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也疯狂-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窗阉闯墒亲约赫降钠拮樱谥竽涎驳乃谐『希负醵己驼馕涣跄锬镌谝黄稹T谒旅砝锲砀#残瓷稀巴浣蚬芏健焙头蛉肆跏系拿郑硎菊馐撬推拮庸餐龅墓Φ隆?蠢凑馕渥诘挂彩歉龀涨橹肿樱罄聪肪缂依钣婢驮阉土跄锬锏墓适滦闯晒妗队裆ν贰罚钩闪艘欢畏缌骷鸦傲恕!�
这边皇帝正在找簪子,那边却接到了一个“坏”消息,宁王的叛乱,已经被大名鼎鼎的阳明先生王守仁平定了。
武宗拿着这份捷报,真是郁闷之极,自己连战场的边还没摸到呢,这宁王都已经被抓住了,实在太不好玩。而且,叛乱既然已被平定,“御驾亲征”也就毫无必要。不过他也有自己的鬼主意,下令将捷报隐匿,不得对外泄露,接着继续扛着他“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镇国公”的旗号,率军向江南进发。
不过叛乱已定,皇帝的南巡就由出征变成了一场游乐,于是一路上晃晃悠悠,顺便观赏沿途景色。先到了保定,和当地官员比赛喝酒。几天后又到了临清,当地官员没想到皇帝突然驾临,非常意外,只好匆匆准备了一桌差劲的宴席宴请皇帝,在皇帝的座位连筷子都忘了摆。皇帝倒也不恼,还笑对他们说:“你们怎么这样慢待我?”也就算没事了。这期间他还回去接了刘娘娘。十二月,皇帝一行到了
扬州。
扬州是著名的出美女的地方,好色的皇帝自是不肯放过,当即下令在当地搜索。他“天良发现”,居然知道拆散人家夫妻不对,就命令只搜索少女和寡妇。此举弄得民间惊恐万分,老百姓纷纷“突击”嫁女,一夜之间差不多把所有的少女都嫁光了。于是他让太监暗中记着寡妇和倡优家之所在,待到半夜,打开城门,传呼皇帝驾到,命市民燃烛接驾,如果发现有逃匿的,则破垣毁屋,直到搜到为止。当时,全城寡妇几乎无一幸免,哭声震动远近。知府蒋瑶冒死恳情,情况才稍微平定一点。抢来的女子太多,武宗也有点顾不过来,就把她们关在尼姑庵里当肉票,让家里拿钱来赎。有些女子绝食而死,以示抗议,尸体就堆在尼寺中。蒋瑶只好把她们的家人找来,悄悄地收尸埋葬。扬州名胜很多,皇帝想起了杨广的故事,要看琼花,蒋瑶就说那不是什么好东西,已经绝种了。皇帝又要搜罗扬州的稀罕物品,蒋瑶就说扬州是正经地方,不产稀奇古怪的东西。皇帝没法,嬉皮笑脸地说白布总算扬州特产了吧。于是蒋瑶就进献白布五百匹,给他一个台阶下。皇帝虽然糊弄过去了,但他身边的太监可不那么好通融。他们向蒋瑶索贿,蒋瑶不给,他们就拿铁链子把蒋瑶捆了好几天,后来还是蒋瑶的属下向皇帝告状,皇帝才把他放了。
离开扬州,武宗就到了南京,在那里住了二百多天,自然是大玩特玩,扰得当地鸡犬不宁。不过皇帝在玩闹之余总算想起正事来:他这次南巡是为了平定宁王叛乱,虽然他压下了报捷的奏折,但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宁王之乱已经被王阳明平定了,与他这个“威武大将军”没有半点相干,这让皇帝心中极为不爽。而那边王阳明的处境也十分尴尬,本来他是立了大功的,可逆了皇帝的心意,却弄得像是犯了大罪一般。而且皇帝身边那帮太监向他索贿不成,竟在皇帝面前诬陷他和宁王勾结图谋不轨。于是,这个宁王在他手上就像一个烫山芋。这时,武宗太监张永去和他交涉,想把宁王要过来,还让他再写一封奏疏,说明是在那位“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镇国公朱寿”的英明领导下,靠他老人家的威德和方略,以及身边一干功臣,才迅速平定了宁王叛乱。王阳明正不知道该把宁王怎么样才好,一看这个机会,乐得把手里的烫山芋抛掉。不过他也有自己的原则,臣子归功于皇帝是天经地义,但却和那个乱七八糟的什么“威武大将军朱寿”不相干。皇帝无可奈何,但人家已经退让了一步,自己也只好勉强接受了。
