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大宋-第3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辰快到了,里面坐着的,从王曾、丁谓、石元孙等人一直到谢绛,都有些不耐烦,怎么还没请出去搞他那个新仪式?
外面也有些躁动,但梁丰依然翘首盼望着什么,范仲淹不动声色过去说道:“时辰差不多了,实在不行就开始吧,免得里面相公们久等。”
“唉。我就是想等他来,要不然。这个国材院减色不少。”梁丰郁闷到。
忽然之间,只听远处得得马蹄声,虽不算亡命奔跑,也算匆匆。梁丰心头一喜,赶忙下去两步看,正好拐弯过来一辆小马车,风尘仆仆。马车不敢靠近国才院大门,到转街口处余地一声停下,梁丰站定身子,只见车上匆忙跳下一个人来,年约三十岁,已经留了短短髭须,面容清秀,精明干练。
梁丰大喜,上前不顾礼节伸出双手一把抱住对方臂膀:“谢天谢地,你终于赶到了!”
那人苦笑道:“奉诏不急,奉了你的催命纸才急!紧赶慢赶,好歹没误了时辰!”此人正是梁丰一直翘首盼望的曾公亮,他的同榜进士。
“来来来,我来跟你介绍介绍!”梁丰兴奋地拉着他的手,直接走到大门口,另一个人含笑而立,正在一旁等着。梁丰笑道:“这位是同你一样的特聘直讲,翰林学士知制诰,丁公稚丁大人!”又转头对丁度道:“这位是下官的同榜好友,曾明仲!”
曾公亮急忙唱喏行礼,丁度官阶可比他大得多,须得恭敬。丁度却一把扶住他笑道:“明仲大名,下官知之。果然当得起玉田一番翘首盼望啊!”
他们在这里热闹说话,外面的老百姓有些不解的就叽叽喳喳问起来:“这二位是啥来头?看起来官不大啊,怎地这个梁大人如此看重,竟然跑过去迎接!”
又见识的就蔑视道:“靠,你懂个啥?国才院今日开张,就靠玩他两人的名声了。你们不知道吧?那个青衣常服的叫曾公亮,是梁丰的同榜,人家最近名声大的很,在会稽做知县。镜湖之水淤积不堪,就是这位大人亲自设计斗门,将湖水泄入曹娥江,保了江南一方百姓太平富庶。人家可是正宗的将做大家,因此梁探花非要等到他来不可呢!”
“哦,原来如此,果然有本事。呵呵。那么另外那位又是谁呢?”
“另外那位,姓丁名度字公稚,是翰林院知制诰,不但学问高深。听说对兵器尤有创新,经他建议改进过的床弩,居然可躲射五十步哩!”
“呵呵,难怪梁探花非等他二人凑齐不可!”
周围的人在说话,梁丰终于等到人齐了,才转头对承局道:“去请诸位相公大人出来观礼吧!”
仪式庄严热闹,却一改以往的繁复和琐碎,礼赞省了,仪仗省了,只有三步,首先是范仲淹出来,中气十足地诵读了朝廷诏书,宣布成立国才院。
范仲淹宣布完毕,梁丰双手交叉,请出王曾居中,丁谓和张士逊一左一右站在正门之下,大门外一圈由开封府派来的公差将人群清理出一个圈子,整整齐齐摆放一圈拳头大小的爆竹,却用长长引线全部串联起来。国子监丞张庭喊一声:“放!”就有两个承局分别将两头引线点燃,只听砰砰砰砰三数十声巨响,爆竹依次响起,声音震耳欲聋。围观百姓简直不及掩耳,身子俱都一震时,那爆竹竟又窜到空中,更响亮的声音在天空炸开,威力之大,无不骇然。
接着王曾三人微笑着在梁丰的引导下,伸出手将中门匾额垂在下面的黄绦一拉,红布坠下,现出黑底金字,三个大字“国才院”,太阳照射之下,更是闪闪发光!
对不起,请假条
好吧,成绩本来就不好,这回更要挨骂了!
