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第96章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96章

小说: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知州大度的说了一句:“某不怪他,不过以后要改正了。”

    这是表面的高姿态,实际上心中还带着恨意。

    几位宰辅也看卷子,沾一点科考徇私的边,皆不敢大意。看完了,连新参知政事晏殊也叹息道:“就是某十四五岁时也写不出这样的文章,解元名归实至矣。”

    夏竦也额首:“若是加上这个字,这份卷子就是放在省试,休说解元,就是省元也可中得。”

    想中省元,机率更小,然而夏竦这样说,也有理,但那是不可能的,朝廷不可能为郑朗一个人,放开誊抄制度。

    几位大佬不约而同的立即给予首肯,就是张义阳有吕夷简的手腕,夏竦的脸皮,也无法翻天了。

    这件事儿就传了出去。

    将老刘乐得,看到了甲,拍了拍肩膀,哈哈大笑。看到了乙,再拍肩膀,又是大笑。

    那意思,你懂的。

    惹起所有大臣看到了刘处,全部向他翻白眼。

    小皇帝听闻后,吩咐阎应文从东府将郑朗的试卷子,也拿给他看一看。

    他要看,谁敢不给他看,吕夷简将试卷交给了阎应文,带进了皇宫。小皇帝打开一看,首先说道:“好字,比以前的字更灵动。”

    “那是,这是天赐洪福,赐此才子,以后好帮助陛下治理国家。”

    “勿要多言,”小皇帝冲刘娥寝宫方向努了一下嘴。

    “喏。”

    继续看,小皇帝又说道:“好文章。”

    然后转过身问:“我朝最小的状元是谁?”

    岁数最小的进士不成了,前面有十四岁的晏殊,还有十一岁的特赐进士杨亿。连中三元也不成了,有孙何、王曾、宋痒。这个机率很小的,必须是解元,然后是省元。若是两元皆中,那么连中三元机率反而增大。比如宋痒,老太太录他做状元,不仅是因为他是宋祁的哥哥,也有这个原因,一凑就是大三元,能增加喜气。

    所以能争的,只是这个最小的状元。

    阎文应想了一下说道:“太平兴国五年状元苏易简,二十二岁,雍熙二年状元梁灏二十二岁,祥符二年状元梁固二十四岁,王相公二十五岁,天圣五年王尧臣二十二岁。”

    “这么说他还有机会?”

    “是啊,若是郑家小郎发挥好,有可能成为千古年间最小的状元。”

    这也不是,在未来有一个神童才是真正最小的状元,南宋朱虎臣,还是凭借真本领获得状元之名号的,殿试十箭九中,论武策时,面对皇帝群臣,从容自如,滔滔不绝的讲孙子兵法,演示《诸葛八卦图》,硬是让宋高宗赐予他武状元头衔。

    郑朗是了不起,与此人相比,依差得太远。

    但现在还没有出现,所以小皇帝在殿内踱了几步,有些小激动。

    这个也不容易的,就算到时候殿试他也象高知州那样准备徇私,也要郑朗必须在省试就考一个好成绩,最少名列前十以内,这样自己才能手底下松一松,小状元就有了。

    差得不太远,他询私,谁敢罗嗦!

    高知州是不知道,否则会泪如雨下,抱头痛哭。

    文章看完,又看字,这几乎成了他一生唯一的爱好,忽然说道:“字是好字,若是再配上两首漂亮的长短句,就能放在秘阁珍藏了。”

    略略有些惆怅,这事儿不大好开口,小家伙说过,长短句乃小道,并且也真的没有看到他本人写过什么长短句,就那花会上出了几首。自己虽是皇帝,可并没有准备将他当成玩臣,开不起来口。

    阎文应眼睛珠子转了转,说道:“陛下,臣都有一个好主意。”

    “说来听听。”

