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明-第1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孟心中决定,脸上却显得有些迟疑,那孙和斗看到,连忙又是深深的作揖为礼,开口恳求道:
“孙家满门如今生死都在大人手中,学生兄弟几人绝不会做那糊涂之事,还请大人放心。”
见到自己的矜持有了效果,李孟这才是点点头,开口沉声说道:
“既然孙先生这么急切,本将就答应了,山东各府都有胶州营的产业,让你那两个兄弟自己去选一个吧!”
孙和斗听见这话,脸上露出了大喜的神色,又是行礼谢恩,这时候军帐外面有人掀动帘子,外面守卫的亲兵朝着里面看了一眼,这就是后面还有要求见的人了,孙和斗得了李孟的允诺,也没有其他的是请的,连忙知趣的告辞。
他走到帐篷边上,刚要出门的时候,就听到后面李孟悠然地说道:
“孙先生,孙家在我手上的把握着的不光是生死,还有荣华富贵,本将也不想让先生在胶州这穷乡僻壤呆一辈子,还有将来。”
听到李孟这大有深意的话,孙和斗身体僵了下,笑着转身又是施礼,然后走出了帐篷,看他的精神状态,像是真的理解李孟这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李孟看着桌子上的饼和羊肉,用手一摸都已经有些凉了,禁不住苦笑了几声,心想别人家都说什么安享富贵,自己却没有这么好的福气。肚子也的确实是饿了,也顾不得饭菜有些凉,直接就开始吃起来。
这次外面的亲兵却没有通报,反倒是先拿着刀鞘探入帘子之中敲击地面几下,李孟立刻是明白了,把嘴里的面饼咽下,扬声说道:
“请他进来!”
客人求见,亲卫家丁要高声的通传,这不光是上位者的规矩,也是对客人的尊重,只不过还有些人的身份不能被外人知道,所以就有这样的法子,刀鞘敲击地面,就是某些人求见的通报。
一名穿着亲兵打扮的人走近了军帐之中,进来之后,跪在地上给李孟行礼问安,态度很是恭谨,李孟点点头,开口说道:
“黄平,你家里人可都平安吗?”
跪在地上的黄平恭谨的回答道:
“多谢大人的关心,父母和兄弟都在半月前迁往苏州,一切都操办完了,小人感激不尽。”
“我知道你想要上阵厮杀带兵作战,只是胶州营这边缺少你这类的人才,暂时却是委屈你了,不过你也不必丧气,这番事业也未必不能做大,李某对待手下,一向是有赏罚分明,只要是做好做大,其余的不用担心!”
黄平听到李孟这话,又是磕了三个响头,口称“多谢大人恩典”。这黄平毕竟是世代军户出身的军官,又在京师南京历炼过的,行事作风颇为讲究礼节规矩。
他目前明面的身份就是李孟身边一名亲兵把总,当然,王海没有管辖和过问黄平做事的权力,黄平的一切都是归李孟直接统领的,黄平和手下人的花费和计划报备,外面的人只有宁师爷一个人,其余的都是在内宅的木云瑶等人处理和核算,这些费用的名目也都以所谓的内宅采买,尽可能的做的隐秘。
李孟身边的亲信人都已经是手握军权的大将,这等刺探情报的阴私之事却不可能再委托给他们了,黄平是专业的世代锦衣卫出身,又是不属于这个团体的外人,有相对于独立的态度,财政和人员都是出自李孟的手中,也不用担心会有什么别的心思,用起来也很是放心。
平日间李孟接见和黄平差不多身份地位,甚至是身份还要更低一些的人的时候,很少摆什么大将总兵的架子,态度非常的和蔼可亲,但和黄平见面的时候,都是威势十足,从不假以颜色。
外人看到,还以为黄平此人并不得李孟喜欢,连带着外人对黄平的态度也是不冷不淡的,却很少有人知道,黄平就是胶州营暗地里那套系统的头目。
李孟停顿了下,开口问道:
“今日叫你来,问你几件事,第一件事是,你那边的人员招募的如何了?”
