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唐城管大队 >

第275章

大唐城管大队-第275章

小说: 大唐城管大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禄东赞说过,唐人似乎开始对吐蕃充满敌意,让自己小心一些,松赞干布自己也敏锐的察觉到了大唐和吐蕃的外交关系开始渐渐的进入了冰河期。

这些不正常的表现,让松赞干布很是恐惧,他将数个吐蕃军团调往吐蕃与大唐的边界,又开始秘密的派遣探子前往大唐边境,仔细的盯着唐人边境的动向,一旦唐人有出兵的迹象,自己则会命大军前去拦截。

可是盯梢了两个多月,唐人边境一片繁荣,没有丝毫出兵的动向。这让松赞干布百思不得其解。禄东赞等人也不知道大唐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

可就在他们惶惶不知所措之时。一个很不起眼的宗教悄然在吐蕃的数个部族中出现,这个宗教名字叫”**佛教”,**佛教教派信仰的是东天佛祖,和天主的是迦摩尼小乘佛法,天地佛祖的大乘佛法不同的是,东天佛祖所信奉的是来自东方的佛祖,号称玉帝佛。

根据《**佛法》中的记载,玉帝佛曾于天地佛祖于宇宙开天辟地之初。讨论了大乘佛法和东天佛法,论道长达九九八十一个甲子,最终由鸿钧裁定判决,还是东天佛法更胜一筹。

**佛法的教义中明确表示:信**东天佛法的教徒,可以免受疾病之苦,信仰的越强,所得到的疾病就越少,同时,东天佛法还会给教徒下辈子带来转世运气,上辈子对教法做出的贡献越多。下辈子就能过上更好的日子。

一开始,在吐蕃之地只有很少的人相信这个教派。可是当有三个**教徒由于祈祷玉帝佛然后做生意赚了一大笔钱之后,**佛教就在整个吐蕃的冬面开始蔓延,当有几名患有疾病的吐蕃人到了**东天佛堂祈祷之后,身上多年的顽疾在沐浴之后,奇迹般的好了,此时的东天佛教才开始达到顶峰,无数的人想要加入其中寻求玉帝佛的庇佑

“大相,本王听说东面最近有一个叫做**佛教的教派十分兴盛,你可有所耳闻?”一栋小型的石质宫殿中,松赞干布坐在皇位上对下面的禄东赞慵懒的问道。

“大王,这种小教毋须陛下担心,都是些无知的百姓自发组织的,都是些祈求无病无灾而已。”禄东赞语气一转,”大王现在需要考虑的,就是这布达拉宫过的建造,现在国库空虚,布达拉宫的建造有许多地方都不能按照原来的计划再进行了,想必木料和石材都需要节省使用,而且建造高度也不能和预期一般了。”

听到这,松赞干布眉头一皱,可以说布达拉宫现在是他唯一期待的东西,如果说要把它随随便便的糊弄过去,这对于见识过大唐精致体育场的松赞干布来说,简直比割肉还难受。

“本王明明记得国库中储藏的财物足够预期,大相为何现在还说什么国库空虚?”松赞干布不满的问道:”难道是有人中饱私囊?”

禄东赞听了,急忙抱拳道:”大王有所不知,您说过要大批招收青壮年加入我吐蕃军队,现在这批新招的军人,不再从事农业和畜牧生产,税收就减少了,而且他们既然成了军人,我们就要花钱养他们,一来二去,国库的财政就有些拙计见肘了。”

“什么?”松赞干布没想到,国库空虚的罪魁祸首最后居然是因为自己加大军队建设,导致兵不为农,税收减少,不禁额头渗出冷汗,一个政权没有钱,可是说是到了十分危险的地步。

“宣本王的旨意,那些新招收的军士全都遣散回家继续务农畜牧,做好本职,贡献税收,等过两年国库充足,再招收他们回来。”

