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盛世芳华 >

第374章

盛世芳华-第374章

小说: 盛世芳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们一个用官话,一个用土话,都能听懂,聊开了话题,还蛮开心的。

慧娘告诉了陆落很多事。

同时,陆落也发现慧娘这竹楼,有点不同寻常。

第041章人伦

陆落察觉出慧娘的院子有点静,静得太过于异常。

顿了下她才明白:慧娘没有孩子。

慧娘二十六岁,家中应该有几个五六岁的小家伙跑来跑去,喧嚣热闹的。

注意到了这点,陆落却没说。

慧娘有点害羞,熟了之后也挺能聊的。

陆落了解之后,才知道慧娘是从黎平镇附近嫁过来的,她甚至知道金老爷和金俦。

“那个金老爷,可坏了!”慧娘说,“他喜欢小男孩儿,恶心!”

陆落笑了笑:“他已经死了。”

“啊?”慧娘吃惊,同时也心中一喜,笑道,“老天爷都看着呢,玄女你信不信?”

陆落不信,老天爷是最不长眼的。

她敷衍着笑了下。

慧娘说完了金老爷,又跟陆落说起,为何族长要请术士来改风水。

“我嫁过来八年了。”慧娘说道,“庄子上一直都挺好的,大家都本分。是从三年前开始,这庄子就有点不太对劲。”

慧娘还说:“有人说过,河不能乱修,会毁了风水,可是他们不愿意听,怕祖坟受淹,非要修。”

“是啊,任何动土都是大事。”陆落道。

陆落只知道他们庄子上有人伦惨绝,还有赌,色,却不知具体是哪些事,她问起了慧娘。

慧娘没什么心机,常年住在庄子上,难得有个人聊得来,很单纯的告诉了陆落。

“西头的五三,他在县城做了两年的小伙计,被东家辞退了,回到了庄子上。”慧娘道。

五三是人名。

古时文化不通,很多男人的父母没文化,就用他们的出生日月,作为他们的名字。

比如朱元璋本名叫朱重八。

叫这种名字,都说明家中非常穷,穷到孩子出生时,拿不出几文钱去请先生取个贱名。

秋五三家中贫寒,很早父母就去世了,族中养育了他和他哥哥,结果这对兄弟长大了,越发好吃懒做。

族长就做主,让他们兄弟去城里碰碰运气,甚至托了人情,将秋五三安排在一家米铺做小伙计。

可是秋五三手脚不干净,掌柜的看着秋族长,忍了几次。

而后,这货居然跟小伙计们赌博,常赌到深更半夜,耽误掌柜的生意,掌柜的忍无可忍,就辞退了他。

他无处可去,回到了庄子上。

秋五三回来之后,无处消遣,又不愿意下地,就蛊惑了一帮老少爷们跟着他赌钱。

他们偷偷摸摸的。

半个月之后,族长才知道。

族长处罚了所有参赌的,可是庄子上年轻的小伙子们,心气已经被带坏了。

赌是有瘾的,起来就难灭了。

族长是恨极了的,将秋五三赶出庄子。

可庄子不是个围墙,出去还是能悄悄回来的。

族长只有一双眼睛,而庄子上两百来户。

大家都背着族长赌。

庄子上乌烟瘴气。

很多人家都受不了,配合村长抓赌,至今三年了,赌博之风压了下去,不过还是有的。

为了防止死灰复燃,族长从未放弃过严查。

“赌博的确是一桩害人害己之事。”陆落道。

慧娘点点头:“可不是嘛!”

