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巨商沈万山 >

第66章

巨商沈万山-第66章

小说: 巨商沈万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那些读书人,想隐居,说走就走。可我,这么大个家业,能都带到山中去隐居么?” 
一直在旁听着不开口的王信,此时说:“老爷,不要太受金钱之累,夫人说的可是至理名言啊!”
沈万三看着王信,无语。他不是不知道这些道理,可总是怀是一种侥幸。此刻,他甚至认为,皇上和他是患难的弟兄呢。
王信继续说着:“古话说,伴君如伴虎,朱元璋此人霸气太盛,老爷如果以为花两个钱就能守住这个家业,守住自己的富贵,那当火烧到肚脐眼时,可就太惨也太迟了。”
“伴君?”沈万三哈哈大笑起来,“伴张士诚,我不也是伴过来了么?现在伴朱皇帝,大不了也是花点钱而已,再说朱皇帝要杀我上次就杀了。如今,他对我这个患难之交,可算另眼相看着呢!”
苏州那些富户迁徙凤阳,使沈万三产生了一个错误的错觉——他以为皇上念着旧情因而对他另眼相看。
陆丽娘忿忿起来:“官人,你怎么这么容易把别人都往好处去想哪?”
“不往好处去想,那往哪儿去想哪?他下了诏书来召我,我能不去么?不去,那样不是更给了他口实么?”
陆丽娘还想说什么,沈万三阻止道:“我意已决,请别再多说了!”
陆丽娘:“那你就这么跟关帷去应天了?”
沈万三点点头:“明天一大早就动身,随关帷去应天!”
算来,这是沈万三第三次来应天了。前两次都是仓皇逃离的,但愿这次能有个善始善终。
应天驿馆门前,沈万三和关帷的马车停下,沈万三下了马车。
关帷在车上拱手:“沈老爷,一切都安排好了,请沈老爷进去安息吧!关某这就去禀告皇上,恕不送了!”
沈万三也对着关帷拱手:“不用,不用!”
关帷的马车转过身,向远处驶去。沈万三看着马车渐远,转过身来,向驿馆内走去。
沈万三在驿馆内住下了。这几天,一直没人来找他,他也不敢贸然乱走动,只是在馆内看书。这天,他还在午睡,忽然门外驿馆的人大声地喊了起来:“沈老爷,皇上诏书到,快起来接旨!”
皇上的诏书,内容沈万三早知道了。不过是要在应天建一条苏州街,另外建廓庑一千六百五十四楹,酒楼四座,还要造一座铁水桥而已。
应天的百姓听说苏州来了个财神爷,造这造那的要花几十万两银子,都不知道这个大富翁哪里来那么多的钱。很快,沈万三家中有只聚宝盆、钱用都用不光的传说,又从苏州搬到了南京。其间经过一道道流传者的加工,沈万三被加上了或是神或是妖的神秘色彩。
5关帷献策,朱元璋将手伸进了沈万三的聚宝盆里。取了钱后,他又要沈万三和他一起修筑应天城墙。沈万三说愿与皇上对半而筑
建这么一条商业街,对现在的沈万三来说,实在算不了什么。
廊庑、酒楼、铁水桥,几处建筑都在同时进行着。工地上,工匠们在忙着。不远处,朱元璋与关帷在察看着。
看着那一座座建筑已初步成形,朱元璋不由得暗暗地吃惊,此人财力真是好生了得。他回过头问关帷:“建这几处廊庑、酒馆和桥,可要多少钱哪?”
关帷粗粗地算了一下:“大约不下五十万两银子吧!”
“五十万两?”朱元璋只知沈万三富,可到底富到什么程度,却一点数都没有。因此,他问关帷:“你是从苏州来的,这个沈万三到底富到什么程度哪?”
巨商沈万山 /吴恩培
一四二
“据臣所知,他可是从贩私盐起家。后来张士诚进苏州时,店主们纷纷抛售,他又赚了一大笔。他的商号遍及全国。后来,据说他又做起了海外的大生意。起初他被称为苏州半城之巨,后来又被称为一城之巨。老百姓中盛传他家有一只聚宝盆,放金生金,放银生银。至于他富到个什么地步,只怕是财富不下头二十个亿。民间传说他这个东吴巨富,富可敌国!还说皇上也没他富呢!”