现在宁王到了皇帝手里,可皇帝一想自己千里迢迢地只为接个俘虏入京,也太窝囊了。于是他身边的江彬给他出主意,让他再把宁王放回去,给他点兵,然后皇帝亲征,再把他捉住。荒唐的皇帝居然也会觉得这个建议太荒唐,就没答应。不过他也没有放过这个玩乐的机会。在献俘大典上,皇帝威风凛凛地登上了点将台。台下的军队将宁王押了上来,解除了所有的刑具,让他在场中自由行动。然后,“威武大将军朱寿”再挥着令旗,指挥军队,把这个俘虏抓获。这么一番折腾,才算是给皇帝找回一点满足。他在南方也玩得差不多了,于是准备回京。
皇帝在回京的路上依旧东游西逛,到了淮安清江浦,又兴起了泛舟捕鱼的念头。他正在船上玩得兴高采烈,不知道为什么,船却突然翻了,皇帝掉进了水里,周围的人吓得要命,纷纷下水,七手八脚地把他救上岸。但皇帝却因为受惊而生了病,而且病得越来越厉害。
这下武宗不敢再耽搁了,他立刻回到北京,但不肯回宫,而是去了豹房。他的病情一直没有好转,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这个好玩好闹的大明天子,“威武大将军”走完了他的一生,在豹房驾崩。他生前没有子嗣,由首辅杨廷和与张太后一起决定拥立兴献王之子入继大统。
明武宗生前一直以与文官集团作对为己任,屡次把他们捉弄得晕头转向,啼笑皆非。现在他死了,首辅杨廷和以他的名义拟了一份遗诏,在里面把他十五年来的所作所为统统否定:令京师的边兵归镇,罢遣豹房的蕃僧和乐工,散四方进献的女子,收宣府行宫金宝归诸内库……其结果是“中外大悦”,成了武宗所有诏书中唯一令人满意的一份。不知这个爱玩爱闹的皇帝死后有知,对此将作何感想。
明世宗朱厚璁
朝堂之上打大臣的屁股(1)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十四日,一生玩闹的明武宗死于他自己精心营造的“豹房”。被他的荒唐行径搅得晕头转向的朝臣们,在不得不表示悲痛之余,恐怕心里也是大大地松了一口气。但是,他们面前马上又有了另一个棘手的问题。武宗这个皇帝生前并没有儿子,他也没有兄弟,这接下来由谁继位就成了一个极大的问题。后来,在首辅杨廷和的主持下,取得了张太后的支持,群臣们迎立兴献王之子朱厚璁做下一届皇帝。
兴献王是明孝宗的弟弟。朱厚熜是他唯一的儿子,也是明武宗的堂弟,在宪宗诸孙中年纪最长,所以按照继承顺序,他最有资格。但是,当四月二十二日朱厚璁到达北京城外的时候,进城的礼仪却成为了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说来也简单,那就是朱厚璁是该按皇太子的礼仪进城,还是该按皇帝的礼仪进城。这或许在现在人的眼中根本不算一回事,不管按什么礼仪,他总归是要做皇帝的。但是,在以理学为主导思想的明代,这个礼仪问题就成了了不得的大事情。朝臣们要按照皇太子的礼仪迎接朱厚璁入城,但朱厚璁却不答应,他认为武宗遗诏里是让他作皇帝,不是当皇子的,所以坚决要按照皇帝的礼仪入城。几番交涉,朝臣们终明世宗于受不了“无君”的压力,经过一个“劝进”的程序,以皇帝的礼仪把朱厚璁接了进来,继皇帝位,是为明世宗。这次小小交锋,皇帝全胜,但是,这不过是个前奏,真正的大戏,还没有开始呢。