    阎文应将他的主意说出来。

    由于老太太管教得严,小皇帝平时举动,也算是沉稳内敛。难得做一件坏事,那把火还烧得很肉痛不止。可这件坏事没有什么损失,相反,很风雅。高兴的说:“好主意,好主意。”

    然后走来走去,脸上带着贼兮兮的笑意。他准备要对郑朗使坏了。

第一百三十三章 神秘女郎(第四更求月票)

    (请看电影网开播了! http://dy。qingkan。 无广告高清播放!请大家相互转告!)    感谢老朋友富翁成长的盟主,拼命的蝎子的掌门,老朋友云容赋的新执事。还有其他的书友,因为抢字数了,这份感谢打赏名单月底一下列出。再次感谢诸位书友的月票、订阅以及投来的推荐票。无以回报,只能努力,多更一些章节。鞠躬以谢。

    ===============

    郑家闹腾了一天,也就结束了。

    十几个舅舅,还有几十个表哥表弟的,一半人喝多了,醉醺醺的回去。有时候亲戚多也有亲戚多的好处,在郑朗未发迹之前,因为亲戚多,真正敢欺负郑家的人并不多。

    但事儿没有消停,更有传言兴起,说马上郑朗能高中省元状元啦,解元还不是小菜一碟。听得郑朗冷汗直冒,省试还在头痛呢,居然省元与状元都出来了。

    不过省试也是他最后一道关口。看小皇帝的意思,对自己还是不错的。只要明年插一脚插得有分寸就行,自己中了省试后,小皇帝手漏一漏,进士有了。

    所以这背后的故事,没有办法说。

    还没有考解试,前五内定。还没有考省试,宫内那个主更牛,都在询问最小的状元是谁。并且这个主,连理儿都没有办法向他讲!

    但这种心态要得。

    胜不骄败不妥,才能有更好的进步。

    几天后,又来了访客,不得不接。崔家几个大舅哥来了。

    郑家气象转好,可对崔家也没有什么反感。几个娘娘比较讲道理,当时崔有节是逼了一逼,然而那时儿子是什么德性。几个娘娘很有数的。况且人家也为了自己儿子出过力的。比如求小晏相公让儿子进雎阳书院学习,再求小晏相公,将儿子从开封府大牢里放出来。做人嘛,总要讲良心的。

    因此几个娘娘客气的将他们引进屋中,热情的招呼着。

    几个舅哥很有礼貌的答谢,然后二舅哥说道:“大娘,能否让我们到郑小郎后面去看一看。”

    “好啊,好啊。”将他们带到后面。

    大舅哥全来了。郑朗放下手中书本,打过几次交道,特别是大舅哥,留给他印象很好,人忠厚,还略有些学问,就是偏小妹,换自己有小妹,也是如此啊,能理解。

    不喜的是丈母娘与二位大姨子。

    原因也能理解。是女人,不是说女人不好,女人有女人的长处,比如家务活。心细,体贴人,但相对于男人,特别是这时代的女人,眼皮子总要浅一些的。自己当时那样,换谁家的母亲与做姐姐的都不会高兴。

    不过丈母娘与两个大姨姐的态度。让郑朗还是很不喜。

    唱了一个肥喏,让他们坐下来。

    江杏儿背后嘴上说得狠,可每一次看到崔家几个舅哥到来,都有些心虚,热情的沏茶倒水,然后欠身施礼。

    这个小妮子,郑朗心中感到很好笑。

    几个舅哥相礼一眼。虽然小妹不错的,可此女也是一个劲敌啊。看,多乖巧,多温顺,多美丽的一个女孩子。难怪小妹夫到哪儿都将她带上,都带到皇宫去了。若是自己站在小妹夫的角度,也会对此女十分喜欢。

    三舅哥好奇,想到这里,就问:“小郎,那个皇宫是什么样子?”

