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将血 >

第1352章

将血-第1352章

小说: 将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完,孟胖子心里哀叹一声,和上几次差不多,他的脸被请抽了几下,旁人看来,他却是上找着挨抽,甚至还会认为,抽的有点轻,女人就是这么一次次的消磨着他的勇气和威信……
    “孟大人。”
    “卑职在。”
    女人也是莞尔,她觉着,用不了多少时日,这个胖子也就和其他人一样,只能对他俯首帖耳了。
    之所以费这么大工夫,也只因为她毕竟不是明远司设于凉州路的密谍统领,这个胖子若不能听话,会很麻烦,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她面临的就是这种情形。(未完待续……)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一十章布局(二)
    “如今,西域商路已开,外邦之人,也已现身西北边地,想来,不久便会有朝廷谕令到此。。。。。。此乃自大唐以后,数百年未有之局面,尔等应对的好了,搏一个似锦前程出来,也是容易。”
    “孟大人,之后要做什么,你应该清楚吧?”
    孟胖子嘴角抽动了一下,还来。。。。。。。。
    不过这回他也不再耍什么小聪明,微微躬身道:“卑职明白,来往商旅多了,人多眼杂,安插些耳目,应该不是难事,请夫人放心便是。”
    女人轻轻摇了摇头,“不够。。。。。。这就是我让你们做的第一件事,在之后,凡来往于古道之上的商队,无论胡汉,我都要知道,他们来自哪里,运送的货物都是什么,回转的时候,又赚得几个银钱,孟大人,切记,做的细致些,这关乎明远司的名声,知道了这些,将来也还有大用处。”
    “是,卑职记下了。”
    “胡大人。”
    “卑职在。”
    “第二件事由你来做,回鹘那边人心浮动,许是用了向我大秦称臣纳贡之意。。。。。此本为明远司之责,但仓促之间,咱们能做的事情也不多,但总归要有所准备。”
    “该怎么准备,你回去好好想想,这件事做的好了,加官进爵,易事尔。”
    说完这两件事情,女人抚了抚秀发,懒懒靠在椅子上,笑着道:“诸位。太多的话也就不说了。两位大人要做的事情。就是凉州一路明远司上下要做的事情,之后两位大人会用到谁,该出多少力,你们应该都清楚,但凡有人阳奉阴违,那也就别怪我无情了。”
    众人躬身领命当中,女人摆了摆手,众人便纷纷退了下去。
    不过早有几个人得了示意。都留了下来。
    大堂中渐渐宁静。
    女人沉默了半晌,抬起头,看着范氏父子,心里开始有点纠结。
    晋国公的这位大舅哥,只能说是不堪大用,来到西北,估摸着也只能靠着晋国公之势,赚些银两花用罢了。
    她的心里也有些纠结,以范氏父子的身份,用的好了。在凉州路乃至于整个西北,几乎没有他们办不到的事情。
    但她却真的不敢轻易开口。晋国公赵柱国那个人,实在不好惹,而且,算起来,她还欠着人家一个天大的人情。
    最终,她还是暗自叹了口气,微微点头,用轻松的口吻道:“范兄,回鹘人的商队已经进了玉门关,你那边的事情,也应该做起来了。”
    “先去蜀中,准备一些货物,不用多,蜀锦,美酒,茶叶,都采买上一些。。。。。。你范家来的人不多,而回鹘人那里也许要乱些时日,所以,就在西凉这里,跟胡商交易最为妥当,你看成吗?”
