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决战朝鲜 >

第304章

决战朝鲜-第304章

小说: 决战朝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晚可睡得真舒服,以至于第二天早上被徐永维叫醒时,我还有一种才刚躺下的错觉,掏出怀表一看,才知道已经是凌晨四点半了,!

李少校就在一旁解释道:“崔团长,本来我也不敢打扰你们休息,不过这里离火车站还有一段路程,我们也该上路了,否则就赶不上火车了。”

“唔!”我点了点头,甩了甩因为酒精的刺激还有些疼痛的脑袋,就大声命令着战士们起床。

战士们还真不懒,他们不愧是长年打仗打过来的老兵,昨晚虽说个个都喝得不少,这会儿一听命令马上就条件反射一般的从床上跳了起来,迅速整理好装备后,只用了几分钟的时间就在仓库外排好了整齐的队伍。

要说在平时以这个速度做好准备那还算不了什么,但昨晚他们明明看见我们个个都喝得颠三倒四的,可这下却又都跟没事的人一样,只看得李少校和副官那是一愣一愣的。

当我跨上了吉普车后,部队就在李少校几个人民军的带路下迈开了行军的脚步。

原本我以为火车站肯定是在平壤或是它附近的什么地方,但很快就发现自己错了,因为还没有走几分钟,部队就拐进了一条隐蔽的山路。之所以说它隐蔽,那是因为那山路乍看之下根本就没有路,只有在李少校等人搬开了上面的几棵用于伪装的小树之后,我们才发现原来还别有洞天。

这条山路的宽度仅供一辆汽车通过,于是我就在想,这要是对面有汽车过来该怎么解决!在问过李少校之后才知道,原来去火车站的入口和出口是不一样的。这样做的目的,即可以使得道路不会因为太宽而被敌人的飞机发现,又可以避免因为车流、人流太多而引起敌人飞机的注意。

所谓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今天我才深切地体会到这句话说的是多么正确。

沿着山路左拐右拐,在与几条山路交汇之后,志愿军战士就慢慢多了起来,有作战部队的,也有医护队和担架队的。担架队的民工们抬着的一个个担架,上面尽是一些没手没腿的战士,还有一辆辆汽车也装满了伤病员。照想都是从各个方向汇集过来赶着坐火车回国的战士。

看着那些民工和医护部队的人气喘吁吁地抬着担架,战士们就自发的帮助他们把担架背到了身上,当然又得到了一片感谢。那些担架队的老乡一部份是从朝鲜百姓中征用的,也有一部份是从国内调来的劳力。于是战士们就兴奋的与这些老乡边走边聊,行军也变得有趣起来。

半个多小时的时间一晃而过,部队就来到了一座又高又大山前。让我有些意外的是,这里即没有火车也没有铁路,只有一排排十几个坑道和排着队等着进入坑道的战士。周围则是一个个全副武装的人民军战士,森林里依稀还可以看见一门门作好了战斗准备的防空炮和高射机枪。

见此我不由朝李少校投去了疑惑的目光。

李少校不由笑了笑,说道:“崔团长,到了!这里就是三登火车站!”

“三登火车站?”闻言我不由一愣,好像我在哪里听过“三登”这个地名,但一时又想不起来是在哪里听过。

“是的!”李少校点了点头,带着几分得意语气笑道:“我已经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了,驻守在这里人民军少校和我有过交情,昨晚我给他打过电话,专门为你们安排了一个入口,崔团长跟我来!”

说着径自就把我们带往了的另一个方向的坑道。看着这个坑道前的卫兵,我就知道这是是用于当官的紧急入口或是重要物质急用的专用坑道。没想到这李少校还有点本事,竟然让我们得到了这样的特殊待遇。

再看看其它坑道的伤病员还在可怜兮兮地排着队,我心里就有些不忍。但想了想,又觉得如果我们不接受李少校的这番“好意”,就得回去跟他们一块儿挤,那还不是更过意不去?于是心下也就跟着坦然起来。

走进了坑道后才发现这火车站的秘密,因为坑道另一头的空旷和昏暗的灯光告诉我,原来整个“三登火车站”都是建在山里的。而这一个个坑道,不过是这火车站的入口而已。

等着入口处的人民军战士检查完通关文件后,我们一行人就钻出了坑道来到火车站中。

接着战士们全都情不自禁地“哇”了一声,个个都目瞪口呆地打量着这个足可以装得下三、四列火车的车站。我们之所以会这么惊奇,是因为这个火车站其实就是一个人工开凿的大坑道。

现在的我们已经置身于这个大坑道之中,这个坑道大慨有七、八米高,五十几米宽,长度则足足有三、四百米。三道铁轨整齐地排在其中,这时正有两列火车停在一侧,其中一列似乎还是刚刚到站不久的,火车头还在吱吱地往外冒着洁白的蒸汽,把周围忙碌着搬运物质的人们全都笼罩在其中。

做为一个火车站,这个坑道也许并不大。当然,那是相对于我来说。现代时的我虽说是一个比较“宅”的人,不过至少还是坐过地铁的,也见过人工开凿出来的更大的火车站,但是当我看到眼前这个“地铁”时,还是不禁为这个火车站的工程所感叹。

因为我知道,在这个时代以中国和朝鲜工业的落后,我们根本就找不出挖掘机或是推土机这样的现代化工具,所以看着眼前的这个大坑道,我都想像不出这是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才修筑起来的。

也难怪李少校这些人会这么小心了,先不说暂时存在这附近的特质有多少,就连这个火车站本身就是一笔不少的财富,这万一被敌人发现了这其中的秘密,派出特工混进来把这个火车站给炸了,那还不知道要遭受到多的损失呢!

