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推理电子书 > 心理学概论学习手册 >

第6章

心理学概论学习手册-第6章

小说: 心理学概论学习手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0。 精神分裂症,是与现实脱节的一种障碍,它包括积极症状(如幻觉、错觉、联想散漫),消极症状(情感贫乏、社会技能差)。精神分裂症的类型包括:妄想狂(以妄想症状为主,并有相应的幻觉),紧张型(以躯体运动上的变化为主,表现有紧张性兴奋和紧张型木僵,两者可交替出现),紊乱型(与现实的接触特别差,看上去凌乱,行为怪异,情感淡漠或不合时宜),无分化型(混合的症状,不符合上述任一类型的标准),残留型(主要是消极症状,诸如情感缺乏,言语贫乏,无话可说,或缺乏动机)。精神分裂症是高度遗传的大脑疾病,但易感个体受环境刺激的激发而出现或者恶化。
11。 心境障碍,以情绪和心境的困扰为特征。躁狂症,处于此状态的人感觉特别快乐,认为他们什么都能做。最严重的抑郁是主抑郁障碍。精神抑郁症,指长期的、超过两年的无名抑郁。两极障碍,是躁狂和主抑郁情节交替为特征的心境困扰。心境障碍不一定就有自杀,但自杀念头是抑郁的常见成分。
12。 心境障碍的病因学中有基因的贡献,但是,除了两极障碍和精神分裂症一般要求生理上的易感性以外,环境事件本身就能促成抑郁。认知理论从功能紊乱的思维中寻找抑郁的根源。心理动力学理论认为,抑郁的本质、诱发物,有赖于个体的人格结构。
13。 焦虑障碍,其特点是强烈、频繁或连续的,没有正当的情境理由的焦虑。恐惧障碍,特点是没有情景理由的强烈害怕和厄运或恐怖感。广场恐怖症,指处于很难逃脱的地方或情境时的害怕感。强迫…冲动障碍,以一再发生的强迫症(持久稳固的思想或观念)和冲动(以刻板的方式对强迫症作出有意的行为)为标志。创伤后应激障碍,其特点是倒叙和反复想到通常人类体验以外的心理忧伤事件。
14。 焦虑障碍和抑郁一样,有一定的遗传性,但是不一定要有基因遗传倾向。认知…行为理论将它们与条件化的情绪反应和功能失常的认知联系起来。心理动力学理论将焦虑障碍与冲突、童年信仰、害怕和愿望联系起来。
15。  分离障碍,其特点是意识、记忆、自我统一性感觉或者环境知觉出现分裂瓦解。最重要的特征是分离,即经验的重要方面在意识中被分割开,彼此无关的混乱状态。最严重的类型是分离人格障碍,也称为多重人格障碍。
16。 人格障碍,其特点是适应不良的人格模式,导致长年在人际和职业功能方面出现障碍。边缘人格障碍,其标志是极端不稳定的人际关系,心境急剧摆动,自我统一性感觉不稳定,非常害怕分离和遗弃,控制,冲动行为,自伤行为等。反社会人格障碍,其标志是一些领域中不负责任和干扰社会的行为模式。基因遗传在很多人格障碍中起一定的作用;童年的经验,诸如虐待和忽视也起同样的作用。

心理动力学的治疗
17。 心理动力学认为,洞察了解一个人自己的心理过程对治疗变化和治疗关系重要。
18。 自由联想,是用于探索症状形成中所涉及的关联网络和无意识过程的一种技术。心理动力学治疗的另一个核心因素是对冲突、防御、妥协形成和转移反应的解释。转移,指将思想、情感、恐惧、愿望和冲突从过去的关系,特别是从童年转移到治疗者身上。治疗者也必须十分小心注意他们自己的逆转移,即由于与病人的相互作用,尤其是病人向他们的转移而引发的情绪反应。
19。 心理动力学当今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心理分析(很典型而且是长远的),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依赖同样的原理,但对话更多),和短期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也是依赖同样的原理,但有特定的关注焦点和有限的活动时间)。

认知…行为治疗
20。 认知…行为治疗法,时间相对较短,直接,而且集中于具体的症状。它们依赖操作和经典条件作用,以及认知…社会的和更严格的认知干预。
21。 在系统脱敏(一种经典条件作用技术)中,病人以一种放松的状态在心理上慢慢地接近所害怕的刺激。曝光技术,和脱敏一样,依赖经典条件作用原理,但它们让病人接触现实生活中实际的恐惧刺激而非只是想象它。依据操作条件作用的治疗,用奖励和惩罚修改不当的行为。
22。 在参与模型中,治疗者不仅塑造所要的行为,而且还逐渐引导病人参与其中。技能训练,传授完成相关目标所必须的程序。社会技能训练,帮助那些在人际能力方面有特定缺陷的人。
23。 认知治疗试图用比较有效而且准确的认知替代功能失效的认知。Ellis推出理性…情感治疗,提出了心理治疗的ABC理论,A指激发条件,B指信念系统,C指情绪后果。Beck的认知治疗类似地提出,改变扭曲的认知是治疗变化的关键。

人本、团队和家庭治疗
24。 人本治疗,集中于病人的现象(体验)世界。Rogers的当事人中心治疗,目的在于帮助个体通过治疗的移情作用和无条件关注,体验真实的自我。
25。 团对、家庭和婚姻治疗,涉及同时面对多个个体。团队治疗,集中于个体动力学和团队过程。团队治疗的一种变式是自助团队,它不是由专业人士来指导。家庭治疗,假定症状的根源在于家庭系统的结构,所以治疗应该指向家庭互动模式。家庭治疗的变式是婚姻或夫妇治疗,以夫妇为治疗单位,可以采用系统、心理动力学或者认知…行为技术。

