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秦始皇 >

第13章

秦始皇-第13章

小说: 秦始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齐听到须贾的回报后十分恐慌,连夜逃跑了。子听完白起的讲述,故作感慨地说:    
    “如此说来范睢举荐君侯统兵出征是别有用心,出兵得胜是帮助他捉拿仇人,失败呢,则把责任推给老将军,实在太高明了,君侯万万不可上当。”    
    白起对范睢本来心存不满,一听子这么说更是气愤,发誓宁死也不统兵出征。


第二章 夜奔归秦第15节 六国抗秦(1)

    二    
    自秦国的大军压境以来,邯郸便如开锅一般,街头巷尾议论纷纷,平原君府成为众目焦点,每天车来车往,人进人出,车水马龙一般,似乎比王宫还热闹三分。府上三千门客施展浑身解数献策献计,帮助丞相平原君排忧解难,众人都把矛头指向一个人——几年前从魏国逃到此处避难的魏齐。    
    魏齐知道自己难逃厄运,主动找到平原君说:    
    “几年来君侯待我如再生之父,齐感激不尽。如今赵国因为齐一人之故而让成千上万人遭受兵刀之灾,齐心中不安。君侯违逆赵王意旨拼力护住齐的蝼蚁之命,让我无法报答,只有来世做牛做马报答君侯的大恩大德了。多日来齐一直寝食不安,决不能为了一己之私而让赵国万人受累,如此苟活下去只会落得千古骂名。我思虑再三,请君侯将我捆起来献给范睢,即使遭受车裂,但能换得赵国安宁,齐在九泉之下也觉得欣慰了,请君侯快快动手吧!”平原君见魏齐背剪双手跪在自己面前,实在不忍将他送给秦军。魏齐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前来投奔自己,这是仰慕自己的贤德之名,倘若在他人有难的时候不能尽力帮助反而将朋友出卖,这是多么不仁不义,传扬出去岂不让天下人讥笑。可是,不献出魏齐如何令秦国退兵,就赵王那里也不会同意,赵王已经三次派人催问捆拿魏齐的事了。    
    平原君左右为难,不知道是否应该先把魏齐移交给赵王,当然,他也明白把魏齐交出来对于魏齐又意味着什么。这时,上卿虞卿刚好进来,看见跪在地上的魏齐心中明白了七八分,于是上前说道:    
    “君侯真以为秦国是因为魏齐的原故兵临赵国吗?倘若这样,君侯看问题就和大王一样浅短。秦一向为虎狼之国,早在穆公时就有窃视中原之心,武王问鼎中原绝膑暴死,这是上天对他的惩罚。昭王早有称帝之心,虽然因东方六国一致反对而废弃,但称帝的野心不死,如今再次出兵伐赵,是认为长平之战后我赵国再无能力与秦抗衡,也是欺我赵国羸弱,想一举攻下邯郸灭掉赵国,至少也要达到让赵国臣服的目的。魏齐只是他们出兵的借口,是这场战争的导火线,君侯交出魏齐不仅救不了赵国反而白白毁弃一个生命不谈,更让天下人瞧不起赵国,让后人讥笑君侯,只怕君侯尚没有把魏齐送走,君侯的威名已经扫地了。”平原君翕动一下嘴唇,轻声问道:    
    “以上卿之见应该如何为赵国扫除这场灾难呢?”    
    虞卿一字一顿地说:“联——合——东——方——六——国——抗——秦!”    
    虞卿话音未落,就听门外有人大声说道:    
    “说得好,说得好,上卿果然是有谋略有远见之人,真是英雄所见相同,在下正是为此事而来,不想被上卿抢先了。”    
    众人抬头观看,来人是几天前从魏国赶来的辩士鲁仲连。鲁仲连原是齐国人,以善辩闻名天下,年方十二就驳倒齐国著名辩士田巴,从而闻名遐迩。长大后不好仕途,专门云游天下为人排忧解难。    
    平原君一听来人是鲁仲连,肃然起敬,立即命人看座。鲁仲连一边拉起跪在地上的魏齐,一边盯着平原君问:    
    “君侯真的准备献上魏齐的人头,对秦国俯首称臣惟命是从吗?”平原君微红着脸说:“胜纵然不才也博得四公子之名,怎会如此无情无义奴颜卑膝出卖朋友并向强秦献媚呢?那只是魏国的使者在此绕舌时给我出的馊主意,可我并没有答应。”“是不是叫新垣衍?”鲁仲连急忙问道。“正是此人!”    
    鲁仲连哼了一声,“我正要找此人呢!实不相瞒,我从魏国赶来就是找此人辩论一番的,他在魏国时就怂恿魏王事秦,等我听说此事时,他已经奔赵国而来了,因此随后赶来。此人现在何处,我立即找他论辩去!”    
    “不用找了,我在此等候许久了。”从门客的席位上站起一人说道。鲁仲连整理一下衣帽,向新垣衍轻蔑一笑,只是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却不开口说话。新垣衍被鲁仲连咄咄逼人的目光盯得心里发慌,为了掩饰自己的窘态,率先说道:    