没想到松赞干布宁愿遣散士兵,都不愿意停下布达拉宫的建造,禄东赞轻轻叹了一口气,他虽然贵为大相,可是依旧不能改变帝王的决定,眼下吐蕃与大唐关系交恶,正是急需兵力的时期,可是见识过大唐宏伟建筑的松赞干布,却把建设一座更加美轮美奂的建筑作为主要任务,还是太过少年心性,不过,自己又能说什么呢?当初在他要提出建造布达拉宫之时,自己就已经尽全力的劝谏了,可是帝王不听从,为人臣子的也没有什么办法

吐蕃东面的一座高山之上,修建了一座气势恢宏的寺庙,亭台庙院,青烟缭绕,不时有古钟敲击之声。据吐蕃本地人宣称,这座山头前一天还是一座普普通通的高山,可是似乎是一夜之间,山头上就出现了一座寺庙,有好奇的牧民进到其中观察,发现里面居然有人,都是些老和尚,那些老和尚都宣称自己还是少年人,仅仅是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两百岁的老人,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拜入了**佛教。

自此,**佛教开始在牧民中广为流传,一开始来参拜看热闹的只有区区数人,可是来看的人越来越多,山上突然出现寺庙的奇事也传播的越来越广泛,整个东吐蕃的百姓都跑来这寺庙看热闹,看着看着,就被寺庙中那些老和尚宣扬的神奇理论所震惊。

更神奇的事情,在**佛堂上,有许许多多的奇妙事情,只要心里信服,普通的一张黄纸可以被佛祖用信念点燃,只要心里信服,石头能在水中消失,总之,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神奇。

最主要的是,那些信仰佛祖的,回到家里,很快就会发财,要么就是在家中的地窖中捡到金子,要么就是经商异常顺利,赚了一大笔钱,神迹还不仅如此,在**佛堂,还有白发飘飘的老和尚给一些同样年纪大的人进行摸骨,并且赐予他们佛祖的药材,他们身上一些多年的顽疾,很快就会被治好,这也让那些病痛被治好的人死心塌地的追随**佛教。

宗教的信仰之力在此刻体现的淋漓尽致,朝拜人数越来越多,仅仅两个月,信徒就发展到了四万之多,而且每日还在不断的滚雪球,现在几乎整个东吐蕃人人都信仰着这个一夜之间冒出来的教派,而吐蕃的高层,对此却不管不问,任其自生自灭

“公子,明日就是您第一次转世灵童的路面了,该准备的都已经准备好了,这一次要把公子您彻底的推到台面上,成为那些吐蕃人的信仰,南山鬼谷子也发来书信说,公子远在吐蕃,保住性命最为重要,其他一切见机行事。”

“嗯。”一名青年点了点头,仔细望去,发现这个人居然和李二长的有几分相似,竟是杨妃之子,李恪,”本王这一次来,就是要让这些吐蕃人,全部投入我大唐的怀抱!”。

第二十八章尼玛穷达的信仰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大唐城管大队》更多支持!

沿着日新月异的中原一路向西,平原渐渐消失,山峦越发密布,随着海拔的升高,高山越来越多,在雪山密布的一处山中平原,那里坐落着西藏高原上最大的一座城邦:拉萨城。

尼玛穷达就是拉萨城的一名年轻的吐蕃百姓,在吐蕃语中,”尼玛”代表着”太阳。””穷达”则是代表着”最小”的意思,一般在吐蕃的普通人家,如果给孩子起名叫穷达的话,就是说明,这个家庭的孩子已经够多了,这个最小的孩子出生之后,就不在生孩子了。

尼玛穷达的家中的孩子确实很多,他的家里一共有七口人,一般来说在吐蕃普通人家里,如果家里有五口人就算比较多了,可是尼玛家里一共有七口人,家里除了父母,还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众多的孩子让尼玛的家庭负担更重,所以和一些住的较近的邻居相比。尼玛家过的更为拮据和辛苦。

可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原本过的就清贫的尼玛家又迎来了一场灾祸。

在一个风雪夜里,尼玛穷达的父亲出去放牧,可是一夜都未回来,第二天,众人找到被卡在石头缝隙中的尼玛父亲,他已经奄奄一息了,还好众人发现的及时,要不然尼玛的父亲很有可能个就死在了那里。

