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朝当皇帝-第2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见李恪对李孟尝欣赏不已,孙贰朗不妒忌李孟尝的才学,但他还是开口请命道,“末将请命,请殿下将击破敌人的中军交给末将,末将拿项人头保证,保证完成任务将突厥左贤王付真人头取下来交给殿下。”
李恪见孙贰朗请命,同样心里高兴不已,孙贰朗虽说才战术方面不如李孟尝,但他知道自己的长处是什么,那就是冲杀和武力。所以,他才会跟自己请命要求当中军的主将。
人不是完人,肯定有自己优点同样也有缺点,但很多人都认不清自己和优点和缺点是什么。而孙贰朗却不一样,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优点是什么,这才跟李恪请命要求当中路军将军,试想李恪发现自己身边有这样的将领怎么会不高兴呢?
“好!本王答应你,等到我们大军跟突厥对决时本王一定会让你率领鬼面骑充当中路主将。”李恪朗声说道。
“末将领命!”孙贰朗语气凝重的说道,没有因为李恪答应了他的要求就表现出喜悦之情,李恪对孙贰朗的表现更加的满意,他的沉稳说明他对这个任命的重视,同样说明他知道自己的表现会在整个战局中的作用有多大。
大军继续前行,这样的急行军确实让很多士兵的体力都吃不消。但还是在李恪的严厉要求在第二天早晨到达了幽州城。
李恪大军一到幽州城外就发现苏定方早已给大军做到早饭,李恪命令大军在城外扎营吃早饭,而他在苏定方和幽州一帮将领的陪同下走进了幽州的都督府。
在幽州都督府的大厅就坐,李恪发现幽州将领少了一半人,而且站在他面前都是一些岁数较少的参将,没有一个主将。李恪看到这一现象,不由的将目光看向了苏定方,苏定方知道李恪的意思,解下自己腰间的渊虹宝剑交给李恪,高声说道,“末将奉命接管幽州,有部分幽州主将胆敢违抗殿下的命令,末将已经将他们就地阵罚,还请殿下赎罪。”
李恪不由的吃惊,吃惊于苏定方的铁血手腕,幽州作为都督府的行辕,主将和副将不少,但从现在的状况看基本都被苏定方诛杀,李恪粗略算了一下大概有十多人。但是,这个结果正好说明了苏定方对自己的忠诚和信任,自己给他下达的命令他完成的很好,而且自己告诉他有责任自己会承担,他也没有怀疑过自己的话。
相同这点,李恪起身前,扶起苏定方,爽朗一笑道,“定方不用多礼,你没有罪,战场抗命的人就该受到军法的处置。”随即大声说道,“现在的幽州处备战时期,本王希望大家能够同心协力处理好自己的事情,不要给战事添麻烦,不然别怪本王不客气。”说完,“铿锵”一声抽出渊虹宝剑“唰”的削去了桌子的一角。
“末将遵命!”大厅中主将齐声喊道。
至此,通过苏定方的手段,对突厥的这场战争结束,幽州已经成了李恪的地盘。
因为,李恪不会让功劳成为别人的,他想给苏定方一个天大的功劳,想将苏定方扶幽州都督的宝座。
而这就是李恪的手段,他不会放弃任何可以利用的机会扶植自己的势力,哪怕的战争也一样,为了皇位他可以冒险,他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第五卷第二百八十九章汉王和突利二汗
李恪到了幽州,停留的时间比较短,下午便开始调配兵马,将大军交给了苏定方,他自己只率领两千五百名黑衣卫鹰卫先一步出发出了幽州城。并且,李恪身边跟着突利使者,就是突利二汗的女儿阿史那云公主。所以,李恪的目的很明显,他就是想去突利的驻地。
北风呼啸,李恪和阿史那云两骑并行,两人都沉默不语,眼看快要到突利驻地时阿史那云不由的开口打破了两人之间的沉默。
“殿下——”
“恩——公主有什么话要说吗?”李恪表现的很礼貌,说话也很客气。
“殿下——”阿史那云似乎不习惯李恪刚才的回答,她稳定了一下情绪,继续说道,“没想到三年不见,你会有今天这般的成就,我心里很高兴。”
“谢谢——”李恪微微叹息道,自己能够到达今天的成就,他自己知道付出了多少,经历了多少,“你放心,我们一定能够打败颉利大军。”李恪不知道要说什么,便将话题引到了战争方面。
“我相信你能做到,就像你这次给我的惊喜一样——”阿史那云很向往的说道,“当年你就跟我说过喜欢狼,喜欢它的坚韧,喜欢他的执着。所以,你今天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肯定与你的坚韧和执着有关——”
阿史那云的话说道这里便不在言语,她也知道有些话点到即可,而李恪同样明白这个道理,他也很配合的保持了沉默。
而就这个时候,陈其突然出现在李恪身边回报道,“启禀殿下,还有十多里路就该到突利驻地,我们是否继续保持这样的速度?”
因为李恪身边有阿史那云,所以陈其的话说的很有水平,他的话虽然说是否保持眼前的这个速度,暗地里却是询问李恪快要到突利驻地了,是否需要做个防范的准备。李恪自然听得懂陈其的话,对陈其的变现给予肯定点头之外,同时又开口说道,“不需要了,军情紧急,就依照这个速递继续前进!”
“诺!”陈其答应一声便骑马离开。
李恪又个阿史那云处在了沉默而又尴尬的处境当总,两骑并行,他从侧面能隐约的看到阿史那云眉间的一股担忧,虽然刚才她说相信自己能够帮助自己的父汗打败颉利,但身为女儿家的她始终还是担心,她担心的自己的父亲突利,更担心的是自己喜欢的男人李恪。
李恪将注视的目光移向前方,思绪又回到了往昔当中,他开始回忆自己出事突厥时跟阿史那云的第一次相遇,相识和相知,就那么短短的片刻,说了寥寥几句话,但在自己的记忆中两个人似乎就像认识了很多年,说了很多话一样。
而就在这个时候,前方的队伍突然方面了速度,李恪发现不对,刚要询问,就见陈其快马赶到李恪身边,严肃的回禀道,“殿下,我们的前方出现了数量庞大的骑兵,是否准备战斗?”