黄平跪在地上恭恭敬敬的回答说道:
“这次募兵,地方上来报名从军的年轻子弟,被拒绝的里面挑出来一百四十人合用的,收上来的人招了十五人,准备等募兵完毕后,就带到山东各处训练,尽快的派上用场。”
李孟点点头,沉吟了下提醒说道:
“鞑子入山东那次,临阵脱逃的,指使不动的,说风凉话的,一定要严加惩处,让他们在山东没有自己的立身之地,要恩威并施方能使用的动这些草莽匪盗,那次的事情之后,你也不要不用那些人,咱们胶州营自家的子弟,可以作为核心,外面那些草莽匪盗,要是听话,做外围还是可以用的。”
这些话都是平实的话语,不过里面却给黄平解开了两个限制,提醒他不用顾全大局,为了所谓的将来着想,还要给在大战之中四散奔逃,不讲信义的那些江湖草莽之辈面子,也要杀人立威,再者是虽然有那次的事情,却也不要不用他们,核心要紧的事情固然是胶州营自己的子弟做,外围的一些配合总归还是要这些诶人才方便些。
总的来说,黄平只要是照做,今后的行事却方便有效了许多,这其实也是变相的给黄平加权,黄平连忙是郑重其事的道谢。
“你那边可熟悉山东本地的海匪海盗,要那种有名望又听话的角色?”
李孟沉默了下才说出了第二个问题,黄平跪在地上脑筋急转,倒是很快的给出了答案,说道:
“登州府和咱们莱州府这样的人没有,属下的人倒是在青州府和信阳镇接触过这样的角色,手下有一两百号的人马,不过自从咱们胶州营定了规矩之后,就是老老实实的,散了人马在家打渔种田。”
“三天后我要见到这个人,现在就去办吧!”
第272章 杨四
杨四是信阳镇上,甚至是青州府靠着海边一带,都是鼎鼎有名的人物,人送绰号“海猴子”,在崇祯七年的时候,手下还有十几条船,三百多的人马。经常去南直隶的海面上去做没本钱的买卖。
有时候南直隶抢不到,甚至是敢于在外地的海岸上登陆,寻找那些靠近海边的村落人家抢掠。杨四手下的三百多人都是本乡本土的子弟,人心齐也抱团,寻常的团伙人多往往也打不过他们杨四这一帮人。
加上杨四当年是南直隶和山东交界安东卫的一名小旗,从军营里面逃出来的,带领手下,抢掠打仗都是有些章法,而且毕竟是官面上出来的人,做事有分寸,懂得看风色,一般招惹不到官府和真正海上霸王的报复。
这买卖还真是有越做越大的架势,不过崇祯八年以后,这道上的规矩就由莱州府的胶州营来定了,信阳镇附近也有一个盐场,盐场被一帮来自莱州府的人控制住了,每天通过海路和陆路行销盐货。
刚开始的时候,杨四还琢磨能不能去打打秋风,毕竟信阳镇这周围他杨四也算是数得着的豪强,不过那伙莱州人的做派可不像是本份的生意人,直接就放出话来,要求附近安宁,不得有匪盗劫掠之事。
有道是强龙不压地头蛇,一伙外来的人还这么张狂,青州这一带的人马都是愤怒起来,不过大家也觉得这伙人确实是不寻常,比如说也就是贩运私盐的盐贩子,却有许多本地的大户主动上门道贺接纳。
匪盗凶徒,再怎么嚣张,只要是规模没有大到闯营那般地步,对地方上的这些士绅大族就要客客气气,根本得罪不起,那伙莱州人居然得到这样的支持,很多人都是打消了寻衅的念头。
严禁匪盗劫掠,这等于是断了杨四的生财之道,不过这也显示了他狡猾的一面,杨四没有自己去动手反倒是备下重金,请马耳山上的寨子出头,这寨子是当年打孔有德时候流窜到这边的溃兵组成,向来不遵守什么兔子不吃窝边草的规矩,在周围烧杀抢掠肆意妄为,也算是青州府的大祸害。
