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唐城管大队 >

第164章

大唐城管大队-第164章

小说: 大唐城管大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说,徐阳一这样,刘梦璃和金胜曼都是露出了关切的表情。

“夫君莫急,不是还有些时间么。”刘梦璃安慰道。

“哎呀。来不及了。”徐阳熟练的从仆人手中拿过勿板,起身道:“早饭就来不及了。等夫君明日没有朝会再好好享受下两位夫人的美意。”

金胜曼和刘梦璃都是起身送行。

“夫君路上小心。”



好不容易逃了家中的‘美食’,徐阳只好饿着肚子去上朝,反正他一向不喜欢吃早餐,少这一顿也不是多大的事。

今天的朝会显得有些隆重,听说是有一个欧洲的王子来了,徐阳很好奇,历史上似乎没有记载什么欧洲的王子来见过李二,要么就是这王子的身份太过低微,要么就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人物,史官连记都懒的记。

今天领文臣的又是杜如晦,这家伙现在检校侍中,兼任吏部尚书,总管东宫兵马,权利比房玄龄还要大上两分。

不过这为秦府老人的身体和历史上的一模一样,日渐体衰,徐阳从他不时咳嗽的背影中就能看的出这位为大唐殚精竭虑的老臣现如今已经到了强弩之末,历史上的杜如晦是贞观四年去世的,死于疾病,徐阳觉得自己如果不插手,文武百官前面站的那个人再过两年嗝屁是妥妥的事。

心中正想着要不要给老杜看一看病,就听见他低沉厚重的声音。

“圣子奉天,天下昭昭,陛下之仁德,禁其宵禁令,常受百姓之万福。。。。。。。。”不得不说这位秦府老人还是十分敬业,一份歌颂李二的话中途没有一次气喘和停顿,念的是恭恭敬敬,直到念完才咳嗽了起来。

“杜爱卿身体不适就莫要再熬着了,白眉,赐坐。”李二果然关心自己的一起打天下的好基友,满朝文武都站在,还要给杜如晦赐坐。

“陛下隆恩,臣感激不尽。”杜如晦身子也是真有点虚,站着念一大通表文都让他有些虚汗淋淋。

“百官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待杜如晦坐好以后,白眉太监扯着嗓子喊了一声。

“圣天福运,洪福齐天,陛下,有欧洲所来的采穆国王子觐见。”长孙无忌今天似乎遇到了什么喜事,第一个就站了出来。

“哦?”李二一听有欧洲来的王子也是来了兴趣,坐直了身子道:“宣欧洲王子觐见。”

“宣欧洲王子觐见。”

“宣欧洲王子觐见。”

大门外面远远的传了两声,一直恭候在大殿外的采穆王子和波西图才迈着小碎步进了两仪殿。

如此巨大的宫殿虽然在外面已经让采穆王子惊诧,可是真正身处其中还是让他震惊不已,十数根巨大柱子上金光闪闪的雕刻着一条条从未见过的奇异生物,那生物的头颅如同西方的火龙一般,李二一身金袍坐在一个珠光宝气、璀璨无比的皇座上,如同一个世间最高掌权的帝王,俯仰世间众生。

“那意思荼蘼涂油。。。。。。。”采穆王子鞠了一躬,用标准的欧洲语像李二问好。

“亲爱的大唐陛下,我们采穆国的王子向您表达崇敬之情。”波西图也是急忙帮助王子像李二翻译着。

李二高坐在皇座上,低着头,仔细的打量着这欧洲人,金黄色的头发,深蓝色的眼珠,病态苍白的皮肤,怎么看怎么透着一股怪异,和那些从美洲运来的皮肤黝黑的黑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朕从未听说过这采穆国,和朕说说你们的历史。”李二好奇的问道。

“回禀伟大的大唐陛下,真主在上,我们采穆国是最早的一批国家,我们有数百年的民族传统,我们信奉伊斯兰教,真主安拉是我们的信仰,我们采穆国拥有三十五座城池和数万名子民。”波西图向李二解释着。

