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大哥与三弟在人群中挣扎,崔娴气得皱起眉头,自家爹爹替自己订的什么亲!看看不生事的,再生事,还不知能折腾出多大风波!
太学官员表示压力大,只好向开封府求救,老程同志带着一批衙役与禁兵急忙奔过来支援。
来到此处后,看了看,额头上也有汗。先分开了人群,进了太学看了看,呆在某一个课室是不成了,这么多人,就是放在早朝的长春殿(明年改为垂拱殿)也未必容纳得下。
“这些学子都疯啦?”程琳摇头道。
一是稀奇,二是有的学子还是很仰慕郑朗的,那叫正气,三是好奇,稀奇的是年龄,好奇的是学问,看看十二岁就想悟道的郑朗,能说出什么仁。
程琳哪里顾他们感受,只求不能出事情,这才是他的职责。
不过心中抚了一口气,还好放在太学,若放在大相国寺门口,自己还不知道该担着多大的担子。
正如崔娴所料想的,不放肯定不行了。人太多,放那么几十个进去,皆不服。转了转,指着里面一块空地说道:“不如让郑家小郎在这里讲吧。”
这一变,就能容纳更多的人。至少一千几百学子不成问题的,紧一紧,能放上两三千人进来。外面的压力会松些。太学官员也无法可想,郑家子前来讲儒学,是老太太与几位宰相都恩准的,自己这些小芝麻官敢不同意么?
商议后,程琳来到外面,说道:“诸位莫挤,改了地点,可以多放你们进来,但诸位当中非举子者莫入。还有,不准带任何女眷进去。”
都成了什么?本来就挤,还带着一些美妓前来,难道是来看耍猴的?
有的人不服,不服也不行,开始放人了。大舅与三舅哥此时也挤到前面,都不用他们挤,后面人就将他们挤入太学中。进了太学,哥俩对看了一眼,松了一口气。好不容易进来了。跟着衙役与官兵的指引,往前走。人太多,不可能让这些人随便乱逛的。那么整个太学都乱了。
……
郑朗终于到了。
“好多人。”坐在车上,四儿紧张的看着周围说道。
郑朗不语,心中有些感慨,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幸好刘知州出了一把力,若放在相国寺,会更加混乱,自己不是有心的,到时候也会惹起非议。
主角到来,万众瞩目。
许多人没有进去,放了一批,不能再放,还有一些人不得入,包括原来想看热闹的非举子,以及带来的一些美妓们。但大多数没有离开,在等着得到第一手消息。这个讲仁,能讲出什么仁?
看到郑朗到来,一个个都议论起来:“那就是郑家子。”
“好小。”
“才十四岁,当然小啦。”
“这么好的才气为什么不科考?”
“不知道,人各有志吧,但他想科考,还不容易?”
二舅哥道:“小妹,看到没有,他就是妹夫。”
“什么妹……”崔娴让二哥一句话噎着。
“大哥担心了,小妹,你看,”二哥没有留心崔娴的反应,继续没遮没拦说道:“嘴唇上有了一些小绒胡须,还有喉结,不会长不大。”
“不准说。”崔娴害羞道。终于释去了她一块心病,可是不喜。看到了,但看到的情形让她十分不高兴,前面老仆驾着牛车,后面车上郑朗坐在正中,左边是那个叫四儿的小婢,右边长得更漂亮的大约就是那个书呆子行首。两个小姑娘紧紧依偎在他的肩膀上,不知道在悄声说些什么。可样子十分亲昵。
别人看很正常,人不风流枉少年。
然而崔娴看到,能高兴起来么?还没有下面一幕让她苦恼的。牛车往前行驶,主角来临,没有人阻道,让开一条道路。忽然人群中有清脆的声音喊道:“郑郎,那天奴不识郑郎,抢了你的琴,今天晚上奴将琴送还给你。”
正在为陈四娘琴着了一些愁,闻言郑朗扭头一看,正是那天那个美艳的“大家”。夹在人群里,向他喊道。这一回明白了她的身份,所谓的大家,有可能也是京城有名气的行首,只是因为善长某一方面的技艺,这才让人美称为大家。
虽想着琴,但不想凭借名气,从别人手中得到,冲她摆了一下手,那意思是不用啦。
过程崔娴不知,对二哥说道:“二哥,你去问一问那个美艳女子谁?”
二哥下去问了一下,是京城的行首柳玉芳,一手琴技冠盖京华。崔娴咬上了小红唇,更不乐意了。先是书呆子,后是奏琴大家,这都是什么呀!二哥也不知道说什么好,难不成冲下去,将郑朗从牛车上揪下来,狠揍一顿,那么回家后,父亲还不将自己腿打断了!
……
到了太学门口,挤了挤,挤出一块地方,让宋伯守着牛车留在外面,带着四儿与江杏儿一道进去。别人带美妓进去是不行的,可不好阻拦四儿与杏儿,老太太都将她们召入内宫过。
带着两个美妹,进去了。
好奇的瞅了瞅,差一点自己就来此地学习。占地很大,有许多房屋,载了许多树木花卉,景色也很好。不过到了讲解的地方,还是皱了一下眉头。好多人!
