御帐亲骑又有什么理由不全部随驾出征呢?”

耶律重元叹道:“亏得我一生英明,怎么生了你这个笨儿子!”

耶律涅鲁古不服气,说道:“父帅,我这么聪明,又怎么会笨!”

“哼,小聪明是有一些,但上不了台面。我说你笨,是因为你看不清形势!只要我们父子俩还在上京,御帐亲骑就不会全部随驾出征。哪怕是我们父子俩还在辽国,御帐亲骑也还是会有半数留在上京的!”耶律重元一言道破事实,耶律涅鲁古这才回味过来。

“可是如果耶律洪基真的御驾亲征的话,这么好的机会,岂不是白白浪费了?”耶律涅鲁古不想放弃,在皇位的诱惑面前,他把造反不成的后果都忽略了。就像每一个造反者一样,他都坚信自己会笑到最后。可他完全忽略了,以他的草包脑袋,和他的草包父亲,要是能战胜满朝文武,那才有怪了。

更别说他们父子因为太过跋扈,在朝中得罪的人太多了。即便有人支持他们,也不过是失了势的贵族,想要搏一搏翻身的那种。要是以天时、地利、人和来看,他们那一样都不占优势。除非耶律洪基真的御驾亲征,他们才有一丝看似很有成功把握的机会。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五章:辽国党争

PS。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此事须得好好谋划,不然以耶律洪基多疑的性子,哪里肯如此犯险?”耶律重元重重叹息了一声,他已经感受到了往日与满朝文武交恶的痛楚了。

耶律涅鲁古自持武勇,说道:“那有何难,耶律洪基平日里最喜狩猎,要是我们预先在狩猎场埋下伏兵,挟天子逼他下传位诏书,皇位不就到手了吗?”

耶律重元没想到这个草包儿子,居然也会懂得开始谋划大事了。这就是所谓的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吧。只是耶律重元狩猎之时,每每都要带上御帐亲骑,虽然只有寥寥千余人。可这等战力,用耶律重元几万部族勇士来填,也未必能伤到耶律洪基一根汗毛。再加上耶律洪基每回的狩猎地方都不一样,几乎要驰骋过临潢府方圆百里的草原,想要预先伏击,谈何容易!

更让耶律重元忌惮不已的是,在全身甲胄的御帐亲骑面前,他部族的勇士,就像一群乞丐拿着木杆菜刀,跟一个武装到了牙齿的敌人打仗一样。即便人数众多,也不一定能占到上风。更何况御帐亲骑战力彪悍,经常训练,又岂是他们这群乌合之众能匹敌的?

耶律重元苦笑地摇了摇头,把这个提议抛诸脑后。要是这样都能成事,就真的有鬼了。指望这个,还不如来讨论一下耶律洪基把皇位让出来呢。

听到耶律重元又否定了这个提议,耶律涅鲁古的脸色很不好看,他自忖聪明,却在耶律重元面前屡屡被否认。这怎能让他受得了!自尊心作祟,耶律涅鲁古憋着一股劲,定要成功给耶律重元看。当然是他自己的谋划,却半点没有跟耶律重元透露。

而此刻,开皇殿之中,耶律洪基被进来发生的诸事弄得心烦气躁,连早朝都上得不安稳,在耶律重元挥袖而去后便散了早朝,把耶律乙辛宣入了明王楼中。

耶律乙辛进入明王楼后,耶律洪基却只是唉声叹气。耶律乙辛在一旁候着,不敢出声询问。

耶律洪基烦的是,眼瞅着就要到深秋了。深秋一到,草原上就该飘起第一场雪。今年碍于与大顺的协约,没有去打草谷。可能也是被大顺飚升的战力吓到了,耶律洪基兴不起一丝侵犯大顺的心思。好在开通了互市的榷场,才不至于今年冬天整个大辽都陷入困顿之中。而随着契丹人渐渐从完全的游牧民族转为半农耕半游牧的国家,自给自足的能力有所增强,这日子倒也过得去。

而想要南下打草谷,也变得越来越无力。先前掠取的物资倒是挺多,可如今边境农户们都知道了契丹人的尿性,还没到秋天,就匆匆把地里还未熟透的麦子收割了,然后举家入城池避难。只留下一处空宅,劫掠都困难重重。要想有大收获,必定要攻城。可契丹人都是骑兵,汉人军队又怕死得紧,面对又高又深的城池,契丹人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