等等!火车站被炸

想到这里我猛然想起在现代时看过的资料,我依稀记得其中有一条就是关于火车站被炸的消息。我之所以对这条消息还有印像,那是因为这次被炸,被称为是志愿军后勤史上最为惨痛的一页。志愿军驻留在车站附近来不急运走和隐藏的物质共有150车皮,最后只抢救出了6车皮。其损失的生、熟口粮、豆油、军衣都以数百万斤、数十万件计,而且还有大量的其它军事物质。

那个被炸的地方,好像就叫做三登。

想到这里我的脸刷的一下就白了,作为一名志愿军战士,我很清楚的知道这些物质对我们来说将意味着什么。

不会这么巧,又让我碰着了吧!

第七卷上甘岭防御战役第六十八章谎言

第六十八章谎言

第六十八章谎言

不急多想。我赶忙把李少校拉到了一旁,小声问道:“三登火车站有没有被美军的飞机轰炸过?”

我这么问是有原因的,因为我已经记不清三登是哪天被炸的,如果三登有被炸过,那么我的担心当然也就是多余的。

李少校的眼里闪过一丝震惊,瞪着老大的一双眼睛看着我,接着很快就摇了摇头,面色有些苍白的回答我道:“报告团长,没有,美国佬应该还没有发现这里!团长你是知道了什么消息吗?”

“那这附近是不是还堆放着许多军用物质还没来得及运走?”我没有回答李少校的问题,接着又问了一声。

“这个我就不怎么清楚了!”李少校想了想,就迟疑着回答道:“我是负责带路和排查特务的,对于车站的调度我无权过问。”

“你不是说和驻守在这里的少校有交情吗?”我用命令的口气对李少校说道:“马上去把他找来!”

“是!”李少校也不敢殆慢,挺身应了声,拔腿就朝坑道外跑。

“出了什么事了?”在一旁的李平和见我神色不对,就走上前来问了声。

“没什么!”我忧心忡忡地摇了摇头。

并不是我不肯告诉李平和我在担心着什么,而是因为我的担心还没有得到证实,所有的一切都是我的怀疑而已。事实上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跟他说,难道说我在现代的资料里看到过,三登地区注定要被美国佬的飞机轰炸一番而损失惨重吗?

“是不是那个金中将又在为难你了?”李平和笑道:“我也听说了金钟将有意拉你到人民军那去做顾问的事了,崔团长你放心。只要咱们不愿意去,他还不敢把咱们怎么样。而且,有人民军的人要来抢你,这更说明了你的成就不是?”

“唔!嗯,是是”我的心思完全就没有在李平和的身上,完全就没有听到李平和在说些什么,只是随口应付着,倒让李平和一脸奇怪的看着我。

“崔团长!”不过一会儿,李少校就领着一位人民军军官一路小跑的来到了我的面前。他在我面前匆匆敬了个礼,就向我介绍道:“这位是负责三登车站防空的高炮部队钟少校!”

李少校还没介绍完,钟少校就“啪”的一声,端端正正的朝我敬了个军礼:“人民军第三高炮团少校营长钟忠信,参见崔团长!”

“嗯!”我点了点头。

说实话,这位高炮部队的钟少校一见到我就能这么恭敬让我有些意外。不过这也不奇怪,我想在路上的时候李校长就完全有时间告诉钟少校关于我的“厉害”之处。

我不急多想,当即用朝鲜语问着钟少校:“我想知道你们是否还有很多物质滞留在三登火车站附近来不急运走?”

“这个”闻言钟少校不由迟疑地看了李少校一眼。

我知道他是在担心什么,这些情报毕竟是军事秘密,钟少校无权随便向别人透露,更何况我还是志愿军的。

而且我也知道,钟少校看着李少校也并不是要征得李少校的同意,而是在询问我是否可以信任。

李少校也迟疑了下,但一想到刚才师长金钟松和军团司令金宣磊对我的热情,当即肯定地点了点头。

“报告团长!”得到了李少校的肯定,钟少校就不再迟疑,挺身回答道:“我们的确有许多物质堆放在三登北、西两面的山脚处和沟岔里来不急运走。因为大雪阻路,这些物质一时来不及运往前线,我们正在紧急发动群众铲雪。估计两、三天后就可以恢复正常!”

“真有物质没来得及运走?”闻言我不由大惊,又追问了一句:“一共有多少物质滞留?”

“这个”钟少校迟疑了下,接着就带着不太确定的语气说道:“具体数据我也不大清楚,大慨有一百多车皮吧!”

闻言我不由脸色大变,就连数字也会对,看来还真让我给撞上了。

“崔团长,你是不是得到了什么情报?”李少校也不是一个笨人,他联系起我之前问的话,和我现在的表现,很快就猜出了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于是便迟疑着问道:“团长,是不是三登火车站会有什么危险了?”

“唔!”听着李少校的话我不由愣了下,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好。

否定吗?

当然不行,我怎么可以眼睁睁地看着这些物质被美国佬的燃烧弹化为灰烬,这些可是千千万万的中国百姓的血汗,更重要的是这些物质还是要送到前线的志愿军战士手中的。没有了它们,都不知道有多少志愿军战士要因此而挨饿受冻了。

肯定吗?

这是当然的,只不过我该怎么说。这要是直接说的话,事后追究起来,问我怎么会得到这个情报的,我该怎么解释这一切?到时如果说不清的话。只怕还会难逃“特务”的嫌疑了。

不过这点小事还难不倒我,话说那个眉头一皱就计上心来,这话似乎还是有道理的。我现在就是这么皱了皱眉头,就想到该怎么说了。

“是这样的”我清了清嗓子,对李少校和钟少校解释道:“前一段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