很多时候,赌博是其他犯罪的开端,有了赌瘾,人就少了些善念。

原本善良朴质的人们,因赌瘾开了头,后面偷鸡摸狗,成了惯例。

这庄子名声就不太好。

“这三年,我们庄子上退了四门亲事。人家姑娘听说庄子上的小伙子好赌,都不愿意嫁进来。

别说族长,就去其他人,也愁得不轻,现在抓到赌的,不管大小都是一顿死打,饶是如此,还是有人乐意去赌。”慧娘道。

这件事,的确对秋家庄影响很大。

土里刨食的人们,多一个赌博的,就少也一个干活的。

“风水的确不好。”陆落道,“是风水助涨了这些恶劣风俗。”

除了赌博,他们庄子上也有其他丢人现眼的事。

有些传了出去,有些自家隐瞒下来。

慧娘捡了两桩传出去的,告诉陆落。

“……一开始兴赌的时候,我公公尚未留心到。那些人在易生家中聚赌,有人赌有人看,围得团团满满的,闹到了深夜。

易生的妹子,定好了人家,还没有嫁呢,夜里自己出来撒尿,被人按在草堆上给糟蹋了,至今还不知是谁,黑灯瞎火的。”慧娘道。

慧娘说到这里,脸有点抽搐,她气得不轻。

那姑娘叫四儿。

易生是年轻的小伙子,他娘早走了,他爹又聋又瞎,是他妹妹一手操持家务。

出事之后,他妹妹四儿被退了亲,如今躲在家中不见人,已然是半疯了。

易生则是个孬种,受不起庄子上的指指点点,自己跑了,不知去向。

族长用自家的米粮救济四儿。

陆落咬了下唇,心头一口怒焰沸腾,气血不稳。

她半晌说不出话来。

慧娘也默哀了半晌。

一句可怜,无法概括这样的悲剧,陆落最害怕听到这些充满人性恶毒的事。

慧娘沉默片刻,跟陆落说起了另一件事。

是一桩人伦丑事。

慧娘说:“这件事,大家听很生气。”

陆落应了声,让她继续往下说。

“慕老六,他快六十岁的人了,趁着他最小的侄儿外出办事,哄了他侄儿媳妇,两个人同吃同睡,后来闹出来了。”慧娘道,“真是丢尽了我们秋家庄的脸!”

陆落听到这里,感觉秋家庄的声誉太恶劣了。

十里八乡,估计都靠这些闲言碎语嚼舌根。

娱乐匮乏的年代,一点小事就满城风雨,何况这么大的事?

陆落猜测,秋家庄估计是娶不到外庄的媳妇,也嫁不出去闺女,族长才急了的。

这些丑闻,也的确是这三年来闹出来的。

从前未必没有,其他庄子也未必干净,可人家没闹得人尽皆知。

“现在,你们庄子上是不是娶媳妇、嫁闺女都很难?”陆落直接问。

慧娘连忙点头,道:“正是,人家一听是姓秋的,立马就不要了,也不管小伙子姑娘如何,家世如何……”

这就很严重了。

名声堆砌起来不容易,毁了却是一朝一夕的。

族长很头疼,才愿意花二十两请玄女。

第042章子嗣

陆落曾也是持有科学观的三好少年,现在三观已完全颠覆。

不管是赌博还是丑闻,多少有点一念之间,不是深思熟虑,思前想后的,它带着冲动性。

有时候,就是那个“一念之差”,叫人跌入万丈深渊。

风水,会影响那个念头。

陆落便觉得,秋族长把她请来,责任重大!

秋家庄已声名狼藉,只是陆落和白老叔不知情罢了。

饶是如此声誉扫地,秋家庄那些长辈,还是考虑这、考虑那,更在乎自己的脸面和声望。

“人都是自私的,很少有人能从全局考虑。”陆落想。

她深感棘手。

慧娘聊了几句,起身重新给陆落煮了茶。

是杏仁茶。

在偏僻的南疆山村,茶叶算是奢侈之物。

陆落很喜欢杏仁茶,连连喝了好几口。

“慧娘,你说你成亲八年了,怎么没瞧见孩子?”陆落问。

慧娘脸色一黯,端着茶盏的手有点发抖。

陆落猜得不错,她果然还没有生育。

“我命不好。”慧娘低声道,“我们乡下有人情,这要是城里,只怕早把我休了。”