“嗯。”李二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这么说来你们采穆国倒是不小嘛,还有几万人,工部侍郎,三天时间内给他们做一个奉命于天的节杖,就说是朕赐予他们的正统。让他们回去继续统领他们的百姓吧。”

波西图听闻,面露苦涩道:“尊敬的大唐皇帝陛下,真主安拉在上,我们的城邦已经被哈里发给毁掉了。”

李二皱着眉头,这个哈里发他似乎在哪里听过。“被毁掉了?来和朕详细说说。”

“在欧洲,去年穆罕默德死去后,艾卜。伯克尔继任为哈里发,按照老穆罕默德的圣谕的要求,他们组建了一支数万人的精锐阿拉伯军队,开始了征服欧洲的侵略战争,整个莱茵河周围的大片土地都已经臣服在哈里发的铁蹄之下,阿拉伯帝国已经无人可以阻挡。我们采穆国的城邦也是被他们给毁掉的。”波西图说道最后,声音已经带着哽咽。

李二皱着眉头,阿拉伯帝国,这个名词以前常常在徐阳的口中响起,身边没有一个人准确的了解那个帝国的信息,毕竟距离太过遥远了,没有人能跨越这么久将情报传递回来。

徐阳似乎一直把那个号称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当做大唐最大的敌人一般,可是在李二的脑海中,突厥才是眼下大唐最大的敌人。

“陛下,卑微的奴婢请求您能代表大唐,派出正义的使者,斩杀哈里发的侵略者,维护整个欧洲的和平,真主在上,安拉也会保佑大唐永远昌盛。”波西图想利用自己苍白的口才去感动李二,无疑是毫无回馈的。

李二大袍一挥,“这件事朕会考虑,你们退下吧。”

波西图还想再说些什么,可是已经有卫兵上来领着他们出去了,只见他叹了一口气还是无奈的走了出去。

“好了,不管其他诸国事宜,诸位爱卿,现在来议一议我大唐的变化吧。”李二狭长的丹凤眼透出一丝精明,朝着满朝文武问道。。。。。。

。。。。。。

ps:感谢书友擦取名字难的一张月票,还有书友冥x冥2打赏的100起点币,拜谢!

第五十八章宵禁废除论

徐阳没想到的是海外的掠夺居然有着这么大的回报,难怪后世的诸多国家为了一个小小的岛屿不惜大动干戈,海洋资源、矿业资源、还有交通资源,这些东西促成了大唐的殖民地飞速发展。

泉州那边现在的繁荣程度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泉州刺史发回长安的折子中虽然寥寥几字,不过从那字里行间仍能看出那里究竟发生了怎样惊天动地的变化。

‘渔千帆、满海港、粮满仓、遍地耕、山中之逃人口归来数十万有余。’

香料一船一船的朝整个沿海压了回来,还有成船的黄金和白银,大唐的黄金储备一下子比一年前多了一倍有余,李二的私人国库里不知不觉间都有了超过百万贯的个人资产,泉州的商业之发展简直如同坐火箭一般,几乎是一日一镇的建造速度。

李二手中晃着那张泉州刺史呈上来的折子,有些戏谑的盯着满朝文武。

“可有爱卿来和朕说说,我大唐现如今究竟是怎么了,朕每日光是处理这些折子都要批阅五个时辰,而且似乎有越来越多之态。”

“陛下洪福齐天,这些折子都是在向陛下表示我大唐日新月异之变化,这是陛下的功劳,也是天下百姓的幸运。”长孙无忌端着勿板夸赞道。

李二有些感慨的抬起了头,“朕是看到了我大唐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些东西朕都是闻所未闻,比如三年前有哪位爱卿相信我大唐也有满粮仓的一天?现如今泉州的三季稻漫山遍野种的都是,折子中都写出了粮仓装不下这种荒谬怪诞又另朕不得不相信的话。”李二有些唏嘘。“根据鬼谷之测。今年冬季就是突厥覆灭之时。到时候如果真能将西突厥一举消亡,我大唐百年发展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陛下圣明!”满朝文武都是异口同声的朗声说道。

