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将血 >

第468章

将血-第468章

小说: 将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这里嘟嘟囔囔的咒骂,一来是他本性如此,言语刻薄惯了,二来却是憋着一肚子的火气,无处发泄,只好跟眼前这位自己向来看不过眼的家伙斗嘴了。
    那吟诗之人是个清瘦的中年人,虽说落魄之中,形象很是不堪,但一脸的文气,长相也堪称英俊,只是如今吃了不少苦头之下,脸色灰暗,眸光凄惶,若不是身旁这个丑陋的家伙每每刺他几句,吟诗完毕,一定是泪流满面的结果了,但听身旁之人骂他,却是将眼睛一瞪。
    “哼,你个孙黑脸,往日听人说你自比管乐,更是自夸有卧龙凤雏之才,现在如何,成他人阶下之囚,去国无日,生死莫测,还敢口出狂言……吾虽白身,然上不谄于权贵,下不欺于黎庶,更有佳句流传后世,此去即便身首异处,为他乡之鬼,也能为后人所记,而汝官不过七品,不过薄有微功,文不曾安邦,武不曾定国,可谓一事无成,安敢笑吾?”
    两个人斗鸡眼般对视着,嘴里却是一刻不停,引经据典,唇枪舌剑,也不管身在何处,周围人等也不去理这两个家伙,情形看上去颇为的怪异。
    这两人说起来也是倒霉,那吟诗的中年人叫李凤景,据说乃是蜀中文人士子中的翘楚,声名极是不小,而长相丑陋的那个叫做孙文通,曾为理国公赵方旧部,后来又是后蜀太子东宫任职,为人却是和李博文有些相似之处,言语刻薄,见识却也不凡,但因为长相的缘故,这经历却要比李博文还要坎坷几分。
    李凤景就不必说了,诗词文章上乃是蜀中大家,据称乃柳三变下第一人,虽说有些夸张,但也可见其人在诗词之上的造诣了,可以说是蜀中婉约派的文魁,至于落到今日的地步,却还是因为当初随军到剑门,存的心思也颇为的可笑,却是想转变词风,得些雄浑之气,到得赵方降秦,他便也作了秦人的俘虏,一直呆在剑门。
    而孙文通就更倒霉了,自后蜀太子孟谦率人将赵氏一族抄家灭族,他便离了太子府,他本来在太子府就不很得意,听闻传言说理国公赵方献关降敌,乃至太子那里便迫不及待的对赵氏一族动了手,他却无论如何也不相信理国公赵方会是那种不忠不义之人,心中自然暗骂奸臣小人误国。
    他这人是个倔强脾气,想到便做,不亲眼见到理国公赵方他却是不愿相信这传言是真的,于是连夜启程,赶往剑门,于是乎,这投火的飞蛾在秦军探骑面前被逮了个正着,不过幸好,此时赵方随于秦军军中,将他的性命保了下来。
    但赵方此时满门被戮,也没心思见他,便遣人将他送往剑门看押,这么一来,到是和李凤景两个人作了伴儿。
    直到剑门生变的那天晚上,后蜀降兵攻入剑门,当夜纷乱之极,若只是他们两个,估计就算是逃出牢笼,也会死在乱军手里,不过还好的是,看守两人的秦军到也都很聪明,当机立断换上了蜀军的衣服,趁乱护着他们两个出了剑门。
    这一行人栖栖遑遑逃出,尽捡山中小路行走,说起来,这十余个秦军却也是蜀中降卒的身份,打头的一个年纪已经不小,过了不惑之年的,曾是利州西县的捕快,名叫刘昌,而他率领的这一群人,都是西县子弟,当初秦军还未到西县,西县县主,以及主簿,县尉等人却都逃了个干净,这些人舍不得家乡父老,却又疏散不及之下,不得已拿起刀枪以拒秦军。
    就他们这些人,面对秦军自然是螳臂当车一般,一场算不得多激烈的厮杀下来,多数人都战死在西县城头,只留下这几个被秦军俘获。