“你能确定是颉利的骑兵吗?”李恪询问道。
“不能确定!”陈其回道。
“命令队伍停住前进——你随本王前去看看!”李恪话音一落,又对身边的阿史那云道,“你就留在中军的位置,这里比较安全。”
阿史那云听到李恪关切的话,心里一热,再看到消失在自己眼前的黑衣男子,她没有听李恪的话,拍马跟了李恪的步伐。
李恪和陈其两人来到队伍的最前面就发现前方出现了一条横向的黑线,目测人数大概在五千到一万之间。而就在李恪举目观望的时候,阿史那云也骑马赶到了他的身边。
“你怎么又跑到这里来了,难道不知道很危险吗?”李恪见到阿史那云,不由的责备的说道。
“殿下,我只是想帮你分辨一下前面出现的是否是颉利的骑兵——”阿史那云对李恪的责备不怒心里反而很喜欢,这样的责备不就是说明他在意自己吗。
随即她又开口道,“也许是父王知道你要来我们阿史那部驻地,所以,他特意派兵前来接应你也不是没有可能。”
“恩!”李恪点头表示同意,但他觉得这样的可能性很小,现在的突利正跟颉利的十三万大军对持,整个左贤王伏真和执失思力对峙,他现在已经分身乏术,那有什么精力能够分出时间来接应自己呢?
但是,李恪的判断也有出现错误的时候,眼前的骑兵还真是突利派人来迎接自己的队伍。就在李恪跟阿史那云说话之际,黑线中出现了一骑快马,快速的跑到了李恪身前三百米处,高声喊道,“前方可是汉王殿下,我们是突利二汗的骑兵,特来此处迎接殿下。”
骑士的话音一落,阿史那云就听出了对方的声音,确实是突利身边的亲卫队长,便跟李恪说是真的,李恪得到阿史那云的肯定,便骑马前,而等到他前之际,对面的队伍中也出现数十骑。还没有等两方相遇,阿史那云便一声“父汗——”奔出了李恪的队伍。就见阿史那云跟眼前的一个一身戎装的男子说话,李恪细细大量一番,还真发现他就是突利,突厥人的二汗。
突利也同样发现了李恪,两人同时前。
“恪,见过突利二汗!”李恪施礼道。
“汉王殿下客气了!”突利脸色不是很好,但语气还是很和蔼的说道,“殿下能够亲自到我阿史那部来助阵,我突利感到很高兴!殿下——请!”
“突利二汗请!”李恪也回道。
两方的队伍又开始前行,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便到了突利的驻地,下马走进突利的王帐,发现帐内众人早已等候多时了,对于自己的到来所以突利的部下都感到很高兴。李恪在突利的引荐下就坐,两人知道军情紧急,便不在闲话,直接开始商议军情。
突利问道,“我们跟颉利执失思力的三万大军交战数场,双方互有胜负,但我们的伤亡要你他们惨重。而且,伏真的十万大军在后面压阵,一直没有动过,本汗也不敢派出大军倾巢而出,战局就僵持到现在这种情况了,不知道汉王殿下有何对策?”
李恪微微一笑道,“对策不是没有,只是不知道二汗可否有魄力呢?”
“魄力?”突利不解道,“请殿下明言!”
“相比二汗也知道,执失思力的三万骑兵是颉利身边的精锐,他们要是一对一的跟二汗的骑兵相遇,你们的胜算不是很大。而伏真的大军之所以按兵不动,就是想用执失思力是三万骑兵消耗二汗的兵马,等到你们伤亡惨重,士气低落的时候,他再一举击溃你们,而你们有摄于他十万大军的压力不敢派出太多的兵马迎战执失思力,所以战局才僵持到现在的地步。”李恪分析道,“可是,现在你们的处境正是伏真所希望看到的,若想引出伏真这条大鱼,我们首要的问题就是解决掉执失思力,这是需要代价的。”
李恪的话说道这里,突利依然明白了李恪的意思,他便陷入了沉思之中。
第五卷第二百九十章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
突利在静静的思考的时候大帐中显得很安静,不光是李恪没有打扰他,就是突利的几个最为忠诚的部下也是一脸的萧然,李恪用目光扫视了一圈大帐中突厥的几个最为忠诚的部下,最后将目光定格在了大帐末位的一个身材高大结束,眼睛犀利的中年男子身,李恪知道突利是阿史那部有一员勇将,想必就是眼前的这位!而他现在需要的就是这样一位将领。
半响,突利终于权衡了利弊之后心里有了答案,他此时的目光锐利,说话是语气中露出淡淡的威严之态,“只要能够让阿史那部度过这次危机,殿下需要什么请明言,只要我突利做到的就绝不推辞。”
“突利二汗严重了,本王也没有对阿史那部有过多的要求。”李恪语气平静的说道,“只要一员勇将,一万精骑足也。”
“一员勇将,一万精骑?”这次轮到突利惊讶,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李恪的要求这么简单。
“当然啦,除此之外大唐要跟伏真和执失思力的骑兵交战时二汗也要参战,可不能袖手旁观啊!”李恪淡淡的笑道。
突利还想问李恪其中的原因,但见李恪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再想想大唐皇帝能够将救援自己的任务交给眼前这个王爷,能将大唐十数万的大军交给眼前的青年,这就说明眼前这个年轻是皇子肯定有过人之处。
想通了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