    范家老大连连点头,笑道:“多谢夫人厚意,巩义范氏定然不会让夫人失望。”
    还行,范家的两个儿子,虽然养在家中,差点都废了,但到底不算是真正的废物,做事说话还算有章有法。
    女人笑意微露,这才是她最终的用意。
    而明远司这里,不过是拿来用用罢了,她可没那个心思,领着一群粗汉,纵横来去,做个地地道道的匪首什么的。
    她这一辈子也不一定能再次踏过庆阳府一线了,要想过的好些,总需要大量的银钱支撑,而巩义范氏,要人有人,要钱有钱,正是现在最好的盟友。
    而她这边,又能借助明远司的力量,做一些普通商家难以做到的事情,这样一来,想不赚钱,其实也不太容易。
    当然,她认为,还缺少最重要的一环,需要在不久的将来补上。
    范氏父子知机的告退。
    出了大堂,父子两人在仆人引导之下,漫步而行。
    年轻人终于忍不住道:“爹,这才第一支商队过来。。。。。。。咱们要是准备了货物送到西凉,却没人收怎么办?”
    做父亲的笑着摇头,“咱们到了这里,听人家的就成了,你啊。。。。。。还是年轻,人家比咱们上心,若是赔了,咱们大不了回去巩义,人家呢,不定就会有天大的麻烦,记得,做人要知道感恩,不要轻易心生怨恨,人家在尽心帮你,你却总在打自己的小算盘,那怎么成?”
    范家老大虽然心机城府皆不如人,但这番话说出来,却有淳淳长者之风范,由此可见,这位是个真正的厚道人。
    年轻人脸上微红,垂头道:“您教诲的是,儿子受教了。”
    范家老大呵呵笑了起来,拍了拍儿子的肩膀道:“放心吧,有你姨夫在,咱们范氏行商于西北,想赔也不那么容易,不然的话,你祖父又怎么放心你爹过来主持此事?”
    “到是我儿,比爹要聪明伶俐的多,在这里多看看,多听听,长长见识,以后这天地,要比你爹和你叔叔两个敞亮的多,不过,你也。。。。。。唉,这位夫人啊,和你姨夫不定有多少牵连,我儿还是收收心吧。”
    别说人家心机城府不行,其实心里明白着呢。
    年轻人脸上阵青阵白,煞是好看,过了半晌,才讷讷嘟囔道:“爹,您放心吧,儿子早就想明白了,不用给咱们范家惹祸的。”
    “那就好,那就好。。。。。。”
    父子两个又闲话两句,做父亲的这才说起正事,“蜀中那边儿,咱们父子两个还是一起走一趟吧,这位夫人啊,心大着呢,也不好糊弄,只是苦了我儿,让你陪着爹奔波劳碌,不能安心读书。”
    儿子这次不满意了,撇了撇嘴道:“爹,儿子已经不小了,读书进学也没多大指望,从军你们又不同意,生意上再不能帮衬一二,儿子岂不成了米虫?”
    范家老大瞅了瞅儿子,满意的笑了起来,二十多年前,他本也想接着妹夫的光儿,做出一番事业来。
    但他兄弟进了长安一次,灰头土脸的出来,让范家老大也生了畏惧,在范家老太爷管教之下,两兄弟却同时收了心。
    范家老二在乡里侍弄田土,做起了地主。
    而他却开始重新拿起了书本儿,开始教养儿子侄儿,再没了出去闯荡一番的心思。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儿子已然长成,妹夫也终究成了权势熏天的晋国公。
    到了这会儿,本打算就此颐养天年了,没想到事情反而来了,那位妹夫回乡一次,不但弄的巩义赵氏鸡飞狗跳,而且,还让自家父亲起了重新行商的打算。
    老太爷年纪老迈,自然不能奔波于路途,老二那里,也脱不开手,这事儿也只能落在他的头上了。
    在这西凉,他是呆的心惊肉跳,不过儿子懂事儿,还是让他心怀大慰,连那些隐隐约约的担忧,也都抛之于脑后了。
    父子两个谈谈说说,每一句话,都能让人感觉出里面浓郁的亲情,不过,说起来像他这么教养儿子,却没把儿子养成纨绔子的可不多见。
    不过,两父子离开大堂之后,这里的气氛立时就是一变。
    剩下来的人,都可以说是女人的心腹了。
    三个人,两位都是随女人一起来到西凉的蜀人,另外一位,则是西北豪杰,女人对其有着正经的救命之恩。
    “老狼,以前做的营生,还没忘了吧。”
    虬髯赤膊的家伙,嘿嘿一笑,露出满身的匪性,“夫人,您有事就吩咐,老狼赴汤蹈火没二话。”
    女人笑笑,“商队一多,财帛动人心,凉州这一路上,又是沙漠,又是戈壁的,匪患肯定少不了,我想让你重操旧业,收拢些人马,别让这西北再出个党项之类的大匪,不过。。。。。这事凶险不少,你可要办的仔细些。”
    这位一听,大咧咧的就开始拍胸脯,“交给俺了,别的不成,要说打家劫舍,俺可在行,也就是匪老四早生了几年,不然的话,俺一定跟他别别苗头。。。。。。。。嗯,夫人的意思是,不是让俺做那断道的强人,而是。。。。。。。。那。。。。。。碰到官兵怎么办?”