    眼里有些艳羡,这个皇宫,大约自己一辈子不想进去了,可人家将皇宫当作了自己菜园子,随便溜。难怪那个张义阳要发难,换自己也怀疑啊,郑州的父母官有没有拍太后与小皇帝的马屁。

    “就那样啦,”郑朗随便说了说。

    宋朝皇宫也很豪华的,不过相对而言,还是不及后来的故宫。这是他的想法,崔家几个舅哥那敢这样想?听入了神,然后一脸的向往。二哥听完问:“小郎,你进去真的不害怕?”

    外面都在传言,上次又不大好问,既然说到了皇宫,索性问出来。

    “太后非是武曌,心肠软,陛下更是仁爱之君,为什么害怕?”

    似乎是,可真是……几个舅哥无语。二舅哥好奇的转过头问江杏儿与四儿:“你们害不害怕?”

    “第一次怕,话都讲不出来,第二次略好一些,奴大气儿还是不敢出,”江杏儿老实的答道。

    四儿更可怜,道:“我也去了两次,但每一次出来路都走不动,是大郎将我扶上牛车的。”

    几个舅哥点头,这才正常嘛,至于小妹夫,别比,非人那种。咱是凡夫俗子,猜不透的。

    喝完了茶,几个哥子飘到书房里去,然后趴到字稿上不起来。郑朗的学习方法,必然会写很多字,倒不全是为了练字的,记录学习心得,加深记忆力,巩固对经义的理解,也能提高文笔。若不如此,那几篇文章递到两府后,也不能让几位宰相心悦诚服了。

    至少现在他写的文章确实能拿出手了,只要别与《古文观止》或者《天下才子必读书》上那一篇篇大作相比就行。

    可哥几个看中的不是这样,仅是字。

    高知州让张义阳逼得没有办法,将郑朗的试卷拿出来,不仅是文章让人动容,还有字。此时郑朗的字隐隐快要逼近范仲淹的书法,至少超过了还没有大成起来的欧阳修的字。

    但郑朗对字很吝,很少有人求到他的字,高知州都暗示了大半天后,作为一州父母官,郑朗这才不情不愿的给了一幅字,其他的人可想而知。

    于是只能看,随后字与试卷全部送走了。然后呢,在两府传了传后,进了小皇帝的房间,再也看不到了。

    对此,几位宰相同样无可奈何,难不成让他们与皇帝争这个试卷去?就是他们,也承认郑朗字写得很好,若不是身份使然。也想派人向郑朗索要一幅字。挂在书房里养养眼。

    本来字就好,这样一来,传得更疯。喜忧交集是严家客栈,逼得无奈,来的访客太多,只好将那个餐厅挪出来,大家看吧,再从边上开出新的餐厅。否则客人吃饭都吃不安宁了。

    然而那时候郑朗的字才刚刚悟出,并不及现在的字。

    所以市面上又有人出价,原来大字五十文的,现在大字一个字一百文,小字二十文,解试之后,又涨到了一百五十文,三十文,甚至一度有人出价两百文一个大字。

    只有价,没有市。

    弄得肖伯与许伯人心惶惶。每夜轮流巡逻,省怕有人贪财,夜晚闯入郑家偷盗郑朗的字,那就误了小主人的事。

    几个舅哥趴在上面翻。但动作不对,一边翻一边挪,一起挪到自己身前,那意思懂的。

    不是钱与不钱的问题,无论郑家或者崔家,就是这些钱能卖几百缗钱。都不会再乎。可关健不是人家想要都要不到吗。

    面对几个舅哥的无耻,郑朗只能摇头,还能说什么呢?树不要皮必死无疑,人不要脸天下无敌,大舅哥们一旦不要脸皮,那会更可怕的。

    但翻了翻,不对。翻到画稿上。时间紧,郑朗画的画很少了,不过比以前有了很大的长进,几个舅哥对视了一眼。市面上只有郑朗字的价钱,至于画的价钱似乎没有人出过。大约也很值钱吧,对一眼之后,手头动作快起来,又往身前挪。

    “别,”郑朗看不下去了,说道:“那个字,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