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官仙 >

第2789章

官仙-第2789章

小说: 官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经是他还在教育电视台做了飘字广告——这个价钱便宜得惊人。

这广告一打,不少学生就关注到了,陈部长在阳州办事处定的两个房间,电话都被打爆了,现在正是毕业生找工作的时候。

不过对于整个朝田来说,这个广告的意思不是很大,阳州市北崇区——尼玛,这种破地方,脑子进水的才会去。

结果今天,《恒北日报》把广告打出来,当天上午,陈文选就接到了省委组织部的电话,陈部长对这个电话有估计,他很直接地解释说,这个试点是区委区政府联合搞的,是市党委同意了的,不过因为性质有点敏感,所以没有文件。

组织部的人没表态,但是下午的时候,日报社广告部的人又打电话给陈文选,说你把我害惨了,我被领导骂了整整两个小时,那个啥,登个澄清的声明——哥们儿给你打五折。

怎么可能澄清呢?陈文选断然拒绝,这明明就是我们区委区政府的联合决定,又不是虚假广告,有什么问题,你联系我们领导吧。

陈部长是个有担当的,他认为这不是什么大事——这样的广告打出去,有点争议也正常,他只是把这个事情跟隋彪说了一下,陈太忠却是还蒙在鼓里。

搞清楚这些前因后果之后,陈区长和隋书记已经坐在家里,等着隋书记的老伴做饭了,陈区长散一根烟给隋书记,“这个事儿,你怎么看?”

“这个决议,市党委有记录的,”隋彪点起烟来,闷闷地抽了两口,才又叹口气,“其实最该过问此事的省委组织部,立场是非常不明朗的。”

“估计应该有人问过李强了吧?”陈太忠皱着眉头发话,他倒不是很担心恒北日报社,正经是眼下不明朗的局势,让他有点挠头——惹得省委宣教部急了,不用北崇人来澄清,人家自己登个声明就澄清了。

然后……北崇吸引大学生回乡创业的打算,基本上也就夭折了。

“李强肯定不闻不问,”隋彪面无表情地发话,这件事是王宁沪推动的,李市长投了赞成票,现在李市长已经成了李书记,但是他不会为这件事情冒任何危险。

隋某人不是李书记的心腹,陈太忠更不是。

按照这个逻辑来推的话,现在的怪异就比较正常了,省委组织部应该是已经了解清楚了事实,这是阳州市党委做出的决定,而且只是个试点,所以组织部不轻易表态,要看事情的后续发展,再决定支持还是反对。

事实上,省委组织部完全可以出头表示支持,试点是不怕犯错误的,但是现任的组织部长龚全海马上要走了,自然是没心情关注此事——就算关注他也等不到结果,大部长不出头的话,其他的副部长想出面拍板,份量还不是很够。

但是对省委宣教部来说,这个广告的出现,就意味着又犯错误了,目前国家一直强调的是精简冗员,这明显是跟大气候唱反调——跟着宣教部,果然总是犯错误。

所以目前,最坐蜡的是宣教部,正式因为如此,他们强烈要求北崇人登一则澄清声明——没准到最后还会光膀子上阵。

“咱们总不能等着宣教部自己辟谣,”陈太忠撇一撇嘴,又哼一声,“这年头想做点事儿……怎么就这么难呢?”

“我寻思着,这件事其实是做得说不得的,”隋书记狠狠地抽一口烟,才慢条斯理地发话,“咱北崇要扩编干部,别的地方肯定也要眼红,要是不打广告悄悄地做,倒也无所谓,这一打广告,别说宣教部了,组织部那边肯定也有压力。”

“咱自己花钱扩编干部,他们凭什么嫉妒?”陈区长听得真是老大不情愿了,“不打广告……不打广告,工作得做到什么时候去?老隋,北崇真的不能再等下去了。”

“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要不我也不会这么坚持,”隋书记叹口气,将手里的烟蒂掐掉,伸手又从陈太忠面前拿一根大熊猫,“问题的关键是,怎么把宣教部的情绪安慰一下?”

“省里我也有能说得上话的领导,但是……”陈区长重重地叹口气,抬手帮隋彪把烟点上,“但是这个事情涉及到组织人事,太敏感,我觉得你还是跟宁沪书记说一声吧?”

“进家之前,刚给他打了电话,”隋彪愁眉不展,“宁沪书记说了,他已经不在阳州了,这个事情不好乱插手。”

隋书记的话,其实有几分水分,王宁沪在电话里骂了他一顿,这样的事情,你怎么敢打广告?陈太忠太年轻,考虑事情不周全也就算了,你怎么也跟着胡来?

“……”陈区长沉默半晌,手一伸,“来,把日报社王社长的电话给我。”

“你要干什么?”隋书记疑惑地看他一眼,却是不肯给他手机。

“直接打电话,跟他解释啊,”陈区长正色回答,“咱找来找去找不到说情的人,那也只能自己上了,回避不是办法……再等下去,今天的样稿都要校好了。”

“人家就不听解释,只要澄清声明,”隋书记嘴里这么说着,却是拿出手机来翻看号码,“你记一下……”

陈太忠记下电话之后,顺手就拨了过去,“王社长你好,我是北崇区的区长陈太忠。”

王社长在电话那边不知道说了点什么,陈区长干咳一声,笑嘻嘻地回答,“嗯,是的是的,我也听说了,我们的不实广告,给日报社带去了不少麻烦,在这里我代表北崇区委区政府,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

隋彪听他这么说,猛地手一抖,直接把烟嘴从嘴上拽开,却是不小心粘下来一小块皮,上嘴唇登时就流血了。

王社长却是挑通眉眼的,听陈区长这么说,他也干笑一声,“这个广告实不实的,咱也就不说了,关键是领导认为不合适……你登个声明,澄清一下就行了。”

没错,他也不想因此而得罪人——我知道广告是属实的,但是这个并不重要。

“澄清是必须的,”陈区长笑眯眯地回答,态度很端正,“这个手续我亲自去日报社办,不过明后天有重大活动,大后天你看可以吗?”

