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盛世芳华 >

第227章

盛世芳华-第227章

小说: 盛世芳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胎太危险了。

况且。谁也不知道那孩子到底是谁的,他们夫妻是刚成亲就出事。

总之,几方协商,沈氏的外祖家有钱强势。压过了高家,高家同意将孩子生下来。

那时候,沈家也没有沈氏的外祖家有钱,而且沈氏有了六个兄长,她的祖父母对此保留意见,不太乐意。却也没反对。

而后,沈氏的母亲去庄子上待产,却因为在泥地里滑了一跤而早产了。

又是个男婴。

第七个男孩儿了,沈氏的父母一点也不高兴,他们盼个女儿。

孩子早产,生下来没过两天,竟夭折了。

沈氏的母亲哭得可怜,伤心欲绝。虽然对孩子的性别失望,却不能阻止母子连心。

那天夜里,小姨也临盘了。

沈氏就这样出生了。

她出生的时候,重七斤一两,差点把小姨弄得难产。

因为个头比较大,沈氏生下来就是光滑的肌肤,很好看,她父母喜欢极了。

既是丫头,又能弥补他们的丧子之痛,父母从小就把沈氏当宝贝疼。

沈氏越长越大,越来越像她的养母——更明确说,像她的小姨。

后来小姨又生了表弟,和沈氏的容貌也有三四成相似,站在一起像姐弟俩。

高家悔之莫及,说沈氏一定是小姨夫的血脉,想要领回去。

沈家就这么个心肝宝贝女儿,哪里肯给?

小姨夫对她既有内疚,又有疼爱,他们两口子也很疼她,时常来往。

沈氏出阁之后,她的第一个孩子出世,她母亲觉得她已经大了,也做了母亲,才把这些往事告诉她。

“那个土匪呢,他后来死了吗?”沈氏大惊之余,也会询问沈太太。

“不知道,应该是死了的。”

沈氏花了好几年的功夫,才算消除了对生父生母的芥蒂,和他们互有来往。

若不是他们将她送给沈家,她也没有这样的好日子,沈氏对当年的事,慢慢原谅了。

直到两个月前,薛良朋突然对沈氏道:“孩子,你是我的女儿,我命不久矣,我想在临终前认回你。”