没办法,还是厚着脸皮请假:本来没打算去哪里,就呆在家里悄悄码字的。可是今天早上儿子起来,忽然羡慕起他的多个小伙伴,都有爸爸妈妈带着去旅游了,咱们家怎么不去?他的疑问触动了扇子糟糠的心弦,就来商量,远处咱们去不了,近处能不能满足一下儿子的小小愿望涅?
再不答应,恐怕就要露陷了。话说许多书友都知道,扇子码字这事儿,已经整整瞒了一年,家里愣是不知道。(这是过的什么刀光剑影的日子啊!)
如今放着假期哪儿也不去,又没个过硬的说法,实在交不了差。
只好突然给各位请个假,好歹出去几天应付应付,免得大家一拍两散,我也码不成,你也看不了不是?
再说了,这个月是历史月,看看那些大神们使出浑身解数都在费力厮杀,爆发肯定不少。各位书友必定已经眼花缭乱之极!咱自知之明,跟人家争不了,索性,呵呵,就不凑这个趣了。
无论如何,反正多谢各位一直的支持,最对不起的就是你们,请原谅。等回来,扇子努力补偿吧!
含泪掩面而去!
一年的纪念(附新书广告)
唉,终于回来了!
带着一身的疲惫,一身的劳累,还有一个又撑大了些的胃。
好吧,今天下午老时间开始更新!
今天这篇单章,我打算分三个部分,跟大家聊聊天。
第一个部分的主题是怀旧。
因为这个礼拜将是我一生中非常重要,值得怀念到死的日子。到十三号,我就整整码了一年的字!
对于我来说,开始码字的时候,一点乐趣都没有。我完全是冲着钱来的!只是到后来,慢慢有了你们来看我的书,听我蹩脚甚至有些结结巴巴,漏洞百出的故事,我才慢慢多了一份责任感,一份自我价值实现的自豪和荣耀!这一年的酸甜苦辣回头再看时,自己终于承认,码字,真的成为我这几十年来唯一一件认真坚持的事。虽然,写得不好!
但是真的,我已经开始收获乐趣,收获友情,收获许多之前没有过的奇妙体验。这一切,都是拜诸位所赐!
能有这样的缘分与诸君相遇,从某一个角度来说,扇子真的要感谢人生的磨难。如果没有去≮ 奇书网电子书≯年之前的人生低谷,没有发生自我危机,或许千万码字大军中,绝不会出现尘昏白扇这个名字,就算出现,也绝不是我!那会是另一种人生,我将是个一直平淡、悠闲,庸庸碌碌的胖纸,糊里糊涂一辈子,而绝对体验不到码字带给我的如此折磨,同时又如此的乐趣!
瞒着家人给大家奉献了近一百五十万字的故事,除了觉得因为鬼鬼祟祟、偷偷摸摸而带来辛苦疲惫之外。我也忍不住佩服自己。到底是怎样的精神支撑着。在老婆孩子上司同事的周围环饲下,居然写出如此多的文字?
文字虽然不好,不过这份敌营十八年的偷鸡摸狗功夫,嘿嘿,恐怕起点真没几个人比得上吧?
纪念这一年!
第二部分,咱们说说码字心得。
《阳光大宋》的来历,起源于去年十月初,扇子无聊浏览网页时看到的一条文字:请问起点写手月收入多少啊?
就是这条文字及其下面五花八门的各种回答。让扇子砰然心动,没准这玩意儿真能捞些外快花花呢?反正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写写,就当摸彩票呗,中了有钱花,没人看也不亏个啥!抱着这样的心理,我在一点构思和大方向都没有的情况下,糊里糊涂写了八千字,然后开始上传。结果。结果就是主编悟道先生十天后通知签约的短信,还有红茶编辑一直以来热心的支持和帮助。终于让它上了架!
很久很久以后,码字菜鸟的我才知道,要在起点混个a签,作为一个新手是多么多么的不容易!那时我才明白一个道理,再背时倒运的人,只要有一根筋搭对,也会有好运转过来的。
于是我就赶紧端正态度,认真码字写书,然后幻想着自己如何大红大紫,如何日进斗金,如何成为大神,接受各种欢呼膜拜!真的,好几回梦口水都把枕头浸湿透了!