    不过秦军过了栈道之后,却是有了转机,大小漫天寨能须臾之间便被秦军攻破却是少不了他们的功劳,放他们回家是不可能了,不过他们也算是立下了功劳,于是最终,这些家伙也就在秦军中当兵吃粮了。
    说到底,这些人都是土生土长的利州人,对于利州地形十分熟悉,走起山间小路来也不愁迷路,于是一群人逃出剑门之后,便即朝着西县方向而去,至于这场仗是秦军能赢,还是蜀人得胜,他们真是不想再掺和了,只想着回到家乡,当个老实本分的百姓便罢的,至于带上他们两个,不过是领头的刘昌知道这两人都是大人物来的,如果一旦又被人捉住,也好有个由头能留条活命下来,说句难听的话,这两个人就是他们的护身符而已。
    要说他们也都是蜀中降卒,剑门生变时不必仓皇出逃,但刘昌这人看上去很是憨厚,但却到底是个聪明人,想的极为清楚,不说别的,只说众人帮助秦军骗开小漫天寨的寨门,又在秦军中呆了那么久,没准就会被人指认出来,留在剑门实在凶险,还不如兵乱之机逃出去呢……
    到得临近西县之时,众人也就松了一口气下来,毕竟是回到了土生土长的地方,这条命看样子也算是捡回来了,这心里也就难免有些急切。
    正好这个时候李凤景实在是受不得这种奔波之苦了,建议大伙儿不如走大路,行程也能快些,众人本来就有些心急火燎的,也不知家乡父老怎么样了,如此一来,也就没人出来反对,一群人下得山来,走了大路。
    这下可好,正好被赵石这一行人马碰上,一个没落,又都成了俘虏。
    本来这些人逃出剑门时便极为惊慌仓促,再加上在山林中熬了十余日,一个个蓬头垢面,连兵器都扔了个干净,谁也看不出他们的来历的,赵石一行人一心赶路,遇到这等来历不明之人,也不再像来时一般仔细甄别,只是放了了事,如果有人诚心跟踪他们,他们确实也不可能隐藏住行迹的,只是要留意别被大队人马突袭便也罢了。
    但坏就坏在这些人心中有鬼,一见秦军拦路,还没等人问话的,带头的刘昌已经将自己等人的身份以及李凤景,孙文通两人招了出来,说辞流利,显然准备的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这么一来,这一行队伍中也就多了十余个垂头丧气的家伙,还有两个整日斗嘴的蜀中文人……
    这只是行程中的一个插曲,李凤景,孙文通两个人自也不会知道有怎样的际遇在等着他们,此时的两人,只不过是赵石顺路俘获的囚徒罢了。
    这一日午时,汉水终于遥遥在望,一趟川中之行,起伏跌宕,却又转回了金州起点,虽说有些凶险,但还好的是,损伤不多,多数之人都平平安安,只要跨过汉水,也就真正安稳了的,但就在此时,却是突变又起……

第五百一十四章云涌(十四)
    第五百一十四章云涌(十四)
    赵石骑在马上,神情阴沉沉的,这一路上,他话是越来越少,周围人等在他积威之下,都道他心情不佳,就都不敢在他面前多说话了。
    所幸一路上那些盗匪们还算老实,没添什么乱子,不然惹的大人发起火儿来,谁也吃不消。
    不过他们哪里知道,赵石此时心里却好像藏着一团火般,川中乱起,正是可以放手施为的时候,而他却是正逢其时,虽说与他当初的预想差了许多,但结果却是一样,说起来,蜀中若真是将十五万大军拖住个一年半载的,大秦除非有壮士断腕之心,任这十五万大军在川中自生自灭,不然大秦只会在这场战事中越陷越深,给别人以可乘之机。
    而这便是他的机会了,一路之上,他左思右想,心中已然渐渐有了些算计,大致的轮廓既然有了,这细节完善的功夫也就不会太难,不过当务之急,却是在京师长安那里得到消息之前,用好自己钦差大使的身份,当大秦朝野震动之时,再……