“土豆和玉米现在朕也已经在蓝田县试种了第一批,明年的良种便可普及长安四县,再过一年,正个关中就都能种上这种高产作物。”李二一说到高产作物,语调明显的变的有些欢快,一个见过底层人民困苦的帝王。深深的知道粮食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大唐将不再会有饥荒,一旦百姓有了生存下去的粮食,没有人会去造反,大唐帝国将会绵延永昌。

“朕前两日取消了宵禁,众爱卿过的可还习惯?”李二对着大殿下的众人问道。

“陛下,臣以为废除宵禁实属不智。”魏征一直很反对废除宵禁,今天李二高高提到这个话题,他果然又是站了出来维护自己的观点。

“这两日,长安夜夜笙歌。百姓声色犬马,不可自拔。正所谓《孟子。告子下》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臣觉得如此废除宵禁正是安乐之态,需要令行禁止。”魏征说话向来条理清晰,引经据典让人难以驳斥。

李二高高坐在皇座上没有说话,他在等朝中的大臣自己分成派系,有反对的就一定有支持的,帝王的任务就是协调他们之间的矛盾,帝王之术李二玩的已经得心应手、出神入化了。

“陛下,臣觉得魏公此言偏颇。”一直是以老好人著称的房玄龄不知为何站了出来,“众所周知,这取消宵禁是鬼谷提出来的,从贞观元年来看鬼谷的所作所为,臣未曾发现过有一丝一毫对我大唐不利之事,臣看到的取消宵禁也是百姓安居乐业,欢笑幸福,臣昨夜还亲自去那康隆街用游了一圈,其中商业之盛,令臣目瞪口呆,按照鬼谷之建议,大唐的商业将会成为农之下最大的一项税收,而且是种可以高额征入的税收。”房玄龄的嘴角笑意浓浓。

“陛下前些阵子才拨款十万贯给霹雳院研发火器,那十万贯中有七万贯就只由长安商务会所的税收,可见商业之繁盛给我大唐带来了多大的变化,宵禁取消只是一个符号,这是朝堂上对天下从商之人表明的一种态度。”

房玄龄的话音刚落,朝堂上就开始嗡嗡起来,这是在朝堂上第一次挑起农商话题。

“房公这是剑走偏锋,蓄意偏改话题,臣今日不是来说农商的,而是仅仅说这宵禁对我长安百姓的影响。”魏征皱着眉头,“宵禁废除,致使长安百姓沉醉于声色犬马之中,臣昨日就听说,现如今平康坊的众多妓院是夜夜客满,可见酒色之荒,所以臣这才斗胆请求陛下收回禁令。”

“魏公所言偏颇。”一个身材壮实,个字高挑的中年人站了出来,他一身青袍,腰佩红鱼符,也是个当朝大员,乃是工部尚书张亮是也,号称义子五百人,江湖草莽出身,投靠瓦岗随徐世绩降唐之后遂开始一步步的踏入李二的朝堂。

“臣前日和侯公在长安街上游逛,就发现自从宵禁已无后,长安街上百姓民智增开,说书的茶馆和酒楼都是爆满,就连花甲老人都能对我大唐当下的外交大事说上几句见解,臣认为宵禁不但不会让百姓安乐致死,反而会提高民智。”

侯君集一看自己的队友都上了,急忙也是端着勿板抱拳站了出来,道:“臣以为张公此言大善。”

这时候满朝的文武仿佛说好了一般,齐齐的都站在了房玄龄身后,仿佛在用行动支持这个老好人,想必之下魏征就有些凄惨了,身后只是零零散散站了六七个清流官员,他们都是坚持祖制,不愿废除宵禁。

李二似乎也得出了结论,大手一挥“宵禁废止继续实行,朕再看一段时间天下究竟有怎样变化,退朝!”

大朝会结束,徐阳正睡的迷迷糊糊,果然自古协商会议都是那么无聊,从杜如晦做完报告之后,徐阳就低头开始睡觉,后面的东西几乎都只是模模糊糊的听了一点。

满朝文武散去,徐阳也出了皇宫,正打算回徐家庄,就看到皇宫的大门口,程处默和尉迟几人站在那里,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