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红色警戒之民国 >

第371章

红色警戒之民国-第371章

小说: 红色警戒之民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够,还是成为致命的短板。
    在盟军机群的围攻下,一艘反潜驱逐舰连续被两发航弹命中,虽然没有命中要害,不至于沉没,但也已经失去了战斗力。舰长只能无奈的命令船员弃船,这艘驱逐舰也成为海上的漂浮物。
    “机场方面由于有数量众多的防空火力网,并没有太多的损失,只有一个空机库被破坏,死了一些躲避不及时的地勤士兵。其他就没有太多的损失了。码头方面还算很好,那里暂时并没有成为盟军攻击的目标,储存在那里的原油和油轮还都很安全。”
    “这次战斗中,将士们的遗体尽可能的保存下来,也要及时做好登记。至于码头方面,我估计是盟军也看上储存在那里的原油了。他们不攻击那里,也不算太奇怪。”
    “现在只有期盼,空军方面赶快将制空权拿到手,这样一来,空军就可以直接支援地面作战,地面部队的压力也会小很多。”冯安邦若有所思的说道。正如他所说的那样,毕竟是面对数量倍数于自己的敌人,要是有空军的支援,多少能够平衡下两边因为数量差距产生的实力不平衡。
    “这个问题我们现在不需要去关心,相信我,再过几个小时,盟军在印度的机场将会被一扫而光,我看他们还怎么和我们夺取制空权。有件事必须让让他们知道,印度也在我中华空军打击范围之内。”戴安澜正声道。
    “哦!”冯安邦有些疑惑,不解的问道:“老戴,这是怎么回事?”
    “哈哈,在你刚刚去视察地面部队战况的时候,我就接到了来至汉京的消息。我这么一说你就明白了。陛下异常震怒,很生气。”戴安澜哈哈一笑,说道:“我很少看到校长生气,可每一次他一生气,就注定要有大动作了。对于盟军突袭贾斯克军事基地,校长这次真的是生气了。”
    冯安邦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回了一声:“我明白了。”
    “现在是汉京时间中午,我想再过四个小时,就有消息传来。到时候,准能让布莱德雷跳脚。”看了一眼手表,戴安澜显得很兴奋。
    之前他也在担心盟军空中的威胁,不过当他接到来至汉京的消息后,这种担心便被一扫而空。现在他的任务是,坚守此地五天的时间。汉京方面给他的帮助是,扫清盟军在印度上空所有的空中力量。
    “现在立即命令地面防御部队,给我狠狠的打,不要节省弹药,明天有会一批补给到达。特别是我们的炮团,不要给我节省弹药,不能老让对面的盟军唱独角戏,别让他们以为老子好欺负。”戴安澜第一次下达了炮兵部队进攻的命令。
    “好,我马上去。”冯安邦点点头,他也不想打什么憋屈仗。之前因为盟军空军的打击,他心里就十分不痛快。
    接到指挥部的命令,原本一直都在观望中的炮兵团,立刻开始行动起来,之前他们也憋了一口气。这下子该让那些白人瞧瞧中华炮兵的厉害了。
    贾斯克前方防线后方五公里处,这里是一片丘陵,再往后就是贾斯克基地的居民区。是中华贾斯克最后一道防线。其实这片丘陵已经被挖空,在丘陵的下方,布满一个个钢筋混泥土大门。
    接到戴安澜的命令,一门门重炮从大门中被推了出来,当中还有十二辆火神火箭炮发射车。共计二十四门155野战加榴炮,十二辆火神火箭炮发射车,就是贾斯克基地重炮团的全部力量。这并不是贾斯克中所有的火炮数量,要是算上整个基地的火炮数量,那就不会这么少。