杨四既然被称作是猴子,就是说他脑筋灵活,计谋多端,他平时也经常把一些海上抢来,却没有办法脱手的必需品,加些价钱卖给马耳山的土匪,还经常通风报信些消息。
双方的交情还真是不错。此次备下了重金去请对方,只说是这伙外来的莱州商人身家富足,杨四自己也想动手,只不过距离太近,本乡本土的不好下手,请马耳山的兄弟们下来动手帮忙,到时候双方公平分配抢来的东西就是。
马耳山上的那些凶徒在山下的耳目并不灵便,见到杨四通报的消息,因为双方平素里交情不错,对杨四的话可是深信不疑,几百人在杨四手下的引导下,趁着天黑下山到了那盐场附近,在没有天亮的时候冲进去劫掠。
杨四自然是在家偷笑,等着第二天的结果,谁想到第二天自己派去领路的那人却狼狈的跑了回来,说是马耳山上的强人还没有冲进去就被对方发现了,本来准备硬打,谁想到对方先动手了。
几十名莱州的盐贩子结阵杀出来,马耳山这些人看着对方这么托大,更是愤怒,拼命的冲上围攻,可一接战却没有占到一点的便宜,反倒是被对方冲了几个来回,硬生生的杀散了队伍。
而且盐场左近的那些地主大户什么的,都是纷纷的聚集,派出了自家的壮丁护院过来帮忙,马耳山的强人们丢下了是几十具实体之后,狼狈的窜回了马耳山上,算上溃散的和逃跑的,十成的人马差不多去了四成多。
听到这个消息的杨四当即被吓了一跳,他也是要紧的角色,立刻是把领路和联系的那几名手下灭了口,猫在家里等着消息,把自己的手下都是收拢起来,不再出去做生意,等事情真正有了结果再说。
事情的结果是三天后发生的,那马耳山的寨子被胶州过来的兵马打开,全寨子的人一个没有留,直接是一个不留,全都屠了。
参与攻打这马耳山山寨不光是莱州府过来的人,还有青州各路的绿林人马,这个事情让杨四惊吓出来一身的冷汗,这才是知道那胶州营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想想自己还暗地里面撺掇这样的事情,岂不是不妙。
杨四当即是把所有的手下遣散,自己带着些浮财借着探亲的名义去外地躲风头,当时杨四的势力正是上升的时候,海上的没本钱买卖做的也是风生水起,下面的几名小头目都很不理解。趁着杨四这一走,直接是把这些海盗接收了过来,在海上自己拉杆子扯旗干。
可这胶州营的发展势头极为的迅猛,崇祯九年左右的时候,在青州府和莱州府近乎是拉网一样的扫荡了一次,就为了保证盐场的安全生产和海路的通畅,那些路上积年的山寨都是被彻底的打垮,更不要说这些海上的小股团伙。
这几支分散出去的力量,要不是顶不住压力自己溃散,要不就是被抓到盐场去做苦工,或者是直接砍了脑袋。
等到郑家的船队开进这片海域之后,谁也不敢再提做海盗这个事情了,在这样的庞然大物面前,入海为盗,那就是嫌自己命长。
杨四在外面呆了一年多回到信阳镇的时候,风声差不多已经是过去,局势也是清晰明朗,这杨四一边是惊叹胶州营崛起的迅速和霸气,一边却因为从前那个心病不敢再做什么匪盗之事,他积攒了些金银,也不愁吃用,索性是把那些潦倒在家,因为灾年生活艰难的从前弟兄集合起来,一起打打鱼,做点小买卖。
人的变化快不说,这兵荒马乱的年景,很多事情人们都不会记忆太久,杨四这么干,很快就成了镇上有名望的人物,胶州营的势力越是扩张,杨四对自己当年所做的事情就越是后怕,做人做事就越是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