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之王者-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姆苫窃趺捶傻秸饫锢吹摹4影亓值秸饫铮绞逼诘脑冻毯湔ɑ参幢啬芸敲丛叮銮一褂卸窳拥奶炱鲎璧病�
不过李大海也没心思去关注这些了,具体的位置克格勃的人已经搞清楚,基本上把地点细化到了经纬度后边三位小数,不过那里的海底地形却让俄罗斯的打捞人员比较傻眼。从各种手段得到的资料来看,由于地壳运动,这里的海底裂开条大缝,绵延上千公里,而飞机残骸无巧不巧的正好落进这条缝隙里。如果是海沟,那还好办,毕竟海沟宽度比较大,比较容易施展开各种设备,而这里的缝隙最宽不超过十米,而深度却达到百米,什么设备都难以进入。
当然这种情况对李大海来说不是什么问题,这也是克格勃经过无数的调查后,请来李大海的原因。经过两天时间的准备,他们把船开到了目的地,准备开始打捞了。
不过很明显,有人并不想他们顺利的把东西弄回俄罗斯。早在他们出发的时候,几个戴着厚帽子的人就已经盯上了他们。
“我说克劳泽,我们应该在他们出发前干掉他们。”一个比较胖的家伙看着李大海他们,阴沉的说道。
“闭嘴!”被称呼为克劳泽的人低声骂道:“弗里希,你知道个屁!这回我们得做黄雀!你看见那个中国人没有?他是俄国佬请来打捞那东西的高手!上次叫你仔细看看资料,你这家伙又没听!”
“黄雀是什么意思?”弗里希摸了摸脑袋,不解的问道。
“白痴!”克劳泽翻了翻白眼:“你这家伙就知道泡妞,不学无术!中国人有句话叫做‘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意思就是说,俄国佬去打捞东西,我们在后边看着。等他们弄上来后,我们再把东西抢过来,明白?”
弗里希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他还是没弄明白黄雀的意思,不过等着抢东西他还是知道了。想着把那件东西弄到手后,自己就成了亿万富翁,弗里希就感到热血沸腾。他现在很期待李大海他们能顺利打捞出那件宝贝了。
很显然这几个不怀好意的家伙都受过正规的跟踪训练,以克格勃的精明强干,都没能发现他们。克劳泽带着他的几个手下,一路跟着李大海他们到了荒岛的外围,然后就联系了他们在当地的潜伏人员,一共三十多人,组成几个小组,带足了军火后,就地等待着李大海他们捞宝归来。
李大海他们没有注意到即将到来的危险,尽管克格勃的人十分小心,但是却过于自大。他们知道有个势力想对他们不利,却认为那些人都是乌合之众,他们能轻松应对。现在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保护好李大海,让他能安全的把琥珀宫弄出水。其他的一些情况,都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打捞行动终于开始了,李大海穿戴好了装备,从容的下了水。尽管地处北极圈,但是这里的海水温度并不低。这里的纬度比较高,气温低,但是大部分海域并不结冰,这主要是受到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海区表层水温比同纬度的格陵兰海高出十摄氏度以上。
不愧为世界著名的渔场,李大海一下水,就发现了大量的鱼群。他曾经研究过各大海洋的盛产鱼类,知道那些鱼就是著名的鳕鱼和鲱鱼。在奥斯陆的时候,酒店就曾热情的给他们介绍过,李大海吃了不少,味道的确很不错。