    “我见先生的尊容,不像是有求于平原君,为什么还不趁早离开邯郸,难道在此等着与赵国人一道做阶下囚吗?”    
    鲁仲连这才开口说道:“我不有求于平原君,却有求于阁下。”新垣衍本来畏惧鲁仲连的大名,见他一开口就说出这番话,心里放松多了。人的名树的影,而实际上多是传闻超过现实,浪得虚名之士比比皆是,鲁仲连也不过如此。于是自负地说:“先生是闻名天下的辩士,所到之处人人敬仰,奉为上宾,做起事来雷厉风行,怎会有求于我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使者呢?只怕传扬出去辱没了先生英名。”    
    鲁仲连猛然站了起来,连珠炮似地问道:    
    “我求先生不要在此扰乱赵国抗秦的决心!我求先生不要让平原君做出有损他美名的蠢事!我求先生立即返回魏国规劝大王放弃事秦之心!我求先生劝说魏王尽快联赵抗秦!”    
    新垣衍狡黠地一笑,“倘若我不答应先生的请求呢?”    
    “那你必将自食其果,死无葬身之地,最终成为千古罪人,遭后世子孙唾骂!”    
    新垣衍哈哈一笑,“如果赵国不接受我的建议立即交出魏齐并向秦称臣,只怕不久以后死无葬身之地的不是我,而是先生及各位。”鲁仲连立即反驳道:“先生真是目光短浅,就如一个盲人已经走到悬崖边却不知停步,再向前迈出一步就将跌入万丈深渊。秦是一个抛弃礼义而恣肆对外争战的国家,又惯用欺骗的手段谋取他国利益,昭王以十五城交换和氏璧的事就是最好明证。他恃强挟诈,残害生灵,做个诸侯国都如此残忍,一旦称帝后自然更加暴虐,生杀予夺,为所欲为,想做一个安份守己的臣民都不能够,我宁可跳海而死,也不愿做暴秦的臣民!真想不到先生和魏王都是如此毫无骨气之人,愧对魏国臣民的一片爱戴之心。”鲁仲连话锋一转,指着新垣衍说:    
    “特别是你,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不好好在家中反省自己的过失,却不顾廉耻四处招摇撞骗,真羞煞人了。”新垣衍见鲁仲连当众污辱他的人格,十分恼火:    
    “请先生把话说得明白些,不然,就是血口喷人,造谣中伤,猪狗不如!”    
    鲁仲连不慌不忙地说:“魏齐与你同乡,你曾经在他手下任职,在他危难之际不出手相助反而落井下石,这为不仁不义。身为魏国大臣,在魏国需要你为国尽责为主分忧时,你不给魏王出良谋设妙计打败秦国入侵,反而听信秦国使臣一派胡言乱语,劝魏王西行事秦称臣,这叫不忠不孝。”    
    新垣衍立即争辩说:“秦强而魏弱,魏国不向秦称臣犹如用鸡蛋碰石头,其结果是魏亡。与其亡国,孰若称臣呢?亡国,宗庙社稷都失却了;称臣,至少可保住祖先留下的祭祀和封地,何况魏王能够保全一个完整的国家呢?当然,魏王也非出自本心臣服秦国,是别无选择呀。就好比当仆人,十个仆人侍奉一个主子,难道十个人的智慧力量抵不上一个人吗?只不过畏惧主人罢了。”鲁仲连立即驳斥道:“世上的仆人只存在三种人,一是生而为仆人的人;二是由主人沦落为仆人的人;三是连仆人也做不得的人。请问先生应该是哪种人?”    
    不等新垣衍回答,鲁仲连又说道:    
    “以我之见,魏王是由主人沦落为仆人的人,而先生则是连仆人也做不得的人。”    
    新垣衍气得脸色发青,十分恼火地说:    
    “先生说得太过分,我怎么会有这样的结局呢?只怕先生才是连仆人也做不得的人。”    
    鲁仲连并不恼,仍面含微笑地说:    
    “我这话决非信口开河,都是有事实根据的。从前纣王有三公,就是鬼侯、鄂侯和文王。鬼侯把自己最漂亮的女儿献给了纣王却仍不能讨纣王的欢心,结果鬼侯被纣王治成了肉酱吃了。鄂侯仅仅为了这事讲了几句公正的话又被做成肉干吃了。文王呢?为老朋友的惨死暗暗抹几滴眼泪,纣王又把他囚禁起来。他们如此讨好纣王,妄图博得纣王的欢心,却落得悲惨的下场。秦王凶残胜纣王十倍,而魏王和先生讨秦王欢心的本领却不如三公,魏王和先生的下场能比三公更好吗?”新垣衍默然不语。鲁仲连舒缓一下语气说:“先生细想:秦王一旦称帝后,各诸侯都将成为他的臣民,生性多疑的秦王难道不怕某一诸侯强大起来将他取而代之,或有人重步他的后尘吗?因此,秦王会派遣他的亲信到各国监视诸侯的行动,被当作熊豸被人看管起来的味道,一定不好受吧?难道魏王和先生就有一种被人管制的习性?更甚之,秦王会把所有的侯王除去换上他自己的亲族。”    
    新垣衍已经被鲁仲连说动,碍于情面仍然不肯认输,故意寻找一个台阶说:    
    “即使魏王不事秦,凭赵魏的兵力也难以打败秦国,先生如此善辩,能凭三寸不烂之舌两片不僵之唇说服楚燕韩齐四国合力抗秦吗?”


