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红色警戒之民国 >

第233章

红色警戒之民国-第233章

小说: 红色警戒之民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世界秩序的制定者。
    野心亦或者梦想,陈绍不想压制这样的野心以及梦想,因为他现在有这样的实力。而只要等下的核试验能完美进行,那所谓的野心与梦想,就会更近一步,成功也为之不远。
    “三年多的时间,大家守在这个荒凉土地上,为了帝国大业,远离家人挥洒着青春和汗水,诸位幸苦了。”陈绍说到这里,立正,面向所有士兵和军官,敬了个标准的军礼。以此来表达对士兵的敬意。
    陈绍的到来,已经是对他们努力的肯定,而现在陈绍那庄重的军礼,让所有人的眼眶都有些模糊。
    “这三年来,大家也许都不知道自己在守护什么,而在今天,你们守护三年的东西就会出现在大家眼前。同样我也希望大家,能够恪守军队保密条令。”敬完军礼后,陈绍再次开口道。
    “严守军密。”听到陈绍的话,大厅中的将士异口同声喊道。
    陈绍并没有说太多,那些没有意义的话,或者说太多的话,在这个场合都没有必要再提及。而是直接走下讲台,带着谢雨欣向每个士兵亲切问候。在军官的指挥下,场面没有丝毫的混乱,陈绍一一和他们握手。
    时间无数次握手中流失,实验的时间已经悄悄来临。当陈绍和最后一个士兵握完手之后,距离实验开始的时间只有一分钟了。
    陈绍并没有离开人群,也士兵们坐在一起,盯着前面的大屏幕。
    大厅中也响起事业即将开始的声音。
    “距离核试验还有一分钟。”
    “距离核试验还有三十秒。”
    屏幕的画面被切换到远距离画面,在显示器上的小镇,距离一下子变得很远。
    “开始倒计时。”
    “10、9、8、…、1。”
    陈绍和众多的科研人员,都在心中跟随着倒计时一起默念。
    中兴11年,11月11日,汉京时间上午10时59分40秒,历史性的时刻到了,技术人员按下决定历史的电钮,10秒钟后,自动控制系统进入自动控制状态,这时倒计时从10到零点顺序跳动。这10秒是扣动人们心弦的10秒,因为在10秒内原子弹从雷管点火,炸药起爆开始,能量向内心聚焦,高温高压压缩铀235材料,核材料达到超临界值,中子轰击原子核,原子核产生裂变,释放出大量能量。只见零点一到,强光闪亮,天地轰鸣,巨大的蘑菇云翻滚而起,直上蓝天。
    中华核试验成功了。
    白光中,铁塔和周围是建筑在瞬间就被溶解,天地轰鸣中,红色的火焰腾空而起,夹杂着无数的黑烟。红色火焰和黑色的烟雾不断缠绵着,形成巨大的蘑菇云,翻滚直上九天。
    巨大的冲击波将那些未被爆炸波及到的建筑瞬间瓦解摧毁,整个小镇在惊天声响中,坚持不到两秒钟,便土崩瓦解。摆在小镇周围的武器装备也没有幸免,在冲击波中,和小镇一样,尸骨无存。
    整个小镇上,或许只有那些藏在地底中的实验动物能存活下来。
    蘑菇云还在翻滚,里面的红色火焰已经变成了橘红色。
    爆炸时,基地中的画面都是一抖,当蘑菇云出现那一刻,控制中心那些科研人员都欢呼起来,激动得和身边的人拥抱起来,有些人更是喜极而泪。十几年的努力,这一刻,所有的付出都有了回报。
    在一号大厅中,所有的士兵都张开了嘴巴,久久合不起来,当中只有陈绍一人满意的点了点头。白光的一瞬间,他便知道,已经成功了。十几年的浇灌,今天终于开花结果。
    对于后世在网上看了不知道多少次核爆的陈绍而言,五万吨TNT当量的核弹,爆炸起来的景观完全没有办法和氢弹相比。但陈绍觉得,今天这个画面,比在后世看任何核试验视频都来得激动。因为这是中华帝国第一枚核弹,这个时空的第一枚核弹。
    大厅中短暂的沉寂之后,顿时爆发出惊天欢呼声,军帽在大厅上飞扬。他们虽然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但知道威力就够了,军心和士气在此刻达到了顶点,士兵们都自觉的站起欢呼着。