    扁平的炮口形成一个五方行,炮管在五方行正面的一面,其他四面分布着炮管散热装置。
    在炮兵的快速操纵下,炮架展开,炮管上仰,校准诸元,测距观察。
    其中两个士兵拿着一个特殊的炮弹夹子,将炮弹夹起放在自动供弹装置上。中华最新式的步兵火炮,再也不需要由人工去装填,原本的装填手,变成了清理弹壳。自动供弹装置,能够将放置在上面的炮弹,填装进炮管。中华如今的供弹装置,也只有安装在最新式的155毫米及以上的加榴炮中。自动供弹装置,能够放置四发炮弹。四发打完了,必须再次将炮弹放到装填装置中。
    前线战场上,此时已经笼罩在硝烟中。在第一条防线前,还能看到不少已经被摧毁的坦克,趴窝在防线前,坦克中燃烧的火焰,冒着滚滚浓烟。
    不少盟军士兵正躲在这些已经报废的坦克后面,躲避来至防线上中华士兵的攻击。
    在戴安澜发出重炮团参战的命令后,防线上的战斗在经过了连续五六个小时战斗后,终于迎来了第一次“中场休息”。
    此时,不管是盟军士兵,还是防线中的中华士兵,在几个小时的战斗下,都已经很疲惫了。双方交战的前线部队,也换了几次。
    这场休息只持续了几分钟,随后在一发黄色信号弹下,盟军炮兵集群再次对中华阵地展开新一轮的炮击。
    面对翻来覆去的情景,躲在掩体中的中华士兵,静静的靠在一起,听着上面隆隆的炮声。
    作为中华建设了十来年的石油基地,又是中华重要的石油来源。这里一直以来,都是陈绍重点关注的目标。特别是这里的防御工事,虽然没有城墙这种东西,但坚固的军事防御设施,足以挡住大口径重炮的正面攻击。
    中华一直以来,都保持着强大的进攻能力。要是做起防线来,其防御标准,也高出其他国家很多。钢筋混泥土,是中华构筑长久性防线的最低标准。
    躲在战壕中的士兵,时不时的擦拭着手上的突击步枪。他们之中,已经有不少士兵身上裹着纱布。身上的迷彩服和他们的脸一样,也变得脏兮兮的。硝烟带来的黑色,和身上时不时出现的血迹。
    感受着地面传来的震动,所有士兵的眼神坚定而满含杀意。
    (未完待续)


第442章 顽强的中华军人
    尽管盟军在贾斯克的攻击部队尚未完成集结,计划的十万主力部队只有三万先头部队能够第一时间对贾斯克展开攻击。在接到布莱德雷的进攻命令后,作为这三万盟军士兵的指挥官,英国里昂。大卫少将,第一时间命令连夜准备好的炮兵集群,对贾斯克展开猛烈的炮击。
    半个小时的炮击,将整个中华防线来回梨了好几遍。当那些接到进攻命令的英国士兵和印度士兵,本着上去收麦子的想法,在一个坦克团的带领下,欢呼着朝着中华阵地扑去。
    只不过让大卫以及所有盟军士兵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在他们看来已经应该没有多少活人的中华阵地上,突然冒出了高强度的火力反击。密集的反坦克火箭筒,第一时间将那些进攻的谢尔曼变成燃烧的火球。反坦克地雷,更是让前进中的谢尔曼损失惨重。
    暗堡中的重机枪阵地,对那些进攻的盟军士兵来说,更像是秋风扫落叶。特别是那些双联装的重机枪,虽然在运动战中,这样的武器不适合使用,但在防御战中。这种单纯为了加强火力的双联装重机枪,直接将这些进攻中的盟军部队打懵了。
    一个步兵团的进攻部队,近两千人,短短几分钟内,跟着那支坦克团,一起葬送在进攻的道路上。最后,能够活着回去的,也只有可怜的三分之一。
    作为指挥官的大卫对这样的结果肯定不会满意,又是一轮的炮击,指望借着炮兵,能够打开现在的局面。
    然而,第二次进攻的结果,显然还是让大卫很失望。尽管的进攻的部队已经有了教训,都十分注意中华防线上的火力。但还是付出了巨大的伤亡,最终还是被打退。