本以为父亲修养一段时间便可以恢复,可是父亲却一病不起。整日咳嗽。捂着胸口露出痛苦的表情。一开始一家人还不在意,可是很快,原本还能下地的父亲就久卧病床,不再能爬起来了。

这让尼玛的家人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好不容易从拉萨城中请来了拉萨的老医师,不过当老医师看过尼玛父亲的病之后,连连摇头,离开的时候只说了一句。”这病治不好,准备准备,让他去长生天吧。”

从那个时候,尼玛穷达才知道,父亲患上的是中原人称作”肺痨”的疾病,这种病没有办法治疗,只能凭借身体去战胜疾病,但最后能活下来的人十不存一。

老医师离开后,一家人都面若死灰,尼玛的母亲更是哭的昏天黑地。大家看着病床上痛苦的父亲,都感觉到巨大的悲痛。

尼玛穷达向长生天祈祷。希望上天能够保佑父亲能够战胜病魔,可是长生天似乎没有听到她的祈祷,父亲的病一天比一天重,一开始还仅仅是不能下地,到后来,卧在病床上一直咳嗽,咳出来的痰中还带有血丝,不时的还浑身上下忽冷忽热,家中丧失了唯一的一个劳力,尼玛母亲只能出去放牧,赚取一点微薄的钱财补贴家用。

这一切都好像是上天给尼玛一家人开的一个玩笑,有一次夜里,尼玛穷达悄悄的跑出牛毛毡帐,跪在晴朗的星空下,向长生天,向诸天的神灵祈祷,希望他们能够救一救自己的父亲,他许下誓言,只要哪一位天神可以救救他的父亲,他愿意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他,包括自己的生命。

可是这一切都没有用,上苍似乎是嫌弃尼玛穷达卑微的身份,或许是根本就听不到尼玛穷达的祈祷,父亲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现在躺在床上很多时候都会陷入昏迷,每一次父亲昏迷的时候,尼玛穷达就会陷入巨大的惊慌之中,他很惧怕,父亲在某一次昏迷之后就永远的离开自己。

时间就这么一点一点的熬下去,尼玛穷达感觉整个天都像是塌了一样,前途一片黑暗,看不到丝毫的光明。

直到尼玛穷达偶然间听到邻居谈起,最近有一个号称**佛教的教会,开始大肆招人,听说一旦入教的人,就可以福运在身,可以驱逐疾病、保佑家人平安,同时信教这下辈子一定能过上更加享福的日子。当听到可以保佑家人平安的时候,尼玛穷达就已经兴奋的不能自已,连话都没怎么说,几乎就是一路跑着到了离家三十余里的**佛寺。

这个佛寺似乎是新建起来的,从外面看,和吐蕃本土的佛教寺庙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更为大气,尼玛穷达没有时间管这么多,冲进了寺庙,他就看到了许多年迈的老和尚,非常虔诚的跪拜,尼玛穷达泪声聚下的向那些老和尚诉说着自己的悲惨遭遇,听说**佛教的佛可以帮助驱逐病魔,这才翻山越岭的赶来,希望寺庙中的佛可以救救自己的父亲。

老和尚似乎波澜不惊,他告诉尼玛穷达,若是想要佛祖显灵,心灵一定诚,不能因为一时需要相信佛祖,等到灾病过去之后又把佛祖抛之脑后,”

尼玛穷达频频点头,他表示只要佛祖能够救他的父亲,他愿意将一切都奉献出来,老和尚的嘴角翘起了笑意,执着大厅中的佛像,他告诉尼玛穷达,只要跪在大雄宝殿,朝着玉帝佛诚心地磕一夜的头,便可以让佛祖来救赎自己的父亲。

这让年轻的尼玛穷达热泪盈眶,非常虔诚地在大雄宝殿跪了下来,整整一夜都在朝宝殿上的佛像磕头跪拜,他没有发现的是,在佛像的后面,有一间暗室,有一个人一直注视着他

“这个年轻人有些意思,是什么来路。”暗室的机关发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