这里的海水深度达到了千米,属于罗弗敦海盆区域。李大海一路下潜,很快就到达了寂静的海底,面前不远处,一条大裂缝蜿蜒到无尽的黑暗海域中。
“目标到了啊。”看着这条缝隙,李大海暗暗高兴。出来这么多天,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候了。他摇摆了一下身体,鱼一样钻进了不到三米宽的裂缝中。顺着裂缝游了百多米,李大海终于发现了卡在近八米宽的缝隙中的飞机。
李大海不是军迷,当然认不出这是著名的me323型军用运输机。外观上来看,这飞机有个巨大的脑袋,也就是运输仓。机尾和头部相比较,就显得比较纤细。和现代运输机对照,李大海觉得这飞机的样子有些滑稽。
飞机外观大体上保持了完整,不过机翼上巨大的孔洞,表明了它当时的惨况。实际上这飞机被击中后,并没有当即坠毁,而是坚持飞行了上千公里,才坠落在这里。不然的话,琥珀宫早就落在盟军手里了。
李大海围绕着飞机观察了一圈,发现没有可以出入机舱的地方,当场就犯了难。这飞机可是金属制的,装甲比较厚实,想砸开它有些困难。而且机舱的门被卡在了裂缝底部,他根本就下不去。裂缝周围都是岩石,使得挖开这里也成了奢望。
“靠了,碰见个乌龟壳!”李大海有些气恼的踹了踹机身。
无法可想,要用手里这点东西,拼了李大海的老命也不可能弄开飞机。而且这玩意还是军用的家伙,胖敦敦的有几十吨重,卡在这岩石缝隙里边,用吊车也不一定能拉出它来。李大海只好回到海面,让阿廖沙他们想想办法。
好在阿廖沙他们已经预料到了所有可能的情况,装备带的还真是很全。李大海说出底下的情况后,他们当即拿出了个方案。
“这玩意是啥?”李大海看着阿廖沙拿出个电锯模样的东西,傻傻的问道。
阿廖沙笑道:“克格勃特制的水下切割机,能轻松的在水底下切开五毫米的钢板。对付铝制的me323,足够了。”
李大海提起这个笨重的家伙,想起以前看过的恐怖片《德州电锯杀人狂》,心里一阵发毛。这玩意要是切在人身上,擦着就伤,碰着就死,简直就是残忍到极点。
摇了摇头,他把心里那种恐怖的幻想抛开,向阿廖沙请教了这玩意的用法。看上去笨笨的家伙,实际上使用起来很简单。两只手拎着手柄,打开开关,前头的锯片就开始飞速旋转,遇木切木,见钢锯钢,厉害非常。
把玩了一阵后,李大海熟悉了这水下切割机的用法,立刻带着它下水,开始了解体me323的工作。
第六十六章 得手
手持无坚不摧的电锯,李大海回到了海底的飞机上。由于拿不准那些箱子到底在飞机的哪个部位,李大海不敢轻易的下刀。毕竟那些东西都是价值连城,如果损坏了的话,俄罗斯人恐怕会找他拼命。
机舱的位置很好判断,肯定是在那硕大的脑袋里。李大海怕锯穿机舱后把里边的箱子也弄坏了,看着倒倾的飞机,他决定从机舱后部开始切割。打开切割机后,强劲的动力带动着前边的锯片飞速旋转起来,把四周的海水也带动了。李大海看准了机腹,狠狠一下切下去,强烈的金属摩擦声顿时响了起来。尽管这是海底,但是声音在海水里传播得更快。李大海本身对于这个频率的声波比较敏感,这时候靠得这么近,听见这种声音就有种要呕吐的感觉。
李大海强忍着恶心的感觉,使劲的把锯片往机舱里边压。还好这切割机果然如阿廖沙所说,锋利无匹,半分钟后,李大海感觉手里一松,知道锯片已经把飞机蒙皮切穿了。既然已经穿透,后来的事情就好办。他操着切割机,从上往下,像切豆腐一样,把机舱切开了条米长的缝。接着再横切,经过十多分钟的努力,机舱腹部终于被打开了个一米见方的口子,李大海已经能从这里进入飞机内部了。
首先被李大海发现的是看守人员的尸体,恩,或者说是骸骨。想来当时这个看货的人没有直接死亡,而是掉到海水里后被淹死了。这么多年后,尸体就剩下副骨头,还散落在机舱里边。李大海不能算是无神论者,平时还是比较害怕鬼神一类虚无缥缈的东西,所以他现在心里微微有点发毛,不敢随便乱动死人的骸骨。