    进攻受挫,再进攻还是受挫。几个小时过去了,这条已经千疮百孔的防线,还是屹立在大卫的眼前。
    这里没有什么可取巧的地方,绕无法绕过去,整条防线上,防御力都是一样。根本没有所谓的薄弱点,或许是现在的大卫还没有发现所谓的薄弱点。
    在这条长五公里的正面防线上,换了好几次主攻方向,结果还是一样。三万大军几个小时的消耗,已经减少了三分之一,而中华的防线还是无法攻破。
    中午到来,大卫连自己都不知道,这是他第几次发出进攻的命令了。
    骄傲的英国人终于感受到中华军人的顽强,抵抗非常激烈。
    再一轮的炮击过后,一个印度营的印度兵在英军军官的指挥下,猫着腰,起身朝着中华防线扑去,后面一个英国人和法国人组成的第二进攻梯队,紧紧的跟在后面。
    现在的进攻,相比之前是轻松了很多。毕竟那些地雷已经被之前的进攻部队趟过了,中华防线上的火力点也不少在炮击中被摧毁。不过,中华方面的反击,还是异常的强烈。
    炮击正式结束,这些盟军士兵也摸到了距离防线还有一百米的地方。和那些依然躲在报废坦克后面的盟军士兵汇合了。在他们抵达这里的道路上,留下了近百具尸体。
    无论什么时候,中华防线上狙击手的目光一直都在盯着他们,只要有出手的机会,将会毫不犹豫的扣下扳机。虽然在炮火的掩盖下,只射杀了近百人。但是每一次都有这样的收获,已经对盟军士兵照成极大的心里震慑。
    猫着身子,射击前进,火力压制,迫击炮轻重机枪。顶着中华的火力网慢慢的前进,一百米,八十米,六十米,四十米。
    就在他们进攻到距离防线还有四十米的时候,眼看中华的防线就在眼前。此时,不少盟军士兵已经露出了微笑,就连一直在后方关注这里的大卫,也露出了一丝笑意。
    然而突然的炮声,和天空中拖着尾焰向阵地前砸落下来的火箭炮,让所有人的神情都凝固了。
    火箭炮和炮弹在盟军士兵中爆炸,掀起了死亡的弹片。
    在盟军主要进攻方向,炮弹连续不断的落下。砸在了进攻部队的中间,溅起无数的血花。
    后方大卫手上的望远镜静静的滑落,他知道,这一次的进攻再次失败了。之前中华一直都没有动用火炮,让大卫都有些忽略了这点。
    “马上命令炮兵部队,查探中华的炮兵阵地,给我端掉他们的炮兵。”失神过后,大卫还保持着足够的理智。虽然这一次的进攻再次受挫,但他回过神后,也发现,如此一来也不算是什么坏事。能够摧毁贾斯克里面的中华炮兵,也算是一个不错的战果。
    前线战场上,炮击来得很突然,也消失得很快。然而还没有等那些幸存下来的盟军士兵喘口气,中华士兵的枪口已经近在咫尺了。
    就在炮击结束的时候,中华士兵都跑出的防线,朝着进攻的盟军士兵,展开反冲锋。在战壕中重机枪的掩护下,手持着突击步枪的中华士兵,已经冲到了盟军士兵不远处。
    手上的突击步枪不断喷出火舌,哪里是这些手持冲锋枪或者步枪的盟军士兵能够对抗的。刚刚攻上来的盟军士兵,就像是被赶鸭子一样,从防线前的几十米,被赶到了一百多米。
    之后中华方面反冲锋的士兵都停下来,快速的原路返回。在盟军火炮集群的炮弹落下前,回到了防线中。
    中华的反冲锋并非第一次了,要不是因为兵力差距的关系。恐怕攻守易位也不算什么怪事,进攻更符合中华军人的性格。
    在后方中的大卫,看到那些在中华士兵的攻势下,被撵回来的士兵。心中只有不断的苦笑,“要是自己的士兵能像这些中华士兵一样,今天的战斗哪会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