朱元璋脸色阴沉了下来:“哼,我没他富!”说着,他咬牙切齿地:“但我可使他穷!”
关帷脸上掠过一丝笑:“我说皇上,他有聚宝盆,倒不妨见识见识!”说着,他从衣袋中掏出一枚铜钱。
朱元璋狐疑地接过那枚铜钱:“如何见识?”
第二天,朱元璋就在明皇宫内召见沈万三了。
见着皇上,沈万三照例俯拜着。
朱元璋似乎宠爱地说:“沈爱卿平身!”
沈万三喜滋滋地站了起来,他以为是他建苏州街既快又好,皇上要嘉奖他了呢!
朱元璋看着沈万三说:“沈爱卿,还记得当初在淮西古道上,那位老妈妈将福给了朕,将财给了你吗?”
见朱元璋又说起那位老妈妈,想起上次皇上的震怒,沈万三小心起来:“小人不敢有忘!”
朱元璋叹了一口气:“唉,朕,只是有福当皇上,却没有财,贵而不富啊!”说着他看着沈万三:“你呢,有财当了巨商豪富,然却是没有福的,正所谓富而不贵。”
沈万三心头“咯噔”一跳,小心翼翼地抬起头:“皇上这句话的意思是……”
朱元璋一笑:“哦,我说的意思是,我只是有福气当皇上,但手头却是太穷!”
沈万三奇怪地:“这天下物产,难道还不够皇上一人的用度?” 
朱元璋嘿然一笑:“我一个人能用多少、吃多少?我是说,我当了这个皇上,可这天下,东面的饥荒,西面的变乱,北面的天灾,南面的人祸,这些都要钱,可我这个皇上,却没有!”
沈万三抬起头:“小人上次说过,小人讨饭时与皇上共过患难,今日富了也愿和皇上共享福!皇上如有用得着小人处,小人当肝脑涂地!”
“哦,是么?”朱元璋笑笑。
沈万三点头,不敢再言语,他不知皇上又要怎么了。
朱元璋看着沈万三笑笑:“民间盛传你家有聚宝盆,放金变金,放银变银。我不知是不是老妈妈送的那只讨饭盆子,兴许是真的得了个宝贝吧!”说着,他从身上取出一枚铜钱:“这可是我铸的洪武钱,我这个皇帝穷,身上只有这一文钱,我想借你那个聚宝盆放放,也好给我生一点利!”
沈万三知道,皇上又要向他讨钱了:“不知如何生法,请皇上示教!”
“我只要以一个月为期,今天是初一,也就是说到三十为止。一变二,二变四,四变八,等等,每日取对合利。”说着朱元璋朝丹墀下的沈万三扔下一枚铜钱。
沈万三小心地从地上捡起那一文钱。
朱元璋出的实际上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用现代数学的表述,就是求2的29次方。在皇宫里时,一来沈万三紧张,不及细算。二来,就是算出了也不敢不答应。他回到应天分号的丝绸店中,拿起算盘算了起来,这时从苏州来到应天管着建苏州街一应事务的王信,也站在一旁看着。
沈万三停下拨算盘的手,看着算盘上的珠子,吃惊了:“乖乖,一个月后要变得这么多!”
王信看着算盘,轻声地:“五万三千六百八十七万零九百一十二文。”说着,他拿过另一把算盘算着:“这洪武钱一百六十文重一斤,那就是一万六千文为一石,以石计元,那这笔钱就是三万三千五百五十四石四十三斤。”
沈万三苦笑笑:“这应天分号十多个店铺所有的钱全都凑起来,也凑不出这个数哪!”
王信看着沈万三:“老爷,皇上这是在算计你哪!”
