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战之一代功枭-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次,梅津美治郎既没有选择全线进攻,也不是两个方向同时进攻,他只在一个方向进攻。
攻击方向是森田联队原先攻击过的区域。
因为此前,森田联队的攻击极为猛烈,尽管损失很大,但对黑神军的阵地破坏不小,也摸清了一些火力点。
至于山本连队,梅津美治郎命令他们按兵不动,但要往中央靠拢。
现在,梅津美治郎已经不作把黑神军消灭在这儿的打算了,他最低也是最迫切的想法是给中山联队解围。
攻击的范围是两千米,重点是中间的一千米。
九点十分,攻击开始了。
先是飞机轰炸,然后是炮火覆盖。
梅津美治郎下令,要不惜弹药。
十点八分,炮击还没停止,步兵攻击开始了。
照例,坦克和步兵战车在前。
这一次,坦克和战车没有排成一线,同时向前推进,而是组成了一个箭头。
箭头推进两百米,四十个掷弹筒简易阵地就已经建立起来,每个简易阵地里布置了五个掷弹筒。
对面终于开炮了。
果然不出所料,威力小的炮弹准头还可以,威力大的炮弹那就近乎天女散花了。
梅津美治郎和土肥原的心头都是一松。
血与火的搏杀真正拉开了大幕。
七次攻击,七次被打退,终是没能突破黑神军的防线。
天黑了,战斗依然在继续。
由于兵员充足,梅津美治郎命令攻击一刻不停,各个大队轮番上阵,一定不能给黑神军以喘息之机。
战斗惨烈之极,双方都死伤惨重。
在这场极端惨烈的阵地战,黑神军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手段,纯粹是靠着战士的拼死搏杀才挡住了帝国的攻势。
黑神军极其精锐,战斗意志极端顽强,对此,梅津美治郎本该感到胆寒,但很奇怪,他感到的不是胆寒,而是心安。
因为,经过这场战斗,一直盘旋在心头的不安消失了。
他不怕黑神军顽强,帝国军人更顽强,武器也更精良,消灭黑神军是早晚的事儿。
梅津美治郎怕的是黑神军的诡诈。
打仗,身为统帅,心里没底的感觉是最不好的,而黑神军恰恰很容易就给他造成这种困扰。
现在,这种困扰没了。
二十一点,新一轮的炮火覆盖又开始了。
突然,梅津美治郎的耳朵动了动,紧跟着,脸色陡然严峻起来。
黑神军开始攻打中山联队了,他听到了黑风口山谷方向传来的隆隆炮声。
“全部压上,一定要突破前方阵地!”梅津美治郎下了死命令。
战斗愈发地惨烈。
在后面督战的梅津美治郎脸色狰狞,他无法想象中山联队被全歼之后的场景。
两个小时后,二十三点刚过,黑风口方向的枪炮声消失了。
紧跟着,不一会儿,对面的枪炮声也陡然弱了下来,黑神军开始全线撤退。
中山联队完了,梅津美治郎和土肥原两个老鬼子的脸色陡然变得惨白,没有一点血色。
“停止追击。”梅津美治郎的头脑依旧保持了足够的冷静。
梅津美治郎和土肥原都脸色铁青,一言不发,他们来到了外壕边上,要解开心中的谜团。
坦克、装甲车和那么多士兵都栽进了外壕,这自然是要救的,但没曾想,不仅什么也没救出来,反而又死了不少人。
外壕宽五米,深四米,在外壕的两侧中间处还各挖了一条密道。密道高一百二十公分,宽八十公分,每隔十米有一个暗门。
看过外壕和密道,梅津美治郎和土肥原都头皮发麻。
显然,黑神军根本不在乎人力,工事想怎么修就能怎么修。
突然,一声闷响传来。
是地雷。
两个老鬼子都是一哆嗦,之后就都咬牙:“八嘎!”