靠!骨感的现实又一次像冷水一样泼醒了我,你以前是写文件的嘛,你不过是个初中生嘛,你看过的网文也不过三四部嘛,要想在码字这条路上一口吃成个胖纸,一副药把病给治了,真的跟凤姐想整容成杨幂一样,那还不挨千刀啊?
只是这现实虽然狠狠打击了我,但我认定了这条路,觉得既然拿了人家的钱,就该有些职业道德,老老实实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把一个故事说完。就算它再不好看,挣得再少,起码也要像个路边包子铺一样,味道靠手艺,但好歹要管饱不是?
谢谢你们不嫌弃这第一笼包子的滋味不佳!
为了提高手艺,我总结了《阳光大宋》成绩不好的几条原因,第一、主线不明显。这是先天不足,从开始码字那一刻起,我脑子里就没有过主线;第二、人物设置松散,一个主角,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对手,没有一个、或者一群贯穿全书的反派势力;第三、情节散漫,不会紧扣主题,常常想到哪儿写到哪儿。虽然运气好,到这时候还没崩溃,但已经没法弥补;第四、矛盾冲突不够,没有出现兴奋点,形成强烈的刺激。
唉,这一切都是扇子自己没有经验导致!我以前就说过,码字这事儿吧,有时候跟小姐接客一样一样的,功夫不好,客人自然少来。所以我从来不敢质疑客官们的欣赏水平,而是准备老老实实提高自己,愉悦大家!
所以,咱们谈谈第三部分,一个广告。
这个广告说我的新书,名字叫《蝶官》,说的是现代官场的故事。这个故事的酝酿,正是扇子自我总结《阳光大宋》得失的时候。两个月前就开始断断续续地尝试,试图能改正或者弥补《阳光大宋》里的一切遗憾和不足。这当然恐怕是不可能的,不过对比下来,总算自己觉得有了些进步。
第一、故事酝酿得比较成熟了,能够自己找到一条清晰的主线;第二、设置了一个比较贯穿全书的反派势力,情节冲突应该比《大宋》强烈了许多。第三、故事的行文有些改变,文字风格和《大宋》有了些不同。
两本书,等于是我的两个孩子,我当然没有必要如同后妈一样厚此薄彼,只是实事求是地对自己的孩子做一个评价。当然,这个评价到底能不能得到你们的认同,那还是一个未知数!
所以在这里,扇子诚恳地邀请大家,在继续欣赏《阳光大宋》的同时,也去看看扇子的新书,像以前一样,给点支持、鼓励,也给点收藏、推荐。让咱们这个老二比他哥哥更有出息些!
谢谢大家!拜托大家给我支持!
另外还有话,就放到新书相关说去吧!
俺这单章,是严格按照免费章节的上限写的,正好一千九百九十九字,一分钱不要,放心看,呵呵!
468、让贤
呜呜呜呜!乌龙大啦!老脸丢尽啦!明明掐好1999字显摆显摆的,咋会搞成收费章节了涅?扇子要如何弥补这个不可原谅的过失啊!现在不敢轻举妄动了,怕又多处许多鸟事来!只有含泪请大家去免费参观《蝶官》,狠狠地看吧!就当解气!容我以后摸清楚门道,一定免费发一章梁丰让大家出气!对不住啊各位。
~~~~~~~~~~~~~~~~~~~~~~~~~~~~~~~~~~~~~~~~~~~~~~~~~~~~~~~~~~~~~~~~~~~~~~~~~~~~~~~~~~~~~~~
这样的仪式是新颖的,热闹的,尤其望着大宋第一次出现二踢脚鞭炮窜上高空,很快成为了开封城里街头巷尾的谈资,纷纷夸赞梁丰的创意。当然,也有许多人不屑一顾,认为这是噱头,是卖弄的行径。
整个京城,只有没有到场的人,在家里听到一排巨响,后来问到家人时,眼睛一亮,心里想到了什么。
数日之后,梁丰接到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