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商海惊涛 >

第470章

重生之商海惊涛-第470章

小说: 重生之商海惊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方这十大成果可不是自我吹嘘,邢行楷为杨星介绍,眼前诺大一艘“瓦良格”号也只不过是十大成果中海军的一个小小子项目而已,“瓦良格”号的改装隶属于“海军新型主力水面舰艇”项目。除了航母技术外,该项目还包括了远程防空导弹驱逐舰(就是日后的中华神盾舰)和通用护卫舰等,现在国内军工船厂已经基本吃透了苏联技术,所以除了购买四艘俄罗斯的“现代”驱逐舰后,国内对于俄罗斯军舰的采购就宣告终止,让俄罗斯人百思不得其解。

除了海军的项目外,杨星去年在“地下长城”中亲手发射的东风5丁(改)型洲际弹道导弹也是这十大成果中的一部分。邢行楷介绍我国在新一代移动固体发射洲际导弹、海基潜射战略导弹以及核弹头的分体小型化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这两天邢行楷还会亲自带着杨星参观即将服役的中国新一代导弹核潜艇——外界所称的“晋”级战略核潜艇和“商”级核动力潜艇。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杨星当年作为军事发烧友在网上看到过美国海军评论中国国核潜艇噪声过大,容易跟踪,实战中很容易成为靶子的文章,对此讥笑记忆深刻。所以不惜代价下大力气的突破国外对精密加工机器技术的封锁,研发出可以对潜水艇部件精加工的数控机器。在此基础上,国内军工企业终于能加工出低噪声的潜艇零件,所以出现在杨星面前的这两艘国产核潜艇的性能已经大大改观,真要有事,绝对会给美国人一个下马威。

……

第六百零七章国之大事

第六百零七章国之大事

这次参加军方“核高基”成果验收会的是近年来我军在十大核心高新军事装备项目上取得最新成就,分为动力系统、航天卫星、远程导弹和导弹防御、海军舰艇、空军高新重点飞机、陆军地面车辆、数字化指挥系统、无人技术、隐身和反隐身技术及高新材料。

邢行楷和杨星是老关系了,彼此知根知底,介绍起这十大项目就没有什么顾忌,他站在一座秘密海军基地里,指着停泊在加固天棚下两艘黑黝黝的巨鲸——“晋”级和“商”级核潜艇,不无得意的介绍,“这就是验收的成果之一,海军的核潜艇。你别说,老毛子的技术真是实在,咱们自己闷头搞了这么多年技术,看了你拿回来的东西,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啊!老毛子能和美国佬冷战里对抗几十年,的确是有些门道。”

“这两艘核潜艇可是担负着国家二次核打击能力的重任,你也知道我国第一代核潜艇只是解决有无问题,这噪声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成了拦路虎,美国人甚至讥笑我们的核潜艇还没出东海,他们在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就能侦听到。”

“我们拿到苏联人的技术后,采取了安装七叶侧螺旋桨,在传动系统上使用减震筏座、改进核动力反应堆和管道,以及在艇体外部覆设吸声瓦等多种措施,直接把噪声级降下来几十分贝,让国内专家高兴地要放鞭炮庆祝。”

“这次一艘试验核潜艇在日本海抵近侦察美日联合的反潜军事演习,居然开到他们眼皮底下都没发觉,后来海军干脆派了艘aip(不依赖空气推进发动机)柴油潜艇在演习的美军航母船尾浮出水面,把美日两国海军吓得够呛,我们又放出消息,弄得天下皆知。结果很是让一向自大的美日海军吃了亏,不得不重新估量中国海军潜艇的能力,不敢再依仗自己潜艇噪声小,不易被追踪的优势,偷偷跟踪我们的潜艇,甚至潜入我国领海搞侦察活动了。”

这件事杨星当年是在网上听说的,美国海军号称天下一,日本海上自卫队更是自认反潜反水雷能力独步天下,居然在反潜演习中,被一艘中国潜艇抵近到美国最精锐的航母防御圈的内侧,还主动浮出水面挑衅,着实在美日两国海军脸上打了一记大耳光。

杨星以前还以为是网上的谣传,没想到这一世居然和自己有了如此奇妙的联系,心下大为畅快,看来国内已经吃透了苏联秘档,自己的付出总算有了回报。

邢行楷又指着那艘体积较小,但更加威武灵动的“商”级核潜艇道:“我们也不是一味照抄苏联人,这艘实验艇上也有我们领先世界的技术。它采用了高温气冷反应堆,实验时曾跑出过45节的高速,潜深突破了600米,和苏联人实验用的阿尔法级潜艇旗鼓相当。但降噪达到了美国‘洛杉矶’级改进型核潜艇的水平,综合实力即使还差美国最新核潜艇‘海狼’和‘弗吉尼亚’级一筹,但也至少不会落后太多,094型(晋级)战略核潜艇就有了可靠的保镖。”

邢行楷意气风发,显然难得一抒胸中的喜悦,杨星知道他曾在海军呆了很久,对于海军接连在航母、大型水面舰艇和潜艇上取得的成绩而骄傲。当初他在网上看到那些掺了水分的军事消息,虽然希望是真的,但理智也告诫他不要期盼过高,但现在他亲眼看到这些军事成果,自豪感油然而生。

参观瓦良格号和核潜艇还只是“核高基”验收会的开始,按邢行楷的说法,海军装备无法全部上岸展示,验收会分散在全国几个会场,东北这边是重头戏。从这里也能看出国家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视,虽然这几年东北地区因为大批职工下岗,企业关停并转的数目位居全国之首很是沉寂,但杨星知道这不过是凤凰涅槃的前奏。等东北地区的大型国有企业卸掉沉重的历史包袱轻装上阵后,经济发展绝对会重新驶入快车道。