这是勘察两条密道通向何处的士兵触雷了。
看过外壕和密道,梅津美治郎和土肥原又向前面的工事走去。
走了还不到一百米,突然,不远处的地下又传来了闷响声,之后,闷响的地方就塌陷了下去。
又触雷了。
可想而知,密道和前面的工事之间有暗道相通。
这回儿,这两个老鬼子不是头皮发麻这么简单了,而是脊梁骨里冒冷气,全身的汗毛孔都同时发炸。
大地本是最厚重的,能给人安全感,但现在,梅津美治郎和土肥原这俩老鬼子看哪儿哪儿危险,没一个安全的地儿。
这就叫草木皆兵。
亲自查看了工事,梅津美治郎和土肥原的心就更沉重了。
工事里的掩体深达五米,这绝不是师团配属的山炮野炮所能摧毁的。要真正有效地摧毁这些工事,除了航空炸弹,那就得用重炮了。
而这还不是让两个老鬼子最揪心的,让他们最揪心的是这里还有钢筋混凝土浇筑的小型暗堡。
小型暗堡有狙击暗堡和重机枪暗堡。
重机枪暗堡还好点,一旦开火,还可能被发现,至于狙击暗堡,那根本就发现不了。
对这些暗堡,掷弹筒根本没用,只有七十五毫米口径的山炮野炮的炮弹砸个正着才能把它们摧毁。所以,只要这些暗堡没被摧毁,那步兵的攻击就不大可能有什么效果。
这时,一个鬼子大佐拿过来一个东西。
看着这家伙,梅津美治郎和土肥原的眉头都皱的更紧了。
他们一看就知道这东西的作用,这是一个移动掩体,钢筋水泥浇筑的。
战斗的时候,把这个移动掩体拿出来,往阵地上一放,攻击的步兵不论是用步枪,还是用轻机枪重机枪,都无可奈何,几乎不可能伤到躲在掩体后射击的人。
而且,工事里的射击位修的也特别,是凹进去的。这样,就把掷弹筒的威力大大降低了。
土肥原虽是大特务,但也善于领兵,他望着黑风口山谷的方向,缓缓地道:“司令官阁下,黑神军可能是想在黑风口跟我们决战。”
黑风口虽然也不是如何险要,但在那儿构筑同样的工事,其攻击难度依然是平原所没法比的。
何况,如果黑神军真要在黑风口跟帝国决战,那黑风口的工事……
真是想想都胆寒,沉默半晌,梅津美治郎缓缓点了点头。
疯了,全疯了。
接到电话,李子恒激动的手都拿不住电话了。呆坐了半晌,然后猛地,一向稳重的李大总编一个高就蹦了起来。
接着,整个报社就全都疯了;再接着,天津、北平、整个中国都跟着疯了。
全歼特遣师团的中山联队!
阵地阻击,击毁日军坦克六十三辆,装甲战车三十五辆,打死打伤日军至少五千于众!
黑神军向不虚言。
大公报刊登了黑神军的声明。
声明中,黑神军再把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论述重申了一番,指出虎狼已经登门踏户,此时谁打内战谁就是卖国贼。
接着,黑神军又把蒋委员长的“三日亡国论”、“日军不可战胜”的言论拿了出来狠狠打脸,然后郑重声明,为了继续给蒋委员长打脸,他们要在黑风口跟日寇决一死战,绝不退后一步。
黑神军宣称,他们必胜,日寇必败,他们将以完美的战绩充分论证蒋委员长的话全都是放屁,没有一点人味。
最后,黑神军希望得到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理直气壮地管全国人民要钱。
黑神军不要东西,只要钱。
黑神军这钱要的确实是理直气壮,他们说了,不把日寇打的找不着北,人家一分钱不要。
这气势!
解气!
提气!
要钱都要的全国人民这么爽,这才是爷们!
瞧瞧人家,再瞧瞧南京放屁都没人味的那个,怎么比啊?