“嘿,”王社长听得乐了,“说不定你大后天又有意外……陈区长你说是吧?”

“哪儿能呢?”陈太忠哈哈大笑了起来,“绝对要去的。”

“嗯,那我知道了,”王社长听他笑得如此得意,心里就明白了,“有领导问起来,我就说你要亲自来社里道歉,这是你说的。”

“没错,就是这样,多谢您的理解了,”陈太忠笑眯眯地回答,“回头有机会去朝田,咱们好好坐一坐。”

“坐不坐吧,反正是我很被动,”王社长叹口气,径自压了电话。

隋彪听不到王社长在说什么,但是只听陈区长的话,他也猜出了八九不离十,心说你也真敢撒泼耍赖,居然在日报社的社长面前玩拖字诀——要知道,日报社社长后面,就是省委宣教部部长。

隋书记知道,这个诀窍可能是有效的,但是他更知道,自己绝对没胆子这样玩,这一刻,他是真的服了陈太忠的胆子,他微微点头,“这样也好,能拖一天是一天,等到临近招聘,报社自己辟谣也没用了。”

“其实他就是要个回答,未必会自己辟谣,”陈太忠淡淡地摇摇头,“咱愿意承认错误,他就有了台阶,有人再找麻烦,他可以把麻烦推到我身上。”

“太忠不愧敢作敢当,”隋书记赞叹地伸出大拇指。

“都是逼的,”陈区长无奈地摇摇头,又叹一口气,“他也知道我在忽悠他,想做点事,真得坑蒙拐骗,无所不用其极……你说咱容易吗?”

第3614章第三面(上)

有时候歪门邪道的手段,还就是比正道好用,陈太忠这个电话打过去,接下来就没人说这件事了,王社长也不打电话过来催。

陈文选自然还是打他的广告,不过《恒北日报》那是不要再想了,《朝田晚报》却是没有问题,由于前来了解情况的学生极多,陈部长请示一下区长和书记,索性将见面会的地址定在了距离阳州办事处不远的红旗宾馆——这个宾馆有个可容纳六百人的会议室。

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见面会终于要到了,陈区长和隋书记在前一天,一大早就出发,下午三点半的时候,赶到了朝田,看一看会场筹备情况。

会场布置得挺不错,标语横幅什么的都有,会场门口还列一个告示牌,把回乡创业的待遇和简单要求列在了上面,旁边有几个学生模样的人,在拿着本子抄录。

“没有宣传彩页吗?”一个不知道带着点哪里口音的男生发问了。

“没有,”一个工作人员摇摇头,犹豫一下他又说一句,“小伙子,我们招的是阳州人,你这北广人,也不用试了。”

“还有地域歧视?”小伙子不满意了,大声地嚷嚷了起来,现在的学生大多已经是独生子女,脾气真的是很火爆,遇到不顺眼的事情就敢指责。

倒是那工作人员态度尚可,他有板有眼地回答,“这位同学,我们招聘的是返乡创业人才,不是下乡创业人才,是吸引本地人才回流的政策。”

“还是地域歧视嘛,外地人就不能去你们北崇创业了?”那位同学直接就不讲理了。

工作人员看他一眼,索性是连话都懒得说了,陈区长和隋书记对视一眼,某人心里有点微微的后悔:如果应届毕业生多是这样的素质,那我当初的坚持,未免有点可笑。

两人在会场里走了一遭,觉得也没什么可挑剔的,设备设施老了点,但是还算整洁,虽然不是阶梯式的,可略带一点斜度,视野也很不错。

看过之后,隋书记和陈区长就回到了阳州办事处,在办事处这里,陈文选租了一个小接待室,专门接待上门打听消息的学生们。

小小的接待室,不过三十来个平米,也没什么贵重设备,一天的租金居然要八百块,阳州办事处做为阳州官员落脚的地方,这价钱真的不含糊,宰自家人没商量,相较而言,红旗宾馆那么大的会场,租用整整一天也才三千块,还附送一个下午做准备工作。

陈太忠也不喜欢阳州办事处,北崇目前是埋头发展期,跟市里的瓜葛能少一点就好一点,更别说这里还是阳州官员集中的地方。

但是陈文选认为这里不错,隋彪也支持,他也不好反驳了——选择这里有一个最大的好处:那就是保证了招聘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这年头的骗子是如此之多,堂堂的区委区政府招聘工作,若是不能在本地驻朝田的办事处举办,真的会引起不少人的质疑——或者学生会想得少一点,但是学生家长绝对不会想得少了。

没错,就是学生家长,陈区长和隋书记在接待室亲自做接待工作,不多时就接见了七八个学生家长,看得出来,做家长的对政府招聘的名额,比学生敏感得多。

家长一来,就要了解详细的政策,问的问题大多也都在点儿上——基本工资怎么算;担保贷款怎么担保;一年期到头,续签两年的合同,有些什么可以量化的指标,还可能有什么意外的因素影响;三年的脱贫任务完成,是否能保证转正,是事业编还是行政编。

出乎陈太忠和隋彪意料的是,北崇好多人在朝田发展得还不错,大老板不多,但是有房有车的人真不少,做的还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买卖,有开洗车行的,有武术教练,有外包通信工程的,也有做电脑配件的。

这些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起码比普通的朝田人要强不少,在省城买了房子,基本上也算半个省城人了。

但是对他们而言,省城有难以言表的疏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