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红色警戒之民国 >

第318章

红色警戒之民国-第318章

小说: 红色警戒之民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这项伟大的发明变成一把伤人又伤己的双刃剑。在中华手里,他就是一把海底利剑,杀伤力也隐蔽能力绝对的强悍。
    氧气鱼雷直径650毫米,全长9米,重2700千克(根据型号不同会有所差别),从前向后分为战雷头、燃料室、动力和控制设备舱三部分。鱼雷最前部是长1。4米,重680千克的雷头,其内部装有600千克中华最新式TNT炸药,使用触发引信。战雷头后面是燃料室,包括氧气舱和煤油舱,这两部分总长近4米,占鱼雷全长的接近一半。氧气舱长3。448米,装有980公升纯氧,压力位225千克/平方厘米,氧气总重是299千克。氧气舱后面是煤油舱,装有128升煤油,重106千克。在燃烧室后面是设备舱、动力舱、舵机等,安装有启动燃烧室、深度计、海水泵、双动活塞式发动机等为鱼雷提供动力和控制航行状态的设备。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200马力(航速36~38节)、300马力(航速40~42节)和520马力(航速48~50节)。鱼雷尾部为双重反转螺旋桨,前部螺旋桨直径568毫米,后部螺旋桨530毫米,均有4片桨叶、采用十字形舵面,舵机由鱼雷内部的三个压缩空气瓶控制,保证鱼雷运行的航向和深度。
    氧气鱼雷称得上是世界鱼雷技术发展的登峰造极之作,它的各项指标都远远超越世界其他国家的同类武器。由于成功实现了纯氧助燃,使得鱼雷动力大增,航程和航速都有了很大提高,在以最高航速50节航行时,航程达到了22000米,在以36节低速航行时,达到了令人咂舌的40000米!这个距离甚至超出了当时各国主要战列舰的主炮射程。
    使用纯氧也使鱼雷的航迹非常小,十分隐蔽,不易被发现。由于主发动机是通过空气启动的,因此在发射的最初300~400米距离内还是有一条明显的航迹,但这个距离和氧气鱼雷超远的射程相比,完全可以忽略不计。除了航程远,速度快和航迹小的优点外,氧气鱼雷的威力也是空前的,其装药量达到了六百公斤,大大超出了各国军舰水下防护设计所参照的鱼雷装药量,很难想象会有什么船能够承受半吨炸药的爆炸冲击力。
    和台风级攻击核潜艇一样,这也是这款海底利剑的首战。再先进的武器,也需要用实战来检验,检验的对象也很重要。
    而许巍就把目标放到了防护能力超强的俾斯麦上,他要用俾斯麦这样的超级战列舰,完成这套利器的首秀。
    氧气鱼雷的速度飞快,而此刻俾斯麦上的德国水兵正忙着扑火,他们此刻连已经开始撤走的威尔士亲王号都没有时间顾及。只不过他们都不知道,死神的眼睛已经盯上了他们,并且镰刀也已经伸出来,正朝他们舞来。
    氧气鱼雷在水底下穿行无声无息,也没有气泡这些容易暴露的缺点。在所有德国人都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四枚鱼雷在潜艇水兵的控制下,同时命中正在缓慢前进的俾斯麦。
    “砰!砰!砰!砰!”