不过看到那些堆积在机舱底部的东西,李大海也顾不上害怕了。如果不出意外,那些东西就是装琥珀宫的箱子了。他迅速的游上去,原本已经被海水泡烂的帆布遮盖被他轻轻一抓就成了灰泥。三两下把一个箱子上的帆布弄干净后,深绿色的箱子外壳就露了出来。
这些箱子都是金属制造的,上边印着著名的万字旗。希特勒为了保护好这宝贝,可谓下足了工夫。这些箱子原本是用来装比较重要的军事物资的,当时却被用来分装琥珀宫。每个箱子都有一个立方那么大,李大海想要把他们弄出水,还要花一番力气。
不过现在得确定里边是不是琥珀宫,李大海找了半天,楞是没发现这箱子怎么开。作为装载高价值的军事物资的箱子,以他那点见识,基本上是没有办法弄开的。想了想,李大海还是放弃了自己弄开它们看看的想法,把这问题丢给俄罗斯佬去解决。反正这里的东西都在眼前,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他也没办法。
李大海很是费劲的用随身带的绳子把箱子绑好,然后把它拖出机舱。不过出门的时候却遇见了困难。箱子是一立方大小,而破开的口子也是一平方,不过李大海的切功很显然不怎么样,歪歪斜斜的,箱子怎么也过不去。
“得,还得再切一次。”李大海气恼的想着,操起了切割机,狠狠的切在机舱上。
这回李大海也算得上熟练工了,把口子加大了一半后,箱子终于能顺利的出去了。不过整个琥珀宫重达五吨多,平均分配到二十七个箱子里,也就有两百公斤左右,加上箱子的重量,几乎有两百五十公斤。这么重的东西,李大海自然是不想费那么大的力气去自己扛。
回到船上,告诉阿廖沙他们底下的情况后,俄国佬都精神振奋,大声呼叫着忙碌起来。专业的情报人员办事就是不一样,他们很是熟练的操作起了起重机,准备开始水下作业。李大海随着钢缆潜到海底后,把箱子绑在钢缆上,然后通知了上边。机器轰鸣声中,金属箱子缓缓的被拉上去。
李大海跟上去,看看这帮俄罗斯人怎么打开箱子,也想看看里边到底是不是琥珀宫。很显然,俄罗斯人对于这个情况早有准备,他们居然带了个开箱子的专家,恩,或者说是开密码锁的专家。
德国人的精细做工是世界出了名的,这一点很好的体现在了这个箱子的锁上。经过几十年海水的浸泡,这锁居然没坏,还忠实的履行着它的职责。那个俄罗斯专家戴上听筒,如同医生一样把听筒放在金属箱子的锁边,开始慢慢旋转着锁头。
“和电影里的场景有些像啊,神偷?”李大海颇感兴趣的看着专家在那里鼓捣。
很显然,专家的确不是浪得虚名。几分钟后,那人取下听筒,抓住锁头乱转了几下,就听见喀的一声响,箱子顶部突兀的就这么弹开了。几个人立刻凑上去,想要确定一下里边的东西。
阿廖沙很紧张的把箱子打开,没有看见预料中的黄金光芒,只有一层防震的垫子。看来箱子的密封性能很不错,这么些年来都没有进水,那层垫子还算干燥。李大海看见这些垫子,就知道肯定有戏了。如果不是贵重易碎物品,是没有必要藏得这么严实的。
果然,在阿廖沙用颤抖的手揭开垫子后,众人期待的耀眼的金光终于开始了闪烁。
李大海见过不少的黄金珠宝了,可是像这样的工艺品还真是没怎么见。尽管现在只是看到了琥珀宫的一面墙壁,但是他已经能够想象,被复原后的琥珀宫是多么的灿烂耀眼。雕栏画栋是形容古中国建筑的,不过用在琥珀宫上倒也合适。呈现在众人眼前的这面墙壁,完全是用金黄的琥珀制作,以黄金框架把它们镶合起来。每一片琥珀都经过了精雕细凿,美仑美奂。那些黄金框架显然也是经过仔细打造的,每片金叶子和金丝都被制造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