世宗刚刚登上皇位,五月,首辅杨廷和便上奏,认为世宗“宜称孝宗为皇考,改称兴献王为皇叔父兴献大王,兴献王妃为皇叔母兴献王妃”,也就是说,世宗要过继给孝宗皇帝为子,要管孝宗皇帝叫爹,而要管自己的亲爹兴献王叫叔父了。但是,由于世宗是兴献王唯一的儿子,杨廷和就建议把益王的二儿子再过继给兴献王。
或许大家已经头晕脑胀了,这样把儿子换来换去的,真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世宗接到这个上奏,十分不满,认为父母怎么可以如此地颠倒。他从湖北安陆接母亲蒋氏入都,蒋氏听说了朝臣们的这个决定,也特别地生气,道是自己的儿子怎么一下子成了别人的,于是留在通州,拒不入京。
皇帝的态度如此强硬,朝臣们却也是毫不相让。或许他们吃够了那个把礼仪规矩当狗屁的武宗的苦头,所以对于这个新皇帝,就一定要对他确立起礼仪的权威来。于是朝臣们统一口径,献上一篇《崇祀兴献工典礼》,一定要皇帝管自己的亲爹叫叔父。但有个小臣张璁,很会揣摩皇帝的心意,就上书一篇,引经据典地给皇帝找出可以管自己的爹叫爹的理论根据,皇帝很高兴,可朝臣们一致认为这家伙是大大的奸邪,把他赶出了京城。这时宫里恰巧发生了火灾,于是首辅杨廷和便上纲上线,说这是老天爷对违反礼教之徒的惩罚,只有世宗管爹叫叔父,才能得到老天爷的宽恕。皇帝虽然至高无上,但毕竟只是“天子”。老天爷这个爹发了话,不敢不听,只先好向朝臣们妥协。
但是,皇帝的妥协只是暂时的,火灾一过,他又旧事重提,还是坚持要管自己的亲爹叫爹。由于那个小臣张璁,朝臣们的统一战线维持不下去了,根据世宗是否该管他亲爹叫爹,出现了两大派别,一派反对,以首辅杨廷和为代表;一派拥护,以张璁为代表。这个张璁由于合了世宗的心意,已经被擢升为翰林学士。两派争得热火朝天,个个引经据典,理论充足。皇帝于是听得晕头转向,不过按他的心意,肯定还是要叫自己的亲爹为爹的,所以,就把反对的最厉害的首辅杨廷和罢免。一时间很多朝臣纷纷辞职,但皇帝铁了心要管亲爹叫爹,对此也听之任之。君臣争执不断升级,最终酿成了一件轰动朝野的大事。
嘉靖三年(1524年)七月,坚持皇帝应该管亲爹叫伯父的朝臣,一起聚在左顺门外,匐伏跪下,不停地大喊着“太祖皇帝,孝宗皇帝”,放声大哭,声势之大,连金銮殿上的瓦片都摇晃起来。他们宣称,要是皇帝不管亲爹叫叔父,就一直跪着哭下去。
百官如此大哭,自然惊动了紫禁城里的皇帝,他看到如此闹法,也很心烦,就叫了个太监出去,劝那些大臣散去。但这些大臣们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一定要皇帝管亲爹叫叔父。一来二去,终于把皇帝惹恼了,他下令让锦衣卫把哭声最大的官员一百三十四人统统抓起来投入诏狱。第二天,又把剩下的九十来个人也抓了进去。并且做出决定,对这些人统统廷杖。
廷杖,其实就是把大臣按在朝堂上公开打屁股。这种通过皮肉触及灵魂的办法,可以追溯到隋朝,但只是偶尔一用,到了金元,才流行开来。明太祖朱元璋打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旗号,建立了明朝,不知怎的,却对这自“鞑虏”才发扬光大的当堂打屁股情有独钟,竟使之成为了有明一代的特色。或许,他是有点平等思想的,觉得小民既可以被打屁股于公堂之上,大臣安得不能被打屁股于朝堂之上。但是,按照传统的“刑不上大夫”的观念,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按倒大打屁股,实在是一件极其侮辱人的事。不过,在明代前期,对于被打屁股的大臣,多少还存了点体面,允许他们穿着裤子,还要拿一块毡子裹起来再打。后来到了明武宗的时候,太监刘瑾当政,他对朝臣们恨之入骨,就开始在大打屁股的时候扒下他们的裤子,让他们在众目