第二卷 二二二章 毒计
二二二章 毒计
鸡鸣山大捷的消息传到九江行辕,蒋委员长、杨卧龙和陈小委员长以及行辕的所有人都呆了。
怎么回事儿?蒋委员长一向不遗余力宣扬的,三天可以灭亡中国的大日本皇军怎么这么菜?竟然让一群土匪给削成这个孙子样!
这不是打脸吗?
蒋委员长没有感觉到打脸,他顾不上,反应过来之后,立刻陷入了沉思之中:如果日本人真在黑神军手中闹个灰头土脸,对华北的局势会有怎样的影响?
半晌,蒋介石抬起头,向杨永泰看去,道:“畅卿,你怎么看?”
眉头微微皱起,杨永泰缓缓地道:“委座,大的方面可能有两个结果?”
蒋介石问道:“是哪两个结果?”
杨永泰道:“第一种,是日本人恼羞成怒,重新调集重兵进剿黑神军,而这就很可能导致情势失控,引发不可测的后果。”
所谓“引发不可测的后果”,也就是导致中日全面开战,蒋委员长的脸色顿时就黑了下来。
杨永泰继续道:“第二种,是打击了日本人的气焰,如此,华北的局势稳定有望。”
沉默半晌,蒋介石问道:“畅卿,哪种可能更大些?”
摇了摇头,杨永泰道:“委座,不好说,这得看接下来这一仗具体打的怎么样。”
这些,蒋委员长自然也都想到了,但和杨永泰这一问一答也不是废话。通过这些对话,会让思路更明确,也更开阔。
这时,门外有人低语,蒋介石抬起头,命令道:“进来。”
门开了,一个侍从副官走了进来。
一看侍从副官的脸色,蒋介石就知道准没好事儿,他接过电文,刚一入目,脸色就变了,变得铁青。
“娘希匹!”
看完电文,蒋委员长手都在哆嗦,简直是要气疯了。
梅津美治郎和土肥原的脸色在铁青的基础上更近了一步,现在是锈铁青,瓦黑瓦斑斓。
在中央的桌子上,放着一张电文,电文的内容是刚刚出刊的《大公报》上刊载的黑神军的声明。
看到这张电文,梅津美治郎和土肥原这两个老鬼子终于意识到,虽然短短不过一天的时间,但期间发生的这些事儿,都是由黑神军一手主导的。
显然,黑神军绝对有能力在任何时间消灭中山联队,但黑神军没有在第一时间消灭中山联队,而是利用中山联队逼他们不得不发动猛攻。
黑神军这是在造势。
《大公报》几乎是每隔一小时就发一刊,简直就是战况时时通报,把中国人的胃口全都吊了起来。
这么一弄,可比一上来就把中山联队歼灭的效果大的太多了。
黑神军如此造势,现在看来,意图已经很明显,就是再一次逼他们不得不继续发动猛攻。
这一战已不容他们退缩,也根本就没有了退缩的余地。如果退缩,这极可能成为中日形势变化的一个转捩点。原本一片大好的形势,如果令黑神军得逞,极可能发生逆转。
这种形势是绝不容许出现的。
不好的感觉又来了,梅津美治郎和土肥原心里又开始没底,他们不知道黑神军还有什么手段在等着他们。
其实,不用其他的手段,就是眼前黑神军固守的黑风口工事就足以让他们头发掉满地了。
黑风口的地势一点也不险峻,那与其说是山,倒不如说是丘陵,高不过两百米,还都是大漫坡。
但是,经历过了黑神军在平原上的工事,梅津美治郎和土肥原都毫不怀疑,黑风口工事必将是大日本帝国的绞肉场。
他们都亲自看过了黑神军的工事,那些工事不是为了长期坚守,而只是为了造势的需要才建造的,但就是这个工事,却还有那么多钢筋混凝土的暗堡。
如果黑神军真要死守,那他们要攻克,必定得付出极为惨痛的代价。
所以,可想而知,黑神军是要在黑风口跟他们死磕到底的,其工事的坚固程度自然更是惊人。
何况,这里构筑的工事不是在平原,而是两百米高的山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