沈万三愁容满面了:“唉,我已答应下了,这也悔不得。”
“那这笔钱,期限可只是一个月哪!”老成的王信也不禁有些着急了。
事到临头,沈万三倒是镇静下来:“着人立即就近从苏州、徽州、扬州等分号提款来应天。”
各个分号都是作为特别提款,将这笔钱星夜送往应天。在这个月的最后一天,沈万三终于为皇上在聚宝盆里放的那一文钱,连本带息地付银了。
他雇了几十个民工做挑夫,将各处运来的钱,一一挑到皇宫里去。
“一百二十五筐,一百二十六筐……”关帷和沈万三在一旁逐一清点着。
沈万三如数付讫,朱元璋少不得要召见一下子。
明皇宫内,沈万三对着朱元璋跪拜下说:“皇上放在小民这儿的一文钱,每日取对合利,小民已连本带息付讫,请皇上查点!”
朱元璋看着宫前堆放着的一筐筐的钱,心头倒是愈加忌恨起来,可他依然不露声色地说:“好,沈爱卿真是有信有义,不愧是富可敌国的大商家。”
沈万三不知皇上这话里面的一丝不快,却面露喜色,高兴地应酬起来:“皇上如还有用得着小民的地方,请只管吩咐!”
朱元璋一下子抓住他的话头:“沈大官人,此话可当真?”
沈万三一惊,知道这客套话说漏了嘴,倘若皇上又要放一块金子在自己的聚宝盆里,或者是他又拿一文钱取对合利地要放一年,那自己倾家荡产也付不出了。可话已说出,这又收不回来,只好硬着头皮说:“小民在皇上面前,怎敢信口胡言!”
朱元璋一笑:“那好,这应天府的城墙太破旧了,你愿意和寡人一起修建么?”
沈万三倒一下子松了一口气,还好,只是修城墙而已。他看着朱元璋,磕了一个头,说:“小民愿与皇上对半而筑!”
“噢!对半?”朱元璋的眉头一下子皱紧,渐渐地竖了起来。这个竖子,竟是这般狂妄。很快,他又抓住这个机会,一拍桌子:“好!”
 
巨商沈万山 /吴恩培
一四三
第十七章 残梦万里 云散水流
1沈万三意欲在天子前先完工筑好城墙,那些筑城的士兵闹事。沈万三嘱王信给他们多发银子,朱元璋听说后,感到沈万三在用金钱挤兑自己
沈万三回去以后和王信说起与皇上对半筑城墙事,王信大为嗔怪,说老爷是头上没蚤子,要抓几个蚤子痒痒,莫名其妙地做了个冤大头。沈万三也感到自己孟浪了一些,立刻被皇上套住了。但是,即使不筑城墙,皇上大约也会想别的办法来掏自己的钱袋的。沈万三能意 识到这一层,可说是洞悉了世事。只是他不晓得,要他出钱筑城墙,早已是朱元璋的既定方针。即使他不主动提出,朱元璋也会打他的秋风的。只是皇上打秋风,可不容你讨价还价。
沈万三与皇上对半而筑城墙的事立即开始进行。
这天,在一土阜前,朱元璋带着一帮官员与沈万三勘察着地形。其实,这对半的工作量,下面的人早已分好了,只等皇上和那个巨商来认了。
朱元璋随手指着一方说:“朕从这边,你从那边,如何?”
天子的话,本是圣旨,沈万三当然无话可说。
朱元璋接着说:“我们各自向一方筑城,同日开工,看谁先完工。如果你先于朕之前完工,朕当在宫殿之上,亲自为你摆宴嘉奖庆祝。”说着,他并不看沈万三一眼,就向土阜下走去,一应随从官员也跟着下了土阜。
沈万三跪送着朱元璋离去,接着爬起来,拍了拍身上的泥土对王信说:“王管家,来,我们也要商议一下,立即从各分号调集资金,找人烧窑烧城砖以及采购其他筑城物资,还有,要组建工匠队伍!”
“这工匠队伍,皇上调了一队士兵给我们筑城!”王信说。
“这,人够不够?”沈万三问。
王信摇摇头:“差得远呢!你想这几十里的城墙,少说也得从十几处地方同时开工。”
沈万三一副不屑的样子:“那,多招些工匠吧!”
王信看着沈万三诧异起来:“看老爷的架势,是意欲在天子之前先完工了?”
沈万三奇怪王信怎么这么问他,不由得说:“是啊!”
“老爷,千万不要在天子之前完工。一时逞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