第二章 夜奔归秦第16节 六国抗秦(2)

    鲁仲连还没有来得及开口,宾客席位的角落里站出一人大声说道:“只要新垣衍先生回到魏国劝说魏王联赵抗秦,说服其余各国出兵的事就不劳鲁仲连先生这样的高士了,我毛遂就可完成。”平原君见站在角落里这个自告奋勇的人面孔很陌生,他府中的门客实在太多,有些人不认识是常有的事,大凡他不认识的人多是才学一般的人,可这个自称叫毛遂的人却当着众人的面大言不惭地说出这番过头的话,实在是太想出人头地了。    
    平原君见其门客都在窃窃私语,正要发话制止毛遂,新垣衍却转向他拱手说道:    
    “君侯府中是藏龙卧虎之地,能人辈出,我新垣衍不枉此行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真是这个道理。我立即赶回魏国说服魏王发兵救赵,君侯也立即派人去楚燕齐韩等国劝说他们也出兵救赵。”    
    新垣衍说完,深施一躬转身离去。    
    魏齐考虑再三认为自己难逃厄运,不想因为一个人的生命给赵国带来血腥之灾,更不愿连累平原君,让平原君为难。于是刎颈自杀。平原君听说魏齐自杀,十分有愧,但人死不能复生,能用魏齐的尸首换取秦军的退却也值得。赵王命人将魏齐的人头送给秦军统兵将军郑安平,让他转交范睢。    
    可是,魏齐的死并没有让秦军后退半步,对赵国的围攻反而加紧了,邯郸陷于秦军的包围之中。    
    赵王终于认清了秦国的狼子野心,决心倾赵国之兵与秦军决战到底。平原君一面积极布置邯郸的防御事宜,一面派门客到韩魏齐燕楚五国请求救兵。这五国之中以齐楚较强,只要这两国有一个国家能够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