沈氏三十岁那年,湖州的兵马钤辖薛良朋走马上任,沈氏让丈夫巴结上了此人,作为政治依靠。

薛良朋是将士出身,军功无数,封了护国将军之后,到湖州就任。

而后的几年,他一直辗转江南各地做官,每届任期三年。

他和陆家二老爷交情匪浅,似忘年交,还在湖州府置办了院子,每年都到湖州府来。

沈氏和丈夫都以为自己攀结了权贵,对薛良朋颇有敬意。

薛良朋身边有个三十来岁的小妾,服侍他多年,却无儿女。

沈氏这时候才知道,薛良朋竟是当初那个土匪头目的儿子。

山赛被打散之后,薛良朋去投军了。

将士不计较出身,以军功封赏。薛良朋作战勇猛,屡立奇功,就在他四十六岁那年封了护国将军。

他放弃了兵部的任职,来到了江南。

薛良朋和沈氏的姨夫高老爷一样,坚信沈氏是他的女儿,对沈氏很好。

所以陆落说,沈氏的父缘极深且多。

沈氏的三个“父亲”,也不知道到底哪个才是亲的,都很疼爱她。

“…我从小在山寨长大,懂什么是世俗人情,又知道什么善恶?当年你母亲被抓,我才十五岁,冲动又无知,犯下了错。

这些年,我也没想打扰你们,只是我已经没日子头了。临走的时候,想听你叫声爹,也算是死而无憾。”薛良朋躺在病榻上,对沈氏道。

薛良朋才五十八岁,却到了迟暮之年。他年轻的时候拼军功,受了太多的伤,到老就多灾多病,已经熬到了油尽灯枯。

他唯一的心愿,就是和自己的女儿相认。

沈氏拒绝了。

她不仅拒绝了薛良朋,也和姨夫彻底断了来往,她恨透了他们。

以后,她只认自己的养父。

她的养父沈老先生还在世,今年八十高龄,沈氏觉得他才是父亲,他品行端方,德高望重,才值得沈氏尊重。

另外的两个,就让他们去死好了。

第007章犹豫不决

陆落说:二太太是“花蝴蝶命”,父母缘分极深,财运极好。

现如今她“戊寅大运”,强木导致她的命格“不载”,其父、其财如虚设。

失父、破财。

想要修补大运带来的损失,除了家里要布个风水阵,更要修复她与父亲的关系。

二太太很为难。

她和自己娘家父亲感情深厚,多少年从未变过;她和小姨夫也情同父女,没过太大的冲突,她不想与他来往,也是自己单方面的决定,尚未撕破脸。

唯一闹僵的,就是和薛良朋。

“我到底是谁的女儿呢?”二太太也纠结此事,“难道真是那个土匪的?”

薛良朋现在早已不是土匪,而是有爵位的将军,算功勋贵胄,身份地位远高于陆家、沈家和高家。

可二太太很不舒服。

想到这些年,自己和丈夫将薛良朋视为靠山,百般巴结他,二太太更是心塞。

她哪里想到当年的小土匪,如今变成了战功显赫的将军?

“若他不是我父亲,岂能影响到我?我跟姨夫并未冲突,父缘没有变化,唯一变化的,就是和他…”二太太突然又想到了这一点。

于是,她更加肯定,她的姨夫只是她继父,那个土匪才是她的生父。

二太太心里莫名一喜。这点喜悦,来得突然且莫名其妙。当时是很好的,可回味过来。二太太觉得自己不是个东西,她怎能为了薛良朋是生父而欢喜?

还不是因为他有权势?

想到这里,二太太觉得自己不是个人,对不起沈家,对不起养父,就烦躁将茶盏砸了。

身边亲信的丫鬟婆子们。都过来劝慰。问太太何事。

“娘走了五年,我如今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二太太心情灰白。

她娘家的养母已经去世多年了,此事又绝不能告诉第三人,儿女不在身边,丈夫也去南边打理一笔生意,一个说私密话的人都没有。

只有这些丫鬟婆子们,围绕身边。

二太太旋即又想到:“落儿得了仙机,她知道了,那漪漪岂有不知道的?我去问问她?”

闻氏名为闻漪。她和二太太来往密切。二太太又年长闻氏几岁,私下里总是叫她漪漪,像小姊妹那样。

二太太着急,衣裳也不曾换。带着两个亲信的丫鬟,踏过了竹桥,再次来到了闻氏的小院子。

闻氏院子里静悄悄的,二太太还以为没人。

往里走,见丫鬟们敛声屏气,悄无声息打起了帘栊,二太太瞧见东次间的桌子旁。围绕着两个女孩儿,正在静静描红。

一个是七娘,一个是九娘。

而陆落和闻氏则坐在炕上,头挨着头,似乎认真对账。

“这是做什么?”二太太轻笑,打破了屋子里的沉默。

闻氏和陆落抬眸,七娘和九娘也被惊动了。

陆落把七娘和九娘打发回屋,请丫鬟端茶。

“怎样了,船队追回来了吗?”闻氏问二太太。

“我还在派人去追,但愿能追上吧。”二太太轻轻叹了口气,而后,她又道,“我有点事想和你商量…”

陆落就把丫鬟们全部遣出去,自己在旁边倒茶服侍。

二太太整理了下心绪,说起了薛良朋。

说起薛良朋,就要从头开始,提起他的种种。

二太太突然发现,这十年来,他对二太太夫妻和孩子们都很不错,尽心尽力。

陆家不是商户,只是借口打理陪嫁做些生意,却比一般的商户生意要大而红火,引得湖州府的商户们嫉妒。

上一任知府也眼馋,差点出事,都薛良朋出面摆平,甚至将那知府参得任期未满就被调任了。

而后来的知府姓陈,是个读书人,儒雅年轻,没什么本事,没有为难过陆家,还诸多帮衬。

说起来,薛良朋对二太太着实不错。

“…他从去年就生病,两个月前才告诉我实情,可见他是真的熬不住了。”二太太心里闷闷的,“漪漪,我要不要去认他?他也不是想声势浩大,也不是想让我入族谱,就是想我们俩之间有个名分。”