作为国内现代工业的发源地,东北地区历经日本人和苏联人的开发,重工业基础一直位列全国第一,其中军工企业更是占了大头,军方的大型武器装备大多出自这里。虽然现在东北地区正经受改革的短暂阵痛,但中央已经传出消息,正在讨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由中央支持,东北工业重新起飞是迟早的事情。而且东北地区聚集全国很大分量的军事研究和制造单位,所以这次验收会把主场放在东北,就是要给东北地区的工业企业打气,有军方的武器装备需求,东北的军工企业就绝不会那么容易倒下。

“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的开篇语即使是跨越千年,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世界任何一个大国,现在能站住脚说话有底气的最大依仗依旧是军事力量。美国军队打遍天下,看哪个小国不顺眼就是一棍子抽上去,伊拉克、南斯拉夫和阿富汗纷纷倒在美军铁蹄下,可真敢站出来跟美国理论的国家数来数去也就俄、中等几个大国。其他国家不是装作没看见,就是干脆也加入到美国人的队伍中去。现在敢不听美国招呼的国家已近没几个了,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美国军事力量第一!

再看看不听招呼的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大部分军事力量,尽管苏联解体后经济持续下滑,前几年还遇到了金融危机,可虎倒架子在,就凭手里握着几千枚核弹头和上万辆坦克,就压得欧洲国家联手都要处于守势,不得不拉上美国人依旧靠着“北约”的大旗对俄罗斯的军事压力,连美国人都要对经常和自己唱反调的俄罗斯保持面子上的平等。

而正在冉冉上升的中国,凭借其独立的外交政策和快速上升的经济实力,已经有人预测新世纪将是“中国世纪”,可要是军事软弱,还是要被人给欺上门来。就像近邻日本,虽然是世界经济第二大国,在国际上总是被视为美国的一条看家狗,丝毫没有国际地位。

所以这次“核高基”验收会,不但军方大佬悉数到齐,就连政治局常委中都有好几人亲临参观。虽然一号首长和总理没来,但已被内定为下届总理的文仁贵却到了,还对穿着空军军官制服的杨星远远的笑着打了招呼。

除去停在海边的舰艇,真正的验收会主场是在东北一处秘密空军基地里,大量的军事新成果让人目不暇接,但懂内情的人看得最专注的却是国产涡扇航空发动机及其采用的新材料。众所周知国内武器的“心脏病”问题由来已久,大到飞机发动机,小到军车发动机都和国外军事大国有技术差距,就连最和国际水平接近的航天工业,比起美俄等国,在大推力火箭发动机上依然有欠缺,从国内正在研制能把人送上月球的大推力火箭上就看得出来差距。

中国军队因为历史欠账的原因,正处在转型机械化的阶段,各种武器装备的动力不足一直是萦绕在军事专家心头的一块心病。幸好杨星带回的苏联秘档中拥有从二战后到八十年代前苏联完整的各型发动机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甚至还有加工制造的全部流程记录,国内如获至宝之余,就把攻关重点放在了发动机材料处理和航空发动机制造方面。

在材料方面最大的突破就是掌握了钛合金的加工技术,前苏联在钛合金加工领域一直是世界领先,在飞机、潜艇、发动机领域取得了很大成果,连美国人都望尘莫及,国内掌握这项技术后,在仿造前苏联苏27的歼—11飞机、潜水艇外壳以及航空发动机等地方的使用,让这些武器的性能得到了极大提高。

在发动机行业里,公认最难研发的不是火箭发动机,而是航空发动机。因为火箭发动机是一次性使用,而航空发动机则要连续使用上千个小时,在这个领域里完全处于由美英两国控制的国际三大航空发动机制造商的垄断之下。

作为唯一的异类,冷战中苏联航空发动机虽然相比美英的发动机在使用寿命、重量和耗油量上都屈居下风,但经过苏联科研人员的努力,在最关键的发动机推力和可靠性指标上还是与西方发动机差距不大。原苏联的苏27飞机和美国f15飞机在多次模拟空战都大获全胜,其中苏27使用的al31发动机功劳不小。

而国内掌握了钛合金加工技术后,新一代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就算是被攻克了最后的难关。国内由于历史原因,一直没能研发出完全自己技术的涡扇发动机,在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中被甩在了后面,这一次验收会上,中国军工终于摘掉了耻辱的帽子,拿出了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推力高涵道比军用涡扇发动机——“太行”。

……

第六百零八章太行发动机

。第六百零八章太行发动机

看到展台上的威武雄壮的“太行”航空发动机,杨星不胜唏嘘。自己重生一遭,要是只凭着记忆做个富家翁自然是轻松容易,他又何必甘冒奇险潜入北国盗窃军事机密,现在看到自己心血变成实实在在的军事成果,他也可以自豪一把了。

前世作为网络愤青的一员,当年他在网上争论这款好几年后才会定型的航空发动机是好是坏,可是打了好一阵口水战。但虽然大家都希望自己的东西好,可从实际情况了解,毕竟国内军工底子薄弱,这款寄予了许多国人希望的发动机和国外产品比起来在可靠性上还是有一定差距离,所以即使“太行”入役后,国内依然要向俄罗斯购买发动机。

不过这一世有他的帮助,总算是把中国装备制造业中这块最大短板给补上了一截。杨星也没指望我们有了苏联秘档就能立即超英赶美,能逐渐追上已日落西山的俄罗斯军工水平就算是阿弥陀佛了。好在国产发动机不过关这个事情全国上下都知道,中央和军方更是憋着劲想研制出自己技术的发动机来,有中央的政策支持,“太行”发动机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