不仅是放进去的一大批举子,还有太学自己的一些学生,也挤了进来。包括一些官员,以及太学的儒生。黑压压的,根本就没法从人群中辨认出他还有两个舅哥到来。
程琳摇着头迎了过来,将他领到正中,并且给了他一个台子,说道:“你开始讲吧。”
外面还有许多举子没有进来,正气愤的指责他,而这一切,正是眼前这个小哥子惹起的。
郑朗知道程琳不快了,先是冲他拱了拱手,又冲人群拱了拱手,道:“我来京城,本来想观摩一些大家如何作书的,但因为外面的传言,使我背上了一些虚名,有许多学子前来互访。这本来是美意,互相交流才能进步。可是我有一些不好的习惯,不仅为科考读书,平时又钻研了一些儒学大义,又浏览了诸子百家的一些文章。这还不是不好的。又喜玩物丧志,学书,学画,学琴,甚至还亲手制作一些小物事。”
大多数人对郑朗抱有好感的,这个小物事就是指传言中的紫砂壶与笔筒,都是会心一笑。
“所以时间紧,恨不能一天当作两天用。这也是我无法抽身,与诸学子互相交流的原因。但诸位是好意,回绝了终会让人觉得故显清高。可我那有资格显清高呢?因此前几天子美兄来访,我愧疚不能作陪,于是做了一个承诺,讲一下儒家的仁,权当互相交流,以示回报。没有想到造成这么大风波,也给开封府诸位官员与太学带来了很大麻烦。在这里,我先陪一个罪。”
说着,向几个方向鞠了一躬。
原来如此!这样还差不多,冯元在人群前面暗点了一下头。
这一番谦虚的话,也让程琳怒气消解了些。毕竟人家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人,小嘛。
郑朗又说道:“我自幼时承蒙先父教我读书写字,只是学了一些基本功。后来家父病故,我又浪荡了两年,才幡然醒悟。跟了陈四娘学琴,跟了刘少监学做人,此番进京,又跟在周博士后面学书法,这是我严格意义上的三位先生。其他的皆是我在家中琢磨的,有可能见解荒谬,但看在我没有接受过正统教育的份上,诸位若有不满之处,还请包涵,权当我以丑砖抛出,引良玉而来。”
刘处也来了,其他几位官员对刘处说道:“刘少监,你这个后生很谦虚,收到了。”
刘处苦笑,别忙说谦虚,马上大戏就要上演!
C
第九十八章 讲仁(六)
(请看电影网开播了! http://dy。qingkan。 无广告高清播放!请大家相互转告!)
打开了准备好的稿纸,又道:“这是我的一番看法,有可能对,有可能不对,不对请各位指出,对我纠正,也原谅我年少无知,胆大妄为。”
说着再次鞠了一躬。
争议可以,别攻击我,我小,什么都不懂,又是野路子来的。第一次郑朗觉得自己这个幼小的身躯原来也是一件好事情!这是先将丑话说出来的。可诸人皆不知,还以为他继续谦虚呢。
人多,在后面听得就不清楚,好在大家很安静,郑朗有意将声音放大,半猜着,也能勉强听出他说什么。
三舅哥说道:“大哥,真的不错,这么多人,居然十分镇定,我就做不到。”
“他在内宫中都没有失态,这个场合又有什么,三弟,不要再说话,要开始了。”
三舅哥闭上嘴巴。
郑朗打开稿纸,其实准备了两天,不用稿纸也可以夸夸其谈,但那样就更显得卖弄了。这个稿纸仅是做一个样子的。开始读道:“道家有《老子》,兵家有《孙子兵法》,而儒家大义散于诸经,诗长于诗乐,易长于卦辞,书春秋长于事史,礼长于礼教,非有专类理义书籍也。而后道释方兴,诸经罗列,儒家式微萤灭也。故昌黎曰,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
仅一个头,就让大家愕然。
这句话意思很简单,儒家书籍虽多,可没有一本专门论述儒家“道理”的书,只有诸句,散于五经当中,但看五经,又有几人专门搜集这些散句?看春秋无外乎看史,看礼记无外乎看什么礼,缺少一个专门的书籍论述儒家的道理,所以到了汉朝后,黄老方兴,后面佛教东来,信仰佛教的人更多。因为人家有许多专门论述教义的经义,可供信徒宣扬,这才发扬光大的。
是不是很简单?
是,但在宋朝儒学没有兴盛之前,就没有人想过这个问题。连兴盛后,都没有对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做过思考,以至西方的大哲学家黑格尔在研究中国古代思想时,说了一句话:“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学者,在他哪里思辨的哲学一点也没有,只有一些善良老练的道德教训,从里面我们得不到一些特殊的东西。”
勉强的承认了一些道家的东西,可对儒家却认为分文不值。
仅一句,就给大家来了一个小小的震憾。
有的儒生抹汗。
不是没有阐述儒学的书籍,有,但一直以来很零碎,比如注春秋,就是讲春秋,注易,就是讲易,可从来都没有将儒家各义综合放在一起去阐述。
郑朗不顾大家惊愕的表情,继续道:“斯如是也?《道德经》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以证天地阴阳转换也,天地昼夜交替,四季轮回,阴盛则阳之始,阳盛极阴自来也。故天地循环不息,生机不灭。引理其去儒家乎?非也。《系辞》有言,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者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予曾用两家言思之。儒家者,出世也,故飞龙在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道家者,避世也,故虚消为善,盈实为恶。予不知乎?盈实不求不留,复求虚消乎?复以为道消如之五代者,为善乎?”
又是一说,维护儒家正统地位的。
两家皆承认虚实阴阳之间的转换,或者换到细处,没有永远的国家,没有永远存在的制度,盛有衰的时候,衰也有重盛的时间。等等。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