薛良朋要二太太认他,无非是叫一声爹,不管是不是心甘情愿。

他不会将此事告知天下,更不会让二太太改姓薛。

二太太根本没什么损失。

思及此,二太太觉得,他仍是处处替她考虑,心中一酸。

“…若不是我外祖家有钱,而且势力庞大,高家肯定会逼死我小姨的,我也活不成。

姓薛的狡辩说,他那时候才十五岁,从小在山寨长大,不懂世俗礼教,以为男女之间的那件事,是最稀松平常的。

哪怕我不行运,此事也要解决。他挨不过多久,他真死了,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可有后悔的机会。”二太太眸色深沉,垂头低声说。

闻氏握住了她的手,不知道该怎么建议她。

闻氏的性格和软,替旁人考虑比较多,而且很多事不在乎,她没了主见。

闻氏也知道,每个人都想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父母是谁。

二太太性格果决,她这么犹豫,说明她心里是很想认这个父亲的。

谁不想和自己亲生的父母相认?

可这个父亲,对于二太太和她的生母而言,应该是屈辱的。

将来她的丈夫、她的孩子,甚至她的孙儿孙女,问起她这个爹,她又该怎么解释?

“落儿,你说呢?”闻氏没法子帮二太太,转而问陆落。

二太太的话,陆落也全部听到了。

此事,是陆落先知道的。

“我自己不见得多孝顺,岂有能耐插嘴长辈的事?”陆落苦笑,“唯一能告诉二伯母怎么办的,只有沈家的老太爷吧?”

陆落觉得,二太太既担心她的运气,又想在生父临终前满足他的心愿,可是她心里过不去的坎,不是在她的生母,而是在她的养父母身上。

二太太和陆落一样,她应该没那么重的伦常负担。

她的小姨生下她,姨父姨母对她也不错,可说到底,他们仍是外人。

唯一能让二太太担心,是她的养父沈老太爷。

养恩重于生恩,若是她不问过养父,这边就相认了,怎么对得起他?

二太太也知道,自己拿此事去问养父,养父那么疼她,一定会建议她认下,不管内心是否乐意,到头来还是她不孝。

“对,落儿你说得对。”二太太是当局者迷,陆落一句话,让她理清楚了困扰的源头。

不管是为了生意,还是为了往事,她都应该回苏州一趟了。

第008章符篆

二伯母匆忙赶回苏州了。她没有派人,而是亲自去,询问养父的意见。

她想和自己的生父相认。只是他们父女俩之间相认,不告诉第三人,不接受薛良朋的好处,也不会改姓薛。

“落儿,你二伯父不在家,我院子里无人,你可以随时去布阵。”二伯母临走的时候,对陆落道。

陆落颔首:“您一路顺风。”

二伯母故作轻松,开玩笑道:“等我回来,给你带沈家的烟霞绸。”

沈家的烟霞绸,掌握了特殊的染布技巧,颜色浅淡鲜嫩,做了裙子,似烟霞萦绕周身,格外的仙气飘渺,故而这两年名气极大,上百两银子一匹。

陆落还在孝中,鲜艳的衣裳肯定穿不了,不过却不妨碍她收集。

烟霞绸又不过时,很难买,等陆落出了热孝也可以穿。

“多谢您。”陆落道,“不过,酬金您还是要给的,可不能用几匹布打发我。”

陆落看风水,一定要收取高价。

二太太被她逗笑。

一番逗趣,二太太心情倏然轻松了些,她带着亲信的丫鬟婆子和护院,辞别了老太太,去了苏州。

二伯母离开之后,陆落去了她的院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