    “帝国万岁,陛下万岁,万万岁。”
    “帝国万岁,陛下万岁,万万岁。”
    “帝国万岁,陛下万岁,万万岁。”
    整个基地中,所有人都坚信,有了这样的大杀器,中华可以称得上是举世无敌了。
    在核试验过后,张灵浦走上讲台,宣布了又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
    “根据陛下的指示,这场核试验过后,所有士兵皆奖励一年的军饷,并且可以轮流得到回乡探亲的假期。并且整个基地的守军,从今天起,组建帝国第一支核武部队。接下来一段时间,将会展开新的专业训练。希望诸位将士能收心,牢记使命,迎接新的任务和挑战,不负帝国和陛下对你们的期望,不负身上的军服和军衔。”
    (未完待续)


第两百七十六章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在中华进行核试验的同一天,斯大林也接到了朱可夫的传信。
    事情发展得太快了,让斯大林有些措手不及。短短一个晚上,进入蒙古的政工都和朱可夫失去了联系。这个消息很明显的告诉斯大林,你的政工在进入中华的第一时间,就被盯上了。不然绝对不可能,一个晚上就全部失去音讯。
    对这个消息,斯大林也谈不上太大的失望。虽然这些政工都是多年训练而来的,但斯大林也只是想让他们去试探下中华,当然,能有好结果,斯大林自然会更高兴。如今,就算失败了,也算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得到这条消息后,斯大林嘱咐朱可夫加强边境防卫力量。同时也命令远东铁路部门,加快物资运输工作,必须保证后续的军用物资能更快运抵朱可夫的手上。
    在斯大林看来,战争是唯一的一条路。只不过,斯大林是不知道陈绍的打算,如果要是他清楚陈绍的打算,那这场斯大林策划所谓的冲突也就不会爆发。试探中华,什么时候都可以,只要能达到双方减少边界兵力的目标就行了。
    而在斯大林打算和中华起摩擦之前,最先要决解德国问题。
    克里姆林宫斯大林的办公室中,莫洛托夫应斯大林的召唤,阔步走进斯大林的办公室。
    莫洛托夫,斯大林的心腹,一直和斯大林穿同一条裤子。背地里被称为斯大林的屠刀,因为他是大清洗的坚定支持者,同时也是执行者。三十年代的清洗工作,就是由他主持的。
    同样,他也一直坚持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身为此时苏联的二号任务,人民委员会主席,负责和德国就互不侵犯条约的各事项进行会谈,同时也主持苏联和英法之间的会谈。
    十月革命及苏联建立后,中华帝国踩在日本和英法的头上成立。由于意识形态和各方恩怨等原因,以英国、法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与苏联和中华的矛盾激化。到20世纪30年代末,英、法的主要战略对手是苏联和中华,而在东欧地区的问题上又与纳粹德国发生冲突。而纳粹德国向来仇视共产主义,并且交好于中华,但要向苏联采取军事行动,也必须经过东欧。对苏联而言,英、法是“老牌帝国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冲突显而易见,又和中华有着漫长的边境线,并且中苏两国又有领土之仇,比起中华的全心发展,纳粹德国的崛起更是直接威胁到苏联的国防安全。故此,西方、德国、中华与苏联四方之间的博奕与斗争便开始了。
    希特勒一面声称要消灭社会主义苏联,一面又加紧准备向西方侵略扩张。面对德国咄咄逼人之势,英、法一味退让,推行绥靖政策。企图“祸水东流”。1938年9月29日《慕尼黑协定》的签订标志着英、法绥靖政策的顶峰。
    莫洛托夫一进来,斯大林就开口问道:“英法的问题谈得如何了?”