    其他两个人听着有点心惊,不过也只是有点罢了,蜀中绿林道上,他们也曾竖起过旗号,听这位西北强人开始说的干脆,后来却又结结巴巴,都忍不住,乐了出来。
    那位听到笑声,斜着眼儿就瞪,不过他也知道,这两位不好惹,最终没有恶言相向。
    只是在心里暗骂,乐个屁,老子说的可没错,咱们这营生,失风不怕,就怕出了两头数,捉住了,定要挖心剖肺的。
    老子受了招安,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但被拍回去祸害以往的同道中人,多少有点不讲道义,而且,这要是碰到官兵围剿,拼命还是不拼命?
    女人抿了抿嘴,这些粗汉。。。。。。唉,身边还是人才太少啊。
    “不用担心,这还要看时机,先做起来再说,你要是不成,我换旁人来做。”
    “成成成,怎么不成了就。。。。。。。咱这就回去想想,哪些老兄弟没走了水,弄过来用用,不过,这银钱上,您得给足了,不然想要在如今拉起人马来,有点不太容易。”(未完待续。。)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迁徙
    大秦成武七年,西北丝绸古道上暗流涌动,胡汉商旅因各自利益所趋,有目的的,或者变相的,都在推动着西域走向战争的边缘。
    而在这一年,遥远的东北,一件大事也正在发生。
    蒙古部族最大的一次迁徙开始了。
    成群结队的蒙古人,用马鞭子驱赶着人数庞大的汉奴群体,走出了他们世代生存的东北草原,向气候更加温暖的辽东地区迁移。
    这样的长途迁徙,即便是号称逐水草而居的蒙古人,也会心怀恐惧,尤其是在春天这样的季节,更让南下的各个部落,都有着不满。
    但蒙古诸部英明的可汗,成吉思汗铁木真在去年时召集了各部首领会盟于乞颜部,征得了各部首领的支持,并随即下达了汗令。
    而这一次蒙古诸部南下,不再是为作战抢掠而来,也非为了生存,而是成吉思汗铁木真,终于开始想要建立一个汗国,属于蒙古人的汗国。
    广阔的辽东,在女真人离去之后,为蒙古人提供了这样一个地域,可以容纳蒙古诸部放牧,生存繁衍,并可以让汉人耕种的地域。
    这里的气候更加温暖湿润,这里的草场更加肥美,这里的河流更加密集,这里的土地也更加肥沃等等等等。
    这些因素,作为一个汗国建立的基础,已经足够了。
    契丹人,女真人,都曾在这片土地上建立起了自己的国度,蒙古人也一样可以。
    成吉思汗也正是用这些理由。说服各部首领。。。。。。。。。
    但随着铁木真从混乱的战争中走过来的将领们都知道。对于大汗来说。这是一种极其无奈的选择。
    通天巫阔阔出,以及合撒儿之乱,是对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