    巨大的爆炸声传出,掀起了滔天巨浪,巨浪中夹杂着火花,原本待在船舷边德国水兵连死都不知道怎么死,残肢被高高抛起,一部分落在海中,一部分落在船上。
    这艘庞然大物在爆炸中剧烈的摆动着,船体仿佛被海水抬高了许多。四枚鱼雷基本上都集中命中在俾斯麦的船体中间位置,破开了四个直径两三米的口子,大量的海水涌入,船身开始慢慢的倾斜着。
    俾斯麦上惊叫声哭喊声不断的传出,之前和胡德号和威尔士亲王号的交战,船身并没有太大的损伤,现在直接被炸开了四个大口子,根本挡不住涌入的海水。
    其实也是俾斯麦的皮够厚,要是换成一般的超级战列舰,那这个口子最少要再大上一米。而那些小吨位点的舰艇,在这样的爆炸下,绝对没有丝毫侥幸的机会。
    尽管此刻俾斯麦上的放水阀已经不断把海水从舰体中抽出,但也只能是杯水车薪。船中机房里面的水兵和那些舰体内部的水兵,连逃出来的机会都没有,直接被还会淹没,窒息而亡的结局,已经注定了。
    辽东号上。
    “真不愧是帝国制造的家伙,皮够厚,很耐揍。”许巍看到被集中的俾斯麦,忍不住感慨了一句:“要是换成以他战舰,现在已经沉没了一半了。”
    “艇长,再坚固也经不起再一次攻击,干脆再给他两枚鱼雷,速战速决,反正我们带了很多鱼雷过来,用不完。”鱼雷管长一脸的兴奋,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嗯,再发两枚鱼雷,直接送俾斯麦下去。”许巍点点头道。
    台风级攻击核潜艇的技术数据:水上排水量6500吨、潜航排水量8100吨、极限潜深380米、全长100米、全宽13。5米、动力系统单座压水反应堆、单轴7叶螺旋桨、水上极速20节、水中极速33节、乘员72~100人、鱼雷4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4具650毫米鱼雷发射管、拖曳线列阵甚低频声纳、低/中频型主/被动搜索跟踪声纳、惯性导航、静电陀螺仪、卫星导航(间谍卫星)、无线电定位仪等组成的综合导航系统、甚低频拖曳浮标天线、极低频拖曳浮力天线、搜索雷达、测向仪、敌我识别装置,作战情报指挥系统,水下连续潜行时间两个月。
    台风级采用了良好的水滴状外型,在艇体结构上为双壳体。里面一层为耐压壳体,用合金制造。合金的耐压壳能保证台风级在深达380米左右的海底安然无恙。当今全世界能够打击到水下潜艇的武器,最高深度也才两百米,一旦下潜到四百米,将没有一款武器可以威胁到台风级潜艇。
    从艇腊至艇艉共分有7个耐压舱:武器舱、指挥舱、前辅机舱、反应堆、后辅机舱、主电机舱和尾舱。它们严格按照不沉性标准设计,加强了全艇的抗沉性。通常一个舱进水,其照样能执行战斗任务,两至三个舱进水,潜艇还能在海上漂浮数小时,以供艇员逃生。
    台风级核潜艇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航速较高,水下最大航速达到33节,水下机动性好。二是采用先进的压水堆,水下噪声低,而且拥有更大的自给力。三是采用耐压结构和材料,潜深大。
    而台风级还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那就载弹量大。水下九千吨的排水量,绝对是全世界第一艘如此庞大的潜艇,常规情况,备鱼雷八十六枚,最高可携带一百二十四枚各型号鱼雷。
    当初陈绍原本要多造几艘,但后勤维修保障方面,让他打消了大量生产的念头,到头来,他也只生产了四艘这样的潜艇。当陈绍得知这样的一艘潜艇每年的保养费用,一直都很稳重的他,都差点骂娘了。
    当然一分钱一分货,贵是贵了点,但只要物超所值就行。如今这一战就是最好的证明,俾斯麦再次中了两枚鱼雷,这回舰体完全倾斜了,并且也开始慢慢的沉没。
    “打掉了一艘,现在去把威尔士亲王号干掉,一边都打掉一艘,这样才公平,嘿嘿!”许巍嘿嘿一笑,随即命令道:
    “调转方向,朝威尔士亲王号全速前进。”
    在距离威尔士亲王号不到五千米的地方,许巍下达了攻击的命令:“一至四号鱼雷,同时发射,目标威尔士亲王号。”
    “距离5海里,角度偏东十二。”雷达兵道。
    “鱼雷准备完毕,可以随时发射。”鱼雷管长道。
    “那就别客气了,趁着这里附近海域都没有其他舰只,干掉它。”许巍道。
    威尔士亲王号上不少盟军水兵正在看着远处突然间爆炸的俾斯麦,很多人都是一脸的莫名其妙。这里又没有别的盟军舰艇,难道是大火烧到了弹药库?引爆了炸药,才让那个乌龟壳自己从内部破掉了?