她进门八年无所出。

这是慧娘心中之痛,为此她吃了很多草药,各色偏方,如今还在吃着,不见成效。

陆落刚来不久,一下子就击中了慧娘痛心的事,慧娘情绪低落。

陆落看了看她的面相,发现她命中有子。

“她命中有子,不知她丈夫如何。”陆落心想,“若是她丈夫也命中有子,就是有什么东西,压在他们夫妻的子孙位了。”

陆落见过很多半调子的风水师,或者自己摆风水位的,为了招财,把一些招财用的风水物……比如密底算盘、捞钱手、元宝风车、聚宝盆、貔貅等,正好不差摆在东北向的艮位,也就是子孙位。

招财之物摆在艮位,最损子嗣。

当然,子孙位除了被招财之物压住,还会受到其他影响。

“……二少爷今天出门了吗?”陆落问慧娘。

慧娘打起精神,笑道:“我们乡下不称少爷的,您叫二郎便是了。他回来了,方才在公公的大堂,您没见着他?”

陆落是没注意。

方才大堂好几个人。

陆落顿了下,没说什么,想给秋二郎相个面再说。

假如是秋二郎命中无子,那么告诉慧娘并不是她命不好,其他人大概会觉得慧娘诬陷丈夫,慧娘心中也生不平。

世道对女人太过于残酷,陆落不是救世主。

救不了她,唯一的善良就是不打破她的生活,让她继续过下去。

所以,陆落衡量了下,什么也没说。

慧娘又起身,给陆落煮了碗茶。

终于,正堂有人来请陆落。

来者便是秋二郎,慧娘的丈夫。

陆落扫了他一眼,就把他的面相看清楚的。她飞快的一眼,没有引起秋二郎和慧娘的留心。

“秋二郎命中子嗣繁茂,如此看来,的确是什么东西,压住了他们家的子孙位。”陆落心想。

等她处理点庄子上的风水河,再帮帮慧娘,就看在她帮自己洗裙子的份上。

陆落想着,到了秋族长的中堂。

诸位长辈仍在。

坐下之后,陆落没说什么抱怨之言,秋族长隐瞒她之事,陆落也没提。

她原本就是来解决问题的。

“玄女,我们商量了一番,那条河是要填掉的。”族长道,“不知还有什么风水忌讳?”

陆落道:“与其填掉,不如引到南向,南向见水主财旺丁。

只是要留心,河要平坦安静;河不必太宽,却一定要深,水要清澈,以后每隔几年也要疏导淤泥。”

秋族长想了想,感觉此事颇非人力。

已经是开春了,很快就要到春种的农忙。

重塑一条河,至少需要三四个月,族长沉吟了下,预感会很困难。

最终,他还是答应了。

正如陆落所料,他们已经声名狼藉,需得力挽狂澜,累点不算什么。

族长发话了,谁还敢偷懒?

“玄女,您再给我们看个日子。”秋族长道。

那个红皮六爷爷,始终不高兴,议论此事时,他冷着一张脸,不说话。

陆落也没在意他,正事要紧。

掐指算了算,后天凌晨寅时初,就是个好日子。

“来得及,我立马叫人通知各家各户。”秋族长道。

当天晚上,陆落住在慧娘家的隔壁厢房。

她累了一整天,到头便睡了。

翌日,慧娘早早给她烧了洗脸水,她的裙子也在暖炉上烘了一夜,已经干了。

慧娘叠得整整齐齐送进来。

陆落宾至如归。

她换了自己的衣裳,吃了慧娘煮好的早膳,见她丈夫已经出去了,问慧娘说:“你家掌柜的下地去了?”

陆落有时候不知如何称呼对方的男人,用词叫人啼笑皆非。

慧娘从来不喊自家男人为“掌柜的”,城里倒是有这种说法。

她也笑了。

“不,他今天不下地,读书去了。他每个月要抽出八天的功夫读书识字,明天要挑河要忙碌,所以今天去念书了。”慧娘笑道,“他跟着三叔读些书,认得几个字呢。”

秋三叔早年在县城学里做个小厮,却偷偷认字,夫子见他刻苦,就许他旁听。

他认识很多字,也参加过科考,可惜连个童生也没中。

不过,这在大字不识的乡间,已经是难得一见的学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