    “没有什么进展,如今德国外长宾特洛普已经抵达莫斯科,期望就苏德互不侵犯等军事问题展开会谈。”莫洛托夫道。
    英法早在获悉苏德就互不侵犯展开谈判之际,就积极和苏联接触,企图联合苏联以稳定欧洲局势。
    英、法、苏三国率先在莫斯科举行军事、政治谈判。谈判中,苏联向英法提出一些建议:
    1。缔结英、法、苏之间有效期5至10年,包括军事援助在内的反侵略互助条约。
    2。三国保障中欧和东欧国家的安全。
    3。缔结三国间相互援助的具体协议。
    希特勒一再通过外长里宾特洛甫向苏联表示纳粹德国无意侵略苏联,并希望改善彼此关系。因为此时希特勒已决定侵略波兰,他得知莫斯科正在举行英、法、苏三国谈判,深感忧虑。便立即命令宾特洛普启程,前往莫斯科,绝不能让苏联和英法谈拢。
    “那就不需要继续和英法谈了,哼,老牌强国,磨磨叽叽。”斯大林冷哼了一声又说道:“立即和德国展开谈判,只要能把互不侵犯条约签署,我们才能放手和中华较量。”
    斯大林为了保护苏联的安全及利益,最主要的是,绝不能让中德真正形成对苏联的夹击之势。决定放弃与英、法共同对抗纳粹德国和邻居中华,反而与德国保持表面上的友好关系,以争取时间及空间应对纳粹德国在日后可能进行的军事行动,并着手决解现在和中华的问题。
    斯大林不是傻子,就算连联合了英法,也很难独善其身。假如有一天,苏联要面对中德的夹击,那结果,斯大林完不用去考虑。到时候就算是挡住了德国人,苏联也没有办法去挡住一个也可以随时扩军千万的强大军事集团。
    国土面积大了,有好处也有坏处,特别是现在的苏联,西伯利亚大片的土地,虽说可以纵身防御,但最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军用补给物资没有办法快速抵达。百万大军还能勉强维持,但一旦面对几百万军队,那只有一个结果,后方物资绝对供应不上。到时候士兵手上的武器变成了烧火棍,还不如给他们达到和长矛。
    反观中华,东北地区和蒙古地区,已经建立起庞大的交通网,运送物资十分便捷。并且也不像西伯利亚都是冰原,运送物资有诸多限制。而且这里距离中华很近,后续支援兵力能快速抵达,不需要像苏联一样,要横跨几千公里才能抵达。
    而苏联联合英法,最直接的问题是,苏联把自己摆在中德的对立点上。就是英法要帮助苏联,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再者说,到时候还有德国摆在英法对面,能不能抽出手来对付中华,这些都是问题。另外,德国也不是一个人,轴心国条约摆在那里,还有意大利和日本。
    也就是说,一旦苏联和英法签订军事条约,那最直接的问题是,一下子要面对世界四大军事强国。意大利和日本强不强,这点已经不重要了。斯大林只要知道,日本对苏联土地的野心就够了。库页岛的问题还悬而未解,苏日之间的争端只是时间问题。
    “我明白了。”莫洛托夫道。
    “德国谈判的意向说了没有?”斯大林道。
    “还是之前那些问题。德国一再声称,中华和德国之间并没有签订任何军事同盟的条约,也不会帮助中华来对抗苏联,并且强调,中苏之间的问题,由两国自己决解,德国两不相帮。同时,德国也再次提到和我们瓜分波兰的问题。并且答应帮助苏联恢复1913年时俄罗斯帝国的疆界。”莫洛托夫道。
    “德国有没有说日本方面的问题?”斯大林道。
    “会谈意向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