生物治疗
26。 生物治疗的目的是改变大脑的机能,尽可能地恢复正常的机能。药物治疗,是生物治疗的主要类型,它指用药物治疗心理障碍。电痉挛治疗(ECT),或者电击治疗,至今仍作为最后的选择治疗严重的抑郁。在一个时期,心理手术,即减轻心理症状的大脑手术也曾广泛采用。
27。 药物治疗法,已被确立为治疗精神分裂症、两极障碍和很多其它心理变态的有效方法,但是,病情的反复率和副作用是其两大问题。
28。 研究者发现,所有心理治疗方法的效果都是相对的,没有哪一种总体上比其它方法更有效。认知…行为法和生物治疗法取得了教多的实际关注和支持,但是并没有发现它们比短期的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法更好。
29。 治疗方法有赖于文化价值系统和有关人格和心理变态的信念。

第16章  态度和社会认知

01。 社会心理学,研究实际的、想象的或隐含的他人在场对人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影响方式。
02。 态度,是一个客体有一个评价之间的联系,通常包括认知、评价和行为的成分。但是,这三种成分可以独立地变化。态度,不一定是行为的预示器。
03。 社会心理学家关心两种态度转变:说服和认知失调。说服,指故意努力地引导态度发生变化。理想的说服要求注意到说服性沟通的所有成分,包括:沟通源,信息,渠道(信息传送的方式),接受者和信息指向的目标行为。当人体会到态度和行为之间,或者态度和新信息之间存在差异或不适配时,就会出现认知失调。
04。 社会认知,指人们了解他人、自己、社会互动和关系的过程。社会认知与非社会认知有几点不同:人类行动是模糊的,涉及情绪,文化在社会认知中起很大的作用,社会认知是相互的。很多社会心理学家指出,在试图了解社会世界时,人的举止很象直觉科学家,形成假设,收集数据,操作变量。
05。 第一印象,是人们第一次遇到某人时形成的最初的图式。图式,是组织人的经验的思维模式。人图式,表示有关特定的人或特定类型的人的信息。情景图式,表示有关不同社会情境的信息,通常包括剧本(具体明确应该如何为人处世的图式)。角色图式,表示对处于一个特定社会位置的人,有文化模式化的期望信息。关系图式,表示比较特殊的、有关自我和他人如何互动的个人期望。
06。 刻板印象,根据诸如种族、民族或性别这种属性,将有关个性特点的过度概化的图式归结到一组人身上。偏见,指根据一个消极的刻板印象判断一个人。种族和民族偏见有动机和认知上的根源,也有人格和社会动力学的根源。偏见一般要求组内和组外,即属于一个团体和不属于一个团体的人之间有区别。仅有接触,还不足以削减组内和组外的冲突,接触还必须涉及合作。
07。 有关一个人自己或他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原因的推论过程称之为归因。人们归因时一个重要的区别是进行外部归因(归因于情境)还是进行内部归因(归因于人)。在进行归因时,人们依赖三种信息:一致性(该情境中所有人如何行动),一贯性(在该情境中这个人一般如何反应),区别性(在不同的情境中这个人一般如何反应)。当人们因为知道其它原因可能导致某个行为时,会低估某个变量的作用,这就是折扣。相反的情境是增加,指尽管行为的发生有情境压力,但人们增加或加大行为的内部归因。
08。 社会认知可以以多种方式发生偏差,包括图式或假设的错误确认;高估行为的内部原因的作用,低估情境原因(基本归因错误);以比观察者更积极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倾向(自我服务偏差)。
09。 自我指人。主体自我,指一个人作为思想者、感受者和行动者的自我体验。客体自我则相反,是一个人对自我的看法。符号互动论者指出,人们知觉自身、甚至认识和标定自己的情绪的能力,都深受周围人的影响。
10。 当代心理动力学思想,集中在自我的心理表征或自我表征,它可以是意识或无意识的。从认知的观点,自我概念是一种自我图式,它指导思想、注意和记忆。自尊,指一个人对自我的感觉。自我一致性需要,即对信息的解释适合人们已有对自己的看法。
11。 自我实现的预言,指基于错误的情境认定而采取新的行为,使得原本错误的概念成为事实。该现象又称为皮克马利翁效应。

第17章  人际过程

01。 引起人际吸引的因素,包括接近、相似、奖赏和躯体吸引力。社会交换理论认为,关系的基础是相互奖赏。
02。 心理学家对爱有多种解释。其中一种将情感型爱(以强烈的生理唤醒和溶入他人为标志)和友爱型爱(涉及内心的感情、友谊和情绪上的亲近的爱)加以对比。Sternberg将爱分为:亲密、热情和决定/承诺三种成分。Sternberg认为这三种因素兼备才称得上完美的爱。其他理论家认为,浪漫的爱是婴儿依恋机制的延续。进化理论家强调性策略,即选择配偶的技巧,性策略因性别而不同,反映了男女身上不同的进化选择压力。
03。 爱的能力源于生物基础,但是由文化定型,就象很多文化认为婚姻关系中不一定要有浪漫爱,甚至认为它不重要。
04。 利他,指行为方式对他人有所帮助,自己没有明显的收获,或者还有潜在的损失。哲学家心理学家在是否有真正的利他行为上存在分歧。利他行为可能是自私和非自私动机的混合物。
05。 对旁观者干预现象的研究发现,有不采取行动的他人在场,人们在危机时刻往往不会出手相助。这在部分程度上反映了责任分散(感到个人行动的责任减小)的结果。
06。 攻击,指意在伤害别人或生命体的言语或躯体行为。不同文化、不同种属的动物中,雄性的攻击性总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