    过了这汉水,看样子也就不会再有多少空闲的时候了,抬头遥遥望去,汉水如一条巨蛇般,隐隐盘绕于蜀中山川之间……是啊,只要过了汉水……
    赵石有些出神的望着远处,正神思不属之间,突然就在这时,心中警兆突起,对于危险的判断,他实是已经有了野兽一般的直觉,也许四维还没缓过神儿来,但身体已然本能的做出了相应的反应,身子一弯,顺势便已经滚落在马下。
    与此同时,一声沉闷的弓弦响动之声传入耳朵,接着便是利箭撕裂空气传来的尖啸之声,两支长箭带着恐怖的风声几乎不分先后的从他头顶上掠过,若是他迟疑哪怕片刻,这两支明显是出自四五石硬功的长箭必定会在他身上开出两个窟窿,便是他身罩软甲也毫无作用的。
    “哒懒……”
    若是换做旁人与死亡擦肩而过,也许这时浑身已经软做了一团,但他遇到这种情形的次数实在太多,心神根本不为所动,落地的同时,便是一声大吼。
    “保护大人。”
    “有刺客……”
    “护住钦差大人,将刺客找出来……”
    两支利箭一支射入道旁的草丛,一支却是没入一直跟在赵石身旁的曲士昭的坐骑,直直从战马的侧腹直没至羽,健马猛的悲嘶一声,前蹄扬起,将身上倒霉的钦差副使大人掀下马去,接着才又发疯般撞倒前面的几个军士,才一头栽倒在地上。
    直到这个时候,周围护卫军兵才缓过神来,这些人不是赵石的衙兵,便是曲士昭的家将,一见两位钦差大人同时落马,心胆俱丧,呼啦一下,一边嘶吼着,一边便欲上前将查看,中军这里立时便乱作了一团。
    但赵石一声怒吼还是发挥了作用,身材如同山中黑熊般的哒懒条件反射般从背上摘下大弓,瞬间便让他拉成满月形状。
    不远处山坡之上的一颗大树上,一条人影也许感觉到了危险,嗖的一下滑下树来,但脚还没有沾地,哒懒这里已经闷吼了一声,将大手一松,五石弓发出的箭矢在近距离上的速度已经和后世的手枪有的一比,几乎转瞬间便已到了那人胸前,那人还身在半空,劲箭便已穿过他的胸膛,带出一蓬滚烫的鲜血,将他直接钉在树干之上,但一时不得便死,凄厉的惨叫之声立即回响在这山林之间。
    但另一个偷袭之人却是聪明,遥遥相对的另一处山坡的大树上一跃而下,哒懒再次张弓之时,那人身影已经没入树干之后,却再不给他狙击的机会。
    但秦军队伍之中,立时便有几队人分出来,追了上去,就在这时,一支箭矢从队伍之中飞射而出,那偷袭之人惊惧之下,动作可是不慢,下了树便往山林茂密之处钻了过去,但刚离开不过数仗,这一箭便追上了他,一箭便从他的左眼处穿入,不待他惨叫出声,接着又是一箭没入他的喉咙,那人晃了晃身子,一声不吭便已倒地身死。
    木华黎默默放下手里的硬弓,也不看身旁的一群手下的敬畏神色,而是有些焦急的向那混乱之处望了过去,蒙古人既然认定了一个主人,只要对方能时刻表现出强大的力量来,他们一般都不会选择背叛,赵石将他领入汉地,实际上已经是他的主人,若是赵石在他眼前被杀,他这个追随在主人马屁股后面的战士必将蒙羞终生,更何况,这还是蒙古人的英雄,桑昆以及合撒尔的安达,当初在鞑靼草原上,合撒尔的话犹在耳边,若是赵石死了,他将杀死木华黎部族中的所有男人,蒙古人的话,在长生天的见证下,是不会有任何违背的,他这里自然是担心万分,只是秦军军律严厉,即便主将被刺,这时却也没多少人敢肆意乱动。
    再说赵石,落下战马之后只是在地上滚了滚便站起了身来,毫发无伤,只是看上去有些狼狈,与他的身份实在不符的紧,但对于他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