    而不管是什么原因,这样的场景是所有盟军士兵都乐意看到的。之前胡德号的结果让他们大惊失色,他们也没有办法无奈退出战斗。原本还担心对方追击,现在来了个三百六十度大转弯,让我们都兴奋不已。再也没有比这个更好的结局了。
    然而他们还没有高兴多久,只觉得船体一阵剧烈的晃动,很多人都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便去见他们的上帝了,至于死后会不会真的到天堂,那就不清楚了。
    继俾斯麦之后,威尔士亲王号也被四枚氧气鱼雷击中,突然而来的爆炸直接将这艘战舰拦腰折断,快速的沉没。致死他们都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消灭了这两艘战舰,给辽东号的功勋簿天上了浓厚的一笔。但许巍并不满足这样的战绩,而且他们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他很清楚,在这片大洋中,德国和盟军的海战还在继续。只不过海战过去的时间久了,现在都分散开,寻找各自的对手。此刻这片海域上,到处都在战斗中,隆隆的炮声远远的都能听到。
    在许巍的命令下,辽东号如幽灵般的奔袭在各个正在交战的海域。在保证隐蔽自己的前提下,寻找着攻击的机会,尽可能的削弱双方的力量。
    之后交战的双方,都能遇到莫名其妙的攻击,然而双方都没有多想,把攻击的源头放到对方身上。至于鱼雷,他们不是没有想过,但谁也没有发现鱼雷的踪迹,反而是对方的炮弹在不断的朝自己飞来。所以就形成了一个很美妙的误会,这个误会也导致了战斗越来越激烈。因为双方的指挥官时常可以听到己方又有一艘主力舰被击沉,这让所有人都打红了眼。
    不消灭对方决不罢休。
    交战双方从白天达到黑夜,再从黑夜达到黎明。当所有人都感到深度疲劳时,也都渐渐的清醒过来。此刻交战海域已经布满了战舰残骸,双方主力舰已经没有任何战斗力了。而那些巡洋舰和航母,全部完蛋了。
    此刻已经打不下去了,等弹药都消耗完了,便有默契的各自撤退。而当双方的指挥官看到自己现在的舰队,都是一脸的死灰。
    然而还有一个人在这片海域中大笑,那就是许巍。一天的时间,潜艇上的鱼雷已经用得只剩下四枚了。而他的战绩,绝对可以称得上辉煌两字。如果要不是双方都打急了眼,忽略了一些的细节,否则,他绝对没有如此巨大的收获。只能说是天时地利人和。
    (未完待续)


第378章 拖美国下水
    一日之计在于晨!寂静已久的黑暗退却了,城市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喧嚣。
    御花园凉亭中,陈绍坐在宽松舒适的座椅上,欣赏着外边的景色。但见一只只外出觅食的鸟儿在一碧万顷的天空中自由地飞翔着,这些飞鸟仿佛也早已习惯了城市的喧嚣,一切都显得那么安详与美好。
    不知不觉,陈绍的思绪又飘到了二战。
    欧洲战争已经持续一年多的时间了,正如自己先前所预料的那样,德国横扫欧洲,英、法、等同盟国,诸国正在欧洲大陆上疲于对付对付希特勒,再也无暇东顾亚、非事务。而得到己方支持的日本也进展神速,不但扫除了盟军东南亚和印度尼西亚的势力。战争进行到这种地步,应该可以说自己的第一步战略目标达到了。
    忽然,一阵脚步声打破了他的遐想,一身戎装的陈绍宽夹着公文包走了过来。
    “陛下,刚刚接到欧洲组的一份电报,是有关盟军和德国海战方面的消息。”
    “哦!坐吧!”慢慢收回远望的目光,陈绍并没有表示太多的惊奇,仿佛已经知道了什么似的,用目光示意陈绍宽继续说下去。接着,他拿起桌前一盒精装的香烟,把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